1
|
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实施情况调查报告——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
吴雁江
俞勤伟
方熹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0 |
5
|
|
2
|
携手并进,共创辉煌——云南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成功举办对外汉语研讨会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7 |
0 |
|
3
|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推广工作成绩卓著 |
俞勤伟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0 |
|
4
|
云南省语言学会举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专题研讨会 |
杨丽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0 |
|
5
|
云南省高校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魏红
吴雁江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1
|
|
6
|
论云南方言体标记“掉” |
杨育彬
齐春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4
|
|
7
|
韩国大学中文教学的现状和展望 |
张鹏
王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4
|
|
8
|
解读泰国广告的民族文化特色 |
李雅梅
|
《东南亚研究》
CSSCI
|
2009 |
8
|
|
9
|
美国外语教学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标准的分析和思考 |
杨丽姣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0
|
多元文化在泰国广告中的映射 |
李雅梅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9 |
8
|
|
11
|
艺术语言产生的认知动因研究 |
齐春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2
|
|
12
|
论艺术语言的语法偏离性——以形容词作定语为例 |
李德鹏
李会娟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8 |
1
|
|
13
|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趋向——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总结和展望 |
魏红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4
|
颜色词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义分析 |
杨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2
|
|
15
|
试论艺术语言的表现特性 |
魏红
杨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7 |
0 |
|
16
|
泰国博仁大学的中文教育 |
陈萍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7 |
0 |
|
17
|
从词类活用和变异搭配看艺术语言的运用范畴 |
李德鹏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解读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
陈萍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8 |
0 |
|
19
|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经济伦理差异 |
宋一杰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1
|
|
20
|
中越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分析——以昆明和河内大学为例 |
阮氏云英
杨青
|
《全国商情》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