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某矿区暗娼性病艾滋病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段勤钰 汪宁 +4 位作者 沈洁 杨忠民 闵向东 赵瑞英 高洪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矿区暗娼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矿区暗娼约有150人,在相对集中的2个镇抽取48人,分别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矿区暗娼的服务人群57.1%是矿工,其次是民工和其他工人,占26.8%,服务人群...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矿区暗娼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矿区暗娼约有150人,在相对集中的2个镇抽取48人,分别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矿区暗娼的服务人群57.1%是矿工,其次是民工和其他工人,占26.8%,服务人群相对固定。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37.5%,有部分人认为共用毛巾、共同用餐也可以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矿区暗娼中曾经出现下身增生物、下身流脓和生殖器破溃等性病疑似症状,分别占6.3%,4.2%和4.1%。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28.6%。结论矿区内存在相对封闭的性交易市场,暗娼性病艾滋病知识缺乏,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对她们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暗娼 性病 艾滋病 知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市中小学生铅危害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艳萍 闵向东 +5 位作者 普赵英 杨建彪 金兰云 钱海燕 刘权 李批保 《中国新医药》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索个旧市中小学生铅危害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提供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于2003年3-5月对云南省个旧市中小学生进行了铅水平的检洲和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目标人群铅危害严重,铅水... 目的 探索个旧市中小学生铅危害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提供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于2003年3-5月对云南省个旧市中小学生进行了铅水平的检洲和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目标人群铅危害严重,铅水平超标人数高迭60L3%。主要相关因素是所处学校区域、家长职业、年龄以及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因素。结论 加强中小学生铅危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已显得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市 中小学生 铅危害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水质盲样考核过程的质量保证 被引量:3
3
作者 梁雪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129-2131,共3页
关键词 水质 盲样考核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某矿区工人性行为和艾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洪彩 汪宁 +7 位作者 施小明 杨忠民 杨忠民 赵瑞英 钱汉竹 赵瑞英 闵向东 倪文玲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地矿工艾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HIV/STI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1月在云南省个旧市进行了由13名社区顾问委员会成员和12名矿工班组长参加的2个专题小组讨论;在个旧市2个矿区,用整群抽...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地矿工艾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HIV/STI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1月在云南省个旧市进行了由13名社区顾问委员会成员和12名矿工班组长参加的2个专题小组讨论;在个旧市2个矿区,用整群抽样方法招募矿工233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样进行HIV/STIs检测。结果矿工艾滋病相关知识贫乏,三种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54.4%(92/169),日常生活是否传播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为7.7%(13/169)。自我报告嫖娼的比例为9.0%。HIV和淋病感染率均为0.4%,衣原体感染率为8.2%。衣原体感染与文化程度(P=0.0347)和婚姻状况(P=0.032)有统计学联系。结论矿工HIV/STIs预防意识差,安全套使用率低,是今后控制HIV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性传播疾病 知识、态度、行为 矿工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两地抗病毒治疗门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人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军 曹晓斌 +3 位作者 张波 吴玲 严关明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两地抗病毒治疗(ART)门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云南省两地艾滋病疫情数据库进行关联,在ART门诊筛选出由注射吸毒感染HIV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 目的了解云南省两地抗病毒治疗(ART)门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云南省两地艾滋病疫情数据库进行关联,在ART门诊筛选出由注射吸毒感染HIV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正在参加MMT,另一组是从未人组MMT。提取这些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相关疾病史、高危行为等信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635例研究对象中,247例(38.9%)正在参加MMT,388例(61.1%)从未人组MMT;男性536例(84.4%),女性99例(15.6%);年龄M=40.33岁;确证感染HIV时间的M=6.08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40,95%CI:1.00—5.74)、初中文化程度(OR=3.28,95%CI:1.75—6.14)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7.10,95%CI:1.90~26.62)、确证感染时间≥6年(OR=3.84,95%CI:2.11—6.98)、患有丙型肝炎(OR=6.21,95%CI:3.06~12.58)是入组MMT的促进因素;已婚(0R=0.38,95%CI:0.20—0.72)、有职业(OR=0.01,95%CI:0.00~0.02)是入组MMT的限制因素。结论两地ART门诊的注射吸毒人群入组MMT的比例不高,为加强这类人群转介入组MMT,需要对具有不同特征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美沙酮维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 注射吸毒者
原文传递
云南省某市锡矿工人性病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磊 汪宁 +11 位作者 徐俊杰 普毅 倪文玲 陆林 闵向东 马艳玲 丁国伟 傅卓华 汪海波 董瑞玲 乌正赉 郑锡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估计云南省某市矿区锡矿工人性病、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6年3—6月在云南省某市的5个矿区开展以矿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796名矿工。采用标准化问卷匿名收集研究对象的性病与艾滋病知识... 目的估计云南省某市矿区锡矿工人性病、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6年3—6月在云南省某市的5个矿区开展以矿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796名矿工。采用标准化问卷匿名收集研究对象的性病与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等信息,并采集7 ml 静脉血和15 ml 尿检测4种性病和艾滋病感染情况。结果调查矿工中共检出1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者,阳性率为0.7%(12/1760),其他性病阳性率分别为梅毒1.8%(31/1760),2型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9.6%(169/1760),淋球菌0.8%(14/1773),沙眼衣原休4.8%(85/1773),除 HIV 外的其他性病总患病率为14.9%(264/1776)。HIV 感染和吸毒(调整 OR=17.8;95% CI:4.0~78.8)、12个月内嫖娼次数(调整 OR=8.7,95%CI:1.9~39.0)、文身(调整 OR=6.6;95% CI:1.8~24.0)、手术(调整 OR=6.0;95% CI:1.6~22.5)、共用牙刷(调整 OR=5.6;95% CI:1.0~31.3)等因素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性病感染和民族(调整 OR=2.0;95% CI:1.5~2.7)、年龄(调整 OR=1.7;95% CI:1.0~2.9)、吸毒(调整 OR=2.3;95% CI:1.0~5.2)、和配偶住一起(调整 OR=1.4;95% CI:1.1~1.9)及嫖娼(调整 OR=1.9;95%CI:1.4~2.6)等因素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为4.1%(49/1201),有性经历的矿工中自我报告嫖娼的比例为21.6%(339/1569)。结论该地区矿工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性病、艾滋病知识匮乏,不安全性行为比较普遍,安全套使用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存在多种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应加强该人群教育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采矿 职业群体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2014年个旧市区托幼机构儿童疫苗免疫接种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雷金 蒋红成 +1 位作者 蒋平洲 姜慧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5-237,共3页
了解个旧市托幼机构儿童的疫苗免疫接种水平,为进一步做好疫苗免疫规划工作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按照自行设计的《个旧市托幼机构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登记表》,对个旧市区16家托幼机构的所有儿童进行疫苗预防接种证查验。采... 了解个旧市托幼机构儿童的疫苗免疫接种水平,为进一步做好疫苗免疫规划工作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按照自行设计的《个旧市托幼机构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登记表》,对个旧市区16家托幼机构的所有儿童进行疫苗预防接种证查验。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托幼儿童的疫苗接种完成及漏种情况。结果显示,脊灰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常住儿童低于流动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9,P<0.01);公立托幼机构低于民办托幼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19)。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含麻疹组分疫苗、乙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及百白破联合疫苗、含麻疹组分疫苗、乙肝疫苗、A+C流脑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率,常住儿童均高于流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立托幼机构高于民办托幼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立与民办托幼机构儿童含麻疹组分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0.189)。个旧市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是托幼机构中流动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后的疫苗补种工作,尤其是民办托幼机构,应重点强化、落实相关工作措施,提高查验预防接种证后疫苗补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机构 儿童 免疫规划
原文传递
2005—2017年个旧市动物鼠疫监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韬 吕雪 +2 位作者 李永康 李涛 陈黎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9年第6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2005-2017年云南省个旧市动物鼠疫宿主动物密度、媒介构成、种群变化和疫情态势。方法收集2005-2017年个旧市鼠疫监测资料,计算相关指标,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7年共发现啮齿动物8种,年平均鼠密度在1.11%~... 目的分析2005-2017年云南省个旧市动物鼠疫宿主动物密度、媒介构成、种群变化和疫情态势。方法收集2005-2017年个旧市鼠疫监测资料,计算相关指标,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7年共发现啮齿动物8种,年平均鼠密度在1.11%~3.42%波动,总平均鼠密度1.93%,其中优势鼠种是黄胸鼠(39.31%),次要鼠种是褐家鼠(33.66%);蚤类6种,总蚤指数及印鼠客蚤指数分别在0.19~0.57和0.04~0.35间波动,优势蚤种是印鼠客蚤(40.00%),其次是人蚤(30.70%);检测宿主动物6207只、体外寄生虫2140组和动物血清2497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目前个旧市处于鼠疫流行静息期,但结合自然环境、鼠疫流行史、优势鼠鼠密度和优势蚤蚤指数等因素综合分析,存在着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应继续认真开展和完成鼠疫监测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宿主 媒介
原文传递
某医学院校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雨晴 毛勇 +1 位作者 蒋红成 袁秀琴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3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昆明医科大学1-5年级473名本科医学生进行睡眠质量现况调查。结...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3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昆明医科大学1-5年级473名本科医学生进行睡眠质量现况调查。结果 473名本科医学生的睡眠障碍率为59.83%(95%CI 55.43%-64.21%),女生睡眠障碍率(63.66%)高于男生(50.71%)(P=0.00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压力(OR=1.653,95%CI1.146-2.385)、就业担忧(OR=1.512,95%CI1.128-2.027)、每天使用手机时间(OR=1.314,95%CI1.051-1.642)对睡眠障碍有正效应(P〈0.05),而学习兴趣(OR=0.669,95%CI0.482-0.930)、睡眠环境(OR=0.386,95%CI0.289-0.516)对睡眠障碍有负效应(P〈0.05)。结论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医学生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睡眠障碍 LOGISTIC模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冶炼厂废水污染中毒事故调查
10
作者 罗学昌 闵向东 +4 位作者 杨艳萍 李保山 王盈新 杨建彪 杨斌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9-389,共1页
2005年5月20日,某厂发生一起77人急性砷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 1.事故发生经过:2005年5月20日上午8时,1名职工在本厂职工食堂饮用自来水,感味道怪异,数秒钟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昏、腹痛、腹泻等症状,3 h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出现... 2005年5月20日,某厂发生一起77人急性砷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 1.事故发生经过:2005年5月20日上午8时,1名职工在本厂职工食堂饮用自来水,感味道怪异,数秒钟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昏、腹痛、腹泻等症状,3 h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血尿,但未引起工厂主及同事的重视.当日中午,在职工食堂就餐的76名职工、家属分别于进食后1 min至2h出现与首例患者相同的症状,疑食物中毒,送往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事件 事故调查 废水污染 冶炼厂 职工食堂 饮用自来水 进行性加重 事故发生 食物中毒 医院就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