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巨海 周蓉 +1 位作者 杜丽娟 刘勇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25-225,230,共2页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肾病综合征 血小板 活化功能 NS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学指标在狼疮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李瑞君 邱皓 叶任高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免疫学指标在狼疮肾炎 (L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 5 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分为三组 :A组以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为主 ;B组以SCE活动的全身表现为主 ;C组为缓解期。对自身抗体及补体进行比较。结果 在LN和活动性SLE... 目的 探讨免疫学指标在狼疮肾炎 (L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 5 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分为三组 :A组以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为主 ;B组以SCE活动的全身表现为主 ;C组为缓解期。对自身抗体及补体进行比较。结果 在LN和活动性SLE中 ,自身抗体及补体各成分各有不同特点。结论 C3、C4 以及抗dsDNA是判断LN及SLE活动重要指标 ,抗Sm特异性强 ,不随治疗而消失 ,可作记性抗体。Rnp、Rip与肾损害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指标 狼疮肾炎 临床意义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435-43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非透析疗法、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ARF最常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与肾毒性药物使用、感染等因素有关,血液透析可减少死亡率。结论: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非透析疗法、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ARF最常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与肾毒性药物使用、感染等因素有关,血液透析可减少死亡率。结论: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和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各种因素,提高透析率,特别是进行早期预后性透析,能使老年人急性肾衰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蓉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抢救措施 HP 毒物中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灌流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榆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9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灌流(HDP)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在常规内科抢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DP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从临床表现、体征、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灌流(HDP)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在常规内科抢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DP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从临床表现、体征、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并从中毒原因、中毒机制上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和心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改变。救治要点是尽快采用HDP,正确、及时地使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并防治并发症。结论:采用HDP加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同瓶静滴,可显著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灌流 乌头碱 中毒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事件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榆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的病例特点,探讨其感染原因和应对处置措施。方法:对我院检出丙肝的透析患者共64例,从首例发现到集体暴发,从临床表现、体征、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维持性... 目的: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的病例特点,探讨其感染原因和应对处置措施。方法:对我院检出丙肝的透析患者共64例,从首例发现到集体暴发,从临床表现、体征、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可能原因,并从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医学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丙肝感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榆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9期2381-2382,共2页
目的:探索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69例75次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美国kendall公司生产的永久性导管仰卧位静脉穿刺置管。结果: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血流量充... 目的:探索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69例75次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美国kendall公司生产的永久性导管仰卧位静脉穿刺置管。结果: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血流量充足,透析效果满意,穿刺成功率达94.7%,并且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的优点。结论: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血液透析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一种较好选择,特别适合高龄、糖尿病等血管条件差和心功能不全及预期寿命有限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颈内静脉穿刺 永久性置管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低钠血症患者1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瑞君 王昆兰 周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5期545-545,共1页
目的: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10例严重低钠患者,血Na^+:108±2mmol/L,使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BM25血液净化系统行CBP治疗。结果:经治疗3d后血钠恢复正常。结论:CBP是治疗低钠血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连续性血净液化 抢救 低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瑞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1期1290-129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老年及40例中青年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资料比较。结果:老年组口腔溃疡、关节痛、狼疮肺较常见,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低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具...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老年及40例中青年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资料比较。结果:老年组口腔溃疡、关节痛、狼疮肺较常见,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低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一定特点,病情轻,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老年人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sm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瑞君 杨元美 卢奕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与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的关系。方法:将30例抗sm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特征与84例阴性者进行比较。结果:抗sm抗体阳性与疾病活动程度及内脏病变相关。结论:抗sm抗体可作为判断系统性...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与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的关系。方法:将30例抗sm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特征与84例阴性者进行比较。结果:抗sm抗体阳性与疾病活动程度及内脏病变相关。结论:抗sm抗体可作为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程度及内脏病变发生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SM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