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各民族和谐语言关系——访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和丽峰 |
紫萍
和丽峰
|
《今日民族》
|
2006 |
1
|
|
2
|
云南省边境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
祁文秀
|
《民族翻译》
|
2009 |
5
|
|
3
|
云南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并列标牌标识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
王永华
蜂燕
|
《创造》
|
2023 |
0 |
|
4
|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 |
李海燕
|
《黄河.黄土.黄种人》
|
2021 |
0 |
|
5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分析 |
李海燕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1 |
2
|
|
6
|
云南民族团结的因应之策与实现路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例 |
谭玉婷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
2022 |
0 |
|
7
|
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
|
《今日民族》
|
2005 |
0 |
|
8
|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对民族语文翻译研究的影响探究 |
李海燕
|
《黄河.黄土.黄种人》
|
2021 |
0 |
|
9
|
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的翻译方法及特点研究 |
庞仙
刀成波
赵小兵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
0 |
|
10
|
中国西南地区民族语言清化鼻音、边音的类型学特征 |
季红丽
王永华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1
|
云南小语种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
祁文秀
|
《今日民族》
|
2015 |
2
|
|
12
|
论加快宁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脱贫 |
阿宏珍
|
《经济师》
|
2010 |
0 |
|
13
|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理论研究与文化扶贫——以苗族为例 |
杨照飞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4
|
现实视野下民族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探析 |
李海燕
|
《黄河.黄土.黄种人》
|
2021 |
0 |
|
15
|
云南苗医药研发潜力与市场前景分析 |
杨照飞
|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2012 |
0 |
|
16
|
“中华民族历史观”视阈下的傣族档案传承路径构建及时代价值 |
谭玉婷
|
《云南档案》
|
2022 |
0 |
|
17
|
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内部差异研究 |
熊玉有
杨娅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8
|
神坛到民间:达巴经《创世纪》向洪水神话的演变及文化共性 |
何林富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9
|
提升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应急能力之我见 |
谭玉婷
|
《语言规划学研究》
|
2020 |
2
|
|
20
|
基于单语语料和词向量对齐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研究 |
曹宜超
高翊
李淼
冯韬
王儒敬
付莎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