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探测方法对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东坤 吴勇 +2 位作者 魏昶帆 赵勇 蒋春红 《甘肃科技》 2017年第10期82-84,共3页
为探明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底的不良地质现象,本文采用雷达法及声呐法对同一根桩的桩底进行探测,两种方法综合解译后,经现场桩底开挖验证,桩底揭露情况与解译结果相吻合,两种方法相结合、相互验证,综合探测方法提高了桩底不良地质现象... 为探明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底的不良地质现象,本文采用雷达法及声呐法对同一根桩的桩底进行探测,两种方法综合解译后,经现场桩底开挖验证,桩底揭露情况与解译结果相吻合,两种方法相结合、相互验证,综合探测方法提高了桩底不良地质现象识别的准确率,对桩底的不良地质现象探测工作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探测方法 地质雷达法 声呐法 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程钢板桩施工要点解算及监测点布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勇 吴勇 王勇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钢板装防渗在工程中的应用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介绍了某水域工程中利用钢板桩加固围堰的施工过程,以及钢板桩稳定系数、安全系数的解算。探讨了具体的打设、施工方法。具体探究了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监测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对相... 钢板装防渗在工程中的应用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介绍了某水域工程中利用钢板桩加固围堰的施工过程,以及钢板桩稳定系数、安全系数的解算。探讨了具体的打设、施工方法。具体探究了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监测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对相似工程的安全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桩 安全系数 监测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香丽高速浅埋隧道进口段二次衬砌支护时机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盛华 吴勇 +1 位作者 姜文涛 刘浩杰 《水利水电快报》 2021年第7期24-26,44,共4页
目前中国山岭隧道主要采用新奥法施工,如何确定新奥法二次衬砌施工的合理支护时机一直是隧道施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遇到隧道埋深较浅、围岩较差的情况。以云南香丽高速浅埋破碎围岩隧道进口段施工为例,采用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 目前中国山岭隧道主要采用新奥法施工,如何确定新奥法二次衬砌施工的合理支护时机一直是隧道施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遇到隧道埋深较浅、围岩较差的情况。以云南香丽高速浅埋破碎围岩隧道进口段施工为例,采用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反分析法和收敛限制半解析计算法,得到了满足变形速率准则和极限位移准则的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段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间参数为21~26 d,空间参数为52~7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护时机 二次衬砌 浅埋隧道进口段 监控量测 回归分析 香丽高速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桩底岩溶声呐探测典型波形特征分析研究
4
作者 刘浩杰 吴勇 +1 位作者 张向阳 辉龙贵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4年第7期138-139,142,共3页
文中以某高速基桩桩底岩溶探测项目为研究背景,在已用地质雷达法探明桩底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在非泥浆护壁桩桩底注水,采用声呐探测仪采集桩底发育空溶洞、充泥溶洞、岩体较完整三种地质条件对应应力波,开展基桩桩底岩溶探测典型波形特征... 文中以某高速基桩桩底岩溶探测项目为研究背景,在已用地质雷达法探明桩底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在非泥浆护壁桩桩底注水,采用声呐探测仪采集桩底发育空溶洞、充泥溶洞、岩体较完整三种地质条件对应应力波,开展基桩桩底岩溶探测典型波形特征研究,分析其波形及能量衰减规律,从而总结出三种地质条件的典型应力波特征,可为类似工程岩溶探测分析判别提供解译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底岩溶 声呐 典型波形 空溶洞 充泥溶洞 岩体较完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探测中的干扰波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东坤 吴勇 +2 位作者 魏昶帆 金铭 霍宇翔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6,57,共6页
地质雷达已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中,但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探测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干扰因素,会导致雷达探测反射波波形堆积图异常,干扰波形覆盖了有效波形,严重影响后续的解译工作。文章将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所遇的干扰划分为耦合干扰、... 地质雷达已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中,但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探测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干扰因素,会导致雷达探测反射波波形堆积图异常,干扰波形覆盖了有效波形,严重影响后续的解译工作。文章将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所遇的干扰划分为耦合干扰、施工干扰及特殊情况下的干扰三种类型,对雷达的干扰波形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抑制雷达干扰波,从而保障解译人员能够有效、准确地识别雷达干扰波形,避免对雷达干扰波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隧道工程 雷达干扰 波形特征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下浅埋隧道爆破施工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邓祥辉 杨俊 +1 位作者 王睿 张永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9-174,共6页
为了保证新建隧道下穿既有G316道路施工中的安全性,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隧道爆破掘进产生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采集的爆破数据回归分析,确定了修正的多孔爆破质点峰值振速计算公式中的相关参数k和α。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公式... 为了保证新建隧道下穿既有G316道路施工中的安全性,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隧道爆破掘进产生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采集的爆破数据回归分析,确定了修正的多孔爆破质点峰值振速计算公式中的相关参数k和α。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公式计算的质点峰值振速与现场监测结果最小误差为1.92%,最大误差为25.34%,平均相对误差为13.88%,说明修正的多孔爆破质点峰值振速计算公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下穿既有道路 爆破振动 质点峰值振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大吨位旋挖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魏昶帆 刘东坤 +2 位作者 杨树良 吴勇 周继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59-262,共4页
针对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旅游小镇(跨环湖平台)超长大吨位旋挖钻孔灌注桩(桩长90 m、设计极限承载力28 000 kN)在深厚软土地质条件下的竖向承载能力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采用标准配重块及研制的钢梁平台保证了荷载反力及加载传力的可靠... 针对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旅游小镇(跨环湖平台)超长大吨位旋挖钻孔灌注桩(桩长90 m、设计极限承载力28 000 kN)在深厚软土地质条件下的竖向承载能力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采用标准配重块及研制的钢梁平台保证了荷载反力及加载传力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桩身应力测试,计算分析该超长桩的侧摩阻力分布及端阻力发挥情况,明确该桩型在昆明滇池深厚软土地区的受力工作性能。工程静载试验因受制于现场空间条件,对钢梁平台搭建方式及选型进行了专门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静载试验方法合理先进,数据可靠,应力测试结果能反映该超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静载试验 标准配重块 钢梁平台 桩身应力测试 旋挖钻孔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三维成像技术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文涛 吴勇 +2 位作者 范明坤 邱子娟 叶云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20-122,共3页
隧道超前预报中,传统的二维成像技术应用普遍,但二维成像结果只能识别不良地质体,无法对其进行定位及定量判断。介绍了三维成像技术原理及数据采集方法,并通过在云南某隧道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三维成像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 隧道超前预报中,传统的二维成像技术应用普遍,但二维成像结果只能识别不良地质体,无法对其进行定位及定量判断。介绍了三维成像技术原理及数据采集方法,并通过在云南某隧道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三维成像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探测结果直观可靠,可有效地对不良地质体进行定位及量化分析,可为隧道支护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魏昶帆 吴勇 +2 位作者 辉龙贵 叶云龙 王勇 《工程质量》 2018年第8期56-59,共4页
桩基底部岩溶是危害桥梁正常工作地质灾害之一。通过地质雷达探测,能够高效、无损地判断岩溶分布的范围,避免桥梁安全隐患的发生。论文以云南地区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实例,对桩基底部进行了雷达探测,结合现场开挖结果,分析了4种常见的... 桩基底部岩溶是危害桥梁正常工作地质灾害之一。通过地质雷达探测,能够高效、无损地判断岩溶分布的范围,避免桥梁安全隐患的发生。论文以云南地区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实例,对桩基底部进行了雷达探测,结合现场开挖结果,分析了4种常见的地质体雷达图像的典型特征,该分析及结论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桩基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效果评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东坤 刘浩杰 +1 位作者 金平 程翔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年第4期262-264,共3页
本文以C级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建设项目某教学楼碳纤维布加固检测为研究背景,现场采用HCTJ-10C碳纤维粘贴强度检测仪现场检测正拉粘贴强度,但检测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老化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效果,选取一... 本文以C级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建设项目某教学楼碳纤维布加固检测为研究背景,现场采用HCTJ-10C碳纤维粘贴强度检测仪现场检测正拉粘贴强度,但检测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老化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效果,选取一块正拉粘贴强度检测结果最小位置的楼板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最后结合正拉粘贴强度和现场载荷试验检测试验结果,综合评定老化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加固效果,分析研究表明综合分析方法评价老化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效果更为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混凝土结构 碳纤维布加固 楼板载荷试验 加固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的岩爆预报方法试验研究
11
作者 吴朝义 魏昶帆 吴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3-277,共5页
岩爆灾害一直是困扰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花岗岩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室内力学试验,结合地震学中的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多种加卸载响应比数值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了岩爆灾害在时间层面上的预测。研究表明:加卸载响应... 岩爆灾害一直是困扰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花岗岩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室内力学试验,结合地震学中的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多种加卸载响应比数值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了岩爆灾害在时间层面上的预测。研究表明:加卸载响应比随应力的升高呈现"相对平稳—急剧升高—迅速跌落"的趋势,并按数值上的变化将其分类为预兆式和突发式两种;加卸载响应比峰值一般出现在岩石最终破坏前的1~5个循环处,且均超前于峰值应力、声发射能量最值以及岩石绝对破坏的发生时间,预测时间段为岩爆发生时间节点的75%~95%;加卸载响应比所具有的数据包容性、超前预测性、环境适应性使其在岩爆预测领域的运用更为灵活。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引入为隧道工程失稳和岩爆灾害的预测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加卸载响应比 岩爆预测 隧道工程 岩石力学 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岩溶地区不同岩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绍帆 刘东坤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7期137-139,共3页
分析了地质雷达原理和探测解析方法,以云南某隧道为例,对岩溶地区的完整基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夹泥、岩体溶蚀破碎4种岩体的雷达波形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为以后此类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地质雷达 岩溶地区 不同岩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方法隧道二衬厚度检测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杨成 吴勇 +1 位作者 姜文涛 张向阳 《工程质量》 2022年第3期47-50,共4页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二衬厚度检测,采用了探地雷达法、激光扫描法和钻芯法3种测试手段,分析各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误差导致的原因及其优缺点,得出以下结论:(1)以钻芯法测试结果为标准物,探地雷达法具有测试速度快,测试结果...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二衬厚度检测,采用了探地雷达法、激光扫描法和钻芯法3种测试手段,分析各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误差导致的原因及其优缺点,得出以下结论:(1)以钻芯法测试结果为标准物,探地雷达法具有测试速度快,测试结果受二衬内部钢筋及分析人员影响较大,其测试误差为“-2.5~+4.7cm”;(2)以钻芯法测试结果为标准物,激光扫描法测试速度较慢,测试结果受仪器架设位置影响较大,其测试误差为“-0.7~+1.1cm”;(3)钻芯法为破损检测,测试结果最为准确,需控制好钻进方向,防止偏位,其检测速度较慢;(4)建立了以钻芯法为标准物的探地雷达法检测结果平均值进行修正公式,同一隧道及其他支护参数相同的隧道可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二衬厚度检测 探地雷达法 激光扫描法 钻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不良地质灾害体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金铭 刘东坤 +2 位作者 余绍帆 蒋春红 杨树良 《甘肃科技》 2017年第12期40-41,19,共3页
地质雷达具有探测精度高、携带方便、数据易处理、成果直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项目中。本文采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总结出岩体较完整、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空溶洞、软弱夹层、土体与岩体分界面五种典型的不... 地质雷达具有探测精度高、携带方便、数据易处理、成果直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项目中。本文采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总结出岩体较完整、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空溶洞、软弱夹层、土体与岩体分界面五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灾害体对应的雷达波形特征,为此类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岩体较完整 节理裂隙 空溶洞 软弱夹层 分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治理
15
作者 吴朝义 魏昶帆 吴勇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7期113-115,共3页
以云南某边坡岩土特征与地质环境研究为基础,分析边坡发生崩塌的成因机理。针对此边坡中部典型危岩体利用静力解析法进行稳定性计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研究认为,雨水、裂隙以及不合理工程活动对研究区内类似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并有进一... 以云南某边坡岩土特征与地质环境研究为基础,分析边坡发生崩塌的成因机理。针对此边坡中部典型危岩体利用静力解析法进行稳定性计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研究认为,雨水、裂隙以及不合理工程活动对研究区内类似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最终针对性提出挡墙、喷种护坡及截排水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稳定性计算 成因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土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吴朝义 魏昶帆 吴勇 《价值工程》 2018年第25期135-138,共4页
近年来矿区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土质边坡,了解这种边坡的定义、破坏模式越发重要,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才能给矿山带来良好的收益。本文针对牟定县安益铂钯贫铁矿的类土质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露天采场边... 近年来矿区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土质边坡,了解这种边坡的定义、破坏模式越发重要,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才能给矿山带来良好的收益。本文针对牟定县安益铂钯贫铁矿的类土质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露天采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终了状态东帮和南帮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偏低,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考虑地震作用时,东南帮边坡安全系数偏低,存在失稳可能性较大,为矿区类土质边坡的开挖和防护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土质边坡 破坏模式 岩体力学参数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尺度下岩石损伤破坏前兆信息研究
17
作者 吴朝义 魏昶帆 吴勇 《价值工程》 2018年第28期205-207,共3页
为研究岩石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信息与岩石破坏之间存在的关系,开展了针对大理岩试件的室内力学试验,结合弹性模量法、Felicity比值、加卸载响应比(LURR)三种损伤信息来对岩石的损伤程度进行判定,并在时间尺度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岩石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信息与岩石破坏之间存在的关系,开展了针对大理岩试件的室内力学试验,结合弹性模量法、Felicity比值、加卸载响应比(LURR)三种损伤信息来对岩石的损伤程度进行判定,并在时间尺度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损伤信息均对岩石破坏变形过程中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良好的反馈;岩石处在稳定损伤阶段的时间大约为总时间的60%-80%,处在临近失稳的绝对损伤阶段的时间大约为总时间的20-40%;三种损伤计算方法各有优劣,综合利用可对工程施工进行良好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损伤信息 岩石破坏 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瞬变电磁不同探测方式预报研究
18
作者 余绍帆 刘东坤 +1 位作者 辉龙贵 魏再寻 《价值工程》 2022年第28期159-162,共4页
为减少现场掌子面钢拱架对探测的影响,提高瞬变电磁仪探测精度,探明隧道岩体含水分布情况,本次研究在传统测试基础上,通过减少拱架附近测试角度、中部增加测点、增加测线及平行布置三个测点的方式,分别对同一掌子面进行探测,并结合隧道... 为减少现场掌子面钢拱架对探测的影响,提高瞬变电磁仪探测精度,探明隧道岩体含水分布情况,本次研究在传统测试基础上,通过减少拱架附近测试角度、中部增加测点、增加测线及平行布置三个测点的方式,分别对同一掌子面进行探测,并结合隧道开挖后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各探测方式的适宜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探测方式 地质超前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法在桩底岩溶探测中的频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东坤 魏昶帆 +2 位作者 吴勇 赵勇 王远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71-975,共5页
以云南省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基桩桩底岩溶探测为研究背景,采用地质雷达法(270 MHz雷达天线)开展基桩桩底岩溶探测试验研究,总结出基桩桩底岩体较完整、空溶洞、充泥溶洞对应雷达波形特征;并把对应的雷达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化转换到频... 以云南省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基桩桩底岩溶探测为研究背景,采用地质雷达法(270 MHz雷达天线)开展基桩桩底岩溶探测试验研究,总结出基桩桩底岩体较完整、空溶洞、充泥溶洞对应雷达波形特征;并把对应的雷达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化转换到频域中进行频谱分析,建立频率与能量的关系曲线图,从而总结出岩体较完整的频谱曲线特征具有对称一致性,空溶洞主频值约260 MHz左右,频谱曲线不对称,充泥溶洞主频值约180 MHz左右,频谱曲线不对称;在地质雷达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频谱量化分析得到的频谱曲线特征差异、频谱主频值差异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解译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法 岩溶探测 频谱分析 岩体较完整 空溶洞 充泥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勐高速帮福隧道三维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20
作者 张向阳 吴勇 +2 位作者 李明枢 佟欣燃 孔德彪 《工程勘察》 2025年第4期17-23,共7页
通过应力解除法对永勐高速帮福隧道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分析隧址区地应力分布规律,得出帮福隧道存在的应力较高,最大主应力σ_1值为34.62~38.73MPa,且地应力呈现出随埋深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最大主应力方向约为WS225°;最大水平主应... 通过应力解除法对永勐高速帮福隧道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分析隧址区地应力分布规律,得出帮福隧道存在的应力较高,最大主应力σ_1值为34.62~38.73MPa,且地应力呈现出随埋深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最大主应力方向约为WS225°;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侧压力系数)为1.80~2.02,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比值为2.17~2.46;隧道岩爆以强烈—极强烈岩爆为主,且埋深越大,围岩越易发生岩爆。研究成果可以为永勐高速帮福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也可为研究该地区应力场分布规律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应力 帮福隧道 岩爆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