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肿瘤医院1993年~2001年恶性肿瘤病人构成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蒋永新 王熙才 +1 位作者 伍治平 金从国 《中国肿瘤》 CAS 2002年第5期276-277,共2页
为了解我院恶性肿瘤病人的病种、死亡构成情况和发病趋势 ,对我院1993年~2001年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例进行了分析 ,结果前5位恶性肿瘤是 :女性乳腺癌、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直肠和肛门癌、鼻咽癌、子宫颈癌 ,除子宫颈癌1999年~2001年病例... 为了解我院恶性肿瘤病人的病种、死亡构成情况和发病趋势 ,对我院1993年~2001年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例进行了分析 ,结果前5位恶性肿瘤是 :女性乳腺癌、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直肠和肛门癌、鼻咽癌、子宫颈癌 ,除子宫颈癌1999年~2001年病例数下降外 ,其余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 :肝癌、胰腺癌、膀胱癌、胃癌、气管支气管和肺癌。针对上述情况应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 ,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提高诊疗水平 ,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肿瘤医院 恶性肿瘤 病人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2年云南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金从国 王熙才 +1 位作者 伍治平 陈晓群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2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 :掌握恶性肿瘤发病特征 ,为制订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 1999- 2 0 0 2年云南省肿瘤医院的住院资料 ,以首次入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详细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特征、性别及疾病构成。结果 :前 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 ... 目的 :掌握恶性肿瘤发病特征 ,为制订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 1999- 2 0 0 2年云南省肿瘤医院的住院资料 ,以首次入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详细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特征、性别及疾病构成。结果 :前 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 :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鼻咽癌、脑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子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男性与女性中恶性肿瘤的顺位有所不同 ,各种肿瘤的发病年龄段也有不同 ,如血液病较为集中 30岁以下人群 ,而肺癌则以中老年居多。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数逐年升高 ,尤其以肺癌和结直肠癌增长趋势明显 ;患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病学 医院 专科 住院患者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miRNA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洪璐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20~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直接影响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iRNA相对稳定,比组织miRNA容易获取和检测,是肿瘤早期发现、...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20~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直接影响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iRNA相对稳定,比组织miRNA容易获取和检测,是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新一代生物标志物,也是精准医学研究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外周血miRNA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电化学检测、NanoString数字化基因检测、基因芯片和高通量测序等。外周血多种miRNA是非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胰腺癌、头颈鳞状细胞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血液肿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多个外周血miRNA联合检测以及肿瘤特异性miRNA与血清学、影像学等辅助手段联合检测,均可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小RNA 标志物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对体外诱导扩增CIK细胞及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蒋永新 李高峰 +5 位作者 王熙才 金从国 陈晓群 李佳 伍治平 李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目的:比较无血清培养基AIMV与完全培养基对体外诱导扩增CIK细胞的效果。方法:分别用AIMV及完全培养基加入4种细胞因子(IFNγ、IL2、IL1及OKT3)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对肿瘤细胞的增... 目的:比较无血清培养基AIMV与完全培养基对体外诱导扩增CIK细胞的效果。方法:分别用AIMV及完全培养基加入4种细胞因子(IFNγ、IL2、IL1及OKT3)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几个方面。结果: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无血清培养基AIMV培养的CIK细胞增殖高峰较晚(14~17d),但增殖倍数高(倍),在细胞表型、对三株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不同效靶比诱导细胞凋亡方面两种培养基培养的CI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血清培养基AIMV可代替完全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基 免疫 细胞培养 细胞因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多药耐药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熙才 蒋永新 +4 位作者 伍治平 金从国 谷玉兰 陈晓群 陈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3-285,288,共4页
目的建立肿瘤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筛选有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及研究克服肿瘤耐药、提高化疗效果奠定基础。方法模拟恶性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经化疗逐渐演化为多药耐药细胞的生理过程,利用BABL/c小鼠,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建成小鼠肿瘤... 目的建立肿瘤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筛选有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及研究克服肿瘤耐药、提高化疗效果奠定基础。方法模拟恶性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经化疗逐渐演化为多药耐药细胞的生理过程,利用BABL/c小鼠,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建成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在低剂量阿霉素腹腔注射治疗下,经过15个周期的培育传代,获得了耐药的肿瘤细胞株S-180R。结果耐药细胞株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比亲本细胞株高66倍,对VP-16的耐药性高9倍;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耐药细胞显示肿瘤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170糖蛋白过量表达;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表明耐药细胞比亲本细胞排除药物的能力提高89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S-180R耐药细胞株的肿瘤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筛选有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及研究克服肿瘤耐药、提高化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S-180瘤细胞 阿霉素 V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肿瘤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雪玮 史卫红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8-566,共9页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DNA甲基化成为表观遗传学肿瘤研究的热点。DNA甲基化在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miRNA基因表达调控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DNA甲...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DNA甲基化成为表观遗传学肿瘤研究的热点。DNA甲基化在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miRNA基因表达调控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DNA甲基化与miRNA在肿瘤中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PR结构域蛋白(PRDI-BF1 and RIZ 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PRDM)基因甲基化在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P16、RASSF1A、FHIT等基因甲基化与肺癌密切相关;EGFR甲基化、miRN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长链非编码RNAHOTAIR、TUG1等调控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均与肺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肿瘤 DNA甲基化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疫苗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亭葶 李晖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2351-2353,共3页
肿瘤疫苗应用其表达特异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来激活、恢复或加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进而杀伤、清除残余和转移的肿瘤细胞。因此,肿瘤疫苗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词 肿瘤 生物治疗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联合CTLs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8
作者 王熙才 伍治平 +3 位作者 蒋永新 苏晓三 金丛国 周永春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4-21,F0002,共9页
目的探讨从人脐血中定向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新鲜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 lood mononuc learcells,CBMCs),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4+TNF... 目的探讨从人脐血中定向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新鲜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 lood mononuc learcells,CBMCs),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定向诱导培养并进行相应的表型鉴定.观察肿瘤抗原负载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生成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结果从人脐血分离到的CBMCs经GM-CSF+IL-4+TNF-α共同培养后,第7天镜下即可见典型形态的DCs,细胞表型检测见CD1 a+细胞比例增加到(20.8±1.62)%.DCs负载肿瘤抗原后能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并可特异性抑制YTMLC肿瘤细胞.结论经细胞因子组合可以从脐血中诱导出DCs,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s)的产生,为进一步开展DCs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单个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丁丁 王熙才 +2 位作者 黄尤光 伍治平 罗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68-1770,共3页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A,MAGE-A)基因亚家族属于癌睾丸抗原家族,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在正常组织细胞(除睾丸和胎盘外)不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关系密切。MAGE-A基因的编码肿瘤特异性抗原肽能...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A,MAGE-A)基因亚家族属于癌睾丸抗原家族,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在正常组织细胞(除睾丸和胎盘外)不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关系密切。MAGE-A基因的编码肿瘤特异性抗原肽能被MHC-Ⅰ分子提呈给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特异的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基于这些特性,MAGE-A成为肿瘤特异性治疗的重要靶点,其抗原肽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A 肿瘤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熙才 谷玉兰 +2 位作者 金从国 陈艳 伍治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的特点,为临床提供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的肝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120例肝癌患者、66例非癌肝病患者及206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并对...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的特点,为临床提供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的肝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120例肝癌患者、66例非癌肝病患者及206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AFP(169·95±172·17)ng/mL、CA125(165·79±240·63)ku/mL、CA199(105·22±160·41)ku/mL、CEA(16·88±24·98)ng/mL、CA242(50·52±70·72)ku/mL、NSE(14·67±59·07)ng/mL、CA153(28·70±36·01)ku/mL及HGH(6·84±18·74)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分别为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1,P=0·000,P=0·000。其灵敏度分别为:72·5%、50·0%、57·5%、53·3%、40·0%、13·3%、26·7%及15·0%,特异度为:96·6%、94·7%、94·2%、91·3%、96·1%、99·0%、90·8%及95·1%;上述指标除NSE外,其他均明显高于非肝癌患者的水平;单一指标肝癌患者血清阳性解除率最高为AFP达72·5%,而联合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及70·9%,与单一指标比较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P=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能提高肝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可为肝癌患者早期筛查及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以及综合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肝肿瘤/血液 肿瘤标记 生物学/血液 蛋白质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多驱动基因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长绍 杨延龙 +5 位作者 丁晓洁 杜亚茜 李权 郭银金 刘俊熙 周永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EGFR、KRAS基因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检出率,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手术标本86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GFR、KRAS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 目的探讨EGFR、KRAS基因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检出率,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手术标本86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GFR、KRAS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并分析EGFR、KRAS、ALK及ROS1基因改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SCLC肿瘤组织中驱动基因总突变率为62.8%(54/86),其中EGFR基因突变占总突变的76.0%(41/54);KRAS基因突变占总突变的9.3%(5/54);ALK基因融合占总突变的13.0%(7/54),其中1例患者存在EGFR 19缺失突变与ALK融合共存;ROS1基因融合占总突变的3.8%(2/54)。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显示,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腺癌患者中突变率高(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吸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KRAS、ALK、ROS1基因改变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NSCLC中EGFR、ALK基因均存在较高的突变率,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KRAS、ROS1基因改变以及驱动基因双突变共存型基因突变率虽低,但其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RAS ALK RO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宝枫黄酮诱导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丽华 王熙才 +6 位作者 邱宗海 李新 刘馨 伍治平 金从国 李勇 左曙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元宝枫黄酮对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开发应用元宝枫黄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元宝枫黄酮对YTM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元宝枫黄酮... 目的研究云南元宝枫黄酮对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开发应用元宝枫黄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元宝枫黄酮对YTM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元宝枫黄酮对YTMLC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元宝枫黄酮对YTMLC细胞p53、p21、bcl-2、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元宝枫黄酮作用YTMLC细胞48h后,IC50为(108.53±8.22)mg/L。流式细胞术显示元宝枫黄酮既可以诱导YTMLC细胞凋亡,也可以引起YTMLC细胞坏死。元宝枫黄酮对p53、p21、bax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均有明显上调作用;对bcl-2基因表达有下调作用。结论云南元宝枫黄酮可以抑制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体外生长,引起肿瘤细胞坏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p53、p21、bax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黄酮 肺癌 流式细胞术 凋亡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对BEAS-2B细胞的体外毒性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光剑 王霁阳 +5 位作者 黄云超 周永春 杨堃 陈颖 赵光强 雷玉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890-2893,共4页
目的评价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作用。方法(1)应用X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底灰中的多量元素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底灰中的固体物质形态;(2)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实验组(宣威底灰处... 目的评价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作用。方法(1)应用X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底灰中的多量元素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底灰中的固体物质形态;(2)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实验组(宣威底灰处理组)、对照组(宜宾底灰处理组)和空白组的细胞成活率变化,分别测定经底灰刺激0~72 h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细胞内活性氧化酶(ROS)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 (1)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硅(Si)、铝(Al)、铅(Pb)、砷(As)元素质量百分比高于宜宾地区(P<0.05),而硒(Se)元素质量百分比则低于宜宾地区(P<0.05)。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宣威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含有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形态各异,粒径大小不一,部分为纳米级别;(2)BEAS-2B细胞成活率随煤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BEAS-2B细胞培养基中的细胞内ROS升高,GSH下降,LDH升高,并随煤灰暴露时间延长而变化,相同时间点上实验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1)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含有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形态各异,粒径部分为纳米级别;(2)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对BEAS-2B细胞具有较强的氧化损伤作用,表现为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灰 氧化损伤 人肺上皮细胞(BEAS-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艳 王熙才 +3 位作者 邹天宁 伍治平 谷玉兰 周永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42-642,共1页
背景与目的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hMAM、CEAmRNA阳性细胞,研究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因素,探讨基因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 背景与目的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hMAM、CEAmRNA阳性细胞,研究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因素,探讨基因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联合检N50例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hMAM、CEAmRNA阳性细胞,并根据基因标记物联合检测的结果随访,分析患者术后的预后因素。3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2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微转移 CK19 HMAM CEA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对PIVAS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琳 金从国 +3 位作者 姚宏文 杨柱梅 邓杰 张红银 《肿瘤药学》 2023年第6期759-767,共9页
目的 采用环境检测与生物检测方法评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方法 于2020年4月随机选取本院PIVAS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触过抗肿瘤药物分为暴露组(25例)和非暴露组(25例)。以5-氟尿嘧... 目的 采用环境检测与生物检测方法评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方法 于2020年4月随机选取本院PIVAS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触过抗肿瘤药物分为暴露组(25例)和非暴露组(25例)。以5-氟尿嘧啶(5-Fu)及环磷酰胺(CTX)为检测标志物,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HPLC-MS)连续2年(2020年、2021年)测定PIVAS环境中不同物体擦拭样本及两组研究对象血液、尿液中的5-Fu及CTX浓度;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羟化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工作人员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VAS环境中物体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5-Fu和CTX污染,配置区振荡器、传递仓内把手及电话表面的5-Fu平均浓度分别为2 286.26、976.82、202.42 ng·mL^(-1),CTX平均浓度分别为2 991.26、88.12、155.40 ng·mL^(-1);5-Fu及CTX储存箱存在CTX残留。2021年流式结果显示,暴露组单核细胞早期及总凋亡率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P=0.024, P=0.024);暴露组中性粒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均高于非暴露组(P=0.004, P<0.001)。两年均在研究对象尿液中检出了CTX残留,暴露组CTX尿液检出率高于非暴露组(χ^(2)=11.52,P<0.001)。暴露组CTX血药浓度高于非暴露组[Z=-7.500, P<0.001 (2020);Z=-4.500, P<0.001 (2021)]。8-OHdG是公认的评估DNA损伤和氧化应激的敏感生物标志物,暴露组8-OHdG水平明显高于非暴露组(Z=-4.605, P<0.001),提示暴露组DNA损伤程度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结论 PIVAS存在一定程度抗肿瘤药物污染,应重视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加强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检测 生物检测 PIVAS 抗肿瘤药物 职业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宝枫黄酮体外诱导个旧肺鳞癌细胞株YTMLC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16
作者 李新 王熙才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20-23,26,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云南元宝枫黄酮体外诱导个旧肺鳞癌YTMLC细胞凋亡后形态学改变。方法将100 mg/L云南元宝枫黄酮作用于个旧肺鳞癌YTMLC细胞及正常胎肺KMB-17细胞,将每种细胞按1×107/mL浓度接种于8块6孔板中,将每种细胞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 目的观察云南元宝枫黄酮体外诱导个旧肺鳞癌YTMLC细胞凋亡后形态学改变。方法将100 mg/L云南元宝枫黄酮作用于个旧肺鳞癌YTMLC细胞及正常胎肺KMB-17细胞,将每种细胞按1×107/mL浓度接种于8块6孔板中,将每种细胞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未加药)、实验组(加入云南元宝枫黄酮)和阳性对照组(加入顺铂),每组设4个平行孔,以比较药物对肿瘤细胞及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作用差异,以及实验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从细胞水平直接观察云南元宝枫黄酮诱导体外培养的YTMLC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YTMLC细胞数目减少、体积缩小,细胞变圆,整个细胞发芽、起泡,发生细胞皱缩变形,微绒毛消失,与相邻细胞解离,核内染色质发生凝聚并呈星月样、串珠样分布于核内周边,细胞核固缩、细胞膜卷曲陷入胞内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的形态改变,而阴性对照组及KMB-17细胞各组未见上述典型改变。结论通过实验观察证实云南元宝枫黄酮在体外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个旧肺鳞癌细胞株YTMLC发生凋亡样形态学改变。而对正常胎肺KMB-17细胞无明显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元宝枫黄酮 个旧肺鳞癌YTMLC细胞 细胞凋亡 体外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广泛切除后植皮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杨义豪 邵为林 +11 位作者 黄瑾 冯燕 李婧 陈秋云 Surendra Parsad Yadav Zia-ul-Haq Nabil 张娅 李根山 张晶 马翔 姚志红 杨祚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其中足底最常见[3]。我国的黑素瘤发生于肢端比例超过60%,并以足底居多[4]。足底黑素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灶切除范围及创面修复是手术的关键。足底黑素瘤切除范围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决定,安全切缘为0.5~2.0 cm。而足底不同部位皮肤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修复,足底负重区需承重,皮瓣是最好的选择,而足底非负重区皮肤肿瘤广泛切除后植皮是常用的修复创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打包技术 负压吸引术 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 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源lncRNA在肿瘤及其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翎含 刘馨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m RNA、miRNA、lnc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肿瘤细胞或肿瘤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将一些肿...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m RNA、miRNA、lnc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肿瘤细胞或肿瘤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将一些肿瘤特有的生物信息转移到邻近细胞,甚至远处细胞,并且通过这种细胞间通信传递肿瘤的特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综述旨在着重讨论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分泌的含lncRNA的外泌体对肿瘤微环境,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皓颖 黄尤光 李云峰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7期3128-3130,共3页
根据肿瘤生物学特征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可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元凶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 根据肿瘤生物学特征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可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元凶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在促进的肿瘤生长、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趋化因子受体为靶点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该文主要阐述CXCL12/CXCR4、CCL21/CCR7、CCL20/CCR6等三种趋化因子及受体轴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A73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地区鼻咽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明睿 蒋永新 +2 位作者 郝芳 刘岑 陈灿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
研究云南地区人群EB病毒A73基因A157154C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EB病毒基因A73基因A157154C C等位基因频率在NP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PC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NPC的风险为A等位基因... 研究云南地区人群EB病毒A73基因A157154C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EB病毒基因A73基因A157154C C等位基因频率在NP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PC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NPC的风险为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2.685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NPC组男性患者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EB病毒A73基因A157154C基因多态性中CC基因型可能是NPC的危险因素。该基因多态性与性别间存在相关性,这或许是NPC发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的原因之一。提示医务人员应根据基因多态性对NPC进行筛查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计划,以提高NPC的早诊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存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A7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