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两地抗病毒治疗门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人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军 曹晓斌 +3 位作者 张波 吴玲 严关明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两地抗病毒治疗(ART)门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云南省两地艾滋病疫情数据库进行关联,在ART门诊筛选出由注射吸毒感染HIV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 目的了解云南省两地抗病毒治疗(ART)门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云南省两地艾滋病疫情数据库进行关联,在ART门诊筛选出由注射吸毒感染HIV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正在参加MMT,另一组是从未人组MMT。提取这些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相关疾病史、高危行为等信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635例研究对象中,247例(38.9%)正在参加MMT,388例(61.1%)从未人组MMT;男性536例(84.4%),女性99例(15.6%);年龄M=40.33岁;确证感染HIV时间的M=6.08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40,95%CI:1.00—5.74)、初中文化程度(OR=3.28,95%CI:1.75—6.14)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7.10,95%CI:1.90~26.62)、确证感染时间≥6年(OR=3.84,95%CI:2.11—6.98)、患有丙型肝炎(OR=6.21,95%CI:3.06~12.58)是入组MMT的促进因素;已婚(0R=0.38,95%CI:0.20—0.72)、有职业(OR=0.01,95%CI:0.00~0.02)是入组MMT的限制因素。结论两地ART门诊的注射吸毒人群入组MMT的比例不高,为加强这类人群转介入组MMT,需要对具有不同特征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美沙酮维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 注射吸毒者
原文传递
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巍 曹晓斌 +1 位作者 张波 吴尊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8-601,614,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9~10月抽取云南省6州(市)的33家MMT门诊,采取网络电子化问卷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 目的了解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9~10月抽取云南省6州(市)的33家MMT门诊,采取网络电子化问卷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工作相关属性、职业倦怠量表。运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进行职业倦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13名研究对象中,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70.9%(222/313),三个维度的检出情况分别为:情绪衰竭维度37.4%(117/313),情感疏远维度22.0%(69/313),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51.8%(162/3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编制外人员(OR=1.775,95%CI:1.012~3.116)、门诊患者人数与医务人员数比例高(OR=1.898,95%CI:1.070~3.368)、工作内容单一(OR=2.265,95%CI:1.156~4.437)会增加MMT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风险;而家人支持(OR=0.448,95%CI:0.243~0.826)、门诊附近居民支持(OR=0.533,95%CI:0.290~0.978)、病人尊重医务人员(OR=0.348,95%CI:0.197~0.617)会降低医务人员的倦怠风险。结论云南省MMT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工作特征相关因素影响较为明显。需要继续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争取家人和社会群众支持,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云南省部分地区注射吸毒者海洛因过量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洋 罗巍 +2 位作者 曹晓斌 张波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注射吸毒者(IDU)海洛因过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5年7~8月对云南省红河州和德宏州的4个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和2个州强制戒毒所的IDU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注射吸毒者(IDU)海洛因过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5年7~8月对云南省红河州和德宏州的4个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和2个州强制戒毒所的IDU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毒品使用情况、过去1年海洛因过量情况以及最近1次海洛因过量情况等。对过去1年发生过海洛因过量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340名IDU符合入选标准,男性占85.3%(290/340),年龄为(37.7±8.7)岁,汉族占65.6%(223/340),HIV阳性检出率为49.4%(167/338),过去6个月使用过新型毒品占22.6%(77/340)。自吸毒以来,曾有过海洛因过量的比例为41.8%(142/340),海洛因过量次数M=3次。在过去1年中海洛因过量发生率为15.6%(53/340),M=1次。发生海洛因过量的年龄为(36.7±8.4)岁,吸毒年限为(16.5±7.6)年,男性占83.0%(44/53)。发生海洛因过量的主要原因为增加海洛因用量(26.4%,14/53)和多药滥用(28.3%,15/53)。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过去1年参加过MMT(OR=0.534,95%CI:0.290-0.980)可降低海洛因过量的风险,而过去6个月共用针具(OR=2.735,95%CI:1.383~5.407)和刚出戒毒所不满1年(OR=2.881,95%CI:1.226~6.767)会增加海洛因过量的风险。结论云南省/DU过去1年海洛因过量发生率较高。需要持续促进该地IDU参加MMT并加强预防和应对吸毒过量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戒毒所吸毒人员出所前的宣传教育,同时应建立针对吸毒人员的戒毒所与MMT门诊转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吸毒者 美沙酮维持治疗 吸毒过量
原文传递
中国九城市1301名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海洛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曹晓斌 殷文渊 +10 位作者 庞琳 张从斌 徐金水 肖永康 王常合 罗巍 张波 张锐敏 李志军 柔克明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问偷吸海洛闪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江苏、安徽、云南3省9个城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抽取1301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随机尿吗啡定性检测。收集一般人口学、艾滋病/毒品滥用相...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问偷吸海洛闪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江苏、安徽、云南3省9个城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抽取1301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随机尿吗啡定性检测。收集一般人口学、艾滋病/毒品滥用相关高危行为、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抑郁与焦虑及偷吸海洛因等信息。结果1301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居多(76.2%),年龄(34.6±6.5)岁,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71.7%)。平均维持治疗剂量(48.1±29.4)mg/d,目前治疗剂量自我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6,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为27.7%。有抑郁和焦虑症状者比例分别为38.3%和18.4%,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的比例为14.2%。婚姻状况、治疗时间的长短、目前治疗剂量自我满意度及是否曾退出治疗对偷吸海洛因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教育程度及治疗剂量对偷吸海洛因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省份间影响偷吸海洛因的因素有所不同,但对当前剂量自我满意度是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及服药依从性、延长参加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剂量的满意度及避免脱失对减少治疗期间偷吸海洛因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