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构建
1
作者 张云峰 张秀华 陈平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6X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增加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手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保证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改革现有的考核标准,将人性化服务内容、专科护理技能、危重手术病人的护理情况、院感控制以及与手术医生配合的默契度等... 目的:探讨增加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手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保证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改革现有的考核标准,将人性化服务内容、专科护理技能、危重手术病人的护理情况、院感控制以及与手术医生配合的默契度等作为考核内容,将三家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新的考核标准,对照组采用原标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工作中服务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病人护理、院感控制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考核标准具有导向作用,增加人性化服务、专科护理技能等内容,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自我素质提高的积极性,促进了医、护、患之间关系的和谐,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考核标准 人性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整合督查管理在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观察
2
作者 黄秋葵 林建玲 陈翠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7期183-185,190,共4页
目的观察多元整合督查管理在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6月—2021年3月参与手术室管理的医护人员4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及多元组,每组20名。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多元组... 目的观察多元整合督查管理在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6月—2021年3月参与手术室管理的医护人员4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及多元组,每组20名。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多元组实施多元整合督查手术室预防管理。常规组选取36例患者,多元组选取44例患者,比较两组实施管理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无菌物品消毒合格率。结果多元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7%低于常规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组空气合格率、物体表面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卫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整合督查模式对手术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提高手术室环境及物品的消毒合格率,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整合督查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青毅 林建玲 +4 位作者 黄敏锐 唐桂香 邓雅爱 梁海敏 伍思榆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108-110,12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2例临床资料,依据随机纸片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观察两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2例临床资料,依据随机纸片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观察两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月经异常、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月经异常、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降低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配合路径 宫腔镜 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手术室差错事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秀华 林建玲 刘玮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安全 差错 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刺伤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5期1905-1907,共3页
目的探讨我院手术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造成锐器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发生在手术室工作场所产生的锐器刺伤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有效降低利器损伤的发生... 目的探讨我院手术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造成锐器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发生在手术室工作场所产生的锐器刺伤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有效降低利器损伤的发生率;锐器刺伤后采取恰当的应急处理和职业暴露防护追踪可避免感染传染性疾病.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刺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受伤者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科学的医院感染控制,预防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人员 锐器损伤 职业暴露 防范措施 职业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绩效考核改革在手术室二次分配的应用
6
作者 黄秋葵 林婉云 郑园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49-51,共3页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探究在手术室二次分配中使用改革后的精细化护理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绩效管理旧方案的29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实施精细化...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探究在手术室二次分配中使用改革后的精细化护理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绩效管理旧方案的29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实施精细化绩效管理新方案的29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两组的科室不可收费耗材支出、各项护理指标(病人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消毒隔离差错情况、护理投诉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绩效情况进行比较,并总结出合适及优质的二次绩效分配方案。结果 观察组的科室不可收费耗材支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消毒隔离差错、护理投诉的发生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绩效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更好(P<0.05)。结论 在手术室二次分配中使用改革后的精细化护理绩效考核具有较为积极的效果与价值,能够显著改善耗材支出与护理效果,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绩效有重要作用,具有十分优越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绩效考核改革 手术室 二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护理在手术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林建玲 李亦云 +5 位作者 谢淑莲 莫家全 杨少榕 张秀华 邓洁娜 陈礼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方法在预防术中病人体温下降的应用价值。方法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的方法,实验组患者术中除常规保温外,在手术床上放置加热毯,四肢和躯干非手术消毒范围的毛巾被覆盖,静...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方法在预防术中病人体温下降的应用价值。方法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的方法,实验组患者术中除常规保温外,在手术床上放置加热毯,四肢和躯干非手术消毒范围的毛巾被覆盖,静脉输入及冲洗术野的液体加热40℃。观察两组病人的体温,寒战反应,舒适度等有无差异。结果通过对术中病人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方法,可以预防术中病人体温下降,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下降 保温 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体位在全麻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建玲 邓洁娜 +2 位作者 青毅 黄秋葵 郑园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体位与常规体位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舒适手术体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头痛、呕吐、肩背痛)的发生例数。... 目的探讨舒适体位与常规体位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舒适手术体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头痛、呕吐、肩背痛)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术后头痛、呕吐、颈背痛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麻醉下舒适甲状腺手术体位与常规手术体位相比较,其操作方便,并可减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全身麻醉 舒适体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林建玲 黄秋葵 +2 位作者 邓洁娜 谈均乾 刘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2期125-126,130,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行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实施风险管理以前的30例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28例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行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实施风险管理以前的30例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28例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行脊柱内固定术中应用风险管理程序能减少手术风险因素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有效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 手术风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护理访视对减轻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建玲 邓洁娜 +5 位作者 张秀华 朱琳 黄秋葵 青毅 刘玮 郑园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积极寻找护理对策,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600例择期行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只...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积极寻找护理对策,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600例择期行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术毕时和术后24 h 5个时点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与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 3个时点的焦虑值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压和心率只在入手术室15 min和麻醉前2个时点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护理访视能减轻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从而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护理访视 围术期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220-221,共2页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与经验。结果 6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80-125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3.23±6.92)min;术...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与经验。结果 6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80-125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3.23±6.92)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0 ml,平均出血量为(87.13±9.93)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19 d,平均住院时间为(14.64±2.57)d。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关节内感染。术后6周膝关节屈曲120°以上63例,占92.65%。术后2个月Lysholm评分为(91.24±4.11)分。结论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是保证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助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青毅 黄敏锐 +4 位作者 张永丽 林建玲 唐桂香 杨凯 唐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167-171,176,共6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助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胃肠类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助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胃肠类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助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下床开始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腹胀评分、肠鸣音评分)、术前和术后24 h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肠黏连、便秘、腹腔脓肿、下肢静脉血栓、出血、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下床开始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排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腹胀评分、肠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肠黏连、便秘、腹腔脓肿、下肢静脉血栓、出血、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助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术后胃肠道的恢复和术后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康复,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肠手术 多学科 快速康复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告知程序在普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琳 青毅 林建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8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普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全过程的护理告知,让其简单、扼要了解手术和复苏的全过程,使其尽早顺利地渡过手术全过程,从而保证手术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1日-10月31日192例普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 探讨普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全过程的护理告知,让其简单、扼要了解手术和复苏的全过程,使其尽早顺利地渡过手术全过程,从而保证手术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1日-10月31日192例普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全过程的护理告知程序,包括患者进入手术室的各种必须的医疗护理干预以及术后苏醒期间唤醒告知、语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护患之间沟通的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观察两组麻醉复苏期各种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握拳运动时间、拔管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苏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发生意外拔管例数,而对照组出现4例意外拔管,其中有3例患者需重新插管处理。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告知程序,能有效、安全、快速渡过手术复苏时段,减少复苏期意外拔管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缩短计划拔管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护理告知 复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洁娜 朱琳 李锦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1期133-134,共2页
目的:总结颅骨缺损钛网修补20例手术操作的体会。方法:进行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均采用覆盖法。结果:术后仅1例(5%)术区出现积液,其余19例(95%)恢复顺利。结论: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手术操作简单,填补颅骨缺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钛网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期不同保温措施对胃肠开腹手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桂香 黄敏锐 +1 位作者 伦楚意 李允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不同保温措施对胃肠开腹手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胃肠开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不同保温措施对胃肠开腹手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胃肠开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行综合保温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时及术后的体温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开展综合保温措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体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期 保温措施 胃肠开腹手术 老年患者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锦芳 林建玲 李艺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3期3513-3515,共3页
目的探讨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全麻俯卧位手术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眼睛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后以适量四环素眼药膏均匀地涂于患者的眼角膜,然后将患者的上下眼睑用蚕丝... 目的探讨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全麻俯卧位手术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眼睛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后以适量四环素眼药膏均匀地涂于患者的眼角膜,然后将患者的上下眼睑用蚕丝胶布粘贴闭合,术中定期(每隔1h)对患者的眼睑部位进行轻轻按揉30S,术后(24h)观察两组手术患者眼睛不适症状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眼睛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为22%,对照组眼睛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为4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应用适当的眼睛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眼睛不适症状的发生,保证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护理 全身麻醉 俯卧位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青毅 林建玲 +4 位作者 朱琳 刘玮 郑园园 周小芬 邓雅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生理指标,术后...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生理指标,术后访视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较对照组平稳,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享到最佳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腹腔镜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颈椎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18
作者 李锦芳 林建玲 +1 位作者 邓洁娜 刘玮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5期67-68,共2页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该类患者原则上应尽早手术,通常采用前入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以恢复重建颈椎正常序...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该类患者原则上应尽早手术,通常采用前入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以恢复重建颈椎正常序列,维护其稳定性^[1]。解除脊位压迫,从而减轻脊位损伤。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内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黄梅香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视力改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0%、6.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5和0.3~0.4的视力范围,研究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方法。因此,自我效能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护理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轻全麻术后留置导尿管刺激症状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锦芳 林建玲 +4 位作者 张秀华 邓洁娜 郑园园 刘玮 唐桂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7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避免或减轻全麻术后留置尿管的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的需留置导尿管的全麻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无严重前列腺增生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多模式... 目的探讨避免或减轻全麻术后留置尿管的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的需留置导尿管的全麻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无严重前列腺增生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多模式护理措施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时苏醒期的尿道疼痛、血压、呼吸、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尿道疼痛和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与术前比较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了术后镇痛的患者除了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呼吸较平稳外,无躁动,尿道疼痛也相对较轻。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多模式护理措施(舒适护理+利多卡因胶浆+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留置尿管的痛苦,使护理更具人性化、个体化,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护理 尿道刺激症状 全麻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