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五粮液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36
1
作者 赵东 郑佳 +3 位作者 彭志云 吕学兰 杨康卓 张建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共8页
为清晰认识五粮液特殊窖泥微生态群落结构及功能,利用Illumina NextSeq 500高通量深度测序平台首次分析了五粮液不同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16S rDNA V4高变区序列;优化了QIIME程序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的数量,分... 为清晰认识五粮液特殊窖泥微生态群落结构及功能,利用Illumina NextSeq 500高通量深度测序平台首次分析了五粮液不同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16S rDNA V4高变区序列;优化了QIIME程序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的数量,分析了不同窖泥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利用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优势菌群的系统发育地位。该研究结果表明,从五粮液窖泥中共获得7 555 164条高质量目标片段。在相同的测序深度条件下(300 000条),五粮液窖泥原核微生物主要由细菌和古菌构成,共检出22个门,52个纲,89个目,168个科,330个属原核微生物,细菌占92.3%,古菌占7.6%。厚壁菌门(Fimicutes)是所有样品的绝对优势菌群(85.6%),共检出74个属,Clostridium、Lactobacillus,Coprococcus,Caldicoprobacter,Soehngenia是丰度最高的细菌属。结合系统发育分析确定窖泥中优势菌群为Lactobacillus,Caldicoprobacter,Caloramater,Clostridium,Caloribacterium,Garciella,Eubacterium,Syntrophomonas,Sedimentbacter,Sporanaerobacter,Tissierella,Methanosarcina,Methanobacterium,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culleus。五粮液窖泥中蕴藏了显著区别于其他浓香型白酒窖泥的原核微生物群落,尤其是群系复杂的厚壁菌门细菌,较高丰度的产己酸菌群和促进己酸生成的甲烷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粮液 窖泥 原核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粮液车间空气中的特征酵母菌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霞 雷学俊 +5 位作者 刘芳 刘多涛 罗青春 施思 乔宗伟 郑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42-249,共8页
为研究五粮液车间空气中酵母菌种类及其代谢产物特征,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从五粮液车间空气中分离筛选出73株酵母菌,它们分属于11个属,14个种,分别为:Wickerhamiella pararugosa(Y1)、Pichia kudriavzevii(Y2)、Pichia exigua(Y3)、Can... 为研究五粮液车间空气中酵母菌种类及其代谢产物特征,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从五粮液车间空气中分离筛选出73株酵母菌,它们分属于11个属,14个种,分别为:Wickerhamiella pararugosa(Y1)、Pichia kudriavzevii(Y2)、Pichia exigua(Y3)、Candida ethanolica(Y4)、Kazachstania bulderi(Y5)、Saccharomyces unisporus(Y6)、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7)、Naumovozyma castellii(Y8)、Meyerozyma caribbica(Y9)、Debaryomyces hansenii(Y10)、Zygosaccharomyces bailii(Y11)、Clavispora lusitaniae(Y12)、Debaryomyces subglobosus(Y13)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Y14)。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偶联气质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其发酵液中风味物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此14株酵母菌能产生多种风味物质,并以酯类和醇类物质最多,主要有:乙酸乙酯、己酸乙酯、苯乙醇、异戊醇、异戊酸、丁酸丁酯、辛酸乙酯、壬酸乙酯、苯酚和乙偶姻。其中,Y1、Y2、Y5总酯含量较高,都在65 mg/L以上,Y1最高达到95 mg/L;Y1、Y5、Y7、Y8、Y10总醇含量较高,都在60 mg/L以上,Y7则高达115 mg/L;微量风味物质含量很少但种类较丰富,对白酒风味的贡献也很大,其中,Y5乙偶姻含量较高,达到1.57 mg/L,Y1和Y7发酵液中苯酚含量较高,分别为2.26和2.43 mg/L。该文对五粮液车间空气中酵母菌进行了特征风味产物分析,为五粮液酒体风味提供分析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粮液 车间空气 酵母菌 风味物质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粮液包包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康卓 赵东 +2 位作者 郑佳 张建敏 刘芳 《酿酒科技》 2019年第4期36-43,47,共9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五粮液包包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19种、酯类40种、酮类8种、醇类15种、芳香族22种、吡嗪类12种、呋喃类7种、酸类3种、内酯类3种、萜烯6种、烃类化合物...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五粮液包包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19种、酯类40种、酮类8种、醇类15种、芳香族22种、吡嗪类12种、呋喃类7种、酸类3种、内酯类3种、萜烯6种、烃类化合物1种、杂环类化合物1种。其中,有26种物质是首次在大曲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粮液“包包曲” 挥发性成分 鉴定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粮液“包包曲”的特点及常见病害的剖析防治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东 张晓莲 +1 位作者 陈双为 袁杰彬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2期53-56,共4页
"包包曲"赋予了五粮液酒独特的浓香风格,但由于季节变化、配料掌握不当、培菌管理过程失控等诸多因素给"包包曲"感官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对五粮液"包包曲"的特点及其常见病害进行剖析探讨。
关键词 五粮液“包包曲”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共熔溶剂提取酒糟多酚类物质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晏俊玲 李茂 +4 位作者 张伟建 赵佳伟 覃凤阳 赵东 郑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5-272,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酒糟中多酚类活性成分资源,首先从10种深共熔溶剂中筛选最适宜酒糟多酚类物质提取的体系组合,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深共熔溶剂提取酒糟多酚的工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酒糟多酚类物质,并评估酒糟多酚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为了充分利用酒糟中多酚类活性成分资源,首先从10种深共熔溶剂中筛选最适宜酒糟多酚类物质提取的体系组合,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深共熔溶剂提取酒糟多酚的工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酒糟多酚类物质,并评估酒糟多酚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酒糟多酚最佳的深共熔溶剂体系为氯化胆碱-果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深共熔溶剂含水率41%,提取时间31 min,液料比31∶1(mL∶g),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酒糟多酚含量为(6.28±0.18)mg GAE/g。并且在检测的酚类物质中,对香豆酸含量(466.7±0.20)μg/g最高,占7种酚类物质的30%左右。酒糟多酚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886、0.291、0.302 mg/mL,结合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IC_(50)值分别为0.938和2.329 mg/mL,表明酒糟多酚具有较强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深共熔溶剂提取酒糟多酚切实可行,并且酒糟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共熔溶剂 酒糟 多酚 抗氧化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盐对白酒品质影响的分析研究
6
作者 黄箭 谢正敏 +4 位作者 郑佳 魏金萍 张倩 薛润萍 叶华夏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2期29-33,共5页
对4种钙盐(硫酸钙、碳酸钙、硅酸钙、棕榈酸钙)对白酒的风味品质及货架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钙离子对白酒品质产生积极影响,过量的钙离子会严重影响白酒口感及外观质量;在贮存前期,钙含量随白酒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 对4种钙盐(硫酸钙、碳酸钙、硅酸钙、棕榈酸钙)对白酒的风味品质及货架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钙离子对白酒品质产生积极影响,过量的钙离子会严重影响白酒口感及外观质量;在贮存前期,钙含量随白酒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其浓度越低酒质越好;钙盐在超纯水、无水乙醇、乙醇水溶液、不同酒度白酒中的溶解度及其性状有明显差异,与酒精度呈负相关;硫酸钙与白酒酸度的相关性小,在原酒中含量超过1 mg/L就会有析出沉淀风险,其余3种钙盐溶解度与白酒酸度的相关性大,在白酒中形成沉淀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盐 白酒 溶解度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酒尾回收利用蒸馏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袁华伟 王连 +5 位作者 王鑫 郑佳 安明哲 乔宗伟 梁露 李治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3-139,共7页
为高效利用浓香型白酒酒尾,采用风味物质分析结合感官品评研究蒸馏方式及条件,再将馏出液应用于原酒的勾调,利用色谱分析结合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感官品评等多维评价手段研究馏出液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减压蒸馏适合酒尾中酒分和香味物... 为高效利用浓香型白酒酒尾,采用风味物质分析结合感官品评研究蒸馏方式及条件,再将馏出液应用于原酒的勾调,利用色谱分析结合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感官品评等多维评价手段研究馏出液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减压蒸馏适合酒尾中酒分和香味物质的回收,适宜的蒸馏条件为80℃、0.025 MPa、120 r/min,馏出液取量为40%。乙醇全部馏出,酒精度为46.82%vol;乳酸未被蒸馏出。与酒尾相比,馏出液中乳酸乙酯、乙酸含量明显降低,异戊醛、丁酸、异丁醇和异戊醇含量略有下降,其余风味物质含量略有增加。馏出液添加量≤7%时,特征香气、风味特征和整体风格与原酒相比无明显差别,酒体的味觉呈现效果较佳。减压蒸馏极大地提高了浓香型白酒酒尾的利用率,可为酒尾中酒分和香味物质成分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酒尾 减压蒸馏 回收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结合飞行时间质谱解析浓香型白酒蒸馏过程中风味组分的变化规律
8
作者 刘志鹏 杨康卓 +4 位作者 王建力 何张兰 赵东 杨韵霞 郑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4,共7页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浓香型白酒中风味组分在蒸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全面解析。通过将色谱峰的质谱图、保留指数与标准物质以及商业化数据库的综合对比,该研究在浓香型白酒中精准鉴定出318种...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浓香型白酒中风味组分在蒸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全面解析。通过将色谱峰的质谱图、保留指数与标准物质以及商业化数据库的综合对比,该研究在浓香型白酒中精准鉴定出318种风味组分,并计算了其含量。通过分析不同类别风味组分在蒸馏过程中的变化,发现酯类、醛酮缩醛类和含硫化合物的含量逐渐降低,醇类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酸类和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升高,内酯、萜烯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在蒸馏后期显著增加。该研究首次分析了浓香型白酒中318个风味组分在蒸馏过程的变化规律,为浓香型白酒的量质摘酒、分级贮存工艺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蒸馏 风味物质 变化规律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的浓香型白酒分类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芳 杨康卓 +3 位作者 张建敏 何张兰 彭志云 郑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8,共6页
该研究分别利用电子鼻和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7种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差异。结果表明,电子鼻的S2、S6、S7和S94个传感器对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具有较好的响应信号,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 该研究分别利用电子鼻和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7种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差异。结果表明,电子鼻的S2、S6、S7和S94个传感器对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具有较好的响应信号,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后可以作为浓香型白酒差异的特征指标来衡量。基于传感器信号,比较了PCA和线性判别对不同各品牌浓香型白酒的分类效果,PCA分析能够对不同品牌白酒进行较好区分。GC-MS分析表明,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PCA分析中关系密切的样品在风味成分层面存在相似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鼻、GC-M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浓香型白酒分类方法,为浓香型白酒的快速质量分类方法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电子鼻 GC-MS 分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河云 王学娇 +5 位作者 张曼 张欢 郑佳 周韩玲 马立娟 杜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2-89,共8页
为了探索不同浓度的酸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浓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乳酸进行检测。结合气味活性值(OAV)、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筛选出关键香气化合物,并通过感官分析和顶空固... 为了探索不同浓度的酸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浓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乳酸进行检测。结合气味活性值(OAV)、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筛选出关键香气化合物,并通过感官分析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浓度的酸类物质对模型溶液香气轮廓及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检出3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6种酯类、9种醇类、10种酸类、3种醛类和1种呋喃类。己酸、乙酸、丁酸、乳酸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含量都在100 mg/L以上,对浓香型白酒风味有着重要作用。基于OAV和香气缺失实验,共筛选出16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其中己酸乙酯的OAV>20000,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酸类物质对模型溶液香气轮廓有一定影响,其中乳酸的影响尤为突出;低浓度己酸有利于果香、花香、甜香等属性的增加,高浓度丁酸和乙酸可以增强花香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类物质 浓香型白酒 关键香气化合物 风味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营养成分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培 安明哲 +2 位作者 李茂 张伟建 赵佳伟 《酿酒科技》 2022年第7期110-116,共7页
近年来,种植于青藏高原的青稞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青稞中含有的淀粉、蛋白质、β-葡聚糖、脂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多酚等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癌症等疾病均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青稞的利用... 近年来,种植于青藏高原的青稞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青稞中含有的淀粉、蛋白质、β-葡聚糖、脂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多酚等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癌症等疾病均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青稞的利用主要基于整个谷物,忽略了青稞各组分的应用潜能。鉴于此,分别对青稞不同组分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青稞产品的全面开发和增值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营养物质 应用 青稞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酒发酵条件优化及品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晓莲 赵东 +3 位作者 袁杰彬 杨硕 陈双为 崔小亮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1期76-80,84,共6页
以新鲜紫薯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紫薯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取温度、初始糖度、初始p H值、酵母接种量为自变量,原酒酒精含量和花青素含量为双响应值,建立各因素的回归方程及模型,并进行响应面... 以新鲜紫薯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紫薯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取温度、初始糖度、初始p H值、酵母接种量为自变量,原酒酒精含量和花青素含量为双响应值,建立各因素的回归方程及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1°Bx、初始p H4.0、酵母接种量0.55‰、温度21.5℃。并对所得紫薯酒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测定,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亚洲干红葡萄酒及紫薯清汁,与0.5 mg/m L的Vc溶液清除能力相当,自由基清除率约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紫薯酒 发酵 花青素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及桂花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东 袁杰彬 +2 位作者 孙琳 陈双为 李茂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期90-94,共5页
桂花作为重要的植物香源,不仅香味成分丰富,还含有大量黄酮、糖苷、多酚、萜烯等活性成分,是优良的纯天然功能性原材料。对桂花的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提取工艺、桂花酒酿造工艺等相关研究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 桂花 桂花酒 活性成分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琳 袁杰彬 +1 位作者 陈双为 李茂 《酿酒科技》 2018年第9期74-80,共7页
苦荞是一种食药两用的传统粮谷类作物,具有十分优质的食用和保健功效。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对于提高苦荞利用率,生产高附加值医药和保健产品,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等意义重大。对近年来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 苦荞是一种食药两用的传统粮谷类作物,具有十分优质的食用和保健功效。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对于提高苦荞利用率,生产高附加值医药和保健产品,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等意义重大。对近年来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各方法的特点和提取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苦荞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酿造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伟建 李茂 +3 位作者 赵佳伟 陆培 晏俊玲 郑佳 《酿酒科技》 2023年第7期91-94,共4页
青稞的营养成分独特而全面,在酒精类饮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青稞在酒精类饮品的应用和高含量β-葡聚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青稞未来在酒精类饮品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稞在酒精类饮品上的进一... 青稞的营养成分独特而全面,在酒精类饮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青稞在酒精类饮品的应用和高含量β-葡聚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青稞未来在酒精类饮品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稞在酒精类饮品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青稞酒 酒精类饮品 Β-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建敏 赵东 +3 位作者 郑佳 彭志云 杨康卓 刘芳 《酿酒科技》 2018年第12期78-82,共5页
利用液液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探讨了大曲微生物、窖泥微生物及混合菌在模拟发酵体系中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半定量了2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7种、酸类6种、酯类12种、酮类1种。根据发酵液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可将模拟发酵分... 利用液液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探讨了大曲微生物、窖泥微生物及混合菌在模拟发酵体系中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半定量了2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7种、酸类6种、酯类12种、酮类1种。根据发酵液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可将模拟发酵分为两个时期(0~24 d和24~31 d),在0~24 d时,3种发酵液中挥发性物质含量整体均为增加,24~31 d时,大曲微生物、窖泥微生物发酵液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增加,大曲微生物+窖泥微生物混合菌发酵液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减少,并且在两种基质混合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的酸、醇、酯类的积累均受到相当大程度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主要风味物质 模拟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梅蜂蜜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东 张兴建 +3 位作者 张晓莲 杨硕 姜易彤 陈双为 《酿酒》 CAS 2015年第2期89-91,共3页
以蜂蜜、青梅和糯米为原料,对青梅蜂蜜酒的酿造进行研究。蜂蜜添加量为发酵液体积的10%,发酵温度为28℃,甜米酒液添加量为30%,初始糖度为16%,残糖为8.5%-9.5%,最后,在青梅蜂蜜酒中添加5%的青梅浸泡酒进行调味。得到的青梅蜂蜜酒酒香醇... 以蜂蜜、青梅和糯米为原料,对青梅蜂蜜酒的酿造进行研究。蜂蜜添加量为发酵液体积的10%,发酵温度为28℃,甜米酒液添加量为30%,初始糖度为16%,残糖为8.5%-9.5%,最后,在青梅蜂蜜酒中添加5%的青梅浸泡酒进行调味。得到的青梅蜂蜜酒酒香醇香浓郁,酸甜适口,并略带令人愉快的苦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青梅 糯米 甜米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酒酿造工艺及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晏俊玲 李茂 +4 位作者 张伟建 赵佳伟 陆培 乔宗伟 赵东 《酿酒科技》 202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椰子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椰子酒作为椰子深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椰子酒是以椰子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泡或发酵等方式而制成的兼具营养和功效的酒类产品。本文简述了椰子的营养成分... 椰子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椰子酒作为椰子深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椰子酒是以椰子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泡或发酵等方式而制成的兼具营养和功效的酒类产品。本文简述了椰子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近些年关于椰子酒酿造工艺、香气成分及功效作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椰子的深加工和椰子酒酿造新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酒 营养成分 酿造工艺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糟醅中糠壳超微结构表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仕江 赵东 +4 位作者 安明哲 郑佳 陈小文 张富勇 苏建 《酿酒科技》 2023年第9期69-74,共6页
糠壳作为酿造浓香型白酒的主要辅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酒体的质量。通过对发酵糟醅中糠壳的超微结构进行追踪,初步以不同外观颜色对糠壳进行分类,研究糠壳在发酵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糠壳吸水性差异较大,浅... 糠壳作为酿造浓香型白酒的主要辅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酒体的质量。通过对发酵糟醅中糠壳的超微结构进行追踪,初步以不同外观颜色对糠壳进行分类,研究糠壳在发酵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糠壳吸水性差异较大,浅色糠壳吸水率110%,深色糠壳吸水率40%,深褐色糠壳吸水率仅为20%。从扫描电镜观察可知浅色糠壳微孔结构明显,孔径大小无规则;深色糠壳内部的微孔结构减少,微孔中充满了由真菌与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带来的填充物;深褐色糠壳维管束软化,内部结构空洞化严重。本次试验初步研究糠壳在酿酒过程中自身细微结构变化,旨在为白酒酿造辅料功能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为完善酿酒动态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壳 酿酒 微观形貌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竹属植物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晏俊玲 李茂 +4 位作者 张伟建 赵佳伟 陆培 郑佳 赵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
苦竹属植物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天然资源型植物,药食兼用,在我国分布广泛,产量较高,其秆、叶、笋等部位均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本文对苦竹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苦竹属植物深加工... 苦竹属植物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天然资源型植物,药食兼用,在我国分布广泛,产量较高,其秆、叶、笋等部位均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本文对苦竹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苦竹属植物深加工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