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园使用者的场所依恋影响因素探索--以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与珠江公园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安格 林广思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3,共6页
近几十年,场所依恋成为比较热门的话题,它关注人与场所之间的情感联系。通常,影响场所依恋的因素随研究的场所性质变化而发生改变。以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与珠江公园为例,运用场所依恋测量量表及SPSS22分析软件,探索城市使用者的场所依恋... 近几十年,场所依恋成为比较热门的话题,它关注人与场所之间的情感联系。通常,影响场所依恋的因素随研究的场所性质变化而发生改变。以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与珠江公园为例,运用场所依恋测量量表及SPSS22分析软件,探索城市使用者的场所依恋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使用者的场所依恋形成包含多样化的影响因素,其中,使用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参与活动的总时长、活动频率和参与活动的人数是与场所依恋的形成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场所的物质环境特征与场所依赖有直接联系,与场所认同有间接联系;游憩专门化、深度休闲等游憩活动方式与场所依恋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城市公园使用者的场所依恋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场所依恋 场所依赖 场所认同 游憩专门化 深度休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价值类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茌文秀 林广思 《景观设计》 2021年第2期22-29,共8页
随着对文化景观研究的深入,目前在学术领域出现了多种对文化景观的解读视角,阐述其中蕴含的不同价值。然而,目前缺乏对这些解读视角的全面研究,系统地表达文化景观的价值。本文从价值的社会关系本质出发,提出了由客观价值、建构价值和... 随着对文化景观研究的深入,目前在学术领域出现了多种对文化景观的解读视角,阐述其中蕴含的不同价值。然而,目前缺乏对这些解读视角的全面研究,系统地表达文化景观的价值。本文从价值的社会关系本质出发,提出了由客观价值、建构价值和体验价值构成的文化景观价值分类。结合文化景观的属性和不同的解读视角,分析了每一种价值产生的基础、评判标准和具体体现。该价值分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人与文化景观的客观与主观方面的联系,为文化景观价值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思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真实性 客观价值 建构价值 体验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设置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广思 罗越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0期72-83,共12页
自2005年设立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设立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和2012年重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全面了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对2021年全国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和风景园林专... 自2005年设立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设立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和2012年重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全面了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对2021年全国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以及风景园林、园林本科专业的学位授权点进行全面普查,接着开展地区、省级行政区、城市及城市群等维度的比较分析,最后通过2011年以来的学位授权点的增减情况讨论风景园林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研究指出,以风景园林作为学科的名称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学位授权点的设置数量需要提高,区域布局需要优化。研究成果描述了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状况并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教育 风景园林学科 风景园林专业 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协同视野的风景园林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敏稚 王亭亭 尹亚森 《广东园林》 2022年第3期25-30,共6页
首先梳理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基于整合与协同视野引入城市设计教学理念、方法和课题,提出风景园林研究生设计教学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路径和架构。通过设置强调真实场域、调研体验和系统设计的综合型城市设计... 首先梳理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基于整合与协同视野引入城市设计教学理念、方法和课题,提出风景园林研究生设计教学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路径和架构。通过设置强调真实场域、调研体验和系统设计的综合型城市设计题目,强化学生的规划逻辑思维、形态设计素养、团队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进一步提出风景园林研究生设计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探索“开放协同+学研互动+校企联动”的设计教学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协同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设计排斥的城市公园包容性设计理论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兆森 林广思 《风景园林》 2021年第5期36-41,共6页
城市公园存在较为明显的游憩使用分异,弱势群体的游憩机会及游憩体验得不到保障。为了实现公园游憩的景观公正,包容性设计理念逐渐受到关注。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分析引入设计排斥的概念,对包容性设计的内涵、对象及目标做进一步界定,... 城市公园存在较为明显的游憩使用分异,弱势群体的游憩机会及游憩体验得不到保障。为了实现公园游憩的景观公正,包容性设计理念逐渐受到关注。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分析引入设计排斥的概念,对包容性设计的内涵、对象及目标做进一步界定,认为包容性设计即通过抵抗设计排斥来解决城市公园的游憩不公正问题。其次,分析被动排斥与主动排斥的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指出包容性包括游憩者外在使用需求的包容及内在心理感知的包容。最后,基于对包容性内涵的理解,指出包容性设计的研究视角应关注各类游憩者的能力及使用需求差异、群体间使用需求的重叠与冲突、游憩者对场地的使用方式及积极的情感体验,重点设计出适合各类群体的多样化空间、促进有序社会交往的共享空间,并借助通用设计方法与场所依恋理论提升游憩者对场地的场所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包容性 社会分异 景观公正 通用设计 场所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健康行为开展中的“动力-阻碍”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悦 林广思 《风景园林》 2022年第5期68-74,共7页
城市绿地与健康的研究现多集中于城市绿地客观保健功能和对既有健康活动需求的满足情况,而城市绿地对于健康促进的完整机制仍待揭示。因此引介健康心理学的健康行为理论为视角,采用“在场”与“缺席”分析思路,重读城市绿地与健康的权... 城市绿地与健康的研究现多集中于城市绿地客观保健功能和对既有健康活动需求的满足情况,而城市绿地对于健康促进的完整机制仍待揭示。因此引介健康心理学的健康行为理论为视角,采用“在场”与“缺席”分析思路,重读城市绿地与健康的权威综述,分析得到城市绿地健康行为中3对“动力–阻碍”关系:亲生物性动力与原生阻碍、需求动力与客观阻碍、行为控制信念动力与主观阻碍,其中城市绿地相应角色为存在、支持、吸引,这为城市绿地健康促进机制搭建了新的解读框架。城市绿地与健康的现有议题在此框架下呈现新的分布结构,并指出在亲生物性、可达性与功能性等主流议题之外,城市绿地品质与潜在使用者克服主观阻碍的能力之间的关联也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自我效能 环境美学 交往空间 可达性 亲生物性 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英西峰林走廊传统村落大岩村人居环境特色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奕楠 林广思 《广东园林》 2020年第3期22-27,共6页
粤北英西峰林走廊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且由于历史的移民迁徙分布着诸多传统村落。选取粤北英德市黄花镇大岩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设计分析的方法,立足于喀斯特地区的地域特性,对大岩村的村落选址、村落布局、景观环境经营进行分析... 粤北英西峰林走廊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且由于历史的移民迁徙分布着诸多传统村落。选取粤北英德市黄花镇大岩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设计分析的方法,立足于喀斯特地区的地域特性,对大岩村的村落选址、村落布局、景观环境经营进行分析。认为大岩村的人居环境存在以下特色:在选址上背山面田,村落与山体形成轴线关系;村落布局贴山延展,生产生活关系紧密;在庭园空间的营造上巧于借自然之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乡村聚落 喀斯特 乡村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赵汝愚营治福州西湖的公共营造与管治分析
8
作者 林广臻 林广思 黎淑翎 《广东园林》 2021年第6期32-36,共5页
我国古代州府城市近郊有着大量的湖泊分布。这些湖泊最初作为城市水利灌溉功能,经由历代不间断的风景营治,从而转化为今天的公共风景空间。古代福州西湖的历史发展,很好说明了这个复合风景建设的转化过程。研究此类风景公共性的研究,应... 我国古代州府城市近郊有着大量的湖泊分布。这些湖泊最初作为城市水利灌溉功能,经由历代不间断的风景营治,从而转化为今天的公共风景空间。古代福州西湖的历史发展,很好说明了这个复合风景建设的转化过程。研究此类风景公共性的研究,应当从公共管治和公共营造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其营治过程中的具体内容。通过针对南宋赵汝愚营治福州西湖的缘起、程序、内容、管理机制的归纳,探讨其营治过程中的政治策略和手段。进而认为此类古代城湖的营治,在形式上包含着公共风景的建构内容。亦指出,这种公共风景和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风景存在着实质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府城市 赵汝愚 福州西湖 公共性 古典公共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