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和纤溶系统标志物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和小华 康兴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
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进程、扩散风险以及预后息息相关。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反应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中,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的作用至关重要... 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进程、扩散风险以及预后息息相关。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反应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中,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的作用至关重要。TAT水平升高反映机体凝血系统的激活,表明肿瘤侵袭及预后较差;TM参与凝血酶的调节,且直接关系到肿瘤的转移潜力以及患者的生存率;PIC水平的变化反映了纤溶系统的活性,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本文旨在探究TAT、TM以及PIC在恶性肿瘤患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如何用于肿瘤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药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宏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9期3296-3297,共2页
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肠杆菌感染。因为其并发症可能会导致长期住院,尤其是儿童肾瘢痕,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疾病者[1],通常要求医生开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这导致越来越多的抗生素消耗,从而导致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肠杆菌感染。因为其并发症可能会导致长期住院,尤其是儿童肾瘢痕,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疾病者[1],通常要求医生开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这导致越来越多的抗生素消耗,从而导致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目前指南规定,儿童简单的尿路感染应经验性地口服抗生素治疗[2]。但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关于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对于选择经验性治疗非常重要。但是关于儿童尿路感染相关的数据很少。因而,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年龄段尿路感染患儿尿液培养中细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经验性治疗 尿路感染 尿液培养 微生物实验室 常见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 长期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