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涛 巩陈 +4 位作者 周志化 邹明 刘向阳 吴建明 胡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6诊治的46例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采用PELD治疗(PELD组),23例采用TLIF治疗(T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PELD组出现1例双下肢放射痛,2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TLIF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ELD组疼痛VAS评分较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PELD组ODI指数较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减轻下肢疼痛,同时较TLIF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MSU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