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及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早期下肢血管内皮功能状况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东升 史清平 +2 位作者 高玲 王琼 武有伽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11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血流显像技术(B-Flow)及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Ⅰ组)与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患者(Ⅱ组)各256例及健康者(对照组)256名,用超声检查并测定... 目的应用二维血流显像技术(B-Flow)及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Ⅰ组)与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患者(Ⅱ组)各256例及健康者(对照组)256名,用超声检查并测定下肢胫前、胫后动脉静息状态下(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后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其动脉内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分组之间(糖尿病有无并发症及健康对照3组)在不同处理方式(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及硝酸甘油诱发)后各动脉内径(胫前左侧右侧、胫后左侧右侧)值不同(P均<0.01)。不同处理组间各分组的不同动脉内径值不同(P均<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不同分组不同处理方式后各动脉内径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均受糖尿病病程的影响。结论采用B-Flow及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评价糖尿病血管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对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内皮 血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二维血流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部位彩色多普勒与B-Flow血流显像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琼 张东升 +5 位作者 武海霞 陈春香 靳玉琴 武有伽 高玲 史清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3期4-7,共4页
目的探索彩色多普勒与B-Flow血流显像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最佳部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Ⅰ组)、有并发症患者(Ⅱ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56例,受损依据探测部位(胫前左侧右侧、胫后左侧右侧)及处理方式(基础内径... 目的探索彩色多普勒与B-Flow血流显像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最佳部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Ⅰ组)、有并发症患者(Ⅱ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56例,受损依据探测部位(胫前左侧右侧、胫后左侧右侧)及处理方式(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及硝酸甘油诱发后的内径)的不同,将应变量分为12组,分别进行组间差别及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组间比较分析显示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后内径、硝酸甘油诱发后内径比较,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础内径胫前右侧,反应性充血后内径胫前左侧,硝酸甘油诱发后内径胫前右侧、胫后左侧引入变量均较其他类别为多。结论综合组间比较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建议临床采用B-Flow及多普勒超声进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测定及有关研究时,最佳部位推荐胫前动脉左或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B-FLOW 2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最佳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评价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早期病变及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琼 李娟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12期1215-1217,共3页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理改变,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可在明显的动脉硬化之前出现,糖尿病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糖尿病合并症的出现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目前,临床上除了有效控制血糖外尚未能最终控...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理改变,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可在明显的动脉硬化之前出现,糖尿病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糖尿病合并症的出现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目前,临床上除了有效控制血糖外尚未能最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因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就成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重要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早期患者及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糖尿病合并症 下肢动脉硬化 他汀类药物 早期病变 彩色多普勒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手术与伤口感染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米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7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对引起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胆囊疾病,降低伤口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62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对引起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胆囊疾病,降低伤口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62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伤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10例,对照组伤口感染15例。观察组伤口感染的发生与胆囊疾病患者病理类型、手术时间、脂肪厚度以及在手术进行当中胆囊是否破裂有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天数少,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短,伤口感染率低,安全可行。同时要注意消除引起腹腔镜胆囊手术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伤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手术 伤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靳玉琴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850-1851,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采用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受检者1 800例(观察组),与行外科触诊甲状腺检查的受检者1 820例,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及肿大外科...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采用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受检者1 800例(观察组),与行外科触诊甲状腺检查的受检者1 820例,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及肿大外科触诊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上述病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度怀疑甲状腺癌24例,建议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病变3例,甲状腺癌21例,甲状腺检出率为1.17%。对照组检出率为0.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甲状腺检查,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同时需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综合分析,对血运紊乱、形态不规则等表现的结节需提高重视力度,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并用时制定处理方案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超声 健康体检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儿童大动脉炎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冀建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1379-1380,共2页
目的研究儿童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方法对1999年1月——2008年8月住院的TA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3岁~12岁,平均9.3岁。按照Ishikawa’s criteria标准诊... 目的研究儿童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方法对1999年1月——2008年8月住院的TA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3岁~12岁,平均9.3岁。按照Ishikawa’s criteria标准诊断大动脉炎。临床表现有高血压61.5%、心功能不全38.5%、脉搏减弱30.8%、心肌病23.1%、心脏瓣膜受累23.1%。主要的血管成像类型是Ⅱ型61.5%。抗高血压药,口服激素和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是主要的医疗措施。2例内科治疗无效患儿子经皮血管成形术(PCTA)疗效好。结论大动脉炎有脉搏减弱期,有高血压和其他并发症。TypeⅡ最常见。抗高血压药和激素治疗可控制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大动脉炎 并发症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靳玉琴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9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彩超(CDFI)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53例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彩超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观察患者的二维声像改变及腺体病灶内的血流情况... 目的探讨彩超(CDFI)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53例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彩超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观察患者的二维声像改变及腺体病灶内的血流情况。结果本组5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经彩超确诊48例,诊断正确率为90.6%。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明显肿大者30例,单侧甲状腺肿大23例,其中病侧甲状腺多散在或相互融合呈不规则的片状低回声,边界较模糊,后方的效应未出现增强,少数患者的低回声病灶和前颈部肌群发生粘连、融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低回声区域血流较丰富,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不增快,阻力指数无明显改变。结论彩超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对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彩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米龙 《北方药学》 2013年第6期118-119,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6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74例)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86...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6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74例)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86例)。对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程度、止痛药使用情况、切口感染情况、置管引流情况以及残余脓肿发生情况等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患者在手术费用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切口感染、止痛药使用、置管引流及脓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少、胃肠功能恢复迅速、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因此,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明显,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替代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阑尾切除术 穿孔性阑尾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8例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滋谦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3期I0001-I0001,共1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及脏器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水肿、疲劳、纳差而体重增加,腹胀、便秘、皮肤苍白,或者皮肤发黄尤其是手掌和足心,心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及脏器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水肿、疲劳、纳差而体重增加,腹胀、便秘、皮肤苍白,或者皮肤发黄尤其是手掌和足心,心率减慢,甚者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也可表现为皮肤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误诊原因分析 甲状腺激素合成 成人 皮肤干燥 全身代谢 生物效应 体重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龙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9期62-62,6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救治的8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梗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救治的8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梗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疼痛评分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龄胆石症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石症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腹腔镜 胆道镜 探查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COPD患者1例诊治体会
11
作者 宋晓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2期520-521,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反复咳喘10+年加重1年伴恶心3+天"住院。患者是过敏体质,10年前因"反复喘"确诊为"哮喘",每年春季打农药时加重。一年前因淋雨后出现咳嗽、喘息,活动后症状明显,曾多次在附近门诊及中医院治疗,症...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反复咳喘10+年加重1年伴恶心3+天"住院。患者是过敏体质,10年前因"反复喘"确诊为"哮喘",每年春季打农药时加重。一年前因淋雨后出现咳嗽、喘息,活动后症状明显,曾多次在附近门诊及中医院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平素服用氨茶碱片,喘息重时吸入舒喘灵,最近3d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恶心、嗜睡、双下肢肿。无既往病史和家族特殊病史记载,不吸烟、不饮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标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靳玉琴 《临床研究》 2014年第12期136-136,共1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09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行超声检查的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研究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次检查超声...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09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行超声检查的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研究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次检查超声诊断总体符合率为91.5%,其中甲状腺瘤诊断率最高,为96.3%,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则分别为88.6%和65.0%。结论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基本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可作为甲状腺疾病前期筛查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超声检查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卵巢肿瘤6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亚男 彭建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90-2592,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50岁以上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38.24%,交界性为4.41%,良性肿瘤为57.35%,其中... 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50岁以上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38.24%,交界性为4.41%,良性肿瘤为57.35%,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在60~69岁年龄段为高发,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卵巢肿瘤恶性发生率较高,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并结合超声探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卵巢肿瘤 肿瘤标志物 CA 12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