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桂兰 汪华玲 +1 位作者 周静 周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缓解方式,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93例鼻咽癌放疗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疲乏缓解评估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其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疲乏状态及缓解方式,并...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缓解方式,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93例鼻咽癌放疗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疲乏缓解评估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其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疲乏状态及缓解方式,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在放疗前、中、后期其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疲乏缓解方式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指导患者运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预防和缓解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癌因疲劳 缓解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唐忠斌 赵艾君 戴耀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41-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腹股沟斜疝的患儿200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腹股沟斜疝的患儿200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传统手术方式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9±6.8)mL]少于传统手术组[(37.2±2.0)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27.3±9.4)min、(4.5±1.1)d、(1.3±0.2)cm]短于传统手术组[(45.2±17.6)min、(7.6±1.5)d、(2.5±0.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100),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恢复好、对精索损伤小等优点,是小儿疝气治疗的微创术式,并且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 疝囊高位结扎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新红 曾长江 +3 位作者 苏彧 裴志强 胡明道 张炳彦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5-176,F0003,共3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多年来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且术式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但该手术术后的并发症较多,远期生存率很低,随着外科技术操作的不断提高、围手术期治疗的进步、术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多年来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且术式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但该手术术后的并发症较多,远期生存率很低,随着外科技术操作的不断提高、围手术期治疗的进步、术式的进一步完善、处理方式经验的丰富以及影像学、分子生物学、介入医学、检验医学等的不断发展,使PD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总的并发症仍然高达30%-65%。该文就PD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和预防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处理及预防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马镇 苏彧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T)/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旨在为SAP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SAP患者1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6例;另于同期匹配性...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T)/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旨在为SAP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SAP患者1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6例;另于同期匹配性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A组早期采用综合治疗措施,B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术。检测对照组体检当日及A、B组入院第l、4、7天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比值;比较A、B组人院第1、4、7天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水平、APACHEⅡ评分。记录A、B组72h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例数并记录SIRS持续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例数。结果A、B组入院第1天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体检当日各指标水平(t=3.92—7.39,P〈0.05或P〈0.01)。治疗后,除B组第7天Treg百分比、Th17/Treg比值外,A、B组外周血Th17、Th17/Treg比值及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CRP水平均依次降低(t=3.40—7.17,P〈0.05或P〈0.01),而Treg细胞百分比升高(t=3.56~6.25,P〈0.05或P〈0.01),且B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及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CRP水平均低于A组(t=3.55—7.02,P〈0.05或P〈0.01)。B组72h内SIRS、MODS发生率均低于A组(r=4.13、4.59,P〈0.05),B组SIRS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t=5.45、4.29,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AP患者外周血Th17/Treg比值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5)。结论早期腹腔灌洗通过清除腹腔内的炎性介质,减轻SAP患者的早期急性炎症反应,促进Th17/Treg细胞平衡的恢复,阻断或降低SIRS的发展,降低MODS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对SAP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腹腔灌洗 炎症反应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肖述兵 彭碧华 +1 位作者 万金龙 郑祖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1952-1953,共2页
目的研究Dkk-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该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Dkk-3表达,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Dkk-3表达的差异,分析Dkk-3表达与临床... 目的研究Dkk-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该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Dkk-3表达,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Dkk-3表达的差异,分析Dkk-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癌旁正常肝组织Dkk-3表达评分[(10.1±2.6)分]显著高于肝癌组织[4.8±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细胞癌Dkk-3蛋白质表达在性别和年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及有转移时原发性肝细胞癌Dkk-3蛋白质低表达越低(P<0.05)。原发性肝细胞癌Dkk-3蛋白质表达与肿瘤最大径、临床分期及有转移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Dkk-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呈低表达状态,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Dkk-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合并腹部切口深层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艳芳 高焕新 +1 位作者 彭碧娥 周琴 《护理学报》 2013年第21期50-51,共2页
报道1例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合并腹部切口深层感染的护理体会。此病例护理难点和要点是腔隙多、创面大、脓腔深,大量感染性渗出液和坏死组织浸渍手术切口及瘘管通往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造成表皮再生时间延迟,愈合时间延长。根据不同时... 报道1例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合并腹部切口深层感染的护理体会。此病例护理难点和要点是腔隙多、创面大、脓腔深,大量感染性渗出液和坏死组织浸渍手术切口及瘘管通往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造成表皮再生时间延迟,愈合时间延长。根据不同时期的伤口特点,制定并实施全身对症支持治疗、脓腔冲洗引流、传统与新型湿性敷料有效结合的伤口换药以及细致的造口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出院期间跟踪指导,确保了各创面良好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 皮肤黏膜分离 脓腔 瘘管 切口深层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DAPK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述兵 万金龙 +1 位作者 彭碧华 郑祖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434-1435,1437,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基因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胃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APK1基因表达,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评估,分析DAPK1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 目的检测胃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基因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胃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APK1基因表达,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评估,分析DAPK1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肿瘤组织标本中,DAPK1蛋白质低、中和高表达分别有52、19、5例,评分为(3.7±1.3)分,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低、中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4、15、57例,评分为(9.4±2.1)分,胃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肿瘤组织中DAPK1表达在性别、年龄和不同肿瘤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对DAPK1表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肿瘤组织DAPK1表达评分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 DAPK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紧密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程云飞 曾长江 +1 位作者 斐志强 易杰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7期83-84,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胆囊结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6....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胆囊结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6.5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6.25±1.43)天]短于对照组[(7.37±3.79)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囊结石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且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腹腔镜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云华 刘志苏 +6 位作者 秦前波 钱群 郑科焱 江从庆 Gassimou 李颀 曾长江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7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军 杨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7期3916-3917,共2页
选取我院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肿物切除手术,观察组使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住院时间、术后美观度以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 选取我院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肿物切除手术,观察组使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住院时间、术后美观度以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美观度和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肿物切除数对比没有较大差异(P>0.05)。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时,使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具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美观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乳腺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6例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少华 孙延硕 曾长江 《腹部外科》 2009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本组无一例因手术死亡。出现伤口不适感5例,阴囊肿胀或硬结5例,无切口感染,... 目的探讨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本组无一例因手术死亡。出现伤口不适感5例,阴囊肿胀或硬结5例,无切口感染,行疝修补术者无疝复发。结论对于大多数患有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老年病人行疝修补术是可行的,全身情况差和局部感染严重者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股沟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3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程云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1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优势。方法选择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先给予结肠镜支架治疗,成功后再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优势。方法选择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先给予结肠镜支架治疗,成功后再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手术比例)及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穿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6±1.1)天和(3.2±1.3)天,住院时间分别为(9.4±1.7)天和(19.2±2.6)天,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3.5±3.3)枚和(8.3±2.5)枚,中转开腹手术分别为6例和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穿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安全可靠,手术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腹腔镜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BRAF、Notch1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血清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卫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50-252,255,共4页
目的:研究Survivin、BRAF、Notch1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血清指标的关系。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10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BRAF、Notch1... 目的:研究Survivin、BRAF、Notch1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血清指标的关系。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10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BRAF、Notch1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Survivin、BRAF、Notch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且TNM分期越差,Survivin、BRAF、Notch1的表达量越高;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A、VEGFB、VEGFC的含量均高于甲状腺腺瘤患者;多元线性回归显示,VEGFA、VEGFB、VEGFC均与Survivin、BRAF、Notch1呈正相关。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Survivin、BRAF、Notch1呈高表达,且与血清中血管新生指标VEG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SURVIVIN BRAF NOTC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少华 朱小明 陈干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8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不同方式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并行全胃切除术予以治疗。术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P型空肠...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不同方式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并行全胃切除术予以治疗。术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对照组采取Moynihan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对两种重建手术用时、术后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采取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量表对两组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采取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并发症风险更低,且相比Moynihan吻合术其应用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生存质量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镇 苏彧 《肝脏》 2018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126例,采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分...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126例,采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分析其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的能力。结果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4.46%~20.87%,平均为(17.11±2.65)%。改良POSSUM预测术后并发症21例,预测30 d内病死率为7.14%,预测病死数为9例。126例患者实际术后并发症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实际死亡6例,实际病死率4.76%。改良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χ~2=0.273,P=0.601)、死亡率(χ~2=0.638,P=0.594)与实际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SSUM评分分成四层分析,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符合率比较,均P>0.0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41%~60%评分预测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实际值最接近。实际发生并发症组与未发生并发症组生理评分(t=6.254)、手术评分(t=2.472)及POSSUM评分(t=6.184)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存活组与死亡组生理评分(t=4.189)、手术评分(t=2.286)及POSSUM评分(t=2.614)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SSUM评分预测低危者并发症发生数与实际值符合率为100%,预测高危者病死数与实际病死数符合率为100%。结论改良的POSSUM系统可直接应用于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通过患者个体的生理指标和术前、术中评分可较准确地预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且该模型中的参数是患者术前需评估的内容而易获得,因此将该模型应用到临床术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 左肝外叶切除术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见原因引起的急性肠梗阻五例报道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长江 杨贵义 +2 位作者 胡爱民 苏彧 马正 《腹部外科》 200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少见原因 肠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郑祖祥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4期77-77,81,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胃瘫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综合治疗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例因早期误诊为肠梗阻而再...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胃瘫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综合治疗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例因早期误诊为肠梗阻而再次剖腹探查,术后恢复顺利,余25例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胃肠功能恢复10~15d6例,15~27d16例,>27d3例。结论综合性方法非手术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胃瘫综合征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碧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620-3623,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际手术方...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际手术方案分为实验组(LCBDE)50例和对照组(OCBDE)4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130.33 min±11.06 min vs 128.68 min±10.88min)、(68.86 m L±10.97 m L vs 70.92 m L±11.26 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次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7次±0.50次vs 1.68次±0.72次)、(29.82 h±5.69 h vs 34.91 h±5.70 h)、(7.22 d±1.15 d vs 10.11 d±1.33 d)、(10068.44元±113.08元vs 13025.75元±116.2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8.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与OCBDE比较,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优选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小肠大出血五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少华 孙延硕 +2 位作者 胡永波 丁振云 曾长江 《腹部外科》 2010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小肠大出血 消化道出血 TREITZ韧带 肠道出血 小肠出血 回盲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莱凝胶外涂治疗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凤珍 张进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10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欧莱凝胶外涂治疗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20例需静脉输注含钾溶液且第1d即感到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局部湿热敷,观察组局部外涂欧莱凝胶,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 目的:探讨欧莱凝胶外涂治疗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20例需静脉输注含钾溶液且第1d即感到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局部湿热敷,观察组局部外涂欧莱凝胶,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欧莱凝胶外涂治疗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疼痛 静脉补钾 欧莱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