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血清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丹 李远发 +2 位作者 陈瑞红 冯庆 彭为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确诊的PU患者共88例,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检测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确诊的PU患者共88例,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Hp感染状况并分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IL-17、TGF-β含量。结果Hp阳性组患者CD4+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而TGF-β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组(P<0.01);Ⅱ型Hp组患者CD4+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Ⅰ型Hp组,TGF-β水平明显高于Ⅰ型Hp组(P<0.01);在Ⅰ型Hp感染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CD4+和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溃疡(GU)患者,而TGF-β水平明显低于GU患者(P<0.01);在Ⅱ型Hp组,CD4+、IL-17和TGF-β水平在DU与GU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D4+T细胞增高及其细胞因子IL-17和TGF-β的表达异常可能在Hp感染PU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T淋巴细胞亚群 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春 陈瑞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5月行内镜治疗的63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治疗包括药物喷洒、注射、氩气等离子体电凝、金属钛夹等方法。结果 63...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5月行内镜治疗的63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治疗包括药物喷洒、注射、氩气等离子体电凝、金属钛夹等方法。结果 63例患者中,注射治疗31例,联合氩气治疗17例,联合钛夹15例。63例患者中即时止血成功60例(96.3%),48 h内再出血4例,再次内镜下止血成功3例。共4例治疗无效,均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59/63)。结论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瑞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含雷贝拉唑的10 d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7 d;试验组前5 d... 目的探讨含雷贝拉唑的10 d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7 d;试验组前5 d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 d给予雷贝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然后进行抗溃疡治疗。观察2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HP根除率为72.5%,试验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溃疡愈合率92.5%,试验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雷贝拉唑的10 d序贯疗法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瑞红 彭汉斌 《西南军医》 2011年第6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治疗是否合理及其不合理的原因,提出改进办法。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治疗方案、服药依从性、不遵医嘱的原因等。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合理性约占72.7%,专科医师的方案优于非专科医师的...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治疗是否合理及其不合理的原因,提出改进办法。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治疗方案、服药依从性、不遵医嘱的原因等。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合理性约占72.7%,专科医师的方案优于非专科医师的方案;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约66.5%,随着文化程度越高依从性也越高;影响依从性的原因有药费贵、交通不便、医学知识不足、忘记服药、医师交待不清、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造成溃疡治疗不合理的原因有治疗方案不合理、服药依从性低等,医务人员应制定合理方案,加强健康教育,跟踪干预治疗,保证合理治疗方案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治疗方案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宗斌 赵桂芬 +2 位作者 兰文权 李远发 周志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发生情况。患者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0例消化道肿瘤患...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发生情况。患者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癌性相关性贫血124例(62.00%),其中轻度32例,中度64例,重度16例,极重度1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及合并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TNM分期、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低蛋白血症和抗肿瘤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Ⅲ~Ⅳ期、KPS评分>60分、低蛋白血症和抗肿瘤治疗为影响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肿瘤癌性相关性贫血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为主,其中年龄>60岁、TNM分期Ⅲ~Ⅳ期、KPS评分>60分、低蛋白血症和抗肿瘤治疗为癌性相关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癌性相关性贫血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雄辉 陈瑞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4例),对照组使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蛇毒血凝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指标[血清皮质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中采用云南白药与蛇毒血凝酶联合疗效较理想,不良反应未增加,在临床使用中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血凝酶 云南白药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等联合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7
作者 王亚平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14-614,共1页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加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 4例 ,奥美拉唑 40mg ,静脉滴注 ,qd ,垂体后叶素 0 .2~ 0 .4U·min 1 加硝酸甘油 0 .8mg·h 1 ,...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加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 4例 ,奥美拉唑 40mg ,静脉滴注 ,qd ,垂体后叶素 0 .2~ 0 .4U·min 1 加硝酸甘油 0 .8mg·h 1 ,静脉滴注 ,2 4h维持 ;对照组 2 8例 ,垂体后叶素 0 .2~ 0 .4U·min 1 加硝酸甘油 0 .8mg·h 1 ,静脉滴注 ,2 4h维持。结果 :治疗组近期止血成功率 88.2 % ,平均止血时间 10 .4h ;对照组近期止血成功率 64 .3 % ,平均止血时间 14 .9h。两组比较 ,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奥美拉唑加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肝硬化 出血 上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兵 陈瑞红 +1 位作者 杨威 徐刚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Ⅱ(PIVKA-Ⅱ)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变化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HCC患者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和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Ⅱ(PIVKA-Ⅱ)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变化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HCC患者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和健康体检者84例,所有肝癌患者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3 a生存的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清HSP90α和PIVKA-Ⅱ单独或联合预测HCC患者3 a生存率的价值。结果HCC组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分别为(61.6±5.0)ng/mL和(832.6±66.7)mAU/mL,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为(13.2±1.6)ng/mL和(29.4±2.9)mAU/mL,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4.3±0.4)ng/mL和(29.1±3.0)mAU/mL,P<0.05]或健康人组[分别为(3.2±0.4)ng/mL和(26.7±3.2)mAU/mL,P<0.05];入组时55例生存组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分别为(44.4±4.4)ng/mL和(701.3±62.3)mAU/mL,显著低于57例死亡组[分别为(78.3±5.2)ng/mL和(959.2±92.2)mAU/mL,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肝外转移、肿瘤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TNM分期、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影响HCC患者生存,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肝外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低、Child-Pugh C级、TNMⅢ~Ⅳ期、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高为影响HCC患者3 a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P90α和PIVKA-Ⅱ单独预测HCC患者3 a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814和0.836,显著低于两者联合预测的0.929(P<0.05)。结论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影响肝细胞癌患者生存,对于高水平者,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热休克蛋白90Α 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Ⅱ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激酶1、Stathmin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文兵 杨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Stathmin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食管鳞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K1、Stathmin水平,研究血清,TK1、Stathmin诊断食管鳞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Stathmin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食管鳞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K1、Stathmin水平,研究血清,TK1、Stathmin诊断食管鳞癌的应用价值,分析不同病理特征患者血清TK1、Stathmin阳性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K1、Stathm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TK1、Stathmin诊断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0.772,两者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4.0%、58.0%,特异度为90.0%、94.0%。,TNM分期Ⅲ+Ⅳ期、低组织分化、肿瘤直径≥5cm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血清TK1和Stathmin阳性率分别较TNM分期Ⅰ+Ⅱ期、高中组织分化、肿瘤直径<5cm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血清TK1和Stathmi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TK1和Stathmin呈高表达,对其水平检测有助于食管鳞癌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胸苷激酶1 STATHMIN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局部热疗对肝癌病灶内癌细胞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文兵 杨丽 兰文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29-3432,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局部热疗对肝癌病灶内癌细胞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调强放疗,实验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局部热疗对肝癌病灶内癌细胞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调强放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调强放疗+局部热疗。治疗前后对两组病灶进行腹腔穿刺活检,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组织中凋亡、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灶组织中凋亡、侵袭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病灶组织中凋亡基因Fas、caspase-3、Bax、p53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FasL、Bcl-2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灶组织中侵袭基因Cofilin-1、Bmi-1、STAT3、SOX18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ip30、TP53IP1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局部热疗,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局部热疗对肝癌病灶内癌细胞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对比
11
作者 邵泽豹 陈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5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应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应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PLIF组(n=50)采用PLIF方案治疗;TLIF组(n=50)采用TLIF方案治疗预后展开对比。结果 TLIF组的手术总有效率为92%,PLIF组为6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应用TLIF术式治疗,相较PLIF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PLIF术式 TLIF术式 总有效率 疼痛情况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 RNA H19和SIRT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代笠 何毅明 +1 位作者 苏晟田 李远发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5-2258,2263,共5页
目的探讨lnc RNA H19和SIRT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胃癌患者132例,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nc RNA H19和SIRT6在胃癌组织及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lnc RNA H19和SIRT6表... 目的探讨lnc RNA H19和SIRT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胃癌患者132例,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nc RNA H19和SIRT6在胃癌组织及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lnc RNA H19和SIRT6表达水平的胃癌患者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lnc RNA H19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SIRT6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P<0.05);lnc RNA H19、SIRT6呈黄色或深棕黄色颗粒,定于细胞核;胃癌组lnc RNA H19阳性102例、SIRT6阳性98例,胃癌组lnc RNA H19阳性率高于癌旁组,SIRT6阳性率低于癌旁组(P<0.05);lnc RNA H19、SIRT6蛋白表达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病理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复发、肿瘤最大径有明显相关性,且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病理学分期越高、TNM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越深、有复发、肿瘤最大径≥5 cm,lnc RNA H19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SIRT6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lnc RNA H19阴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lnc RNA H19阳性组,SIRT6阳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SIRT6阴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中lnc RNA H19表达升高、SIRT6表达降低,与肿瘤增殖、浸润、迁移密切相关;lnc RNA H19低表达、SIRT6高表达的胃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 RNA H19 SIRT6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90-92,共3页
目的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 目的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疣状胃炎治疗时,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胃镜 高频电凝 幽门螺杆菌根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兵 邓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采纳常规治疗)、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奥曲肽与加大补液量...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采纳常规治疗)、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奥曲肽与加大补液量联合治疗),比较腹水消退时间、每日平均腹围减少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腹水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每日平均腹围减少量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与加大补液量联合,可有效加快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腹水消退,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补液量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的循证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对消化内科80例胃溃疡患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n=40)和循证组(n=40),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循证组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护理过程对患者认...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对消化内科80例胃溃疡患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n=40)和循证组(n=40),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循证组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护理过程对患者认知状况、生活质量、依从性、病情恢复状况的影响。结果循证组护理后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循证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病情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认知及依从性,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循证护理 认知 生活质量 归转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四喜 李远发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Cochrane Library、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BM和CNKI等数据库,查找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比较治疗Hp... 目的探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Cochrane Library、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BM和CNKI等数据库,查找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比较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8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组随机对照试验,患者共2251例。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不低于奥美拉唑组[OR=1.22,95%CI(0,93,1.60);OR=I.09,95%CI(0.86,1.37)],同时埃索美拉唑短程疗法(1 W)与奥美拉唑标准治疗方案(4 W)比较在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方面无组间差异[OR=0.99,95%CI(0,68,1.44);OR=0.85,95%CI(0.62,1.16)]。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0.57,1.42)]。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疗效与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标准方案效果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该病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壶腹溃疡 幽门螺杆菌 奥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顺铂抗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效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干涛 白少华 高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姜黄素(curcumin)联合顺铂(CDDP)抗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的效应。[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CDDP单独应用对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并利用中效原理判定2药合用的效果,应用中位效应原理和联合作用指数法来... [目的]体外观察姜黄素(curcumin)联合顺铂(CDDP)抗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的效应。[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CDDP单独应用对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并利用中效原理判定2药合用的效果,应用中位效应原理和联合作用指数法来定量姜黄素与CDDP的联合作用。[结果]姜黄素和CDDP对Panc-1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增殖作用,作用48 h姜黄素、CDDP的IC50值分别为(20.05±1.32)μmol/L、(0.89±0.31)μg/ml。中效原理分析显示,2药在联合应用时为协同效应,在相同的抑制效应下可降低姜黄素和明显降低CDDP的使用量。[结论]姜黄素可以促进Panc-1对CDDP的敏感性,降低其有效治疗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顺铂 胰腺癌 协同效应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GOLPH-3介导mTOR信号通路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瑞红 徐刚 +5 位作者 李远发 苏彧 林文涛 肖述斌 赵佳芬 杨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11-1616,共6页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广泛参与了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且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 3,GOLPH-3)激活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后可以增加其增殖能力。本研究通过检测胃癌组...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广泛参与了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且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 3,GOLPH-3)激活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后可以增加其增殖能力。本研究通过检测胃癌组织GOLPH-3及mTOR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分子的表达,探讨GOLPH-3介导的mTOR信号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1-01-2017-12-30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的6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另选取其对应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联合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GOLPH-3和mTOR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分子的表达,并分析GOLPH-3介导的mTOR信号通路对胃癌发生的影响。结果在mRNA水平上,GOLPH-3、mTOR、4EBP1和p70s6k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8±0.24、2.22±0.11、2.36±0.27和2.32±0.3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且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蛋白水平上,GOLPH-3、p-mTOR、p-4EBP1和p-p70s6k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0.07、0.71±0.05、0.53±0.04和0.77±0.0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且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发现,在胃癌组织中GOLPH-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p-mTOR、p-4EBP1和p-p70s6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6、0.242、0.135,均P<0.05。结论 GOLPH-3有可能通过介导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影响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高尔基体磷蛋白3 MTOR信号通路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质印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