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府学胡同36号院古建筑信息模型建立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石若明 刘昊 +1 位作者 王锐英 魏智芳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BIM技术中模型建立是基于建筑构件层面上的面向对象参数化模型建立过程.BIM模型具有丰富的建筑信息且能够达到对建筑物构件层面和建筑物内部的管理.BIM与GIS结合能够实现建筑遗产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解决GIS在建筑遗产信息管理中... BIM技术中模型建立是基于建筑构件层面上的面向对象参数化模型建立过程.BIM模型具有丰富的建筑信息且能够达到对建筑物构件层面和建筑物内部的管理.BIM与GIS结合能够实现建筑遗产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解决GIS在建筑遗产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府学胡同36号院为典型样例,重点研究利用点云逆向建立传统木结构古建筑构件BIM"族"模型及古建筑BIM模型,最终将建立的古建筑信息模型在GIS环境下实现共享.为规模化古建筑"族"库的开发探索技术方法,以实现建筑遗产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古建筑正向修复重建和仿古建筑的模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古建筑构件 模型构建 GIS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etchUp的古建筑屋顶建模技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翟聪聪 张建广 +2 位作者 马朝帅 王晨阳 徐曼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6期27-27,共1页
建筑物建模主要分为古建筑建模与现代建筑建模。现代建筑因其构造简单,曲面较少,相对于古建筑而言,建模方法比较简单。而古建筑三维重建中,又以古建筑屋顶建模最为复杂。本文以较有代表性的攒尖顶,歇山顶及庑殿式屋顶为例,讨论古建筑屋... 建筑物建模主要分为古建筑建模与现代建筑建模。现代建筑因其构造简单,曲面较少,相对于古建筑而言,建模方法比较简单。而古建筑三维重建中,又以古建筑屋顶建模最为复杂。本文以较有代表性的攒尖顶,歇山顶及庑殿式屋顶为例,讨论古建筑屋顶建模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攒尖顶 歇山顶 庑殿式屋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线特征自动配准建筑物点云数据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晏民 石宏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5,共3页
针对建筑物中丰富的线特征,提出一种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该方法以两非平行空间直线作为配准基元,以线对夹角和垂距作为相似性测度,在相邻两站间匹配同名线对,以同名线对的垂线中点作为同名点解算最终变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 针对建筑物中丰富的线特征,提出一种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该方法以两非平行空间直线作为配准基元,以线对夹角和垂距作为相似性测度,在相邻两站间匹配同名线对,以同名线对的垂线中点作为同名点解算最终变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初始估计的情况下,利用三维线特征能够有效地完成具有部分重叠的建筑物点云数据的自动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三维扫描 自动配准 三维线特征 旋转不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遗产监测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云岗 林敬凯 +2 位作者 乔云飞 邓扬 侯妙乐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71-80,共10页
建筑遗产及其监测领域存在大量相互关联的概念与数据。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这些概念与数据,是建筑遗产监测智能化发展趋势。知识图谱是描述客观世界里概念、实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新技术,通过构建语义网络知识库,能够更好地组织、管理和... 建筑遗产及其监测领域存在大量相互关联的概念与数据。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这些概念与数据,是建筑遗产监测智能化发展趋势。知识图谱是描述客观世界里概念、实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新技术,通过构建语义网络知识库,能够更好地组织、管理和理解海量信息,为知识检索、智能问答和个性化推荐提供可能。为此,针对建筑遗产监测知识图谱,设计了模式层,构建了满足基本服务的知识库,初步实现了数据层,进而提出了建筑遗产监测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在建筑遗产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划分了建筑遗产监测对象与内容、监测方法与项目、监测原则、监测数据及监测关联关系5个层级,进行了各自本体模式层的详细设计与定义。通过建筑遗产领域已有数据的知识抽取,初步形成了以实体-关系-实体、实体-属性-属性值为结构的知识数据库。建筑遗产监测知识图谱的提出与实现,为进一步组织和关联该领域的概念与数据、完善建筑遗产监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了技术路线,为面向知识服务的建筑遗产精准化监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知识图谱 模式层 数据层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goDB的海量遥感影像大数据存储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强 王晏民 黄明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影像照片在质量及数量上急剧增加,如何安全并高效地将其存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应用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提出一种基于MongoDB的遥感影像大数据的存储方法.用基于GridFS的大文件存储方式存储影像,再将其...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影像照片在质量及数量上急剧增加,如何安全并高效地将其存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应用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提出一种基于MongoDB的遥感影像大数据的存储方法.用基于GridFS的大文件存储方式存储影像,再将其有关的属性信息以一条文档的形式插入MongoDB数据库,两者之间用相同的ID编号连接.通过与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在大文件以及传统海量文档存储方面进行性能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ongoDB的海量遥感影像大数据存储方法在各方面性能均明显优于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QL MONGODB 遥感影像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横纵断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夏国芳 王晏民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解决传统测量手段在隧道测量中遇到的空间小,变化大,断面获取不灵活等问题,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实现隧道横纵断面图的绘制.数据成果主要包括隧道横纵断面图及隧道走向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由于其完整的隧道点云模型,可以准... 为解决传统测量手段在隧道测量中遇到的空间小,变化大,断面获取不灵活等问题,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实现隧道横纵断面图的绘制.数据成果主要包括隧道横纵断面图及隧道走向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由于其完整的隧道点云模型,可以准确地绘制横纵断面图,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绘制横断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隧道 横断面 纵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变形算法的古建筑构件现状模型快速重建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春梅 朱智勇 +2 位作者 夏国芳 刘喜 马新建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168,共6页
针对古建筑现状模型制作困难、费时费力、模型精度低等问题,该文以古建筑标准构件模型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古建筑构件现状多视图引导的三维模型变形算法。首先,选取标准三维模型和现状构件视图同一视角方向的轮廓及其特征线;然后,... 针对古建筑现状模型制作困难、费时费力、模型精度低等问题,该文以古建筑标准构件模型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古建筑构件现状多视图引导的三维模型变形算法。首先,选取标准三维模型和现状构件视图同一视角方向的轮廓及其特征线;然后,应用相似三角形方法进行同名点对的提取;最后,应用改进的保刚性变形方法完成轮廓线驱动三维构件模型变形,生成完整的古建筑构件现状三维模型。以古建筑中常见的3种基本构件作为实验数据,应用改进的拉普拉斯变形算法,生成了古建筑构建现状模型,并通过与现有变形算法的对比,验证该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古建筑现状模型快速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构件 三维模型 变形算法 现状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标记语言的明清古建筑扩展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明 蔡晓靓 董岩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37,145,共10页
针对大多数三维数据模型无法满足古建筑在微观和宏观上的语义表达需求问题,该文以明清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GML)的应用领域扩展,提出一种适用于古建筑多尺度语义表达的CityGML扩展模型,以北京故宫古建筑群体为实... 针对大多数三维数据模型无法满足古建筑在微观和宏观上的语义表达需求问题,该文以明清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GML)的应用领域扩展,提出一种适用于古建筑多尺度语义表达的CityGML扩展模型,以北京故宫古建筑群体为实验数据,实现古建筑模型几何语义一体化。提出的CityGML扩展模型弥补了大多数古建筑三维模型缺失多尺度语义信息的缺陷,为古建筑数据精细化管理和建筑遗产修复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理标记语言 应用邻域扩展 语义模型 多尺度表达 明清古建筑
原文传递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塔式古建形变分析方法
9
作者 李登科 郭明 +1 位作者 王新征 乔禹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9期9-12,共4页
为实现塔式古建筑全部特征的定量形变分析,以传统单点高精度测量方法作为精度控制,采用两种不同测程的地基激光雷达获取塔式古建筑的内外多视点云数据,基于坐标转换和可迭代整体配准算法,得到绝对坐标系下的整体点云模型。点云数据处理... 为实现塔式古建筑全部特征的定量形变分析,以传统单点高精度测量方法作为精度控制,采用两种不同测程的地基激光雷达获取塔式古建筑的内外多视点云数据,基于坐标转换和可迭代整体配准算法,得到绝对坐标系下的整体点云模型。点云数据处理包括单柱点云的提取、整体纵向剖切和单层横向剖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和Auto CAD绘图平台,获取单柱几何信息以及绘测出塔体线剖图和各层平面图。以杭州某古塔的形变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对塔式古建筑定量形变分析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地基激光雷达 坐标转换 塔式古建筑 形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壁画形谱遥感特征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明 唐星雨 +2 位作者 程鹏 孙梦溪 郭可才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129,共11页
针对建筑结构提取对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愈发重要,且传统建筑遗产测绘技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等问题,该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壁画提取基于高光谱技术、深度学习、其他算法等方法进行综述,系统地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阐述了以壁画、古... 针对建筑结构提取对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愈发重要,且传统建筑遗产测绘技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等问题,该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壁画提取基于高光谱技术、深度学习、其他算法等方法进行综述,系统地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阐述了以壁画、古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的提取结果,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研究得出基于高光谱的方法在壁画信息提取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但其提取对象较为单一,无法很好地提取较为复杂的结构特征等局限;深度学习的自主性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他算法在提取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的提取对象使用具体的提取方法,但总体上不太适用于复杂场景的提取。可以将多种方法进行融合来获取较高精度的结果,是提取建筑遗产特征信息研究方向的一个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建筑结构 壁画 古建筑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低空摄影测量的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生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明泽 申兴旺 +1 位作者 郭明 彭江帆 《工程勘察》 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利用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来生成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重点介绍了生成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的技术路线,讨论了基于低空摄影测量技术生成的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精度,具体分析了影响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生成的因素,最终在实验基础上对... 本文利用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来生成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重点介绍了生成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的技术路线,讨论了基于低空摄影测量技术生成的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精度,具体分析了影响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生成的因素,最终在实验基础上对利用低空摄影测量生成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摄影测量 数字正射影像图 点云 精度评定 精度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导航授时的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时间同步装置设计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明 周玉泉 +2 位作者 陈才 周志杰 郭可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3-42,共10页
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各测量传感器间的时空配准技术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其中时间同步问题尤为关键。针对惯导系统与激光雷达和全景相机之间的时间精确同步问题,结合北斗导航授时系统提出自行设计时间同步装置的方式,对集成激光雷达... 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各测量传感器间的时空配准技术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其中时间同步问题尤为关键。针对惯导系统与激光雷达和全景相机之间的时间精确同步问题,结合北斗导航授时系统提出自行设计时间同步装置的方式,对集成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全景相机等测绘传感器的车载测量平台,提供时空配准信息。以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系统采集点云数据,使用设计生产的时间同步装置和编制的上位机软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合进行精确授时。最终时间同步精度达到了0.1μs,验证了时间同步装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时间同步 北斗卫星系统 点云 导航定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技术在应县木塔形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明 闫冰男 +3 位作者 周腾飞 陈朝阳 张晨 刘运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7,共9页
为了更好地对应县木塔进行保护,需要分析其形变程度,了解木塔的健康状况,进而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利用地面激光雷达、高精度全站仪等测量传感器,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和全站仪控制测量相结合的方案采集监测数据。首先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 为了更好地对应县木塔进行保护,需要分析其形变程度,了解木塔的健康状况,进而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利用地面激光雷达、高精度全站仪等测量传感器,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和全站仪控制测量相结合的方案采集监测数据。首先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外部点云采用整体配准算法进行配准,通过特征进行粗配准和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精配准的两次配准,配准后根据控制点完成内、外点云坐标转换,通过罗德里格矩阵求解空间转换参数,最终得到绝对坐标系下的整体点云模型。对点云模型进行多种剖切,测量出柱子的倾斜角度、偏移距离以及整体倾斜角度等数据,定量分析单柱、单层及整体的形变。结果表明:应县木塔各层柱子都存在形变,木塔第2层形变较大,其中M2W23号柱子倾斜最严重;各层均向东北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倾斜,西南面柱子的位移量普遍较大;从整体上看,木塔向东北方向倾斜并存在着复杂的扭转变形,木塔西侧由南向北发生顺时针扭转,东侧由南向北发生逆时针扭转;应县木塔正处于严重的形变中,急需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木塔 形变分析 激光雷达扫描 点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序InSAR和LiDAR技术的海岛地铁沿线地面形变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明 唐星雨 +2 位作者 刘运明 王长委 韦宇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88-1999,共12页
为了解决地铁建设和运营阶段会对地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海岛建设地铁,其地形地貌环境复杂,土层不稳定,地面形变研究困难等问题。基于哨兵-1的38景影像数据和自主采集的隧道点云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差分... 为了解决地铁建设和运营阶段会对地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海岛建设地铁,其地形地貌环境复杂,土层不稳定,地面形变研究困难等问题。基于哨兵-1的38景影像数据和自主采集的隧道点云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对厦门岛范围内的地铁2号线沿线区域进行研究。将合成孔径雷达的两种技术结果进行精度对比,并与水准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其准确性,最后结合激光雷达技术对该地铁内部隧道扫描获取点云数据进行形变结果对比。实验表明,PS-InSAR技术形变速率在-24.21~24.19 mm/y之间,而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形变速率则在-22.86~33.79 mm/y,两种方法在形变监测过程中表现基本一致;与水准测量结果对比得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误差,误差集中在±7 mm以内,部分与水准点距离较远的误差在13 mm左右;而地下隧道沉降在-43.4~104.1 mm之间,中误差为28.44 mm,其结果与地面形变差异巨大。经过多次验证得知地下轨道交通隧道受到地面形变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地表形变 隧道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激光雷达与无人机的特大钢结构高精度测量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明 孙梦溪 +3 位作者 黄明 闫冰男 周玉泉 赵有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9-998,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特大钢结构的高效率、高精度检测,对地面激光点云整体配准算法以及无人机多视影像生成密集点云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几何特征的可迭代整体配准算法不断对观测值进行约束定权和解算,将观测值改正数误差控制在一定阈值范围... 为了实现对特大钢结构的高效率、高精度检测,对地面激光点云整体配准算法以及无人机多视影像生成密集点云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几何特征的可迭代整体配准算法不断对观测值进行约束定权和解算,将观测值改正数误差控制在一定阈值范围内,直到完成配准,生成整个网架结构的激光雷达点云模型。以球节点多连杆中心点算法对网架结构中的球结点与柱进行偏心计算,再使用基于视觉运动恢复结构算法以及改进的RANSAC算法生成的影像密集点云,通过配准实现地面激光点云和高分辨率非量测影像数据的融合。以某亚洲最大跨钢结构高精度检测为例,多站激光雷达点云整体的配准精度为5 mm,抽检的21根钢柱里16根柱子的偏差接近或大于35 mm(32.1~68.2 mm,方向均向外),整体钢结构的网架挠度均小于1/250。由此表明,地面激光点云整体配准算法以及高分辨率非量测影像数据密集点云生成算法可行且准确,能够满足特大钢结构的高精度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激光雷达 无人机 钢结构检测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北斗/GNSS定位和5G通讯的地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明 齐慧慧 +2 位作者 郭可才 周玉泉 李登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0-458,共9页
针对海量激光点云异地实时扫描处理困难和现场绝对坐标系的配准问题,结合北斗/GNSS定位系统和5G通讯技术研制一套低成本地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由激光雷达、高精度电机、北斗/GNSS接收模块和5G模组集成,激光雷达采集点云信息... 针对海量激光点云异地实时扫描处理困难和现场绝对坐标系的配准问题,结合北斗/GNSS定位系统和5G通讯技术研制一套低成本地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由激光雷达、高精度电机、北斗/GNSS接收模块和5G模组集成,激光雷达采集点云信息,高精度电机获取角度信息,北斗/GNSS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时间同步模块,与高精度电机与激光雷达进行时间标记,获取带有时间标签的点云和角度文件,并通过5G通讯技术实时传输。终端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预处理软件,通过线性插值算法进行多帧点云时空配准,室外根据北斗/GNSS坐标进行多站激光点云粗配准,室内无北斗/GNSS环境下通过单站特征点进行多站点云粗配准,再利用临近迭代算法进行精配准以完成整体配准,并在自主研发的实时点云管理与可视化系统上进行可视化。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使用5G通讯技术传输速率50 Mbit/s,可以实现异地实时扫描传输,配准后的点云误差在3 mm以下,可为数字孪生、物质文化遗产监测、特大异形建筑施工运维分析等实时应用领域提供数字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5G 地基激光雷达 点云配准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噪声滤除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国利 高婷 郭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90-194,共5页
本文针对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过程中因扫描到边界或扫描超过极限测程后产生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扫描目标空间间隔、激光点云反射强度及点云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的点云噪声去除方法,以某古建筑相位式三维扫描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表... 本文针对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过程中因扫描到边界或扫描超过极限测程后产生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扫描目标空间间隔、激光点云反射强度及点云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的点云噪声去除方法,以某古建筑相位式三维扫描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算法去噪准确率达99.0%,能有效去除了相位式三维扫描点云的极限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滤除 相位式激光扫描点云 点距变化 反射强度 极限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叶片平整度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浩 王晏民 +1 位作者 范亮 王三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5-28,共4页
根据某厂风机叶片平整度的检测项目实例,研究新型三维工业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仪应用于大型工业产品成果质量的检验.首先运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待测截面上均匀分布的离散点三维坐标,其次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离散点的最佳拟合平面,最后计... 根据某厂风机叶片平整度的检测项目实例,研究新型三维工业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仪应用于大型工业产品成果质量的检验.首先运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待测截面上均匀分布的离散点三维坐标,其次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离散点的最佳拟合平面,最后计算出各离散点到此平面的距离作为评价的指标,进而确定待截面平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实践证明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完全满足截面平整度检测亚毫米级精度的要求,对于其它工业产品平整度检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 截面平整度 最小二乘法 三维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化的输电线路点云电塔自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危双丰 尹思铭 +1 位作者 习晓环 王濮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44-50,共7页
针对输电线路电塔点云的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nDSM)、局部密度和特有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格网特征提取和空间特征分析的电塔自动定位简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获取的点云进行滤波去噪处理;然后对点云构建K-D树和二维格网,根据密度... 针对输电线路电塔点云的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nDSM)、局部密度和特有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格网特征提取和空间特征分析的电塔自动定位简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获取的点云进行滤波去噪处理;然后对点云构建K-D树和二维格网,根据密度、nDSM统计兴趣区;最后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得到电塔的坐标.经试验验证,简化算法有效提高了自动化处理效率,算法精度达米级,基本满足电力巡检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激光点云 点云分类 电塔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多源历史空间信息展示平台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何曼修 石若明 魏智芳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运用JCR内容仓库、地理信息系统及网络技术,对各种历史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存储、查询及管理,实现了基于历史地图兴趣点的动态标注和多源异构数据可视化展示,为历史空间信息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多源异构数据 内容仓库 动态标注 地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