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6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实习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扬州大学2015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和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员驻点班的40名妇产科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妇产科实习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扬州大学2015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和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员驻点班的40名妇产科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实习生采取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实习生采取PDCA循环联合PBL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评估各组实习生教学前后学习积极性变化,调查两组学生对该次教学活动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18.93±1.02)分、病例分析考核成绩(19.22±0.25)分、病历书写考核成绩(19.31±0.18)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19.22±0.21)分及团队合作考核成绩(19.01±0.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学习积极性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后学习积极性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实习生主动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实习生表示对该次教学活动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教学活动融入PDCA循环及PBL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PBL教学法 妇产科 实习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疗效研究
2
作者 宋梅 赵囡囡 +2 位作者 石银 糜娟 田桂锁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号法分为未阻断组和阻断术组,每组45例。未阻断组...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号法分为未阻断组和阻断术组,每组45例。未阻断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阻断术组在未阻断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阻断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未阻断组,排气和住院时间短于未阻断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阻断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阻断组(P<0.05)。阻断术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未阻断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窦卵泡计数(AFC)、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均升高,且阻断术组均高于未阻断组(P<0.05)。阻断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未阻断组(P<0.05)。术后12个月内,阻断术组总复发率低于未阻断组(P<0.05)。结论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可降低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卵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 子宫肌瘤切除术 米非司酮 卵巢功能 子宫肌瘤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国兰 张爱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产科安全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从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孕产妇及家属、技术因素、环境设备等方面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2013年10月至今,未发生类似产科护理安全事件... 目的探讨产科安全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从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孕产妇及家属、技术因素、环境设备等方面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2013年10月至今,未发生类似产科护理安全事件。结论通过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以有效预防产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呋辛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效果
4
作者 宋梅 唐卉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作用。方法将仪征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纳入研究,采用摸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行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加用...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作用。方法将仪征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纳入研究,采用摸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行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围产期指标、产妇结局、新生儿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试验组围产期指标中分娩孕龄大于参照组(P<0.05),产后住院时间、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均少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1、5、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改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钠 地塞米松 未足月 胎膜早破 分娩结局 新生儿出生情况 新生儿不良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和保妇康栓治疗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5
作者 宋梅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联合干扰素和保妇康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120例,以治疗... 目的 探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联合干扰素和保妇康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120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LEEP治疗,观察组60例再加干扰素和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炎症因子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00%vs 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积分分别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因子水平分别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采用LEEP联合干扰素和保妇康栓治疗的效果确切,对患者症状改善、炎症反应减轻与并发症风险降低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干扰素 保妇康栓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梅 唐卉 +1 位作者 张丽 卢丹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10期13-16,共4页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临床中导致新生儿及孕妇死亡的主要妊娠特有性疾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人体内重要的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组织特异性及疾病特异性的非编码小RNA,并参与诸多基因的转...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临床中导致新生儿及孕妇死亡的主要妊娠特有性疾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人体内重要的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组织特异性及疾病特异性的非编码小RNA,并参与诸多基因的转录调控。miRNA在正常的胎盘发育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其表达异常则常导致胎盘发育不良以及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PE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差异性表达的miRNA,且其可能调控靶基因参与PE的发生及发展。在miRNA水平研究胎盘基因的表达差异以揭示PE发病机制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热点。此外,miRNA有望成为预测、监测及评估PE病情的生物学标志物。现对miRNA与PE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子痫前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红云 赵囡囡 +3 位作者 周洪英 田桂锁 秦秀英 石银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住院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7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取出球囊时宫颈评分均≥4分,均未破膜且临产后予人工破膜...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住院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7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取出球囊时宫颈评分均≥4分,均未破膜且临产后予人工破膜,根据不同破膜时机分为两组。A组90例,球囊取出后如无明显宫缩予缩宫素试产,试产2 h后即人工破膜;B组80例,球囊取出后即刻予人工破膜,破膜后0.5 h如宫缩乏力再予缩宫素试产,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影响和分娩结局。结果 A、B两组第一产程时间[(4.12±0.38)h比(12.12±1.27)h]、剖宫产率(14.4%比27.5%)、剖宫产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39.42±7.49)h比(70.42±5.31)h],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顺产产后低热度数低于B组、新生儿轻度窒息例数A组7例高于B组5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子宫破裂、宫颈裂伤、羊水栓塞、宫内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晚期宫颈成熟,如取出水囊2 h后再予人工破膜可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无需过早干涉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扩张球囊 人工破膜 宫颈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朱红云 周洪英 +1 位作者 田桂锁 秦秀英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1期1399-1400,共2页
目的探讨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所有孕妇都进入产程、宫口开2 cm以上、胎膜早破或羊水Ⅲ゜污染... 目的探讨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所有孕妇都进入产程、宫口开2 cm以上、胎膜早破或羊水Ⅲ゜污染。将以上临产后高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根据用药时间分为3组,其中A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24 h(29例),B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48 h(30例),C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72 h(3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临产后产妇围术期24、48及72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差异。结果 3组产妇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3组术后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发热分别为A组10.3%(3/29)、B组13.3%(4/30)、C组16.1%(5/3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最高体温降到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24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无需延长用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围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秦秀英 朱伟国 徐永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19,共2页
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后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复杂化,如何处理早产范围内的胎膜早破(PPROM)是当今临床的棘手问题.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月PPROM 80例病例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早产 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例死胎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红云 田桂锁 +1 位作者 秦秀英 马久花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86-587,共2页
目的分析近10年67例死胎发生原因的改变,探讨预防处理措施,减少死胎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死胎病例,总计发生死胎的原因。结果发生死胎67例,死胎发生率为0.68%,其中经产妇、农村产妇、年龄≥30岁产... 目的分析近10年67例死胎发生原因的改变,探讨预防处理措施,减少死胎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死胎病例,总计发生死胎的原因。结果发生死胎67例,死胎发生率为0.68%,其中经产妇、农村产妇、年龄≥30岁产妇、流动人口产妇所占比例分别为39例(58.20%)、34例(50.75%)、39例(58.20%)、30例(44.78%);死胎原因中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居首位,45例,占67.16%;脐带因素27例,占40.30%;羊水因素18例,占26.87%;不明原因8例,占11.94%,其中24例患者有2种以上死胎原因,占35.82%。结论加强特殊人群的妊娠管理,重视妊娠合并两种以上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加强其自数胎动的重要性,可以避免及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绝大部分死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胎 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朱红云 赵囡囡 +2 位作者 周洪英 田桂锁 秦秀英 《甘肃医药》 2016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阴道分娩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有水囊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00例。观察置放前后宫颈评分改善程度、不同临床指征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指征、新生儿评分...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阴道分娩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有水囊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00例。观察置放前后宫颈评分改善程度、不同临床指征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指征、新生儿评分、产褥感染率等。结果:球囊引产宫颈促成熟有效性为93%、阴道分娩率为75%,阴道分娩率与孕周、胎儿大小、球囊置放至分娩时间有关,与破膜先后无关。剖宫产指征主要为产程异常、宫颈不成熟、胎儿宫内窘迫,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宫颈裂伤、羊水栓塞。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有效促进孕足月晚期妊娠宫颈成熟,能提高阴道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扩张球囊 引产 宫颈成熟 晚期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洪英 龙宪和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3期3675-3677,共3页
目的评估CA125在卵巢上皮癌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妇产科卵巢上皮癌住院患者50例,给予手术和联合化疗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A125的水平。结果卵巢上皮癌组手术治疗前CA125(123.0±122.5)U/mL,治疗后(77... 目的评估CA125在卵巢上皮癌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妇产科卵巢上皮癌住院患者50例,给予手术和联合化疗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A125的水平。结果卵巢上皮癌组手术治疗前CA125(123.0±122.5)U/mL,治疗后(77.6±28.7)U/mL,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A125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对卵巢癌有一定辅助鉴别诊断的意义,对卵巢癌手术疗效及预后监测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 卵巢癌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22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8期144-144,共1页
前置胎盘系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常导致孕期大量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尤其晚期发生出血率高[1,2].分娩时前置胎盘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24%~1.57%,国外报道为0.3%~0.9%,我院为0.58... 前置胎盘系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常导致孕期大量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尤其晚期发生出血率高[1,2].分娩时前置胎盘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24%~1.57%,国外报道为0.3%~0.9%,我院为0.58%与之吻合,为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孕产妇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妊娠 诊断 期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卉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6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27)。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对...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27)。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复发率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E_(2)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h,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C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囊肿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晚期妊娠产妇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翠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4期130-131,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晚期妊娠产妇实施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晚期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产妇。... 目的 :探讨对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晚期妊娠产妇实施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晚期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产妇。在这两组产妇进行低位水囊引产术期间,为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产妇应用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自然分娩率和她们中引产时间<24h小时的人数、在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300ml的人数。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和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产妇中引产时间<24h小时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产妇中在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30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晚期妊娠产妇实施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其引产的成功率和自然分娩率,缩短其引产的时间,减少其产后的出血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低位水囊引产术 效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对产后泌乳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梅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5期97-97,94,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中医护理对产后泌乳的干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临床资料为我院产科分娩产妇8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产妇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辨证施护,比较两组产妇进行不同护... 目的:探讨研究中医护理对产后泌乳的干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临床资料为我院产科分娩产妇8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产妇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辨证施护,比较两组产妇进行不同护理后的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满足率高于对照组婴儿满足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遵照中医辨证理论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对产妇产后泌乳不足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产后泌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萍萍 孙梅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224-225,共2页
目的:研究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0例GDM产妇按照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45)与对照组(REG组,n=45).术后,分别采用优... 目的:研究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0例GDM产妇按照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45)与对照组(REG组,n=45).术后,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OBG组产妇与REG组产妇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护理,与REG组产妇相比,OBG组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和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均更少,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更低,其SF-36中的情感功能评分、精神状况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GDM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可减少其产后的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妊娠期糖尿病 产妇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4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洪英 朱伟国 +2 位作者 田桂锁 秦秀英 吴志萍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6期200-200,共1页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48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8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49例,占31.0%,331例有临床症状,占69.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48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8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49例,占31.0%,331例有临床症状,占69.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其中全子宫切除术是主要的术式,占77.4%。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尽量保留卵巢。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梅 王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09年2月~2016年2月2 000例筛查宫颈病变的患者,均采取TCT检测,对于呈阳性的200例患者给予电子阴道镜及HPV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TCT检测阳性者200例,其...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09年2月~2016年2月2 000例筛查宫颈病变的患者,均采取TCT检测,对于呈阳性的200例患者给予电子阴道镜及HPV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TCT检测阳性者200例,其中ASC-US 80例,LSIL 73例,ASC-H 11例,HSIL36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是40.0%、68.49%、81.82%、86.11%,各组间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率为82.00%(164/200),且阳性率呈升高的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CT检查阳性者联合宫颈活检及HPV检测,能够进一步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 诊断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翠华 《淮海医药》 2003年第4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率增高 原因 预防措施 医德医风教育 双胎 珍贵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