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子DNA碎片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冻融囊胚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焕 邓浩 +4 位作者 赵军 钟玉城 朱莉 吴雅琴 马文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研究精子DNA碎片率对冻融囊胚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常规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共308例。根据男方精子DNA碎片率水平分为3组:正常组(DFI≤15%,114例),... 目的:研究精子DNA碎片率对冻融囊胚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常规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共308例。根据男方精子DNA碎片率水平分为3组:正常组(DFI≤15%,114例),中度碎片化组(15%<DFI≤30%,103例),高度碎片化组(DFI>30%,91例)。比较3组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正常组、中度碎片化组的囊胚形成率与高度碎片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9%、66.2%vs 58.3%,P<0.05);正常组、中度碎片化组的可利用囊胚率与高度碎片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1%、84.0%vs81.2%,P>0.05);3组之间优质囊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3%、68.8%vs59.7%,P<0.05)。高度碎片化组的种植率显著低于正常组及中度碎片化组(30.4%vs43.1%、41.0%,P<0.05);正常组及中度碎片化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高度碎片化组(43.2%、40.2%vs33.6%,P<0.05);高度碎片化组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中度碎片化组(16.2%vs10.0%、9.8%,P<0.05)。结论:DFI显著升高时,会显著降低囊胚培养的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及优质囊胚率,降低冻融囊胚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增加冻融囊胚移植后的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率 囊胚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国群 马文敏 邓伟芬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成功的因素。方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339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年龄(OR=0.869,P<0.01)、基...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成功的因素。方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339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年龄(OR=0.869,P<0.01)、基础卵泡刺激素值(OR=0.883,P<0.05)、促性腺激素用量(OR=0.963,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雌二醇值(OR=0.395,P<0.05)、获卵数(OR=0.949,P<0.01)、移植出血量(OR=0.447,P<0.05)与妊娠结局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受精率(OR=3.513,P<0.05)、胚胎累积评分(OR=1.025,P<0.05)、移植胚胎数(OR=1.859,P<0.05)与妊娠结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年龄、基础促卵泡生成素值、促性腺激素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雌二醇值、移植出血量、获卵数、受精率、胚胎累积评分、移植胚胎数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发育对囊胚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文敏 李海仙 +1 位作者 邓伟芬 张静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5期113-113,112,共2页
目的研究胚胎发育对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F-ET助孕中囊胚培养和移植的60例病例,根据是否妊娠分为2组,妊娠组34例,未妊娠组26例,比较并分析2组正常受精率、第2d卵裂球数量、第3d卵裂球碎片率、第4d紧密化程度和第5d... 目的研究胚胎发育对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F-ET助孕中囊胚培养和移植的60例病例,根据是否妊娠分为2组,妊娠组34例,未妊娠组26例,比较并分析2组正常受精率、第2d卵裂球数量、第3d卵裂球碎片率、第4d紧密化程度和第5d天胚胎发育阶段的差异。结果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正常受精率、第2d卵裂球数量、第4d紧密化程度无明显差异,但第3d卵裂球碎片率妊娠组明显低于未妊娠组,而第5d优质囊胚移植率妊娠组也高于未妊娠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5d天胚胎发育阶段和第3d卵裂球碎片率影响囊胚的植入率,同时通过观察第5d天胚胎发育阶段和第3d卵裂球碎片率来选择优质胚胎移植将有助于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移植 胚胎发育 胚胎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刺激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及ICAM-1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国群 马文敏 +3 位作者 陈孟循 叶泉英 赵军 朱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刺激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机理。方法将96只雌性小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刺激组。对照组在小鼠动情前期不刺激子宫内膜,在动情期刮取子宫内膜。刺激组在小鼠动情前期先接受特制小号刮匙刺激子宫内膜1次,在动情期刮取子宫... 目的探讨机械刺激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机理。方法将96只雌性小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刺激组。对照组在小鼠动情前期不刺激子宫内膜,在动情期刮取子宫内膜。刺激组在小鼠动情前期先接受特制小号刮匙刺激子宫内膜1次,在动情期刮取子宫内膜。对两组的子宫内膜进行图像分析,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ICAM-1免疫组化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和基质细胞的胞浆中。刺激组子宫内膜腺/间比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8.36,P<0.01)。刺激组ICAM-1表达较对照组的ICAM-1表达强,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11.63,P<0.01)。结论推测机械刺激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与促使子宫内膜腺体发育、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刺激 子宫内膜 容受性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a长方案促超排卵对胞饮突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国群 符爱珍 陈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Decapty1/HMG/HCG促超排卵对胞饮突发育的影响,探讨该方案高获卵率而低妊娠率的原因,为临床改善促排卵方案,提高IVF-ET的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雌性昆明小白鼠分为NC组和COH组,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两组小白鼠pd1-pd6胞... 目的研究Decapty1/HMG/HCG促超排卵对胞饮突发育的影响,探讨该方案高获卵率而低妊娠率的原因,为临床改善促排卵方案,提高IVF-ET的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雌性昆明小白鼠分为NC组和COH组,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两组小白鼠pd1-pd6胞饮突的发育。结果两组鼠胞饮突发展模式均为发育中、完全发育和退化。NC组胞饮突在pd4评分最高(P(0.01),COH组胞饮突评分在pd3最高(P(0.01)。结论Decapty1/HMG/HCG促超排卵使种植窗提前开放,与胚胎着床不同步,这可能是影响IVF-ET妊娠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胞饮突 种植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a长方案促超排卵对种植窗ICAM-I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6
作者 罗国群 符爱珍 陈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6期25-27,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Decapty1/HMG/HCG长方案促超排卵对子宫内膜ICAM-1表达的影响,分析ICAM-1变化与血清E2、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该方案高获卵率而低妊娠率的原因,为临床改善促排卵方案,提高IVF-ET的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小白鼠分为NC组和... 目的研究Decapty1/HMG/HCG长方案促超排卵对子宫内膜ICAM-1表达的影响,分析ICAM-1变化与血清E2、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该方案高获卵率而低妊娠率的原因,为临床改善促排卵方案,提高IVF-ET的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小白鼠分为NC组和COH组,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两组小鼠pd1~pd6子宫内膜ICAM-1蛋白的表达。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小鼠pd1~pd6血清E2、P的水平。结果NC组中ICAM-1于pd4表达最明显(P(0.01),COH组中ICAM-1于pd3表达最明显(P(0.01)。ICAM-1蛋白的表达高峰和血清高峰点P/E2呈正相关关系(r=0.756,P(0.01)。结论Decapty1/HMG/HCG可能通过改变血清E2、P水平,使子宫内膜种植窗开放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降低子宫内膜接受性,这可能是影响IVF-ET妊娠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种植窗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雌二醇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罗国群 陈娟 陈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例正常子宫颈、24例CIN、44例子宫颈癌石蜡标本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中...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例正常子宫颈、24例CIN、44例子宫颈癌石蜡标本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83.33%、95.4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正常子宫颈与CIN比较、CIN与宫颈癌比较,VEGF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EGF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提示这种蛋白有可能作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一种免疫组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 宫颈癌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期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哪一个是低预后患者的更优选方案? 被引量:3
8
作者 谢重驹 劳群秀 +2 位作者 马文敏 杨美琼 况沂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581-1587,共7页
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波塞冬(POSEIDON)1组、2组低预后人群中的促排卵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的600例患者共630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促排卵方案的... 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波塞冬(POSEIDON)1组、2组低预后人群中的促排卵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的600例患者共630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卵泡期长方案组(303例共315周期)和拮抗剂方案组(297例共315周期),并以年龄、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为变量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并进一步按获卵数及AFC分层分析两种方案患者的卵泡输出率(FORT)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AMH、BMI、AFC以及基础激素水平等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促排卵结局:卵泡期长方案组患者的FORT(62.3%vs.53.5%)及卵母细胞转化指数(FOI)(51.5%vs.45.6%)均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组(P<0.05),且Gn用药总量也显著升高(P<0.01),而2PN率(65.1%vs.68.8%)、可利用D3胚胎率(76.4%vs.80.1%)显著降低(P<0.05)。临床妊娠结局中,两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获卵数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当获卵数>4个时,卵泡期长方案的FORT高出5%以上;当获卵数≤4个时,两种方案的FORT相似(P>0.05)。患者按照AFC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卵泡期长方案组患者的FORT均高于拮抗剂方案组(P<0.01),且随窦卵泡数增加两组的FORT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建议联合前一周期的获卵数评估卵巢反应。在获卵数>4个的POSEIDON 1组、2组患者中,卵泡期长方案有更高的FORT。当获卵数≤4个时,两个方案的FORT相似,考虑拮抗剂方案较高的成本效益,并可进行“双促排卵”策略,建议采用拮抗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期长方案 波塞冬 卵泡输出率 低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种植失败的竞争性内源核糖核酸调控网络构建及其临床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楚婷 余婷 +5 位作者 王芳 安慧玲 史昊 黄凯 刘亚平 翟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3050-3058,共9页
目的构建反复种植失败(RIF)相关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并进行临床样本验证。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得到RIF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数据集,构建lncRNA-miRNA-mRNA的ceRNA调... 目的构建反复种植失败(RIF)相关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并进行临床样本验证。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得到RIF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数据集,构建lncRNA-miRNA-mRNA的ceRNA调控网络。同时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索网络中的枢纽基因。回顾性收集2020—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RIF患者和对照组(助孕后至少有1次妊娠史)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RIF相关枢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应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技术验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构建了由32个lncRNA、31个miRNA和88个mRNA组成的RIF相关ceRNA调控网络,并利用WGCNA鉴定出7个RIF相关枢纽基因。将ceRNA网络中的88个mRNA与枢纽基因取交集得到2个RIF相关关键基因:VCAM1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A)。临床验证中,对照组和RIF组的年龄[M(Q_(1),Q_(3))]分别为26.50(25.00,34.00)和30.50(25.75,35.25)岁(P>0.05)。与对照组相比,RIF组子宫内膜中VCAM1的mRNA[M(Q_(1),Q_(3))][0.30(0.15,0.42)比0.99(0.69,1.34),P=0.001]和蛋白表达水平[M(Q_(1),Q_(3))][0.44(0.16,1.27)比2.39(1.58,2.58),P<0.001]均降低。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RIF相关ceRNA调控网络,并通过临床样本证实RIF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VCAM1的表达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反复种植失败 非编码RNA GEO 竞争性内源核糖核酸 枢纽基因
原文传递
囊胚期胚胎培养与移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文敏 李海仙 +1 位作者 张静雯 邓伟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4604-4605,共2页
目的:研究囊胚期胚胎培养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行常规IVF-ET助孕的80个周期,常规取卵、受精后随机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和囊胚期胚胎移植两组,每组各40例,卵裂期胚胎移植组第2天或第3天进行胚胎移植... 目的:研究囊胚期胚胎培养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行常规IVF-ET助孕的80个周期,常规取卵、受精后随机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和囊胚期胚胎移植两组,每组各40例,卵裂期胚胎移植组第2天或第3天进行胚胎移植,囊胚期胚胎移植组采用Quinn's培养基序贯培养,第5天或第6天行至少1个3期以上囊胚移植,比较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平均胚胎植入数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获卵数和受精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平均胚胎植入数分别为(2.43±0.54)枚和(1.52±0.47)枚、生化妊娠率分别为60.0%和47.5%、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2.5%和30.0%,平均移植胚胎数和妊娠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囊胚期胚胎移植组移植较少的胚胎即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采用囊胚期胚胎移植可明显提高IVF-ET妊娠率,并可降低胚胎植入数,从而减少多胎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体外受精 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