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邬素珍 许焕英 +3 位作者 朱巧玲 陈玉 谭敏华 陈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704-1709,共6页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Ⅰ~Ⅱ期EM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宫腹腔镜手术和术后...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Ⅰ~Ⅱ期EM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宫腹腔镜手术和术后经阴道卵泡监测指导同房3个月经周期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体质辨识结果给予中药内异方加减口服和排毒活血灌肠方保留灌肠的中医综合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无其他特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变化情况,并于术后每个月随访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1)180例EM合并不孕患者的体质以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为主,是EM合并不孕患者的高发体质.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试验组的平和质比例高于对照组,气郁质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和质较治疗前明显增加,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体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年内,试验组的总妊娠率为68.89%(6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3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妊娠率分别为36.67%(33/90)和42.11%(24/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1%(10/90)和21.25%(1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2组累积妊娠率,试验组的累积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妊娠时间(中位妊娠时间9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妊娠时间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Ⅰ~Ⅱ期EM合并不孕患者,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使用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偏颇的体质,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缩短中位妊娠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 体质辨识 中医综合治疗 内异方 排毒活血灌肠方 术后妊娠率 中位妊娠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外治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玉 邬素珍 朱巧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外治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12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中医综合外治组(温肾暖宫贴联合雀啄灸治疗组,即A组)、雀啄灸组(B组)、中药内服组(C组)、空白组(D组)各3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外治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12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中医综合外治组(温肾暖宫贴联合雀啄灸治疗组,即A组)、雀啄灸组(B组)、中药内服组(C组)、空白组(D组)各30例。观察四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肾虚血瘀证候积分及Ca125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中医综合外治组治疗3个月及停治疗3个月的痛经症状评分及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外治法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疼痛程度,降低肾虚血瘀证候积分,且疗效持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中医外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体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邬素珍 许焕英 +2 位作者 陈玉 朱巧玲 谭敏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索岭南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体质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建的"中医体质量表",对816例EM患者(病例组)和50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目的】探索岭南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体质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建的"中医体质量表",对816例EM患者(病例组)和50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及判定。【结果】(1)816例EM患者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5位的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是EM的高发体质;506例健康女性中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5位的体质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其中以平和质最为常见。2组间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发病呈正相关(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与EM发病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地区EM患者与健康女性的体质分布上存在有明显不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发病呈正相关,是EM发病的危险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质 相关性研究 回归分析 岭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异膏治疗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邬素珍 陈霞 +3 位作者 许焕英 陈玉 朱巧玲 谭敏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268-1273,共6页
【目的】探讨内异膏治疗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肾虚血瘀证EM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内异膏方组和内异方汤剂组,每组各35例。内异膏方组给予内异膏治疗,内异方汤剂组给予内异方汤剂治疗,均在非经期服用,... 【目的】探讨内异膏治疗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肾虚血瘀证EM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内异膏方组和内异方汤剂组,每组各35例。内异膏方组给予内异膏治疗,内异方汤剂组给予内异方汤剂治疗,均在非经期服用,经期停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痛经程度评分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痛经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完成病例观察66例,其中内异膏方组和内异方汤剂组各33例。(2)治疗3个月后,内异膏方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33/33),内异方汤剂组为84.8%(28/33);组间比较(Mann-Whitney U检验),内异膏方组的痛经疗效明显优于内异方汤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痛经VAS评分和痛经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内异膏方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内异方汤剂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3个月后,内异膏方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而内异方汤剂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内异膏方组对血清CA125水平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内异方汤剂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谷丙转氨酶、肌酐等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内异膏方组治疗肾虚血瘀证EM痛经的疗效明显优于内异方汤剂组,且服用方便,治疗过程安全、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异膏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肾虚血瘀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复元膏治疗脾虚证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邬素珍 许焕英 +3 位作者 曾志强 陈玉 朱巧玲 谭敏华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复元膏”对脾虚证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程度、脾虚证候积分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乳腺外科、妇科进行手术的脾虚证POF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汤剂组和膏方组,各组60例,均治疗1个月;观... 目的探讨“术后复元膏”对脾虚证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程度、脾虚证候积分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乳腺外科、妇科进行手术的脾虚证POF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汤剂组和膏方组,各组60例,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两组疲劳程度、脾虚证候积分改善及对T淋巴细胞指标(CD3^+、CD4^+、CD4^+/CD8^+)的影响。结果(1)“术后复元膏”治疗脾虚证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总有效率(95.00%)与汤剂组(91.60%)疗效相当(P>0.05),均能改善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2)“术后复元膏”和汤剂在术后第14天、术后第30天均能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程度和脾虚证候积分,且在术后第14天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程度和脾虚证候积分的疗效相当(P>0.05),而在术后第30天“术后复元膏”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程度和脾虚证候积分的疗效优于汤剂(P<0.05);(3)“术后复元膏”和汤剂在术后第14天、术后第30天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在第14天提高患者CD3^+、CD4^+、CD4^+/CD8^+水平的疗效相当(P>0.05);而在术后第30天“术后复元膏”提高患者CD3^+、CD4^+、CD4^+/CD8^+水平的疗效优于汤剂(P<0.05)。结论“术后复元膏”治疗脾虚证术后疲劳综合征,可有效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数量,改善患者术后疲劳程度和脾虚证候,提高疾病整体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复元膏 术后疲劳综合征 疲劳程度 脾虚证候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仙汤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所致围绝经期症状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邬素珍 许焕英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二仙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术后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方法:纳入腹腔镜手术术中诊断为Ⅲ~Ⅳ期,且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使用诺雷得治疗12周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EM患者,共120例,... 目的:观察二仙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术后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方法:纳入腹腔镜手术术中诊断为Ⅲ~Ⅳ期,且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使用诺雷得治疗12周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EM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用药12周后继续诺雷得皮下注射3次至疗程结束,病例组予口服二仙汤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2组患者潮热汗出、失眠、易激动、疲乏、骨关节肌肉痛、性生活障碍各项症状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和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并随访术后6个月、术后1年EM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潮热汗出、失眠、易激动、疲乏、骨关节肌肉痛、性生活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病例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病例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E2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上升(P<0.05),FSH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下降(P<0.05)。术后6个月、1年复查CA125及盆腔超声,2组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术后加用GnRH-a时,口服二仙汤可以明显减轻GnRH-a引起的低雌激素状态所致的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EM的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围绝经期症状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二仙汤 雌激素 卵泡刺激素 改良Kupperma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运动处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邬素珍 陈玉 许焕英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处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有组织地进行八段...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处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有组织地进行八段锦运动治疗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48%,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尿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AMH、AFC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排卵率高于对照组恢复排卵率。结论:八段锦运动处方可以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排卵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低下 八段锦 激素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董晋豫 刘建雷 +3 位作者 曾赤佳 余俊健 邬素珍 刘劼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1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按照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的培养方法,加入rhlFN-y、rhIL-2、抗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进行体外... 目的:探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按照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的培养方法,加入rhlFN-y、rhIL-2、抗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进行体外诱导培养14天,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诱导培养14d后的CIK细胞中T细胞(CD3+)、杀伤性T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均比诱导前显著增加[(97.67±1.07)%VS(62.47±11.67)%,P<0.01],[(58.55±13.70)%VS(15.72±6.03)%,P<0.01],[(26.68±9.80)%VS(0.64±0.70)%,P<0.01],而辅助性T细胞(CD3+CD4+)、B细胞(CD3-CD19+)、NK细胞(CD3-CD16+56+)比例均比诱导前下降[(37.29±14.03)%VS(45.87±10.96)%,P>0.05],[(0.95±1.17)%VS(29.85±11.29)%,P<0.01],[(1.95±1.08)%VS(16.52±8.68)%,P<0.01]。CD3+CD8+T细胞中,中央型记忆T细胞(CD45RO+CD62L+)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CD45RO+CD62L)、中期分化T细胞(CD27+CD28)、活化T细胞(CD38+HLA-DR+)比例均较诱导前增加[(47.48±20.52)%VS(4.32±3.48)%,P<0.01]、[(52.08±20.60)%VS(2.05±1.47)%,P<0.01],[(79.12±9.24)%VS(3.49±1.57)%,P<0.01],[(27.54±19.24)%VS(1.32±2.1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IFN-Y、rhIL-2、抗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诱导培养的脐带血CIK细胞中的主要细胞群是CD3+CD56+细胞、CD3+CD8+T细胞和CD3+CD4+T细胞,并且以中期分化的记忆T细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单个核细胞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肺膏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儿童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邬素珍 莫珊 +2 位作者 陆柳丹 黄卓红 吴声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为临床多发肺部疾病,且是导致小儿群体顽固性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1]。当前临床尚缺乏CVA特异性治疗措施及药物,西医一般采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支气管扩张剂以及表面激素治疗,可在...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为临床多发肺部疾病,且是导致小儿群体顽固性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1]。当前临床尚缺乏CVA特异性治疗措施及药物,西医一般采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支气管扩张剂以及表面激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临床表现,但治疗周期较长、不良反应多[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扩张剂 抗组胺药 特异性治疗 肺部疾病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不良反应 缓解期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邬素珍 许焕英 +3 位作者 陈玉 朱巧玲 谭敏华 陈霞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5期80-82,87,共4页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痛经患者体质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量表》,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200例EM痛经患者(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痛经患者体质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量表》,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200例EM痛经患者(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及判定。结果两组间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EM痛经患者中血瘀质分布较轻度EM痛经患者、中度EM痛经患者占比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EM痛经患者中血瘀质分布与中度EM痛经患者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100U/L患者的血瘀质分布较CA125正常患者、35U/L≤CA125<100U/L患者占比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正常患者的血瘀质分布与35U/L≤CA125<100U/L患者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痛经患者与健康女性的体质分布上存在有明显不同,以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为主。EM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与血瘀质分布具有相关性,重度EM痛经患者和血清CA125水平≥100U/L患者,血瘀质分布的占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体质分布 血瘀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邬素珍 许焕英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9期33-36,共4页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双链闭环DNA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的良恶性增殖性疾病,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启动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来清除病毒。树突细胞、朗格罕氏细胞、自...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双链闭环DNA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的良恶性增殖性疾病,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启动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来清除病毒。树突细胞、朗格罕氏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抗原提呈、吞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清除HPV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HPV也可以通过多种逃逸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使得HPV感染持续存在,从而导致宫颈病变。因此,进一步深入明确机体感染HPV后所诱导的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免疫反应及免疫逃逸机制,对于下一步研发新药物、新治疗方法和新疫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PV感染的机体免疫反应变化进行系统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 免疫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情志状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玉 邬素珍 朱巧玲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情志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中医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108例,按照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A组)32例、中度疼痛(B组)38例、重度疼痛(C组)38例;按病程分...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情志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中医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108例,按照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A组)32例、中度疼痛(B组)38例、重度疼痛(C组)38例;按病程分为:病程≤12个月(D组)38例、:病程12~24个月(E组)36例、病程>24个月(F组)34例。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比较。结果A组无抑郁及焦虑情绪,B组SAS及SDS评分均高于A组,C组SAS及SD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无焦虑或抑郁情绪,E组SAS及SDS评分高于D组,F组SAS及SDS评分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随着疼痛程度加重而加重,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周期治疗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薄2例
13
作者 陈玉 邬素珍 朱巧玲 《湖北中医杂志》 2020年第7期58-60,共3页
子宫内膜(En)从形态学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随卵巢分泌雌孕激素周期性改变而出现周期性的脱落形成月经。功能层是胚胎着床的部位,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着床。基底层虽不随卵巢激素周期性改变而脱落,但它在经后再生并修复子宫内... 子宫内膜(En)从形态学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随卵巢分泌雌孕激素周期性改变而出现周期性的脱落形成月经。功能层是胚胎着床的部位,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着床。基底层虽不随卵巢激素周期性改变而脱落,但它在经后再生并修复子宫内膜创面以形成新的功能层,所以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损伤会导致功能层受影响而出现子宫内膜过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宫腔粘连 雀啄灸 温肾暖宫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