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大粒型材料lg1的生理特性与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欲鹏 欧阳鸿飞 +7 位作者 王智权 江卫平 彭新红 韩瑞才 谭雪明 石庆华 潘晓华 吴自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31,共9页
对一个大粒型水稻材料lg1表型、光合、灌浆等生理与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粒材料lg1田间表现为植株高大,穗长粒大,千粒质量达47.58 g;光合能力较强,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较对照9311分别小32.1%,3.94%;lg1为同步灌浆,强、弱... 对一个大粒型水稻材料lg1表型、光合、灌浆等生理与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粒材料lg1田间表现为植株高大,穗长粒大,千粒质量达47.58 g;光合能力较强,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较对照9311分别小32.1%,3.94%;lg1为同步灌浆,强、弱势粒早、中、后期灌浆贡献率相差不大,强势粒灌浆时间比弱势粒长;遗传分析表明,F2群体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均呈连续变异的正态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粒宽与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厚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推测粒宽、粒长、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性状同时受一个或多个共同的QTL控制。研究结果为大粒型材料lg1在超高产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粒 光合 灌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不同生态区优质晚籼稻产量、品质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梦洁 杨怡欣 +5 位作者 陈乐 吴媛 解嘉鑫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5,共6页
对6个优质晚籼稻品种在江西北部上高、中部吉安、南部赣州3个不同生态区下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灌浆结实期温度与产量、稻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明确优质晚籼稻的生态适应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随着纬度降低,各品种产量逐渐降低,外观... 对6个优质晚籼稻品种在江西北部上高、中部吉安、南部赣州3个不同生态区下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灌浆结实期温度与产量、稻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明确优质晚籼稻的生态适应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随着纬度降低,各品种产量逐渐降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变优;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峰值粘度、崩解值以及糊化温度增加。优质晚籼稻产量主要受齐穗-成熟阶段的日最高温影响,外观品质主要受齐穗-成熟阶段的日最低温影响,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齐穗-齐穗后20 d的日最低温影响。优质晚籼稻在赣北地区种植能发挥产量优势,而在赣南地区种植则具有品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生态区 产量 品质 温度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量潜力杂交早稻品种的群体自动调节力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小荣 孙嘉 +7 位作者 肖自京 钟蕾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1-858,877,共9页
对比分析2个杂交早稻不同产量潜力品种不同密度下的分蘖、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叶绿素、根系伤流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淦鑫203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为7.73%,极差率为19.70%,平均为7 745.95 kg/h... 对比分析2个杂交早稻不同产量潜力品种不同密度下的分蘖、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叶绿素、根系伤流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淦鑫203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为7.73%,极差率为19.70%,平均为7 745.95 kg/hm2,对照品种淦鑫206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为9.22%,极差率为24.10%,平均为7 469.90 kg/hm2,表明淦鑫203群体自动调节力明显强于CK品种淦鑫206,调节性能是每穗总粒数与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间协调互动平衡之结果;淦鑫203低密度和高密度下的单株茎蘖数均值差距较淦鑫206大,升降更平缓;淦鑫203相同密度处理下的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能力强于淦鑫206,随生育期的波动性大于后者;相同密度下各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均为淦鑫203高于淦鑫206,除完熟期外,各生育阶段淦鑫203叶面积指数的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小于淦鑫206,且其随生育进程的升降更为平缓;相同密度处理下淦鑫203齐穗期倒二叶叶绿素含量高于淦鑫206,完熟期则低于后者,淦鑫203叶绿素起降幅度高于淦鑫206;淦鑫203抽穗后根系伤流量低与高密度间的差距明显小于淦鑫206,但随生育推进下降更为平缓;相同密度下淦鑫203各生育阶段倒二叶ABA含量高于淦鑫206,但不同密度下随生育进程而上升的幅度小于淦鑫206;相同密度下淦鑫203倒二叶ZR含量随生育进程而下降的幅度小于淦鑫206,淦鑫203高密度处理在不同密度下的倒二叶ZR含量最高,但下降幅度也最大,淦鑫206则为低密度下最高,下降幅度最小;总体上,相同密度下各生育阶段淦鑫203倒二叶IAA和GA3含量高于淦鑫206,但不同密度处理下波动性高于淦鑫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不同产量潜力品种 群体自动调节力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汤飞宇 莫旺成 +1 位作者 王晓芳 肖文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51-156,共6页
为阐明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对9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F1代20个组合皮棉产量和9个株型性状的2年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 为阐明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对9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F1代20个组合皮棉产量和9个株型性状的2年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明,9个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表型贡献率分布在0.1%~11.1%之间。主茎节距、始果枝高、果节数对皮棉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遗传贡献率,分别为29.8%、6.2%和5.7%,果枝夹角对皮棉产量的加性遗传方差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39.9%);果节数对皮棉产量的显性遗传方差贡献率最高(57.8%);主茎节距对皮棉产量有极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遗传方差贡献率(17.7%),其它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加性×环境互作遗传方差、显性×环境互作遗传方差的贡献率较小或不显著。亲本2和4的果节数、亲本3、5和6的始果枝高、亲本7的主茎节距对其皮棉产量有最大的加性贡献,表明对皮棉产量加性效应贡献最大的株型性状因不同亲本而异。多数杂交组合皮棉产量的显性效应主要受果节数的影响,因此,果节数可作为间接选择皮棉产量显性效应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株型性状 皮棉产量 条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素内酯对稻草基质育秧水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廖莎 谭雪明 +3 位作者 李木英 胡凯 潘晓华 石庆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目的】筛选出机插水稻基质育秧芸薹素内酯(BR)适宜的施用方法及最佳用量。【方法】以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探究BR不同处理方式和浓度对机插早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BR可以提高秧苗的抗氧... 【目的】筛选出机插水稻基质育秧芸薹素内酯(BR)适宜的施用方法及最佳用量。【方法】以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探究BR不同处理方式和浓度对机插早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BR可以提高秧苗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及C/N,秧苗根系活力提高了13.24%~48.31%,利于形成抗性强的健壮秧苗;喷施方式对提高秧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佳,基施方式对降低秧苗丙二醛含量效果最好。施用适量BR也可促进秧苗机插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喷施方式效果最好;浸种、喷施方式还能增强秧苗机插后20~30d的单株分蘖力。【结论】播种前和出苗后进行两次适量的BR处理,有利形成壮苗和栽后活棵返青及分蘖,以播前0.15 mg/L浸种和秧苗1叶1心期0.10 mg/L喷施效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基质 芸薹素内酯 早稻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季节下水稻茎杆粗度遗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小荣 陈志彬 +5 位作者 贺浩华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10,共6页
选择茎杆粗度差异大的3个亲本CB1(11.0 mm)、CB4(15.5 mm)和CB7(11.5 mm),配制CB1×CB4和CB7×CB4组合,建立了相应的P1、F1、P2、B1、B2、F2群体,将其分为中、晚两个生产季节种植,考察了茎杆粗度性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 选择茎杆粗度差异大的3个亲本CB1(11.0 mm)、CB4(15.5 mm)和CB7(11.5 mm),配制CB1×CB4和CB7×CB4组合,建立了相应的P1、F1、P2、B1、B2、F2群体,将其分为中、晚两个生产季节种植,考察了茎杆粗度性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理论的Akaike信息准则(AIC)在B1、B2、F2代中鉴定影响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存在与否,主基因存在时通过分离分析估计主基因和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及所占总变异的分量。结果表明该性状在所有2个季别中B1、B2、F2中均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27.60%~63.69%,多基因遗传率为1.39%~30.07%,总基因型遗传率为39.43%~82.01%,茎粗性状的遗传率受种植季别及所配组合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杆粗度 种植季节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小荣 陈志彬 +5 位作者 贺浩华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9-1324,共6页
选择每穗粒数和每穗二次枝梗数差异大的2个水稻亲本CB1(每穗粒数87.83粒,每穗二次枝梗数12.77个)、CB4(每穗粒数150.70粒,每穗二次枝梗数25.75个),配制CB1×CB4组合,建立了相应的P1、F1、P2、B1、B2、F2群体,将其分为中季和晚季两... 选择每穗粒数和每穗二次枝梗数差异大的2个水稻亲本CB1(每穗粒数87.83粒,每穗二次枝梗数12.77个)、CB4(每穗粒数150.70粒,每穗二次枝梗数25.75个),配制CB1×CB4组合,建立了相应的P1、F1、P2、B1、B2、F2群体,将其分为中季和晚季两个生产季节种植,考查了每穗粒数和每穗二次枝梗数性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理论的Akaike信息准则(AIC)在B1、B2、F2代中鉴定影响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存在与否,主基因存在时,通过分离分析估计主基因和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及所占总变异的分量。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在所有B1、B2、F2中均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模型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17.717%~63.562%,多基因遗传率为21.188%~59.449%,总基因型遗传率为76.029%~92.973%,每穗粒数遗传率受种植季别影响明显;每穗二次枝梗数在所有B1、B2、F2中均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模型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59.537%~71.787%,多基因遗传率为6.431%~23.870%,总基因型遗传率为78.121%~87.298%;每穗二次枝梗数遗传率受种植季别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每穗粒数 二次枝梗数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基质育秧不同烯效唑处理对水稻秧苗生理活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廖莎 谭雪明 +3 位作者 李木英 胡凯 潘晓华 石庆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96-102,共7页
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下,以泰优39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喷施和基施3种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生理活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烯效唑可以增强秧苗根系活力30%以上,增强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全氮及淀... 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下,以泰优39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喷施和基施3种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生理活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烯效唑可以增强秧苗根系活力30%以上,增强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全氮及淀粉含量,利于形成抗性强的健壮秧苗。3种方式烯效唑处理下秧苗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以基施方式提高全氮含量、浸种方式提高淀粉含量的效果最佳;以浓度100 mg/L浸种、150 mg/L喷施和100 mg/L基施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同时,施用烯效唑还可促进秧苗栽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以基施方式效果最好,不仅能增强秧苗的单株及群体分蘖能力,还可延长分蘖期,推迟高峰分蘖数时期。生产中,烯效唑浸种以浓度50~100 mg/L,喷雾以浓度100~150 mg/L,基施以浓度175~250 mg/L为宜,有利于形成健壮秧苗,利于栽后活棵、返青、分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基质 烯效唑 浸种 喷施 基施 水稻 秧苗 机插移栽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季节下水稻株高遗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小荣 陈志彬 +5 位作者 贺浩华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39-5141,5144,共4页
[目的]对不同种植季节下水稻株高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择株高差异大的3个亲本CB1、CB4和CB7,配制CB1×CB4和CB7×CB4组合,建立相应的P1、F1、P2、B1、B2、F2群体,将其分为中、晚2个生产季节种植,考察了株高性状。利用主基因+... [目的]对不同种植季节下水稻株高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择株高差异大的3个亲本CB1、CB4和CB7,配制CB1×CB4和CB7×CB4组合,建立相应的P1、F1、P2、B1、B2、F2群体,将其分为中、晚2个生产季节种植,考察了株高性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理论的Akaike信息准则(AIC)在B1、B2、F2代中鉴定影响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存在与否,主基因存在时通过分离分析估计主基因和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及所占总变异的分量。[结果]株高在所有2个季别B1、B2、F2中均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38.63%~78.53%,多基因遗传率为1.72%~36.04%,总基因型遗传率为45.52%~92.93%;2个遗传群体2季别下株高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分别为-4.56、-9.16、-7.19和-9.38,表明主基因加性效应会降低株高性状的表达。[结论]水稻茎粗性状的遗传率受种植季别及所配组合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不同种植季节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atp9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丽娟 陶瑶 +6 位作者 钟思荣 吴凌敏 聂亚平 周玮 刘栋 王建革 刘齐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6,共9页
atp9基因是烟草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为研究atp9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烟草雄性不育形成中的作用,根据atp9基因全长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正、反义干扰片段,将长度为239bp的atp9基因的正、反向干扰片段分别连接到linker片段的两侧,最后插... atp9基因是烟草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为研究atp9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烟草雄性不育形成中的作用,根据atp9基因全长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正、反义干扰片段,将长度为239bp的atp9基因的正、反向干扰片段分别连接到linker片段的两侧,最后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成功地构建了atp9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烟草保持系品种中烟90,结果证明atp9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已整合到中烟90基因组中。经抗性筛选以及分子检测最终获得41株转pCAMBIA1301-atp9-RNAi烟草植株,其中阳性烟草有20株,转化率为48.8%。研究结果为下一步验证atp9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烟草雄性不育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atp9基因 RNAI 表达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棉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协方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飞宇 王晓芳 +2 位作者 莫旺成 肖小红 肖文俊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5-1292,共8页
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陆地棉棉铃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各项遗传协方差分量。结果表明,绒长与铃纵径呈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正相关,麦克隆值与铃横径呈显著的加性负相关,与铃形指数呈显著的加性正相关,比强度与铃横... 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陆地棉棉铃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各项遗传协方差分量。结果表明,绒长与铃纵径呈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正相关,麦克隆值与铃横径呈显著的加性负相关,与铃形指数呈显著的加性正相关,比强度与铃横径和纵径均呈极显著的加性正相关。除整齐度外,其它4个纤维品质性状与3个棉铃形态性状的基因型相关以正向加性遗传相关为主,因此在低世代间接选择棉铃形态性状对改良纤维品质是有效的。绒长与单铃重、单铃纤维重、单铃种子重和单铃种子数均存在极显著的正向显性遗传协方差,比强度与单铃种子重呈显著的显性遗传正相关。纤维品质性状与4个棉铃内产量因子的基因型相关主要来自正向的显性遗传相关,表明可以通过杂种优势利用实现两者的同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棉铃性状 纤维品质 遗传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赛金 曾研华 +1 位作者 倪国荣 潘晓华 《科技广场》 2012年第12期179-185,共7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江西省水稻秸秆资源概况,分析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水稻秸秆还田的理化、生态及社会等综合效益,综述了江西省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的几项技术。
关键词 江西 水稻秸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017年棉花生产应用品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磊 付高平 +2 位作者 韦礼飞 夏绍南 罗海华 《棉花科学》 2018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了实现江西棉花绿色轻简增效发展。通过对江西省棉花主产区2017年棉花生产应用品种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江西植棉区推广应用的品种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为主,约占植棉面积比例96%,常规棉品种种植面积比2016年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棉花... 为了实现江西棉花绿色轻简增效发展。通过对江西省棉花主产区2017年棉花生产应用品种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江西植棉区推广应用的品种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为主,约占植棉面积比例96%,常规棉品种种植面积比2016年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棉花直播面积加大、为减少生产成本的必然选择;在推广应用的品种中,国审棉花品种所占比例较大。并分析了江西省棉花生产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提出了要从品种创新、品种区域布局、种子标准化生产、逐步实行棉花机械采收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植棉区 品种应用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链霉菌JD211对水稻秧苗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陶陶 倪国荣 +3 位作者 邵正英 曾勇军 潘晓华 魏赛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5-1811,共7页
【目的】研究链霉菌JD211对水稻秧苗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为其在水稻育秧上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春光1号和链霉菌JD211为试验材料,采用塑料桶旱育育秧方式,设0(CK)及1、5、10、15、20、25g/kg链霉菌JD211处理,每处理6... 【目的】研究链霉菌JD211对水稻秧苗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为其在水稻育秧上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春光1号和链霉菌JD211为试验材料,采用塑料桶旱育育秧方式,设0(CK)及1、5、10、15、20、25g/kg链霉菌JD211处理,每处理6桶,每桶落谷量120粒,加水室温下孵育2 d,于秧龄20、30 d时测定秧苗形态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链霉菌JD211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在同一生育时期,接种低浓度链霉菌JD211的水稻秧苗在叶长、叶宽、苗高、整齐度、基宽、主根长、根数、白根数、根活力、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根冠比、充实度、茎叶NPK积累量、茎叶及根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秧龄20 d时链霉菌JD211接种量为1 g/kg处理组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接种量为10和5 g/kg处理组;秧龄30 d时接种量为1 g/kg处理组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接种量为5、15 g/kg处理组。【结论】当链霉菌JD211固体菌剂接种量为1 g/kg时能够促进水稻秧苗生长,明显提高秧苗的综合素质,可在水稻育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链霉菌JD211 固体菌剂 秧苗形态生理特征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不同基因型耐低氮性和氮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钟思荣 龚丝雨 +3 位作者 张世川 陈仁霄 刘齐元 翟小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56-1663,共8页
筛选耐低氮能力强、氮效率高的作物基因型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节约矿质营养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论述作物耐低氮性和氮效率的概念、筛选时期、评价指标,分析两者的异同点,发现作物耐低氮性和氮效率两者评价的指标... 筛选耐低氮能力强、氮效率高的作物基因型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节约矿质营养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论述作物耐低氮性和氮效率的概念、筛选时期、评价指标,分析两者的异同点,发现作物耐低氮性和氮效率两者评价的指标和时期基本类似。同时,比较了氮素营养划分的不同类型,认为将不同基因型划分成低效不响应型、低效响应型、高效不响应型、高效响应型更合理,能更清晰表现出不同品种对氮素的利用状况。合理、全面评价作物不同基因型对氮素的利用状况,加强对作物耐低氮性和氮效率的生理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对于作物育种、栽培及发展节约高效的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耐低氮性 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hsA驱动的烟草orf25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陶瑶 饶文平 +6 位作者 吴凌敏 谢丽娟 聂亚平 钟思荣 周玮 王建革 刘齐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06-1514,共9页
为研究orf25基因的功能及其与烟草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通过PCR方法从质粒p UC57-Pchs A中扩增了花特异性启动子Pchs A,并以其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中的组成型启动子Ca MV35S,然后将orf25基因插入到Pchs A启动子下游,构建由Pchs A启... 为研究orf25基因的功能及其与烟草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通过PCR方法从质粒p UC57-Pchs A中扩增了花特异性启动子Pchs A,并以其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中的组成型启动子Ca MV35S,然后将orf25基因插入到Pchs A启动子下游,构建由Pchs A启动子驱动的orf25基因表达载体,测序结果显示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Pchs A-orf25构建成功。将该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雄性不育烟草MS革新3号,共获得76株转基因烟草植株,经PCR鉴定,转基因阳性植株为18株,转化率为23.7%。研究结果证明目的基因orf25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与烟草雄性不育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orf25基因 表达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魏广伟 阳慧怡 +6 位作者 王敏 苏如奇 王小慧 沈庭海 杨茜 方圣 吴自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22-130,共9页
探究芝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对芝麻种质资源进行综合性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为芝麻优质品种的推广和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193份芝麻种质资源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记录,通过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析芝麻种质资源的... 探究芝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对芝麻种质资源进行综合性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为芝麻优质品种的推广和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193份芝麻种质资源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记录,通过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析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运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芝麻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5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H′)在0.17~0.90之间,8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CV)在3.32%~45.33%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H′)在1.77~2.04之间,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大于质量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193份芝麻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Ⅰ类群为低始蒴高度、高单株蒴果数和高产的优质种质资源,Ⅱ类群为较高单株蒴果数和千粒质量的潜力种质资源,Ⅲ类群为高秆、高每蒴粒数和高千粒质量的特殊种质资源,Ⅳ类群为低秆、低单株蒴果数和低产的较差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表明,当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时,13个表型性状被转换为7个综合因子,贡献率分别为19.24%、16.89%、12.67%、10.50%、8.17%、7.54%、6.79%,通过计算综合评价D值,筛选出综合表现最好的2个品系:17-52和17-51;以综合评价D值为因变量,13个性状为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到评价芝麻种质的8个关键性指标。参试芝麻种质资源8个数量性状变异幅度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均呈现出正态分布;单株产量、株高、主茎茸毛量、始蒴高度、空梢尖长度、千粒质量、每叶腋花数、蒴果棱数可作为反映芝麻种质资源优劣的重要农艺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如奇 徐志荣 +2 位作者 韩瑞才 李祖军 吴自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粳稻品种Kitaake为试验材料,于苗期2叶1心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并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研究不同浓度的SNP对水稻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粳稻品种Kitaake为试验材料,于苗期2叶1心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并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研究不同浓度的SNP对水稻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均下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降低。叶面喷施SNP可减缓叶绿素的分解,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不同浓度SNP对水稻幼苗的生理生化影响存在差异,50μmol/L SNP处理后,SOD和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增幅均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也较高。【结论】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水稻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型早籼稻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春花 毕永基 +2 位作者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6期13-1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型早籼稻气冠温差(CTD)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质种质资源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低温型和高温型早籼稻品种各3个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栽培管理措施下,监测孕穗期、抽穗期...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型早籼稻气冠温差(CTD)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质种质资源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低温型和高温型早籼稻品种各3个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栽培管理措施下,监测孕穗期、抽穗期各品种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并测定叶片光合性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明确气冠温差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高温型品种相比,低温型品种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也较高,且SOD、CAT、POD活性较强,丙二醛含量较低,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相差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籼稻CTD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CTD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SPAD值和SOD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气冠温差 光合 生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orf25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20
作者 陶瑶 饶文平 +5 位作者 吴凌敏 谢丽娟 聂亚平 钟思荣 王建革 刘齐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1-828,共8页
为更好地研究烟草雄性不育的机理,构建orf25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orf25基因是ATP合成酶F(0)部分的4个亚基因之一。以雄性不育烟草MS革新3号为受体材料,利用组成型启动子Ca MV35S构建orf25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p BI121-orf25导入... 为更好地研究烟草雄性不育的机理,构建orf25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orf25基因是ATP合成酶F(0)部分的4个亚基因之一。以雄性不育烟草MS革新3号为受体材料,利用组成型启动子Ca MV35S构建orf25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p BI121-orf25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orf25基因遗传转化MS革新3号,结果证明载体上的目的基因orf25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获得了52株转p BI121-Ca MV35Sorf25基因烟草植株,经PCR鉴定,转基因阳性植株有14株,转化率为26.9%。为下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与烟草雄性不育性的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orf25基因 表达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