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手术病人脑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树恩 武广义 郭晓俊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手术人脑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Ⅰ或Ⅱ及择期手术病人16例,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血压,右侧颈内静脉逆向穿刺,行右颈内静脉球部置管,并进行高容量血...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手术人脑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Ⅰ或Ⅱ及择期手术病人16例,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血压,右侧颈内静脉逆向穿刺,行右颈内静脉球部置管,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5ml/kg,输液速率为50ml/min.分别于稀释前即刻(T0),稀释后15min(T1),90min(T2)、采取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血、分别进行血气分析、乳酸、血糖、红细胞比容 (Hct)及血红蛋白(Hb)测定,并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乳酸浓度差(VADL)、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v)O2]/脑氧摄取率(CERO2)和脑葡萄糖摄取率(CMRGIu). 结果:与T0比较,T1时SvO2上升、D(a-v)O2、CERO2、下降、T2时D(a-v)O2下降(P<0.05),T1、T2时Hb降低(P<0.05),其余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全身麻醉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增加脑氧供应,维持脑氧和能量代谢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脑耗氧 葡萄糖 麻醉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立和发展疼痛科
2
作者 姚军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66-466,共1页
卫生部于2007年7月16日下发[2007]227号文件,在二级以上医院可以增设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主要进行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政策必将推动疼痛诊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当前我国的疼痛事业发展状况各地存在很大... 卫生部于2007年7月16日下发[2007]227号文件,在二级以上医院可以增设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主要进行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政策必将推动疼痛诊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当前我国的疼痛事业发展状况各地存在很大差距,疼痛科如何获得全面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疼痛科,正是我们要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在我从事的疼痛诊疗多年工作中,体会到疼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从大学实习期间我就开始对疼痛产生了极大兴趣,毕业后在完成繁重的临床麻醉工作后,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相关疼痛方面的书籍,从中捕捉疼痛诊疗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从一次次发现和一次次实践中使自己掌握了疼痛诊疗方面的知识,使得自己能够顺利地开展疼痛科的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科 二级以上医院 疼痛疾病 历史意义 实习期间 麻醉工作 诊疗 卫生部
原文传递
兔膝关节炎模型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后关节软骨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军 武广义 +3 位作者 王红杰 李前进 王颖 李耀伟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对兔膝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病理影响。方法选择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4只,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预防照射、防治照射、治疗照射组,每组中又设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兔膝关...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对兔膝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病理影响。方法选择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4只,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预防照射、防治照射、治疗照射组,每组中又设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结果照射各组膝关节软骨病理总积分和软骨细胞病理变化积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和P<0.01)。电镜观察显示照射组软骨细胞的破坏明显减少,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明显,以防治照射组为著。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明显减缓膝关节软骨的病理过程,对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延长照射时间和疗程会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 照射 软骨 关节 病理学 观察
原文传递
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姚军 余丽娟 安海水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腰椎间孔神经阻滞并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对照组行单纯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观...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腰椎间孔神经阻滞并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对照组行单纯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疗效,两组并进行比较。结果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优良率(92.2%,95/10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1.4%,79/97例)(P<0.05);3个月和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优良率(92.2%,94/102例;90.2%,92/102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8.4%,76/97例;76.3%,74/ 97例)(P<0.01)。结论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松解,较单纯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疗效,其远期效果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孔 神经阻滞 针刀 椎间孔松解
原文传递
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ACTH、皮质醇及体液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红杰 王晓明 +3 位作者 左辉 李耀纬 余丽娟 张韶华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超激光(SL)照射星状神经节(SG)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息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Ⅰ组,n=20),照射组(Ⅱ组,n=20)。照射组在麻醉诱导前用超... 目的观察超激光(SL)照射星状神经节(SG)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息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Ⅰ组,n=20),照射组(Ⅱ组,n=20)。照射组在麻醉诱导前用超激光治疗仪(Super Lizer HA-550)先后照射两侧SG,功率60%~80%,照2s,停2s,每侧各10 min。Ⅰ组不启动治疗仪,余同Ⅱ组。观察入室(T1)、切皮(T2)和术毕30 min(T3)时ACTH、皮质醇和IgG、IgA、IgM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Ⅰ组T3时ACTH和T2、T3时皮质醇均显著升高(P<0.05,P<0.01);Ⅱ组仅T3时皮质醇明显升高(P<0.05),Ⅰ组T3时ACTH和皮质醇明显高于Ⅱ组(P<0.05)。与T1比较,T2、T3时两组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T3时Ⅱ组IgG明显高于Ⅰ组(P<0.05),T2、T3时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术前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可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体液免疫的抑制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麻醉和手术所致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 乳腺癌 ACTH 皮质醇 免疫 体液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