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背景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食品化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聪 向晨曦 朱静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4期22-24,共3页
研究性教学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案例设计或问题等构建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来看,我国涉及“大数据背景下研究性教学”的... 研究性教学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案例设计或问题等构建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来看,我国涉及“大数据背景下研究性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在中国知网以“研究性教学”“大数据”为篇名、关键词组合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4月14日,所得文献仅为4篇,且发表时间都在2021年之前。本文以信阳农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食品化学课程为例,探究了大数据背景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与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 大数据背景下 中国知网 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品化学课程 案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育人视域下“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邢淑婕 王荣荣 +3 位作者 李建芳 朱静 张阳阳 雷磊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3年第4期237-242,共6页
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进行教学设计,将家国情怀、诚信与法治意识、责任与担当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职业素养等融入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怀,提... 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进行教学设计,将家国情怀、诚信与法治意识、责任与担当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职业素养等融入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怀,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研究并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教学目标设计之中,并采用优化后的PBOPPSS教学模式加以实施,使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感、培育良好职业道德,以期为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育人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3
作者 张阳阳 刘晓媛 +3 位作者 余鸿飞 侯贺丽 李建芳 嵇丹丹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28,共6页
该研究以带皮猕猴桃、红茶菌液为原料发酵制备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通过探究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还原糖)消耗、产物(乙醇)生成趋势,建立相关动力学方程,并对其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反映酵母菌生长及乙醇生... 该研究以带皮猕猴桃、红茶菌液为原料发酵制备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通过探究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还原糖)消耗、产物(乙醇)生成趋势,建立相关动力学方程,并对其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反映酵母菌生长及乙醇生成变化的Boltzmann模型、还原糖消耗的Logistic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0.98,可有效反映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中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发酵192 h时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101.69 mg/mL和735.35 mg/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发酵192 h时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3.6%、91.5%;羟基(·OH)自由基清除率呈升高趋势,发酵336 h时达到最高,为54.48%。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液猕猴桃果酒 发酵动力学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麸质板栗馒头品质改良剂的配方优化
4
作者 杨晓聪 胡文静 +2 位作者 李世卓 马曾静 李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针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持气性差、不易成型等问题,探究了乳清蛋白、α-淀粉酶、黄原胶、单甘酯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比体积和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复合改良剂配方优化,并... 针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持气性差、不易成型等问题,探究了乳清蛋白、α-淀粉酶、黄原胶、单甘酯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比体积和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复合改良剂配方优化,并测定其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无麸质板栗馒头复合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以大米粉和板栗粉混合粉质量为基准,乳清蛋白添加量20.00%、α-淀粉酶添加量0.45%、黄原胶添加量1.50%、单甘酯添加量0.30%。在此配方下,无麸质板栗馒头的感官评分为73.40±0.50,比体积为(2.73±0.05)mL/g。通过体外消化测定得到优化后的馒头快消化淀粉(RDS)含量为62.64%±0.45%,慢消化淀粉(SDS)含量为20.17%±0.49%,抗性淀粉(RS)含量为17.19%±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麸质 板栗馒头 响应面法 复合改良剂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壳聚糖/百里香精油复合涂膜对圣女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刘畅 周舟 +2 位作者 陈秋怡 田梦奇 张阳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目的制备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壳聚糖(Chitosan,CS)和百里香精油(Thyme Oil,TO)复合涂膜,探究其在圣女果保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TP、CS、TO质量分数配比所制复合涂膜以及浸泡时间对于圣女果的保... 目的制备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壳聚糖(Chitosan,CS)和百里香精油(Thyme Oil,TO)复合涂膜,探究其在圣女果保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TP、CS、TO质量分数配比所制复合涂膜以及浸泡时间对于圣女果的保鲜作用,得到复合涂膜最佳组合。通过测定感官及理化指标,评价复合涂膜最佳组合对圣女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得到复合涂膜最佳组合,茶多酚的质量分数为0.3%,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75%,百里香精油的质量分数为0.6%,浸泡时间为5min。与对照组相比,按此条件处理的圣女果在贮藏结束时的质量损失率(6.12%)最低,感官评分(7.0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27%)、还原糖含量(88.68mg/g)、可滴定酸含量(0.49%)、维生素C含量(23.34mg/100g)、总黄酮含量(4.42 mg/g)均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该复合涂膜能有效维持圣女果在贮藏12 d内的品质,对于圣女果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 茶多酚 壳聚糖 百里香精油 复合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花青素/马铃薯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保鲜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恩胜 杨晓聪 +3 位作者 张雯雯 雷磊 董云翔 李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162,共7页
为开发一种兼具肉类新鲜度智能指示和保鲜的复合膜,将具有抑菌性能的茯苓(PC)和pH颜色响应功能的花青素(AC)与成膜基材明胶(GT)和马铃薯淀粉(PS)共混制备复合膜。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淀粉1 g、明胶3.5 g、茯苓0.4 g、花青素0.15 g时,复合... 为开发一种兼具肉类新鲜度智能指示和保鲜的复合膜,将具有抑菌性能的茯苓(PC)和pH颜色响应功能的花青素(AC)与成膜基材明胶(GT)和马铃薯淀粉(PS)共混制备复合膜。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淀粉1 g、明胶3.5 g、茯苓0.4 g、花青素0.15 g时,复合膜展现出较好的光线阻隔性能、气体阻隔性能、保鲜性能和新鲜度智能指示性能。在4℃条件下,复合膜可将猪肉的货架期延长至9 d,优于未覆膜空白组、聚乙烯(PE)保鲜膜组和PS/GT膜对照组。当复合膜呈浅灰色、浅紫色和微红色时分别对应新鲜肉、次鲜肉和变质肉,可以实现实时、无损地指示猪肉的新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茯苓 保鲜 智能指示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对南湾鳙鱼丸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夏南 刘晓媛 常梦婷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以南湾鳙鱼为原料制作鱼丸,以鱼丸的凝胶特性和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为评价指标,探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对鱼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鱼丸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显著上升(P<0.05),蒸煮损失率显著下... 以南湾鳙鱼为原料制作鱼丸,以鱼丸的凝胶特性和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为评价指标,探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对鱼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鱼丸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显著上升(P<0.05),蒸煮损失率显著下降(P<0.05);随着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的增加,鱼丸的质构特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添加量为7%时鱼丸的品质最佳;在储藏期内,添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可减缓鱼丸的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丸 南湾鳙鱼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凝胶特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关于优化食品生物化学考核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坤 孙鹤 +2 位作者 胡文静 冀浩博 李建芳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高校食品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学科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如何以“新工科”建设要求为目标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对近几年来课程建设...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高校食品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学科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如何以“新工科”建设要求为目标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对近几年来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以及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要求为导向,分析了现行考核制度的弊端,合理系统地探索了对该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建议,同时对开展课程实验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针对性探讨,以期为高校相关专业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考核方式 食品生物化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醅源非酿酒酵母的鉴定及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静 陈晖 +3 位作者 李亚星 肖浩 陈亚蓝 邢淑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1,共8页
为改善传统商业酿酒酵母酿造葡萄酒的风味与口感,以醋醅中分离的菌株JM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耐受性分析;以菌株JM、商业酿酒酵母(SC)和安琪活性生香干酵母(ADY)单菌及混菌发酵酿造葡萄酒,并对其品质进行分... 为改善传统商业酿酒酵母酿造葡萄酒的风味与口感,以醋醅中分离的菌株JM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耐受性分析;以菌株JM、商业酿酒酵母(SC)和安琪活性生香干酵母(ADY)单菌及混菌发酵酿造葡萄酒,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鉴定,菌株JM被鉴定为扁平云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在发酵液中总酯产量为2.64 g/L,其可耐受3.0%柠檬酸、温度35℃、体积分数6%的乙醇及4%NaCl。在不同组别葡萄酒样品中,JM+SC混菌制备的葡萄酒品质最佳,其酒体颜色为紫红色,L*值、a*值、b*值分别为53.93、20.38、4.85;糖度为7°Bx,总酸含量为3.38 g/L,还原糖含量为22.00 g/L,pH为3.58,花色苷含量为205.52 mg/L,酒精度为12.60%vol,总酯含量为1.47 g/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2.21%、32.86%;酒样富含丙酸乙酯和乙酸戊酯,果香浓郁,清爽可口,具备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醅 非酿酒酵母 鉴定 混菌发酵 葡萄酒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粉与豆乳不同质量比对凝固型沙棘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清美 徐源 +3 位作者 张雨洁 叶兆伟 王家东 余鸿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3,99,共5页
以1 L鲜牛乳质量为基准,向其中加入乳清蛋白粉(WPP)、豆乳、沙棘果汁及菌种,混合发酵制备凝固型沙棘酸奶,探究WPP与豆乳不同质量比(WPP与豆乳总质量100 g,A组4∶0,B组3∶1,C组2∶2,D组1∶3,E组0∶4,F组不添加WPP和豆乳,G组不加沙棘果汁... 以1 L鲜牛乳质量为基准,向其中加入乳清蛋白粉(WPP)、豆乳、沙棘果汁及菌种,混合发酵制备凝固型沙棘酸奶,探究WPP与豆乳不同质量比(WPP与豆乳总质量100 g,A组4∶0,B组3∶1,C组2∶2,D组1∶3,E组0∶4,F组不添加WPP和豆乳,G组不加沙棘果汁、WPP和豆乳)对凝固型沙棘酸奶理化特性、微观结构、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C、D、E组酸奶发酵时间约为5 h,A、F、G组酸奶发酵时间约为6 h;各组酸奶脂肪含量差异不大,E组酸奶蛋白质含量最高,为4.55%;A组酸奶的持水力最高,为98.02%±0.05%;C组酸奶(硬度0.45 N±0.03 N,胶着性0.47 N±0.02 N,咀嚼性6.32±0.41,黏附性0.57 N·s±0.07 N·s)的质地和微观结构最佳,且C组在贮存3 d时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粉 豆乳 沙棘酸奶 持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荣荣 刘晓媛 涂剑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228,共7页
为进一步延伸猕猴桃加工链,该研究以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猕猴桃酵素发酵工艺,并分析猕猴桃酵素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为进一步延伸猕猴桃加工链,该研究以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猕猴桃酵素发酵工艺,并分析猕猴桃酵素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及Fe^(3+)的相对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猕猴桃酵素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38∶100(g∶mL)、菌种(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3∶1∶1)接种量0.24%、白砂糖添加量12%,发酵时间144 h,发酵温度26.4℃。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猕猴桃酵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可达1893.30 U/mL。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酵素对DPPH·、ABTS^(+)·、·OH清除率及Fe^(3+)相对还原能力分别为37.2%、80.13%、79.01%及24.65%;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7.98%、2.50%、2.41%及3.58%。综上,经过发酵工艺优化后猕猴桃酵素SOD酶活增加,抗氧化活性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酵素 抗氧化活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以工业发酵工程菌种的选育与保藏为例
12
作者 张阳阳 向晨曦 +2 位作者 汪雅馨 王荣荣 李建芳 《粮食加工》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课程思政是指在高等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食品发酵工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旨在加... 课程思政是指在高等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食品发酵工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旨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影响,推动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情操和扎实学识的新时代青年人才,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发酵工程 菌种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板栗片热泵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13
作者 刘涛 周舟 +2 位作者 王清 涂剑秋 孙闪闪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3,共9页
为了研究大别山板栗片热泵干燥过程和特性,建立其干燥动力学模型,并优化干燥工艺以提高干燥后的品质,以大别山板栗为研究对象进行热泵干燥动力学研究,通过对7种常用干燥模型线性化处理,筛选适合用来描述板栗片热泵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 为了研究大别山板栗片热泵干燥过程和特性,建立其干燥动力学模型,并优化干燥工艺以提高干燥后的品质,以大别山板栗为研究对象进行热泵干燥动力学研究,通过对7种常用干燥模型线性化处理,筛选适合用来描述板栗片热泵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确定并建立最适合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Page模型的预测值曲线和实测值曲线高度吻合,Page模型可用来描述板栗片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板栗片实际生产中的热泵干燥加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片 热泵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熬煮条件对鸡汤中低聚肽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王宝刚 汪金萍 +1 位作者 曹文豪 毕继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探究熬煮条件对鸡汤品质的影响,文章使用微量双缩脲法测定鸡汤中低聚肽含量,并结合感官评分等指标探究低温煮、超声波低温煮和常压蒸煮对鸡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低温煮的低聚肽含量远远高于低温煮和常压蒸煮,并且3种加工方... 为探究熬煮条件对鸡汤品质的影响,文章使用微量双缩脲法测定鸡汤中低聚肽含量,并结合感官评分等指标探究低温煮、超声波低温煮和常压蒸煮对鸡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低温煮的低聚肽含量远远高于低温煮和常压蒸煮,并且3种加工方式的低聚肽含量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超声波低温煮在90℃熬制3 h时低聚肽含量达到最高,为0.90 mg/mL;低温煮在90℃熬制9 h时低聚肽含量达到最高,为0.751 mg/mL;常压蒸煮在熬制3 h时低聚肽含量达到最高,为0.747 mg/mL。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超声波低温煮在80℃熬制2 h时感官评分达到最高,为92.8分;低温煮在90℃熬制6 h时感官评分达到最高,为92.4分;常压蒸煮在熬制2 h时感官评分达到最高,为90.6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汤 感官品质 不同煮制方式 低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酵母对圣女果果酒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15
作者 朱静 陈顺心 +1 位作者 张一鸣 陈亚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4,共8页
该研究以圣女果为原料,以菌株L2323、BO213、F15、RV002和果酒专用酵母为发酵菌种制备圣女果果酒,测定其发酵过程中糖度、总酸、酒精度,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 该研究以圣女果为原料,以菌株L2323、BO213、F15、RV002和果酒专用酵母为发酵菌种制备圣女果果酒,测定其发酵过程中糖度、总酸、酒精度,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确定圣女果果酒的最佳发酵菌株。结果表明,酵母L2323发酵的圣女果果酒在发酵过程中发酵速度最快,产酒精能力较强,发酵结束时,其糖度为2.4°Bx,总酸为16.5g/L,酒精度为16%vol;感官评分最高(86分),酒体色泽通透,具有圣女果独有香气,口味爽口,典型性突出。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丰富(77种),相对含量最高(90.22%),其中,酯类物质种类最多(28种),主要为辛酸乙酯、乳酸乙酯等,赋予果酒水果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果酒 酵母 发酵 品质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烹调工艺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16
作者 周枫 刘畅 +2 位作者 曹蒙 李飞 张园园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1期55-58,共4页
烹调工艺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本文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使其更契合应用型本科的学科建设要求,有利于烹饪专业对于应用型本... 烹调工艺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本文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使其更契合应用型本科的学科建设要求,有利于烹饪专业对于应用型本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烹调工艺学 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中式面点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
17
作者 王宝刚 周舟 +2 位作者 王雪菲 靳羽慧 曹蒙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5期93-96,共4页
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分析“中式面点工艺学”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目标,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思政教育与新工科专业课程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烹饪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中式面点工艺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硒化木寡糖的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清 陈晖 +3 位作者 刘涛 王如江 郑雪珂 桑大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以木寡糖(XOS)为原料,Na_(2)SeO_(3)为硒化剂,BaCl_(2)为催化剂制备硒化木寡糖(XOS-Se)。以XOS-Se中Se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XOS-Se的制备工艺。通过紫外光谱(UV)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确定XOS是否硒化... 以木寡糖(XOS)为原料,Na_(2)SeO_(3)为硒化剂,BaCl_(2)为催化剂制备硒化木寡糖(XOS-Se)。以XOS-Se中Se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XOS-Se的制备工艺。通过紫外光谱(UV)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确定XOS是否硒化成功。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综合评价XOS-Se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a_(2)SeO_(3)与XOS质量比0.67∶1、反应时间8.7 h、BaCl_(2)添加量1.62 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XOS-Se中Se含量可达3.124 mg/g。UV及FT-IR扫描表明XOS被硒化成功。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XOS-Se的抗氧化活性总体上显著高于XOS和Na_(2)SeO_(3)(P<0.05),表明硒化修饰可较好地提高XOS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寡糖 响应面法 制备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共熔溶剂的南瓜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清 周舟 +3 位作者 刘涛 李晓星 郑雪珂 桑大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132,共7页
以南瓜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南瓜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南瓜多糖的低共熔溶剂最优体系为氯化胆碱∶无水乙醇=1∶1(摩尔比),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 以南瓜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南瓜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南瓜多糖的低共熔溶剂最优体系为氯化胆碱∶无水乙醇=1∶1(摩尔比),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75 W、料液比1∶15(g/mL)、超声时间28 min,在此条件下南瓜多糖得率为6.54%。动力学研究表明,可用Stirling模型拟合南瓜多糖得率随超声条件变化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多糖 超声辅助 低共熔溶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果胶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脂、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静 杨洁茹 +2 位作者 朱静 李迁 魏凌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162,182,共9页
[目的]实现核桃生产废弃物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酒石酸提取核桃青皮中的果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降脂能力和抗氧化活性。[结果]在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95℃,超声时间27 min,液料比19∶1(mL/g)... [目的]实现核桃生产废弃物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酒石酸提取核桃青皮中的果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降脂能力和抗氧化活性。[结果]在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95℃,超声时间27 min,液料比19∶1(mL/g),pH值2的条件下,核桃青皮果胶得率最高,达25.92 mg/g。核桃青皮果胶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和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均较佳。核桃青皮果胶的抗氧化能力也较强,当样品质量浓度为2 mg/mL时,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78.74±0.58)%,(91.56±1.27)%,(97.89±0.72)%。[结论]通过优化后的超声波辅助酒石酸提取工艺可获得高质量的核桃青皮果胶,该果胶具有较好的降脂功能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果胶资源深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果胶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降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