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不断谱写服务农业农村新篇章
1
作者 王建军 《中国政协》 2024年第5期48-48,共1页
2023年,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各项指示要求,把讲好对“三农”有感情的话、选准与... 2023年,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各项指示要求,把讲好对“三农”有感情的话、选准与“三农”有关联的题、办实对“三农”有利的事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推动委员会各项履职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政协 有效推进 三农 履职 新篇章 着力点 委员会
原文传递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不断谱写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2
作者 罗志军 《中国政协》 2023年第3期9-10,共2页
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作为新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共牵头或参与承办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次专题协商会、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远程协商会;组织召开5次“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3次专家协商会、5次重点关切问题... 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作为新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共牵头或参与承办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次专题协商会、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远程协商会;组织召开5次“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3次专家协商会、5次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开展37次实地调研视察、40余次自主调研和网络调研。共形成调研报告、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重要成果300余篇,中央领导同志批示70余次,有关部门和地方回函30余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协商会 全国政协 凝心聚力 乡村振兴 双周协商座谈会 网络调研 社情民意 对口协商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 期待金融更给力——访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张勇
3
作者 黄凯 缘木 《中国政协》 2021年第4期60-61,共2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和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应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和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应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日,笔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张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核心竞争力 全国政协 农业和农村 金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张勇 原副主任
原文传递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全国政协委员谈“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民主监督性调研体会
4
作者 马欣(整理) 吴晓青 +2 位作者 宋建朝 孙太利 杨忠岐 《中国政协》 2022年第14期30-31,共2页
吴晓青(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 吴晓青(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我们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 吴晓青 专职副主席 民主监督 调研体会 改善人居环境
原文传递
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 综合施策提升种粮效益
5
作者 张桃林 《民主与科学》 2024年第2期11-12,共2页
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底线思维、注重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施策,让产能基础更牢固、种粮收益有保障、产区抓粮... 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底线思维、注重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施策,让产能基础更牢固、种粮收益有保障、产区抓粮不吃亏,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效益 种粮收益 经济回升 底线思维 统筹协调 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 学习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发言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志军 周秉建 +8 位作者 刘忠范 韩新安 吴浩 王励勤 叶青 李卓彬 霍启刚 廷·巴特尔 杨利伟 《中国政协》 2021年第14期16-27,共12页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争取更大光荣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罗志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鼓舞人心。
关键词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人大常委会 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 全国政协委员 鼓舞人心 交流会 全国政协常委
原文传递
四级联动 一屏协商——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首次联动协商的实践和思考
7
作者 李达 《中国政协》 2020年第12期30-31,共2页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和“学网懂网用网”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在线履职,开创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创新履职工作,委员踊跃参与,取得良好效果。汪洋主席在中央政...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和“学网懂网用网”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在线履职,开创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创新履职工作,委员踊跃参与,取得良好效果。汪洋主席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要做好上级政协对下级政协的指导工作,完善重大协商议题协同调研、联动协商等形式,发挥人民政协制度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职能力 人民政协制度 全国政协 信息化手段 改革创新精神 四级联动 实践和思考 网络在线
原文传递
强化政协委员履职责任
8
作者 黄玉治 《中国政协》 2024年第21期24-25,共2页
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在现场认真聆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领、精辟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 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在现场认真聆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领、精辟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加深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委员 高屋建领 马克思主义真理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我在现场 学习领会
原文传递
积极推进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建议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晓青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第4期6-9,共4页
自《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分别简称《土十条》《土壤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净土保卫战取得... 自《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分别简称《土十条》《土壤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净土保卫战取得较好成效,全国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进一步强化,耕地周边工矿污染源得到有力整治,污染地块用地准入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防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污染地块 准入管理 《土十条》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晓青 《中国科技产业》 2019年第3期20-20,共1页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末端治理减排空间越来越有限。突出问题有:环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低、“散乱污”企业问题...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末端治理减排空间越来越有限。突出问题有:环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低、“散乱污”企业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与布局亟待调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污染防治工作 治理体系 环境监测 产业结构 数据质量 清洁化 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两山”理论 完成生态扶贫目标任务
11
作者 张建龙 《绿色中国》 2020年第9期8-13,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脱贫攻坚战收官作出的再动员、再部署,是全国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林草生态扶贫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两山"理论的主战场,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脱贫攻坚战收官作出的再动员、再部署,是全国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林草生态扶贫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两山"理论的主战场,是在一个战场打好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双赢"之策。我们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把决战脱贫攻坚收官阶段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林草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努力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 生态扶贫 林草 收官阶段 以人民为中心 生态建设 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简要回顾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12
作者 张建龙 《绿色中国》 2019年第10期6-11,共6页
2019年5月27日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受组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一、关注森林活动20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1999年,为动员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生态建设,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 2019年5月27日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受组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一、关注森林活动20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1999年,为动员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生态建设,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5家单位联合发起关注森林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绿化委员会 国家林业局 中国绿化基金会 关注森林 全国政协 生态建设 简要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理解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
13
作者 刘雷 《中国政协》 2024年第24期16-1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具有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统一战线理论 民主政治理论 政党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马克思列宁主义 伟大成果
原文传递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补齐现代农业的弱项和短板
14
作者 刘雷 《中国政协》 2024年第12期52-53,共2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攻方向 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现代化 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 短板 高质高效
原文传递
突出扶持重点,切实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能力 被引量:55
15
作者 陈晓华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7,共4页
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动能力,有利于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及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总体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处于发... 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动能力,有利于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及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总体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部分经营主体名不副实、实力不够强、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政策扶持还不精准等主要问题。"十四五"时期应重点对不同农业产业、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生产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重要性 短板弱项 发展带动能力
原文传递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服务能力
16
作者 陈晓华 《中国乡村发现》 2021年第1期13-16,共4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加快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实现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加快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实现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间,中央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适度规模经营 建设现代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 加快培育
原文传递
“四个关键”规避农业品牌走弯路
17
作者 陈晓华 《中国品牌》 2020年第1期30-30,共1页
品牌建设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深度讨论农业品牌建设,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必要。近几年各级政府和各有关方面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品牌建设,无论是企业... 品牌建设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深度讨论农业品牌建设,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必要。近几年各级政府和各有关方面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品牌建设,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或者是部门,发展和推动农业品牌的积极性很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积极性发挥好,使农业品牌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重炒作、轻时效的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品牌 农业农村发展 四个关键 高质量发展 积极性
原文传递
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18
作者 叶冬松 《中国政协》 2024年第24期24-2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积极培育践行协商民主文化,对于彰显“中国之制”伟力,成就“中国之治”伟业,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广泛多层制度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培育践行 光辉历程 独特优势
原文传递
集市新开于日中——记厉以宁湖北随州调研之行
19
作者 刘焕性 《纵横》 2024年第1期50-51,共2页
厉以宁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参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在全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同时,他也是一位古典文学... 厉以宁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参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在全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同时,他也是一位古典文学和诗词造谐深厚的学者,作为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在履职调研考察过程中,他每每有所感所思而写诗填词,充满深思和哲理,给当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以宁 股份制改革 集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调研考察 经济学家 古典文学
原文传递
观点
20
作者 李佐军 陈晓华 叶兴庆 《甘肃农业》 2019年第1期4-4,共1页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解决几个问题,包括: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城乡统一制度的建设问题,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农民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提升问题,乡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机制问题,农村土地和房产的抵押融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和生...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解决几个问题,包括: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城乡统一制度的建设问题,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农民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提升问题,乡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机制问题,农村土地和房产的抵押融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建设问题,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园区的建设问题,农村小城镇的设市机制问题,农村的基层政府、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的建设和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服务组织 城乡统一制度 农村土地 科技成果应用 农村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 机制问题 农业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