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地高考流动青少年基本状况分析——对异地高考流动青少年规模的估计 被引量:1
1
作者 侯亚杰 段成荣 王宗萍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7,共7页
本文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10-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估算了我国异地高考流动青少年的规模每年可达18.7万人,并对这一群体的流入地、户籍地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现有政策修... 本文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10-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估算了我国异地高考流动青少年的规模每年可达18.7万人,并对这一群体的流入地、户籍地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现有政策修正与新政策的出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青少年 异地高考 规模 地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信息服务 降低公证行业风险的利器
2
作者 李慧颖 《中国公证》 2007年第9期32-33,共2页
诚信畅行天下,失信寸步难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频繁流动,近年来,利用假身份证骗取别人信任.诈骗他人财物的事件呈上升趋势。身份欺诈现象引发的诚信缺失是中国各行各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据统计,全国每年发生使用假... 诚信畅行天下,失信寸步难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频繁流动,近年来,利用假身份证骗取别人信任.诈骗他人财物的事件呈上升趋势。身份欺诈现象引发的诚信缺失是中国各行各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据统计,全国每年发生使用假身份证作案的案件达数万起;在刑事犯罪巾,预谋罪犯90%左右持有假身份证。假身份证作为罪犯通行的“名片”.已经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我国每年因假身份证造成的各种损失数以亿元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风险 信息服务 利器 公证 诚信缺失 身份证 他人财物 刑事犯罪
原文传递
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 被引量:26
3
作者 侯亚杰 姚红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9,共12页
文章以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潜类别分析(LCA)的方法探索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模式,同时还探究了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之间的人口学差异。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模式可以划分为拒绝型、一致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城-城流... 文章以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潜类别分析(LCA)的方法探索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模式,同时还探究了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之间的人口学差异。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模式可以划分为拒绝型、一致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城-城流动人口与乡-城流动人口之间在身份认同模式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一部分流动人口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存在着一种矛盾心理;新生代流动人口,特别是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对于自身的市民身份是排斥的;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以及所居住的城市类型是影响其身份认同模式的显著因素;在流入地城市长期生活是提高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人际交流互动是促进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与家人同住将改善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身份认同 潜类别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