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科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文红 罗宗煜 +4 位作者 元淑巧 张立文 李燕萍 朱槿宏 丛玉隆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77-78,共2页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1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是检验医学与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替人工作...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1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是检验医学与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替人工作业,减少人员工作量和工作中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能畅通地传输检验信息为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保证,已成为检验科在业务处理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并对检验科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笔者结合文献报道,对于应用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后对科室管理带来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 质量管理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检验科的风险识别与管控
2
作者 孙虹佳 姚立琼 +3 位作者 张晨 张磊 谭榜云 李洋 《甘肃科技》 2021年第21期64-68,83,共6页
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检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防控策略,保障检验人员执业安全与检验质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2020年1月24日-1月26日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各检验组分别进行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 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检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防控策略,保障检验人员执业安全与检验质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2020年1月24日-1月26日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各检验组分别进行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的风险识别,并制定相应防控策略。对人员进行调查评估,识别出风险点4个;对设备进行评估,识别出风险点2个;对材料进行评估,识别出风险点2个;对检验流程进行评估,识别出风险点5个;对实验室环境进行评估,识别出风险点2个。针对以上风险点制定了相应防控策略。疫情初期对检验科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与管控,有利于保障检验人员执业安全与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险识别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流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耐药性及其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许小英 周存敏 +2 位作者 谭榜云 陈琳 刘志武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分析2015—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流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及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 目的分析2015—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流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及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科室分布、抗菌药物耐药性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到10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病科、血液科。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90%以上。基础疾病、入住ICU、侵袭性操作及使用抗生素成为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流感染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耐药菌播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血流感染 耐药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PDCA循环在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何超 韩小梅 +2 位作者 张磊 李伟 姚立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9月未实施PDCA循环的危急值报告5 979份,与实施PDCA循环后的2018年1-3月的5 946份危急值报告相... 目的探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9月未实施PDCA循环的危急值报告5 979份,与实施PDCA循环后的2018年1-3月的5 946份危急值报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危急值发生率[2.71%(5 946/219 296)]明显低于实施前[2.97%(5 979/201 433)],危急值报告时限合格率[55.70%(3 312/5 946)]明显高于实施前[35.61%(2 104/5 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757 8、180.601 0,P=0.0000);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有效报告率[100.00%(5 946/5 946)]高于实施前[98.81%(5 908/5 9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 1,P=0.645 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不仅能发现和纠正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发现新问题,从而促进危急值报告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管理 危急值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2020-2021年CRE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志武 张甜甜 +1 位作者 徐腾飞 陈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6-812,共7页
目的分析该院近2年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临床特征、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特点,为临床有效抗感染治疗及院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2... 目的分析该院近2年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临床特征、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特点,为临床有效抗感染治疗及院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分离CRE327株。采用全自动时间飞行质谱检测系统(VITEK MS)及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VITEK 2 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结果依据CLSI M100-S31判读;PCR方法检测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VIM)和bla_(OXA-48)5种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327株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70.64%(231/327),其次为阴沟肠杆菌17.13%(56/327)和大肠埃希菌6.73%(22/327);标本来源为痰50.76%(166/327)、血液13.15%(43/327)、分泌物10.09%(33/327)及尿液8.26%(27/327)等;科室分布主要是重症监护室41.9%(137/327)、儿科23.24%(76/327)及普外科14.37%(47/327)等。327株CRE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和氨曲南耐药率分别是46.2%、61.80%、71.90%、74.60%、79.00%和81.4%。327株CRE中有317株(96.94%)检测到本研究关注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其中168株菌携带bla_(KPC-2)基因(肺炎克雷伯菌124株、阴沟肠杆菌27株、大肠埃希菌10株、产酸克雷伯菌4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3株);107株携带bla_(NDM-1)基因(肺炎克雷伯菌75株、阴沟肠杆菌14株、大肠埃希菌11株、产酸克雷伯菌7株);42株携带bla_(NDM-5)基因(肺炎克雷伯菌25株、阴沟肠杆菌15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7株菌携带bla_(IMP-4)基因(肺炎克雷伯菌3株,同时携带bla_(NDM-1)基因,阴沟肠杆菌4株,同时携带bla_(NDM-5)基因)。未检出bla_(OXA-48)和bla_(VIM)基因。结论该院近两年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形势严峻,CRE菌株以携带bla_(KPC-2)和bla_(NDM-1)基因为主,应加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控制和使用,预防CRE菌株感染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学概述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晓慧 金凤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75-677,共3页
自1941年世界上第一种抗菌药物青霉素在临床感染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后,第2年便检出了青霉素耐药菌株。虽然以后一直有研究学者不断研制出各种类型的抗菌药物,至今为止,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已有几百余种,但这些药物应用于临床后,不... 自1941年世界上第一种抗菌药物青霉素在临床感染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后,第2年便检出了青霉素耐药菌株。虽然以后一直有研究学者不断研制出各种类型的抗菌药物,至今为止,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已有几百余种,但这些药物应用于临床后,不管是革兰阳性菌还是革兰阴性菌都陆续多少出现了耐药机制更为复杂的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耐药性进化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 耐药机制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验专业形态学教学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姚立琼 陈留宝 +2 位作者 李琳 何超 张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762-2763,共2页
临床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临床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现有的各种实验室检测手段,包括各种先进仪器都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下人工观察,且血液病等疾病实验室形态学诊断结果直接影... 临床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临床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现有的各种实验室检测手段,包括各种先进仪器都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下人工观察,且血液病等疾病实验室形态学诊断结果直接影响医生的诊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使形态学检验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及高风险性,从而对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教学 软件系统 形态学诊断 诊疗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 实验室检测 人工观察 检验专业学生 临床基础 学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健康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燕 何津春 +3 位作者 朱槿宏 周珊珊 杨波 武凤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对甘肃省兰州市健康人群的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进行调查,根据sdLDL-C在兰州市人群的分布情况,建立实验室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项目全部合格且实验... 目的对甘肃省兰州市健康人群的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进行调查,根据sdLDL-C在兰州市人群的分布情况,建立实验室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项目全部合格且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562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贝克曼AU583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sdLDL-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中sdLDL-C水平为(0.58±0.01)mmol/L,其中男性sdLDL-C水平[(0.61±0.12)mmol/L]高于女性[(0.56±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获得兰州市健康人群的sdLDL-C生物参考区间,该参考区间的建立可为兰州市的临床检验实验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生物参考区间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志剑 李莉 +1 位作者 李琳 马跃平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7期471-472,共2页
目的条形码应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识别检验标本,改变了原始标本处理步骤,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操作中的误差。方法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条形码的扫描和识别功能,就条形码的应用作了改进,提高了成效。结果(1)改进后,一次性打印... 目的条形码应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识别检验标本,改变了原始标本处理步骤,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操作中的误差。方法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条形码的扫描和识别功能,就条形码的应用作了改进,提高了成效。结果(1)改进后,一次性打印所需条形码,粘贴于标本架上,长时间不用打印条形码。(2)样本号是连续的,由于没有项目的限制,可以按习惯依次编号。(3)在登记患者或被检测样本信息时,同时可将检测项目输入计算机。从标本测试到结果打印,均在中文界面完成。(4)样本编程简单迅速,相同项目的样本可一次输入。大批量标本相同项目编程平均只需1~2min左右。(5)每年可节约购置不干胶条形码纸数万元。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技术 临床化学检验 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扫描 识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志武 姚立琼 +4 位作者 徐腾飞 贾永娟 赵多爱 田文成 汪晓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55-557,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甘肃地区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现状,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甘肃地区8家医院2015年至2016年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6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仪鉴定到种,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 目的调查研究甘肃地区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现状,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甘肃地区8家医院2015年至2016年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6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仪鉴定到种,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E-test法检测碳青霉烯类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改良Hodge、E-test法测金属酶和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试验(mCIM)筛选bla_(NDM-1)基因耐药表型,PCR特异性扩增bla_(NDM-1)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结果 65株实验菌株中有39株在280 bp处扩增出bla_(NDM-1)基因目的条带,经测序和阳性结果比对证实为bla_(NDM-1)基因,其阳性率为60%;65株实验菌改良Hodge、E-test金属酶和m CIM试验阳性率分别为75.38%、70.77%、98.46%;39株bla_(NDM-1)基因阳性肠杆菌科细菌改良Hodge、E-test金属酶和mCIM试验阳性率分别为74.36%、100%、100%。结论甘肃地区肠杆菌科细菌bla_(NDM-1)基因检出率较高,医院应加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碳青霉烯酶 blaNDM-1 肠杆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与qacEΔ1-sul1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凤玲 朱海平 +4 位作者 陈保锦 王凤霞 姚立琼 李莉 刘志武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59-63,共5页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细菌构成、耐药性特征以及革兰阴性杆菌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1的携带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各种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筛选革兰...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细菌构成、耐药性特征以及革兰阴性杆菌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1的携带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各种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筛选革兰阴性杆菌实验菌株检测qacE△1-sul1基因。结果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分离菌株大部分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1的携带率高达80.6%。结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控制抗菌药物高耐药率和防范携带耐消毒剂基因多药耐药菌定植及感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构成 耐药 qacE△1-sul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2021年危急值报告合格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存敏 王康泰 +2 位作者 王建涛 姚立琼 许小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659-1663,共5页
目的 了解某医院检验危急值的报告情况,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危急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东华信息管理系统(LIS)回顾性分析2021年该院检验危急值发生率、危急值科室分布情况、危急值项目分布情况及危急值报告合格率。结果 2021年全年危... 目的 了解某医院检验危急值的报告情况,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危急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东华信息管理系统(LIS)回顾性分析2021年该院检验危急值发生率、危急值科室分布情况、危急值项目分布情况及危急值报告合格率。结果 2021年全年危急值发生率为1.07%。危急值数量较多的科室分别为血液科(15.47%)、感染科(9.66%)、肾病科(8.55%)、儿内科(7.56%)、重症医学科(7.00%)。危急值项目主要集中于血小板(23.55%)、白细胞(18.10%)、尿素(7.65%)、血钙(7.32%)、血钾(5.98%)5项。全年危急值确认合格率平均为87.43%,其中1—6月平均危急值确认合格率为78.64%,7—12月平均危急值确认合格率为96.27%;住院患者危急值报告合格率为90.1%,急诊报告合格率为93.0%,门诊报告合格率为68.9%;各科室间危急值确认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危急值管理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危急值报告回顾与分析并发现问题,以便于危急值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值 合格率 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参考值范围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莹 丁生乐 +1 位作者 达文仓 杨加进 《甘肃科学学报》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为建立兰州地区有关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的参考值范围,通过分析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RP)的变化,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变化的原因.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网织血小板占血小板的百分比(IPF).结果表明:兰州地区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成人正... 为建立兰州地区有关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的参考值范围,通过分析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RP)的变化,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变化的原因.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网织血小板占血小板的百分比(IPF).结果表明:兰州地区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成人正常值为2.59%(0.37%~9.25%).由此初步建立了兰州地区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慢性肝炎患者血小板降低可能与血小板破坏过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血小板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ba NP试验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李渊婷 金凤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讨Carba NP试验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51株肠杆菌科细菌,K-B法药敏试验检测常规药物敏感性,E-test法检测试验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用改良Hodge... 目的探讨Carba NP试验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51株肠杆菌科细菌,K-B法药敏试验检测常规药物敏感性,E-test法检测试验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用改良Hodge、Carba NPⅠ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表型;然后用Carba NPⅡ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分类,E-test法测定金属酶,用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41株Carba NPⅠ试验阳性且经Carba NPⅡ试验证实为产B类金属酶菌株,PCR均证实携带NDM-1基因型。结论 Carba NP试验方便快捷、结果易于判断,与耐药基因检测符合程度高,适合实验室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CARBA NP试验 肠杆菌科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安淑娟 姚立琼 +4 位作者 金凤玲 朱海平 陈保锦 元淑巧 刘志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1-623,共3页
目的调查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菌株同源性。方法对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和E-test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改良Hodge试验、EDTA及E-test法同时测定金... 目的调查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菌株同源性。方法对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和E-test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改良Hodge试验、EDTA及E-test法同时测定金属酶;PCR检测blaNDM-1基因;用基因组重复序列PCR(Rep-PCR)检测基因同源性。结果 13株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除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50%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13株可分为两个克隆组,说明我院存在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局部流行,以ICU较为突出。结论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型别,且已在ICU中局部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细菌 基因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肾损伤机制及早期诊断标记物现状研究
16
作者 周萍 《大医生》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性DNA病毒,HBV感染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还可能累及肾脏,造成乙型病毒性肝炎肾损伤,增加肾衰竭风险。明确乙型病毒性肝炎肾损伤机制和早期诊断标记物,对指导临床和改善...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性DNA病毒,HBV感染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还可能累及肾脏,造成乙型病毒性肝炎肾损伤,增加肾衰竭风险。明确乙型病毒性肝炎肾损伤机制和早期诊断标记物,对指导临床和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进行总结,并对其早期诊断标记物和检测方法进行知识更新,以期为今后深入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肾损伤治疗研究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肾损伤 早期诊断 标记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甜甜 刘志武 +1 位作者 黄喜凤 陈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4,共7页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控CRK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作...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控CRK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该时段检出CRKP的住院患者113例作为CRKP组,同期检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SKP)的住院患者113例作为CSKP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KP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CSKP菌株的耐药率;113株CRKP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稍低(70.80%和75.22%);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12%、84.96%、87.61%和87.61%,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1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系统疾病、低白蛋白血症、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天数、免疫抑制剂使用史、感染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为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激素使用史是CRKP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CRKP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耐药形势严峻。研究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从而减少CRKP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脏病与TMAO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梦珂 甘超 +4 位作者 袁玥 邹婧怡 王珍 李淑云 吕海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1-670,共10页
目的:探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将其分为糖尿病肾脏病组(DKD组)及非糖尿病肾脏病组(NDKD组),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分为A1、A2、A3亚组,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G1、G2、G3、G4-5亚组,并依据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组织(KDIGO)指南进行糖尿病肾脏病进展风险评估(低、中、高或极高风险)。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TMAO水平,通过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患者TMAO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r=0.515,P<0.001),与eGFR呈负相关(r=-0.409,P<0.001)。高水平TMAO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TMAO预测DKD最佳切点为5.37µmol/L,曲线下面积为0.745,特异性为58.3%,敏感性为83.8%。结论:TMAO与DK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对DKD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TMAO可能成为糖尿病肾脏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CⅢ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牛小芳 李洋 +1 位作者 王丽君 何芳林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载脂蛋白是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目前已明确有五大种类(ApoA、ApoB、ApoC、ApoD、ApoE)。其中ApoC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很容易在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含载脂蛋白之间转移,是可交换的载脂蛋白,可以调节血浆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CHO)水平... 载脂蛋白是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目前已明确有五大种类(ApoA、ApoB、ApoC、ApoD、ApoE)。其中ApoC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很容易在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含载脂蛋白之间转移,是可交换的载脂蛋白,可以调节血浆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CHO)水平。ApoCⅢ作为ApoC家族中含量最丰富的载脂蛋白,在富含三酰甘油脂蛋白(TRL)的分解代谢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关注。该文从ApoCⅢ的结构和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发病机制以及药物使用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CⅢ 结构 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20
作者 元淑巧 杨银芳 +2 位作者 胥敏敏 李燕平 张立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临床不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病人257例作为疾病组,健康对照组34例,用酶联免疫荧光法、胶乳免疫比浊法对不同...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临床不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病人257例作为疾病组,健康对照组34例,用酶联免疫荧光法、胶乳免疫比浊法对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过敏性紫癜、脑梗死、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患者高凝和纤溶状态的判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血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