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病患者对医院人性化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孔玉科 张莉 +2 位作者 郑林科 王文革 王俭勤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对10项医院人性化服务项目需求的差异。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问卷中涉及的10项医院人性化服务项目,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60例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需求进行排序,然后将这1~10排序...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对10项医院人性化服务项目需求的差异。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问卷中涉及的10项医院人性化服务项目,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60例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需求进行排序,然后将这1~10排序转化为3分法来分析。结果肾病患者对10项医院人性化服务项目需求排序,第1、2、3位的项目为医患交流(53.3%)、选择医生(53.3%),心理关爱(40.0%);第8、9、10位的项目为社会支持(56.7%),健康教育(53.3%),病情保密(50.0%)。结论针对人性服务,肾病患者更需要医患交流、选择医生和心理关爱,而对社会支持、健康教育、病情保密的需要则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患者 医院人性化服务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佩雯 王俭勤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微RNA(miRNA)是长度为19~25个碱基对的短链非编码RNA,其可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参与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表明mi...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微RNA(miRNA)是长度为19~25个碱基对的短链非编码RNA,其可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参与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表明miRNA可与DK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miRNA与DKD之间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DKD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糖尿病肾病 纤维化 炎症 诊断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晴 王俭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0期169-173,共5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DKD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暂的血糖升...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DKD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暂的血糖升高即可导致机体表观遗传改变,并通过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DNA me)、组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等方式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最终诱发肾脏氧化应激、炎症、纤维化。这种效应称为“代谢记忆”,即使在血糖稳定后仍可继续存在,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后期并发症持续进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DKD进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DK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红梅 唐亚 王俭勤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肾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年发现的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做简要阐述,为糖尿病肾病的...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肾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年发现的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做简要阐述,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分子遗传学 发病机制 基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患者的血清IgA质量浓度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玉玺 孔玉科 +3 位作者 孙辉 Naeem Ullah 刘光耀 张春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质量浓度较高肾病患者与血清IgA质量浓度较低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诊断治疗的肾病患者15例,其中包括血清IgA质量浓度较高肾病患者7例(H组),血... 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质量浓度较高肾病患者与血清IgA质量浓度较低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诊断治疗的肾病患者15例,其中包括血清IgA质量浓度较高肾病患者7例(H组),血清IgA质量浓度较低肾病患者8例(L组),健康体检者41例(C1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比较不同血清IgA质量浓度的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道菌群之间的差异。结果H、L组及H、L、C1组的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的菌群多样性和益生菌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血清IgA质量浓度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介导IgA分泌的过程从而促进IgA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肠道菌群 免疫球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悦 王俭勤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477-481,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其病情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DN的发生和发展中特定的炎症状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糖尿病肾病(D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其病情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DN的发生和发展中特定的炎症状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参与DN发展的相关炎症分子和信号通路以及针对炎症信号通路及其上下游产物作为DN治疗靶点的相关研究。从而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炎症与DN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炎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病的临床体会
7
作者 孔令瑞 孔玉科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0期72-72,共1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0例各种肾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结果:临床治愈且随访5年总有效率达到9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肾病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庆华 尹建运 +2 位作者 苏杭 黄莉 倪倩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20-526,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对S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重症组(MPP组,n=45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对S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重症组(MPP组,n=45例)和重症组(SMPP组,n=39)。采用ELISA检测2组患儿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分别收集SMPP组患儿的患侧肺及健侧肺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检测BALF中NETs质量浓度。结果MPP与SMPP患儿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PP组患侧肺BALF中的NETs质量浓度高于健侧肺(P<0.001)。SMPP组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高于BALF(P<0.001)。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预测SMPP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 AUC)为0.892(95%CI 0.810~0.963,P<0.001),灵敏度为0.821,特异度为0.875,截断值为17.24 ng/mL;血清中NETs联合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预测SMPP的ROC AUC为0.974(95%CI 0.946~1.000,P<0.001),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950。结论MPP患儿中过度激活的NETs可能与SMPP的发生及SMPP的局部肺损伤有关。检测MPP患儿血清中NETs、CRP、LDH水平可有效预测SMPP,其中以联合预测的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泡灌洗液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董庆华 尹建运 +3 位作者 苏杭 黄莉 丁霞 倪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失去内膜,并随之产生的一种染色质纤维网状结构。最初作为中性粒细胞的第二种抗菌机制被发现,认为其完善了中性粒细胞的抗菌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ETs的过度产生导致炎症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失去内膜,并随之产生的一种染色质纤维网状结构。最初作为中性粒细胞的第二种抗菌机制被发现,认为其完善了中性粒细胞的抗菌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ETs的过度产生导致炎症反应在许多肺部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针对性地上调、下调、破坏或保护已经形成的NETs可能会成为未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疗法。本文综述了NETs的形成及对肺部疾病影响,并讨论了药物治疗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肺部疾病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嵘 王俭勤 +2 位作者 段书众 李燕 曾贵锋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8-251,27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观察AngⅡ(1×10-7mol/L)诱导下低、中和高浓度的大黄酸(10μg/ml、20μg/ml和40μg/ml)对HK-2TSP-1...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观察AngⅡ(1×10-7mol/L)诱导下低、中和高浓度的大黄酸(10μg/ml、20μg/ml和40μg/ml)对HK-2TSP-1、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TSP-1、TGF-β1mRNA表达,采用Westernb lot检测TSP-1、TGF-β1蛋白表达。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活性TGF-β1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1×10-7mol/L)明显上调了HK-2TSP-1的mRNA表达(3.84±0.48vs1.32±0.19;P<0.05)、伴有TGF-β1的mRNA表达增加(3.68±0.46vs1.18±0.13;P<0.05)。同时AngⅡ(1×10-7mol/L)也上调TSP-1蛋白表达(0.5246±0.0936 vs 0.1015±0.0768;P<0.01),伴有TGF-β1蛋白表达的增加(0.5948±0.0624 vs 0.1264±0.0811;P<0.01)。与AngⅡ阳性对照组比较,中浓度和高浓度大黄酸明显抑制了AngⅡ(1×10-7mol/L)诱导的TSP-1、TGF-β1的mRNA(P<0.05,P<0.01)和蛋白表达(P<0.05,P<0.01)。中浓度大黄酸干预组总的TGF-β1含量和活性TGF-β1含量均减少,(P<0.05);高浓度大黄酸干预组总的TGF-β1含量和活性TGF-β1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大黄酸能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SP-1、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TGF-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血管紧张素Ⅱ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内环境稳态维持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毛杰 李梅 +5 位作者 王俭勤 宋爱琳 陈晓 王文革 董晨明 张有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9-53,57,共6页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方法 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使用CVH治疗,2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内、外科综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开始0、24、72h检测肿瘤坏死...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方法 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使用CVH治疗,2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内、外科综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开始0、24、72h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2、6(IL-1、IL-6、IL-2)、血肌酐、血清胆红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尿素氮。结果实验组33例,治愈28例,3例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其他患者在治疗时耐受好,治疗过程中无出血或严重低血压。对照组25例,治愈20例,4例患者死亡,1例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两组血清内细胞肿瘤坏死因子、IL-6含量在治疗后24h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而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72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IL-1、IL-2显著降低(P<0.05),血清胆红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尿素氮指标显著下降(P<0.05),血肌酐显著下降(P<0.01)。结论 C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早期应用是维持重症胰腺炎患者内环境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净化 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高尿酸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内皮功能与心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筠霞 王文革 +3 位作者 刘明龙 陈飞 李建华 刘天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情况,探讨高尿酸在慢性肾衰竭发病中的机制。方法将68例CKD患者分为CKD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组)及CKD组(B组),以20例健康体检...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情况,探讨高尿酸在慢性肾衰竭发病中的机制。方法将68例CKD患者分为CKD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组)及CKD组(B组),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清晨空腹抽血测定血尿酸、hs-CRP和vWF浓度,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各组患者尿酸与hs-CRP、vWF水平变化,A组与B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及收缩末期容量、短轴缩短率及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A组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降低显著多于B组(P<0.05),但两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尿酸与hs-CRP、vWF水平、心脏损伤情况呈正相关,说明尿酸在慢性肾脏疾病中发挥了不良作用,高尿酸血症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特别是左心室壁肥厚,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室壁运动减弱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心脏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通过TLR4信号通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表达hBD-2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俊丽 王俭勤 王晶宇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LPS体外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是否诱导表达hBD-2,并进一步探讨该表达与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LPS(0.01、0.1、1、10μg/ml)刺激HK-2细胞12 h,再应用TLR4及NF-κB阻断剂预处理HK-2细胞... 目的研究LPS体外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是否诱导表达hBD-2,并进一步探讨该表达与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LPS(0.01、0.1、1、10μg/ml)刺激HK-2细胞12 h,再应用TLR4及NF-κB阻断剂预处理HK-2细胞1 h后,给予质量浓度为1μg/ml的LPS作用1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hBD-2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BD-2的表达。结果 1)LPS能诱导HK-2细胞hB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这种表达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2)TLR4阻断剂能抑制LPS对HK-2细胞表达hBD-2的诱导作用,与未阻断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NF-κB阻断剂能抑制LPS对HK-2细胞表达hBD-2的诱导作用,与未阻断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S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诱导HK-2细胞表达hBD-2,将为泌尿系统感染防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人B防御素-2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沉默TRAF6对脂多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明龙 梁耀军 +4 位作者 李侃 杨洋 马占军 吴蓉 王凤丽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脂多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基因表达后,对HK-2细胞表型转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设计合成的TRAF6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HK-2细胞。将HK-...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脂多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基因表达后,对HK-2细胞表型转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设计合成的TRAF6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HK-2细胞。将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阴性对照组和TRAF6 RNA干扰组。各组培养6、12、24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RAF6 mRNA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RAF6、α-SMA、p38、c-Jun氨基端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 MAPK)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NF-κB)的表达。结果 TRAF6 siRNA能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HK-2细胞中TRAF6、α-SMA mRNA含量和蛋白的表达,TRAF6 siRNA转染后HK-2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下降,p38、JNK MAPK和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TRAF6可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介导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HK-2细胞 RNA干扰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Ⅳ型狼疮肾炎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育榕 漆媛媛 +3 位作者 马潇 孟瑞霞 杨艳 王静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5期265-270,共6页
目的寻找目前常规治疗方案下,造成Ⅳ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治疗无效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经肾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Ⅳ型LN,经过激素及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且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者198例,按照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 目的寻找目前常规治疗方案下,造成Ⅳ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治疗无效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经肾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Ⅳ型LN,经过激素及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且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者198例,按照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48例)和无效组(50例),从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SLE病程、LN病程),临床表现(面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血管炎、皮肤紫癫、雷诺征、口腔溃疡、发热、关节痛、浆膜腔积液、脱发、外周神经炎、淋巴结炎、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肉眼血尿等),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白蛋白、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Sm,SSA,SSB,抗核糖体蛋白,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病理学指标(袢坏死、白金耳、袢血栓、球形硬化比例、节段硬化比例、新月体比例、纤维性比例、间质急性病变、间质慢性病变、间质细胞浸润、膜性病变等),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各个方面分析组间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筛选影响Ⅳ型LN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其独立风险因素。结果资料完整且规律随访的Ⅳ型LN患者共198例,无效组50例(占25.25%),有效组148例(占74.75%),2组诱导期治疗方案(单用激素,激素分别联合环磷酰胺、雷酚酸酯、FK506、环孢霉素A等)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探究在常用治疗方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下影响其疗效的风险因素发现,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光过敏、肾功能异常、中等量蛋白尿、抗核糖体蛋白抗体阳性比例、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慢性化指数(chronicity index,CI)、肾间质慢性化程度、肾间质细胞浸润程度及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on inflammatory necrotizing vasculopathy,NNV)比例明显增高(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肾功能异常、肾间质慢性化病变及间质细胞浸润的患者治疗无效率更高。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发现,起病时肾功能异常是LN临床疗效较差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对于常规诱导方案治疗的Ⅳ型LN,起病时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临床疗效差,同时抗核糖体蛋白抗体阳性及伴有肾间质慢性化病变、间质细胞浸润、NNV可能也是LN治疗反应较差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诱导治疗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瑞 道杰草 +1 位作者 潘婷 李应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及诱因,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打下基础。方法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5家三甲医院中入院患者中的60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并... 目的了解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及诱因,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打下基础。方法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5家三甲医院中入院患者中的60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并通过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研究则随机抽取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人访谈,了解其对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认识和感受。结果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为2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的发病率(42.3%)显著高于汉族(19.6%)(P<0.01);服药依从性佳者的发病率(27.6%)显著低于服药依从性差者(11.9%)(P<0.01)。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入院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危害性认识深刻,表现出积极应对的决心。结论年龄、民族、服药依从性是入院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实施健康教育和提高服药应从性是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生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急症(亚急症) 发病率 调查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宁雅娴 王俭勤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腹膜透析(PD)患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EM及其相关的能量消耗(PEM/W)与持续炎症状态和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有较多评估PD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尚无单一有效的评价方法,常... 腹膜透析(PD)患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EM及其相关的能量消耗(PEM/W)与持续炎症状态和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有较多评估PD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尚无单一有效的评价方法,常需要结合多个营养指标。传统营养支持与食欲兴奋剂、抗炎制剂等新型营养策略相结合,为改善PEM/W提供了更好的方法。本文就PEM/W的原因,及不同原因导致PEM/W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器官纤维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文革 王俭勤 《医学综述》 2010年第9期1308-1310,共3页
近年来器官纤维化机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过程及其发生机制上。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1(PAI-1)是参与调节ECM代谢的关键酶系,PAI-1的异常表达在器官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对PAl-1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和肾... 近年来器官纤维化机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过程及其发生机制上。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1(PAI-1)是参与调节ECM代谢的关键酶系,PAI-1的异常表达在器官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对PAl-1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和肾纤维化、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器官纤维化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转化生长因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及IL-1β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BD-2表达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俊丽 卢建中 孔玉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1ipopolyssac-chafide,LPS)及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抗菌活性,探索肾脏的先天性防御病原体机制。方法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LPS(0.1、1、10μg/ml)及IL-1β(0.1、1、1... 目的观察脂多糖(1ipopolyssac-chafide,LPS)及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抗菌活性,探索肾脏的先天性防御病原体机制。方法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LPS(0.1、1、10μg/ml)及IL-1β(0.1、1、10 ng/ml)刺激HK-2细胞1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hBD-2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及ELISA法检测hBD-2蛋白的表达。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胞上清对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TI89)和克雷白杆菌(TOP52)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效果。结果1)HK-2细胞有微量hBD-2 mRNA表达,不同质量浓度的LPS、IL-1β刺激HK-2细胞后,hBD-2 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质量浓度LPS及IL-1β刺激细胞后,均可诱导HK-2细胞分泌hBD-2,并在该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μg/ml的LPS及1 ng/ml的IL-1β刺激HK-2细胞12 h后,细胞浆中均可见hBD-2蛋白表达;4)LPS(1μg/ml)及IL-1β(1 ng/ml)刺激HK-2细胞24 h后的细胞上清对UTI89和TOP52有杀菌作用。结论一定剂量的LPS及前炎症细胞因子可诱导HK-2细胞hBD-2表达,hBD-2的表达可能是肾小管最初防御反应,起着发挥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免疫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人Β防御素-2 脂多糖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结石的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嵘 王俭勤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423-426,共4页
泌尿系结石是一类病因、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其发病率和再发率高,危害大。如何最大程度清除泌尿系结石,防治结石再发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内科治疗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结石 泌尿系 病因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