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9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保查房制度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作用——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兰珍 《甘肃科技》 2017年第23期77-79,共3页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保查房制度,对创新医院医保管理,规范临床医师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医保基础管理、适应症范围用药符合率、合理检查符合率等六项指标,由查房制度实施前的50%,上升到实施专题查房...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保查房制度,对创新医院医保管理,规范临床医师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医保基础管理、适应症范围用药符合率、合理检查符合率等六项指标,由查房制度实施前的50%,上升到实施专题查房的90%以上,收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查房 六项指标 融入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院质量控制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几点做法
2
作者 杨广森 张毅 《兰州学刊》 CSSCI 1990年第5期63-65,共3页
医疗质量的提高是医院管理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搞活的环境下,医疗质量仍然是我们每一位医院管理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医院的活力和生机,医院的信誉和地位,医院的竞争和发展,都有赖于医疗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 医疗质量的提高是医院管理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搞活的环境下,医疗质量仍然是我们每一位医院管理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医院的活力和生机,医院的信誉和地位,医院的竞争和发展,都有赖于医疗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基础上,强化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树立“质量第一”就是生命的思想,真正把质量控制放到管理工作的核心位置上来结合我院的特点,在提高医疗质量、搞好医院宏观管理方面运用标准化管理办法,不断充实和修订标准。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相互促进的医院标准化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现代化 科学管理水平 医疗质量 标准化管理 质量管理 医疗工作效率 医技科室 医疗指标 病例分型 病历书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质量体系的应用
3
作者 冯晓飞 《甘肃科技》 2015年第9期136-136,135,共2页
利用追溯系统全面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各种无菌包的处理过程,通过扫描操作将信息系统与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供应管理等有效结合,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控信息,实现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和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该系统显示了良好的稳... 利用追溯系统全面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各种无菌包的处理过程,通过扫描操作将信息系统与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供应管理等有效结合,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控信息,实现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和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该系统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医院消毒灭菌操作流程的科学管理,保障了循环使用医疗器械的供应质量和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质量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医院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武 李安琪 +2 位作者 杨露 刘婷婷 李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5年第3期85-89,共5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9家医院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发生率和分布特征以及职业紧张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放射科医务人员降低职业紧张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1—12月,随机选取兰州市9家医院,从中随机抽取172名放射科医务人员,开展... 目的:了解兰州市9家医院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发生率和分布特征以及职业紧张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放射科医务人员降低职业紧张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1—12月,随机选取兰州市9家医院,从中随机抽取172名放射科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计算付出—回报失衡指数,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健康水平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职业紧张检出率为62.21%,已婚组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较未婚组放射科医务人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自评量表总分和自测社会健康与职业紧张感知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兰州市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62.21%,健康状况影响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紧张 付出-回报失衡指数 健康 医院放射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某三级医院眼科医务人员体检结果分析
5
作者 黄治纲 李军 +1 位作者 郭庆 李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5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2021年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16名眼科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对116名眼科医务人员进行了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主要检测项目涵盖身高、体重、血压等常规项目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 目的:分析2021年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16名眼科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对116名眼科医务人员进行了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主要检测项目涵盖身高、体重、血压等常规项目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体检人员中健康异常检出率高达97.41%,其中男性健康异常检出率为14.65%,女性为85.34%。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胃功能异常、屈光不正、甲状腺结节、脂肪肝、高血压。不同性别体检人员脂肪肝和高血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505,20.695,P<0.05)。结论:应对眼科医务人员的健康进行管理,对眼科医务人员体检后进行随访和督促治疗,防止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眼科医务人员的总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医务人员 体检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省级医院1996~2006年胃癌患者住院费用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莉 刘元强 +5 位作者 龚红霞 茹淞 李晓凤 张荣强 胡晓斌 白亚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4-575,共2页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某综合医院和某专科医院1996~2006年胃癌病人病历,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11年间胃癌患者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每年平均下降5.38%,...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某综合医院和某专科医院1996~2006年胃癌病人病历,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11年间胃癌患者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每年平均下降5.38%,而例均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则分别每年平均增长6.91%和12.98%。随着年龄增长住院费用不断增加,65岁以上年龄段平均住院费用最高,为9995.40元。结论胃癌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且逐年增长,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并给予老年人口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住院费用 趋势 年度变化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一医院57例肺结核登记报告转诊情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玲珑 董延敏 +1 位作者 孙淑琴 薛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兰州市 医院管理 肺结核 传染病 疾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玉锐 郭庆 +2 位作者 冯亚莉 李盛 王金玉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 分析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水平,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直接死亡原因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中的心脑血管疾病I00~I99进... 目的 分析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水平,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直接死亡原因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中的心脑血管疾病I00~I99进行筛选。利用SPSS 26.0和joinpoint 4.9.0.0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 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累计死亡84 790人,粗死亡率为251.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4.38/10万。0~、15~和≥65岁三个年龄段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显示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顺位前5位依次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各病种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除高血压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以外,其余各病种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为6.12%,由2014的6.77%下降至2022年的5.30%,APC=-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P=0.052)。早死减寿分析显示,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PYLL累计409 596人年,其中男性为244 441人年,女性为165 155人年。PYLL的APC为-5.44%(P=0.021)。PYLLR为12.23‰,男性为14.24‰,女性为10.11‰。PYLLR的APC=-5.91%(t=-2.70,P=0.032)。结论 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等是兰州市居民死亡和早死寿命损失的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应加强对老年人口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筛查工作,提高人们对早期症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趋势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某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9
作者 李盛 赵贵雪 +4 位作者 王金玉 田琳娟 李星波 冯亚莉 李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掌握兰州市榆中县某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兰州市榆中县连搭镇薛家营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户家庭住宅作为调查对象,于2023年9月(秋季)和2023年12月(冬季)分别对室内环境进行采样,收集噪音... 目的掌握兰州市榆中县某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兰州市榆中县连搭镇薛家营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户家庭住宅作为调查对象,于2023年9月(秋季)和2023年12月(冬季)分别对室内环境进行采样,收集噪音、照度、温度、湿度、PM_(2.5)、PM_(10)、CO、CO_(2)、NO_(2)、苯、甲苯、二甲苯、菌落总数、真菌总数监测数据,数据的统计学描述采用M(P_(25),P_(75)),不同季节和房间类型相应指标的监测结果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室内环境各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秋冬两季各收集60份空气标本,PM_(2.5)达标率最低(0.00%),二甲苯达标率最高(100.00%);噪音、温度、湿度、菌落总数、真菌总数秋季高于冬季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M_(2.5)、PM_(10)、CO、CO_(2)、甲醛、苯、甲苯冬季高于秋季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度在不同房间类型间的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州市所调查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M_(2.5),应关注房屋固体燃料燃烧、烹饪情况等对农村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农村 室内 环境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
10
作者 杨杨 訾倩倩 +2 位作者 周宁 马晓璐 马盼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0-307,共8页
为研究兰州市日最低气温(T_(min))与气温日较差(DTR)对当地消化系统疾病入院的影响,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定性分析兰州市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消化道病患病人数与同期气象要素关系,通过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定量分析T_(min)... 为研究兰州市日最低气温(T_(min))与气温日较差(DTR)对当地消化系统疾病入院的影响,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定性分析兰州市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消化道病患病人数与同期气象要素关系,通过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定量分析T_(min)、DTR对患病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夏半年T_(min)适中偏低(6℃~11℃)时相关疾病风险升高(T_(min)=10.3℃,RR=1.215,95%CI:1.118~1.319,RR表示相对危险度,95%CI表示95%置信区间),且累积滞后风险突出、高于该阶段极端低温影响;极低T_(min)与偏大DTR共存时,综合效应可显著增加入院风险。(2)冬半年低温(T_(min)<-10℃)仅产生弱影响;T_(min)偏高(>5℃)时对入院当日危险度的影响较大(T_(min)=9℃,RR=1.28,95%CI:1.11~1.48),且与剧烈的日内温差(DTR>20℃)共存时入院风险最高,上述情形多见于秋冬过渡时期。简言之,年内不同阶段气温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差异明显,气温变幅大亦可增加消化道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最低气温 气温日较差 协同效应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针刺伤现况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凤 滕铁楠 +1 位作者 丁知音 李静 《甘肃医药》 2023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人群分布、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发生针刺伤的113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护人员针刺伤登记表》回顾性调查发生针刺伤医护人员的基本...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人群分布、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发生针刺伤的113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护人员针刺伤登记表》回顾性调查发生针刺伤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和暴露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职业分布之间针刺伤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285,P=0.000),护士所占比例较高,所占比例为77.88%;不同工龄之间针刺伤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000,P=0.000),工龄低于5年的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其所占比例为84.07%,不同年份针刺伤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5,P=0.004);2014年到2017年乙肝暴露源所占比例均较高,位居第一;发生针刺伤的环节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拔针时、分离针头时和处理输液器时,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0.09%、27.43%和23.89%;1例医护人员在发生丙肝暴露源的针刺伤1月后确认感染丙肝,其暴露后感染率为1.06%。结论:发生针刺伤的人群主要为低年资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暴露源主要为乙肝,主要在拔针时和处理针头时容易发生针刺伤,医疗机构需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方面的培训,规范诊疗操作,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针刺伤 暴露源 高危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某市级医院工作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措施及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2
作者 滕铁楠 丁延虹 +5 位作者 常旭红 王金玉 王艺璇 赵贵雪 樊春燕 李盛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某市级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护措施及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问卷调查兰州市某市级医院医务工作人员COVID-19防护措施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SPSS 21.0分析不同岗位和科室COVID-19... 目的了解兰州市某市级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护措施及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问卷调查兰州市某市级医院医务工作人员COVID-19防护措施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SPSS 21.0分析不同岗位和科室COVID-19防护措施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共发放1 249份电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43份,研究对象COVID-19防护知识知晓率>92%。其中护理、医疗、医技、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对受到分泌物等喷溅时防护措施的知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01);护理、医疗、医技、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对关于手卫生的知识的知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5,P<0.01);护理、医疗、医技、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正确操作的知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3,P<0.01)。结论兰州市某市级医院工作人员对COVID-19防护措施及手卫生知识具备较高的知晓率,但不同岗位知晓率存在差异,相关宣教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工作人员 知晓率 防护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某市级医院医务工作者COVID-19基本知识及消毒和灭菌方法知晓情况调查
13
作者 李盛 滕铁楠 +5 位作者 丁延虹 常旭红 王金玉 王艺璇 赵贵雪 樊春燕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某市级COVID-19定点医院医务工作者COVID-19基本知识及消毒和灭菌方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兰州市某市级COVID-19定点医院医务工作者对COVID-19基本知识及消毒和灭菌方法掌握情况,分析不同岗位医护人员和... 目的了解兰州市某市级COVID-19定点医院医务工作者COVID-19基本知识及消毒和灭菌方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兰州市某市级COVID-19定点医院医务工作者对COVID-19基本知识及消毒和灭菌方法掌握情况,分析不同岗位医护人员和科室知晓率分布情况。结果调查共回收问卷1248份,其中有效问卷1243份,调查对象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均高于97%。护理、医疗、医技和其他4类岗位医护人员对标本采集、运送、存储和检测管理分类的知晓,以及对特定场所的终末消毒的知晓情况低于对其他问题的知晓。内科、外科、医技医辅科室等10个科室中,外科和综合病房医务人员对COVID-19的传染病分类、标本采集、运送、存储和检测管理分类的知晓率较低(<97%)。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对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定义知晓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5.14,P=0.028)。结论兰州市某市级COVID-19定点医院医务工作者对COVID-19基本知识及消毒和灭菌方法知晓率较高,但医技岗位人员对消毒和灭菌方面知识的知晓率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工作者 消毒方法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某三甲医院柔性引进人才的SWOT分析
14
作者 王虹 张楠 《活力》 2023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采用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加强医院的竞争力,对促进医院及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兰州市某三甲医院柔性引进人才进行SWOT分析,全方位了解医院柔性引进人才内外部竞争环境,利用优势与机会扬长补短,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 采用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加强医院的竞争力,对促进医院及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兰州市某三甲医院柔性引进人才进行SWOT分析,全方位了解医院柔性引进人才内外部竞争环境,利用优势与机会扬长补短,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医院柔性引进人才提供建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大型综合三甲医院 柔性引进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碘营养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普 李守禹 +6 位作者 冯亚莉 王辉 桂瑾 王金玉 李珍珍 滕铁楠 李盛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了解2017~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的碘营养水平,为改善兰州市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为该地儿童的补碘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西固区随机抽取400名(8~10)岁学龄儿童,采集其一次性尿样和家庭型... 目的了解2017~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的碘营养水平,为改善兰州市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为该地儿童的补碘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西固区随机抽取400名(8~10)岁学龄儿童,采集其一次性尿样和家庭型食用盐样品并检测碘含量,对其碘营养状况、居民碘盐覆盖和合格情况进行分析。尿中碘化物采用国标《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盐碘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①2017和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尿中碘化物中位数均在(200~300)μg/L之间,其碘摄入足量。经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尿中碘化物中位数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P<0.01)。2017和2018年男童尿中碘化物(<100μg/L或>300μg/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77,P>0.05或Z=-1.111,P>0.05)。2017和2018年女童尿中碘化物中位数<100μg/L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1,P>0.05),但女童尿中碘化物中位数>300μg/L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93,P<0.05)。②2017和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盐碘中位数均在21~39 mg/kg之间,碘盐合格。儿童盐碘中位数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7,P>0.05)。经χ2检验,2017和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食用碘盐合格率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276,P<0.01)。2017和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总碘盐覆盖率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000,P>0.05)。③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2017年儿童尿中碘化物与盐碘含量之间无相关性(r=0.055,P>0.05),而2018年儿童尿中碘化物与盐碘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性(r=0.287,P<0.01)。结论2017-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儿童碘摄入超足量,且两年间女童尿中碘化物中位数>300μg/L者比较存在差异,儿童碘盐合格率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应该普及碘盐的相关知识,提高合格碘盐使用率,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进而提高全人口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碘营养水平 尿中碘化物 碘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7年兰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普 李守禹 +2 位作者 李盛 王金玉 冯亚莉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掌握2006-2017年兰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降低传播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7年兰州市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6-2017年兰州市累计报告细菌性痢疾患者36336例,年报告发病率介... 目的掌握2006-2017年兰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降低传播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7年兰州市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6-2017年兰州市累计报告细菌性痢疾患者36336例,年报告发病率介于40.58/10万~164.01/10万之间,年均报告发病率94.30/10万。各年龄组均有发病,0岁组报告病例8334例,占比22.94%,各年龄组男性病例数高于女性。男性患者20298例,占比55.86%,女性16038例,占比44.14%,男女性别比1.27∶1。不同人群中,散居儿童11450例,占比31.51%,学生6536例,占比18.06%;农民3472例,占比9.56%。每月均有报告病例,(1~8)月发病数逐月增加,年报告病例在夏季8月达到发病高峰,报告病例7396例,占比20.35%;8~12月发病数逐月下降,冬季12月报告病例1143例,占比3.15%。结论2006-2017年兰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1~8)月基本呈逐月上升趋势,(9~12)月呈逐月下降趋势。0~岁婴幼儿、散居儿童为重点发病人群;夏季为高发季节;学校、托幼机构为重点防控场所。提示应在高发期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做好细菌性痢疾病防治与健康教育,做好日常监测、细菌性痢疾病原检测工作,降低发病率与疾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流行特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盛 贾清 +8 位作者 王宇红 王金玉 冯亚莉 李守禹 王龄庆 成振香 刘琼 余加琳 张英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35-338,348,共5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方法 2017年简单随机(随机数字法)选取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88个进行供水情况调查。同时,采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结果 188个工程中,供水处理67.0%;消毒50.0%;按要求使用... 目的了解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方法 2017年简单随机(随机数字法)选取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88个进行供水情况调查。同时,采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结果 188个工程中,供水处理67.0%;消毒50.0%;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占23.9%。共采集水样376件,合格率54.5%;水样合格率,丰水期低于枯水期,地下水低于地表水(χ~2值:27.898、7.143,P<0.05)。33项指标合格率在72.1%~100%,以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最低;与丰水期比较,枯水期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均较高(χ~2值:59.317、19.998、23.367和28.636,P<0.05);与地表水比较,地下水大肠埃希氏菌和浑浊度合格率较高,硝酸盐氮、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的合格率较低(χ~2值:7.419、15.020、5.212、13.808、23.222、26.998和45.599;P<0.05)。结论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主要存在微生物污染和理化指标超标的问题,应加强供水消毒和软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供水 水质 消毒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代表性城区居民时间活动模式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琪 牛静萍 +5 位作者 李盛 贾清 苏利民 刘琼 原晓蓉 王宇红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居民时间活动模式,为精确评估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11月,选取兰州市代表性生活与工业城区共709户1727名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城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征居民活动... 目的了解兰州市居民时间活动模式,为精确评估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11月,选取兰州市代表性生活与工业城区共709户1727名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城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征居民活动模式的差异,并估算其居室内甲醛致癌风险。结果兰州市成年居民10-11月工作日、休息日总室内活动时间分别为1239和1275 min/d,总室外活动时间分别为136和102 min/d,交通时间分别为65和63 min/d。男性及技术工人室外时间较长,老年人及离退休人员在家时间较长,服务人员和办公人员室内工作时间较长,中青年人及技术工人交通出行时间较长。成年男性居室内甲醛致癌风险为3.51×10^-4,成年女性为3.41×10^-4,均超过1.00×10^-6安全限值。结论大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价及防控工作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的时间活动模式,以提高评价的精确性和防控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活动模式 室内活动 室外活动 健康风险评价 致癌风险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新建 李普 +5 位作者 李盛 王辉 王金玉 李珍珍 高金霞 郑艳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分析兰州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了解儿童碘摄入情况。方法于2016年按照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兰州市8个区(县)分层整群随机抽取43所小学,每个区(县)随机抽取(8~10)岁学生200名(共1600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兰州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了解儿童碘摄入情况。方法于2016年按照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兰州市8个区(县)分层整群随机抽取43所小学,每个区(县)随机抽取(8~10)岁学生200名(共1600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甲状腺容积、尿碘化物和碘盐等相关资料。结果160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M为3.95 m L,甲状腺肿大率为3.25%,男性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高于女性儿童(P<0.0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间甲状腺肿大率及不同年龄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碘盐M为23.80 mg/kg,合格碘盐率为93.06%,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碘盐摄入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格碘盐组甲状腺容积中位数低于不合格碘盐组和非碘盐组,不同碘盐水平下甲状腺容积中位数和甲状腺肿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碘化物中位数为190.00μg/L,男性尿碘化物含量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组间尿碘化物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儿童尿碘化物与甲状腺容积呈正相关。结论兰州市(8~10)岁儿童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甲状腺容积与碘营养状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容积 碘盐 尿碘化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9年兰州市气象因素与0~5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时间序列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宝德 吴翾 +2 位作者 李盛 王搏 罗斌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OID)的关系,为OI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OID的日发病资料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象因素与OID的关系。结果2010-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累计报告0~5岁儿...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OID)的关系,为OI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OID的日发病资料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象因素与OID的关系。结果2010-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累计报告0~5岁儿童OID 10359例。高温和高日温差会增加儿童OID的发病风险,RR分别为2.97.1.63;高气压、高相对湿度与低日照时长会降低OID的发病风险,RR分别为0.36.0.19、0.64。高风速和低风速在滞后10~17d时呈现了一定的保护效应。男童和1~3岁幼儿在高温下更易患OID,低风速下幼儿患OID风险较低。结论各气象因素都与兰州市0-5岁儿童OID发病有关,高温和高日温差会增加OID的发病,且男童和1~3岁幼儿对高温更加敏感,应重点关注高温和温差较大天气对敏感人群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气象因素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