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社区老年人老年痴呆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彭小兰 李惠菊 +2 位作者 赵静 严雯 李莉 《医学与社会》 2010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调查兰州市社区老年人老年痴呆患病率并分析其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长谷川智力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对兰州市6个社区738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分别在65~69岁组为12%,70~79岁组为16.72%,... 目的:调查兰州市社区老年人老年痴呆患病率并分析其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长谷川智力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对兰州市6个社区738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分别在65~69岁组为12%,70~79岁组为16.72%,≥80岁组为23.97%,总患病率为17.22%;②年龄大、女性、文化程度低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痴呆与女性、冠心病、低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社区卫生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6~12岁健康学龄儿童肺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允萍 刘巍 张小芳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儿童(6~12) 结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晓涌 佟勤红 +3 位作者 贾小谊 王银娣 张玉峰 李一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企事业单位年龄≥30岁的职工8682名,依照年龄分为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分析血脂异常情况。结果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 目的了解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企事业单位年龄≥30岁的职工8682名,依照年龄分为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分析血脂异常情况。结果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普遍较高,30~39岁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其他各组,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其他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0~49岁组与50~59岁组之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60岁组血脂水平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30~39岁组、40~49岁组与50~59岁组中,男性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普遍较高,尤其60岁以上人群血脂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男性血脂水平普遍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分布特点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禄 雷仁义 +2 位作者 杨兰 马丽雅 赵毅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选择 1991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12月 30日住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6 40例 ,观察其血脂、空腹血糖以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脂水平分别为总胆固醇 (TC) 4 .0...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选择 1991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12月 30日住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6 40例 ,观察其血脂、空腹血糖以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脂水平分别为总胆固醇 (TC) 4 .0 8± 1.83mmol/ L ,甘油三酯 (TG) 2 .10± 1.5 5 mmol/ L ,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 (L DL - C) 2 .89±1.0 2 mmol/ L,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 (HDL- C) 1.31± 0 .95 mmol/ L;空腹血糖 8.0 5 %± 5 .2 8mmol/ L。使用阿司匹林者占 90 .7%,抵克力得只占 16 .3%,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钙各占 1/ 3;β受体阻滞剂占 46 .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占 48.2 %。溶栓患者达 41.0 %,其中 85 .0 %的溶栓剂为尿激酶 ,用量为 15 0万 U者占 70 .3%,再通率 6 8.5 %。调脂药物使用率为 2 1.5 %;病死率 15 .9%。结论 :溶栓剂、调脂药物使用率较低 ,多数医师目前仍对AMI使用调脂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认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兰州地区 临床用药 AMI 溶栓剂 Β-受体阻滞剂 调脂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肖鑫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7期1686-1686,共1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原因,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例因住院跌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影响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的原因...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原因,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例因住院跌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影响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的原因有:患者的年龄;疾病等;还与患者个人的因素以及医院的环境以及药物等因素有关。患者出现跌倒的高发期为0:00-7:0,患者容易出现跌倒的地点为:厕所和病床边。结论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在相应的地方做好警示标识。加强护理人员在安全上的防范意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预防患者出现跌倒的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心血管内科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静 洪子强 苟云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肿瘤微环境的缺氧状态导致肿瘤细胞中脂质代谢的重编程。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作为细胞中必需的脂质代谢调节酶,在缺氧诱导下受到相应的调节。研究表明,ATGL可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这取决于肿瘤细胞... 肿瘤微环境的缺氧状态导致肿瘤细胞中脂质代谢的重编程。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作为细胞中必需的脂质代谢调节酶,在缺氧诱导下受到相应的调节。研究表明,ATGL可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这取决于肿瘤细胞的类型和肿瘤发生的部位。该文就ATGL介导的肿瘤细胞脂质代谢途径的调控和ATGL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 缺氧 微环境 脂质代谢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伍银平 梁志娟 +3 位作者 刘大龙 严雯 谢守嫔 司江华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次序随机将研究对象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次序随机将研究对象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加减通窍活血汤,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14 d、90 d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7 d、14 d、90 d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且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更短(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rt-PA治疗AIS患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疗效,且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被引量:9
8
作者 唐梅 张钲 +2 位作者 伏静媛 宁金民 王银娣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凋亡与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明确以JAK2/STAT3为靶向的信号传导在VSMCs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将酪氨酸激酶(JAK2)抑制剂AG490,作用于大鼠VSMCs,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凋亡与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明确以JAK2/STAT3为靶向的信号传导在VSMCs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将酪氨酸激酶(JAK2)抑制剂AG490,作用于大鼠VSMCs,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s凋亡;W estern b lot检测JAK2、STAT3、cyc lin D1、BCL-2的表达及相关蛋白磷酸化活性。结果AG490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VSMCs增殖,促进其凋亡。P-JAK2、P-STAT3、cyc lin D1、BCL-2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P<0.01)。结论癌基因STAT3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了AG490对VSMCs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最终通过其下游靶基因cyc lin D1、BCL-2影响VSMCs的增殖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转录作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 酪氨酸激酶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与预后 被引量:5
9
作者 侯小明 范晓涌 +2 位作者 张萍 赵达 张煦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47-548,551,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胃癌标本和30例正常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HER-2/neu、PTEN及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1.5%、36.9%及5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胃癌标本和30例正常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HER-2/neu、PTEN及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1.5%、36.9%及58.5%;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0.0%及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CD44V6与HER-2/neu表达阳性及阴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和22.2%。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HER-2/neu和CD44V6同时阳性表达是强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HER-2/neu及CD44V6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NEU PTEN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阿托伐他汀抗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梅 张钲 +1 位作者 宁金民 王银娣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非调脂作用机制与转录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明确其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分别将阿托伐他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及二者联合作用于大鼠VSMCs,应用MTT法检...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非调脂作用机制与转录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明确其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分别将阿托伐他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及二者联合作用于大鼠VSMCs,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作用前后 Stat3通路相关蛋白JAK2、STAT3、Cyclin D1、Bcl-2的表达及磷酸化活性。结果阿托伐他汀及AG490 都呈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大鼠VSMCs增殖水平,促进其凋亡,二者联合应用则具协同作用。阿托伐他汀及AG490处理VSMCs后p-JAK2、p-Stat3、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 (P<0.05),并且联合组蛋白表达水平较单独处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大鼠VSMCs非调脂作用机制与癌基因Star3信号通路高度相关,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联合应用则具协同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JAK2/Stat3下游靶基因Cyclin D1、Bcl-2影响其增殖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管平滑肌细胞 酪氨酸激酶 转录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苟云久 于珺 +2 位作者 何晓东 谢定雄 赵静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2期1355-1361,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 目的 系统评价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发表的评价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4月.两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肺癌组814例、对照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逆-三碘甲腺原氨酸(rT3)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但血清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Ⅲ-Ⅳ期患者血清TT3水平较Ⅰ~Ⅱ期患者低(P<0.01),血清rT3水平较Ⅰ~Ⅱ期患者增高(P<0.01),但血清TT4、FT4和TSH水平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肺癌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可能对判断肺癌病情及预后产生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甲状腺激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基于组学方法的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红军 荔志云 +1 位作者 谢守嫔 李海龙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43-447,共5页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采用组学方法获得了一些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生物学意义明确的分子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包括:PTEN基因、IDH基因变异、1p/19q杂合型缺失、p53基因突变、mir-30...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采用组学方法获得了一些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生物学意义明确的分子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包括:PTEN基因、IDH基因变异、1p/19q杂合型缺失、p53基因突变、mir-30e、miR-204、lncRNA H19、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Migfilin蛋白、S100B蛋白等。总之,胶质瘤分子标记物的研究为胶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了更多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组学方法 分子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溴酸槟榔碱对豚鼠离体胃窦环行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龙 李梅 +3 位作者 蔺美琳 谢守嫔 张小郁 瞿颂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5,50,共3页
目的:观察氢溴酸槟榔碱对豚鼠离体胃窦环行肌条的收缩活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胃窦环行肌条置于灌流肌槽内,采用累积加氢溴酸槟榔碱和分别加阻断剂的方法,观察对肌条的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10-7mol/L、10-6mol/L浓度的槟榔碱对... 目的:观察氢溴酸槟榔碱对豚鼠离体胃窦环行肌条的收缩活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胃窦环行肌条置于灌流肌槽内,采用累积加氢溴酸槟榔碱和分别加阻断剂的方法,观察对肌条的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10-7mol/L、10-6mol/L浓度的槟榔碱对胃窦环行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有增大作用;10-6mol/L浓度槟榔碱增高环行肌条的张力,4-DAMP可阻断槟榔碱增加胃窦环行肌条的收缩活动的作用,加拉明未阻断槟榔碱兴奋胃窦环行肌条的作用。结论:氢溴酸槟榔碱可兴奋豚鼠胃窦环行肌条的收缩活动,该作用经由胆碱能M3受体,而不是胆碱能M2受体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胃窦环行肌条 4-DAMP 加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苟云久 赵静 +3 位作者 杨永珠 谢二庆 李志勇 高秉仁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30只大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入纳米磁流体和生理盐水,16周后观察模型制作前后家兔跛行情况、下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测定血清胆固醇、血脂及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结果实...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30只大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入纳米磁流体和生理盐水,16周后观察模型制作前后家兔跛行情况、下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测定血清胆固醇、血脂及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家兔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皮肤温度降低和颜色改变,血清胆固醇、血脂、血浆内皮素水平不同程度增高;动脉内膜出现脂纹、纤维瘢块、粥样瘢块等变化。结论股动脉穿刺注入纳米磁流体制作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动物模型 纳米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过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 被引量:1
15
作者 苟云久 杨永珠 +1 位作者 赵静 田利民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肺栓塞 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配伍山莨菪碱对高海拔地区ARDS病人的治疗
16
作者 牛荣 杨永珠 +2 位作者 赵静 苟云久 高颜蜂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研究小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配伍山莨菪碱治疗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ARDS患者54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配伍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小潮... 目的研究小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配伍山莨菪碱治疗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ARDS患者54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配伍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小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PaO2(91.80±2.31)mmHg,较对照组(83.93±1.40)mmHg在通气24小时时明显升高(P<0.001);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配伍山莨菪碱治疗高海拔地区ARDS较传统方法明显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山莨菪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诊断进展
17
作者 崔长琮 宁金民 《医师进修杂志》 1995年第10期6-6,共1页
不稳定心绞痛诊断进展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710061)崔长琮,宁金民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y)是经回顾心肌梗塞前的先驱症状而发现的一类综合征。它是与稳定性而言的概念,其特点... 不稳定心绞痛诊断进展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710061)崔长琮,宁金民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y)是经回顾心肌梗塞前的先驱症状而发现的一类综合征。它是与稳定性而言的概念,其特点是不稳定,预后差;包括:初发的、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心绞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内皮素、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盛开 江洪 +1 位作者 漆曙辉 吴兵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27-328,共2页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内皮素 ( ET1)、C反应蛋白 ( CRP)、纤维蛋白原 ( Fg)的变化 ,对经静脉溶栓后 3 4例 AMI患者于发病后 3周行延迟 PCI治疗。结果显示 ,介入前观察组 ET1、CRP、Fg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 P&l...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内皮素 ( ET1)、C反应蛋白 ( CRP)、纤维蛋白原 ( Fg)的变化 ,对经静脉溶栓后 3 4例 AMI患者于发病后 3周行延迟 PCI治疗。结果显示 ,介入前观察组 ET1、CRP、Fg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介入后血液中 ET1、CRP、Fg水平较介入前显著升高 ( P <0 .0 5 )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内皮素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瑞琳 郭一尘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13-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ACI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ACI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14d。2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d血清IL-6、TFN-α、hs-CRP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7、14d血清SOD高于同期对照组,MDA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7、14d血清NSE低于同期对照组,VEGF、BDNF、bFGF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ACI患者,可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效应,增加抗氧化能力清除OFR,改善神经细胞代谢,有效发挥神经保护和改善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梗死后NIHSS和BI评分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守嫔 陶艳 +4 位作者 赵静 严雯 李瑞琳 杨永娜 彭晓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126-5127,共2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脑梗死预后NIHSS和BI评分的影响。方法共纳入6项队列研究作为研究资料,对脑梗死后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非同型半胱氨酸血症(NHHcy)的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的NIHSS评分在HHc...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脑梗死预后NIHSS和BI评分的影响。方法共纳入6项队列研究作为研究资料,对脑梗死后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非同型半胱氨酸血症(NHHcy)的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的NIHSS评分在HHcy组与NHHcy之间进行比较,14 d(Z=3.93,P<0.000 1)、30 d(Z=2.73,P=0.006)、90 d(Z=2.51,P=0.01)、180 d(Z=5.49,P<0.000 01),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脑梗死后的BI评分在HHcy与NHHcy组之间进行比较,14 d(Z=2.79,P=0.005)、90 d(Z=4.76,P<0.000 1)、180 d(Z=5.49,P<0.000 1),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在30 d(Z=1.71,P=0.0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Hcy对脑梗死近期预后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具有显著影响,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死 NIHSS评分 BI评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