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变患者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万军 陈照徽 钱伟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变患者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病变患者60例,按照年龄阶段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20例。给予患者磁共... 目的:分析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变患者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病变患者60例,按照年龄阶段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20例。给予患者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腰椎椎体脂肪含量[椎体脂肪分数(FF)]、不同椎体脂肪含量(FF)、不同加速因子(AF)时腰椎椎体图像质量的差异[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分析FF类内相关系数(ICC)评价磁共振方法测量L1~L4椎体脂肪含量的一致性。结果:对不同年龄腰椎L3椎体脂肪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青年组(29.46±7.79)<中年组(36.76±9.90)<老年组(41.00±9.04)(P <0.01);对患者的不同椎体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得出L1的FF值为(30.75±8.12),L2为(33.10±9.06),L3为(35.74±10.03),L4为(35.82±9.12),L1 <L2 <L3 <L4(P <0.01);检验结果显示各组间腰椎椎体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类内相关系数显示测量同一组患者L1~L4椎体的骨髓脂肪分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 0.8,P <0.01)。结论:使用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变患者的椎体骨髓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其结果有着较高的评估价值,能够为后期腰椎病变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 腰椎病变 椎体骨髓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佳琪 王慧 +2 位作者 李海宁 张莉 张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615-2619,共5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SANT)的临床症状、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脾脏SANT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脾脏SAN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SANT)的临床症状、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脾脏SANT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脾脏SAN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超声、CT、MRI信号及强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6例脾脏SANT中4例患者表现为上腹部胀痛,2例患者因体检或其他疾病住院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脾脏病变。病理学特征为纤维硬化间质中形成多个血管瘤样结节。病灶在超声上表现为等或稍低回声,部分可见高回声。CT平扫表现为等低密度。在MRI上,T1WI(T1-weighted imaging)病灶呈稍低信号,T2WI(T2-weighted imaging)呈高信号,病灶中央可见“星芒状”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轮辐征”,后期渐进性强化,增强扫描延迟期中心区域纤维组织延迟强化。结论:脾脏SANT常表现为上腹痛或无明显临床症状,MRI对脾脏SANT的显示优于CT及超声,T2WI及增强扫描动脉期特征性的“轮辐征”,可以很好的与其他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脾脏 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脂肪定量分析胰腺脂肪沉积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钱伟伟 朱奇文 +1 位作者 陈万军 张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7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MRI脂肪定量分析技术分析胰腺脂肪沉积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定义为A组,选取同期糖耐量异常者(IGT) 30例定义为B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 目的:探讨应用MRI脂肪定量分析技术分析胰腺脂肪沉积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定义为A组,选取同期糖耐量异常者(IGT) 30例定义为B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0位定义为C组,比较并分析三组人群的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再利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胰腺脂肪体积分数与实验室检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PFVF预测IGT和T2DM的可行性。结果:T2DM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胰岛素等血糖水平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糖耐量异常者及糖耐量正常人群,且后两者比较,糖耐量异常者均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人群(P<0.05);经Pearson分析,以上指标与胰腺脂肪沉积指数均呈正相关;而T2DM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糖耐量异常者及糖耐量正常人群,且后两者比较,糖耐量异常者均显著低于糖耐量正常人群,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分析,高密度脂蛋白与胰腺脂肪沉积指数均呈负相关。结论:胰腺脂肪体积分数在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疾病进展中意义重大,属于潜在风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腺脂肪沉积 MRI脂肪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