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与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琳 朱旻文 刘海陶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19期57-61,共5页
目的评价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与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40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接受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治疗,对照组接受盆... 目的评价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与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40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接受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治疗,对照组接受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24h尿失禁发作频率、盆地肌电评分、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依从性、不良反应,以及随访至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5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至12个月,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两组平均24h尿失禁发作频率少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平均24h尿失禁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两组盆底肌电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盆底肌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两组ICI-Q-SF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盆底肌电改善程度、依从率优于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 盆底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同种骨基质明胶复合治疗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文魁 刘小芹 +1 位作者 魏文渊 葛宝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骨折不连接的治疗比较困难,大多数需植骨。但骨源有限,且供骨区有潜在的并发症。同种骨往往因其免疫排斥反应使应用受到限制。研究既无排斥反应,又能促进骨愈合的新型生物材料,是临床骨科亟待解决的问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诱导... 骨折不连接的治疗比较困难,大多数需植骨。但骨源有限,且供骨区有潜在的并发症。同种骨往往因其免疫排斥反应使应用受到限制。研究既无排斥反应,又能促进骨愈合的新型生物材料,是临床骨科亟待解决的问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诱导成骨作用,但对于骨不连造成的骨缺损未能起到充填和支架作用。而将其与复合材料组合后可互补不足,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我们创用以同种骨基质明胶为BMP载体复合临床应用15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基质明胶 骨不连 临床应用 骨缺损 生物材料 同种骨 免疫排斥反应 骨诱导作用 骨折不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杜亚利 李琼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99-102,108,共5页
大多数人类上皮细胞癌是以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功能性活化为标志的。EGFR是最先被提出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生长因子受体,现已有4种EGFR拮抗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结肠癌和胰腺癌等实体... 大多数人类上皮细胞癌是以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功能性活化为标志的。EGFR是最先被提出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生长因子受体,现已有4种EGFR拮抗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结肠癌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概述了EGFR拮抗剂的结构、生理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抗癌活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 靶向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形棘豆总黄酮甙元对慢性气管炎祛痰作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永吉 《中草药》 CAS 1981年第8期38-38,共1页
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全草,藏名大夏,系藏药。产我国西藏、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地。味辛性寒有小毒,入肺脾二经,有清热解毒、生肌疗疮之功。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实验证明其有祛痰作用。 1976年... 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全草,藏名大夏,系藏药。产我国西藏、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地。味辛性寒有小毒,入肺脾二经,有清热解毒、生肌疗疮之功。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实验证明其有祛痰作用。 1976年至1978年,我们先后对314例慢性气管炎痰多的患者用总黄酮甙元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气管炎 总黄酮 祛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血清心肌酶变化与缺氧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耿新林 沈海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5期30-31,共2页
资料与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6月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9例,其中男78例,女31例,平均年龄75.2岁。按肺心病的不同时期分组,急性期54例,缓解期55例,与正常对照组55例比较,并观察心肌酶变化。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心肌酶变化 缺氧 血清 心脏病患者 正常对照组 平均年龄 肺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耿新林 沈海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长期以来疗效较差且易致急性加重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据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其确诊后4年的预期生产率仅为33%,这些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改变。而血液流变学变化使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长期以来疗效较差且易致急性加重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据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其确诊后4年的预期生产率仅为33%,这些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改变。而血液流变学变化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肺动脉血栓。灯盏花素配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灯盏花 小分子肝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血清心肌酶变化与缺氧的关系
7
作者 耿新林 沈海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5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不同缺氧状态下,心肌酶变化与出现肺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用酶学动力学测定肺心病急性期54例,缓解期55例的心肌酶的活性,观察心肌酶在两组中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并观察肺心病心肌梗...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不同缺氧状态下,心肌酶变化与出现肺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用酶学动力学测定肺心病急性期54例,缓解期55例的心肌酶的活性,观察心肌酶在两组中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并观察肺心病心肌梗死的特点。结果正常对照组55例,心肌酶正常;缓解期患者心肌酶基本正常,无心肌梗死发生,急性期患者心肌酶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且5例发生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以急性发作期明显,易并发心肌梗死,且症状不典型,以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表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心肌酶 缺氧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非扩张性胆道梗阻B超及临床回顾分析
8
作者 傅宝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1-41,共1页
胆道梗阻使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成分在肝内、外胆管内郁滞,胆管内压力增高,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呈现“双枪管征”,易被B超检出;而无胆管扩张的胆道梗阻患者,无论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否典型,B超往往不易作出胆道梗阻的诊断。为提高对本病的认... 胆道梗阻使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成分在肝内、外胆管内郁滞,胆管内压力增高,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呈现“双枪管征”,易被B超检出;而无胆管扩张的胆道梗阻患者,无论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否典型,B超往往不易作出胆道梗阻的诊断。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B超诊断的可能性,回顾我院1984~1993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胆道梗阻,而声像图不表现胆管扩张者21例,分析讨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临床回顾分析 B超 扩张性 胆管扩张 胆管阻塞 症状和体征 胆管不扩张 胆管内 胆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树脂修复失败原因和预防探讨
9
作者 杨耀鹏 卫俊荣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2-42,共1页
我们自1988年开展光固化树脂遮盖修复变色牙,共修复299例1745个牙。其中一年内因脱落、折裂而复诊的共37个牙。现就其脱落折裂的原因和预防予以探讨。 1 一般资料,(见附表)。
关键词 失败原因 光固化树脂修复 预防措施 光敏树脂 龈沟液 遮色剂 粘接剂 树脂固化 粘接面 牙龈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多段粉碎开放骨折伴股动脉损伤并假性动脉瘤形成一例报告
10
作者 李智钢 高文魁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4,共1页
患者,男性,25岁。因右股部拖拉机撞伤,疼痛活动受限12h入院,查体右大腿短缩7cm,肿胀,中段成角畸形,有异常动度,于外上方可见3cm长皮肤裂口,已在外院缝合,但未做固定。足背动脉搏动有力。X线拍片示右股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各断端有明显... 患者,男性,25岁。因右股部拖拉机撞伤,疼痛活动受限12h入院,查体右大腿短缩7cm,肿胀,中段成角畸形,有异常动度,于外上方可见3cm长皮肤裂口,已在外院缝合,但未做固定。足背动脉搏动有力。X线拍片示右股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各断端有明显的移位,向后内成角。入院后检查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但于牵引后第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损伤 开放骨折 股骨干 多段粉碎性骨折 动脉搏动 内固定骨折 足背动脉 牵引复位 成角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高原地区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11
作者 陈金生 肖振荣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我院地处海拔2400m的次高原地区,自1984年至1993年间共施行创伤休克病人手术麻醉119例。由于低氧环境对休克病人机体的影响较大,给手术麻醉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就本组病人麻醉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创伤休克 硬膜外阻滞 高海拔地区 麻醉选择 手术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 急性肾功能衰竭 抗休克 创伤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吡啶对高原慢性肺心病血液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12
作者 杨生岳 冯恩志 +3 位作者 王希平 张志强 张秋现 索玉梅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94-95,共2页
报告了28例高原慢性肺心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后血液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显示,硝苯吡啶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氧运输能力,可轻度降低PaO_2,但无统计学意义,对pH及PaCO_2无影响。表... 报告了28例高原慢性肺心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后血液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显示,硝苯吡啶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氧运输能力,可轻度降低PaO_2,但无统计学意义,对pH及PaCO_2无影响。表明,对慢性肺心病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钙拈抗剂硝苯吡啶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吡啶 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 血气 血液动力学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