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峰 魏秀川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1-14,18,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嗅觉、视觉功能恢复情况[视野平均缺损值(MD)、视野模式标准差(PSD)、视野指数(VFI)]、垂体相关激素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嗅觉阈评分低于对照组,MD和PSD均小于对照组,V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CTH、GH、PRL、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改善嗅觉、视觉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手术相关指标、垂体相关激素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嗅觉功能 生命质量 视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学芝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8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4月收治的142例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吞咽管理...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4月收治的142例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吞咽管理,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评分、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WST、SSA、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US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可有效增强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轻神经损伤,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早期吞咽管理 吞咽功能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张效珏 魏秀川 刘杰 《大医生》 2022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手术指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研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手术指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研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91例,传统颅内手术)和观察组(89例,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项指标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NIHSS、ADL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效果显著,在改善神经损伤功能、提高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中优势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2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魏秀川 刘杰 +3 位作者 王浩然 谷春雨 张宏伟 张明山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58,共2页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papillary tumor of the pineal region,PTPR)是一种罕见的神经上皮性脑瘤,于2007年首次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由于其潜在的恶性行为和频繁的局部复发,被定义为Ⅱ...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papillary tumor of the pineal region,PTPR)是一种罕见的神经上皮性脑瘤,于2007年首次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由于其潜在的恶性行为和频繁的局部复发,被定义为Ⅱ级或Ⅲ级^([1,2])。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收住2例PTPR患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并做文献复习。本研究经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编号:2024-11),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出血1例
5
作者 刘杰 钱海 +1 位作者 杨家应 张效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通过1例颈动脉斑块出血病例学习,探讨斑块稳定性与脑卒中之间的联系。方法1例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病人,因颈动脉斑块急性出血造成脑梗死,病情稳定后完善相关检查,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经颈动脉... 目的通过1例颈动脉斑块出血病例学习,探讨斑块稳定性与脑卒中之间的联系。方法1例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病人,因颈动脉斑块急性出血造成脑梗死,病情稳定后完善相关检查,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完整切除出血斑块,术后病人随访未再出现TIA。结论早期对斑块进行定性以及定量分析,判断斑块的稳定性,可避免脑卒中情况的反复发生,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出血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6
作者 刘晓峰 刘大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不同入路方式(经颞部入路与经额部入路)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不同入路方式(经颞部入路与经额部入路)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按照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经颞部入路,观察组患者选择经额部入路,记录且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值、术后3 d与7 d血肿残余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分别评估术后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变化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长等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血肿残余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肿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能够更好地清除血肿,减少血肿残余量,同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颞部入路 经额部入路 微创钻孔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厚朴汤对卒中后抑郁大鼠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宗 杨家应 +1 位作者 张念平 苗秀明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2期1671-1675,共5页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PSD组、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阳性组,每组10只。PSD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3.0...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PSD组、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阳性组,每组10只。PSD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3.0 g/kg半夏厚朴汤,阳性组给予1.7 mg/kg氟西汀,灌胃21 d后建立卒中后抑郁模型,造模后继续给药21 d。四氮唑红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测定大鼠体重、水平运动得分、糖水消耗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治疗3周后,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和阳性组体重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阳性组脑梗死面积低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阳性组水平运动得分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阳性组糖水消耗量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夏厚朴汤低剂量组、半夏厚朴汤高剂量组、阳性组TNF-α、IL-1β、IL-18低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可改善PSD大鼠的抑郁症状,减少梗死面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半夏厚朴汤促进细胞因子网络达到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后抑郁 半夏厚朴汤 旷场实验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5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杰 金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20-320,共1页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otoma,ASDH)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60.2岁。5例均存在意识障碍。4例无明确外伤史;1例夜间睡觉时从床上摔下,被发现时意识不...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otoma,ASDH)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60.2岁。5例均存在意识障碍。4例无明确外伤史;1例夜间睡觉时从床上摔下,被发现时意识不清。入院GCS评分5分3例,7分1例,11分1例。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1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既往因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行颅内外血管分流术;另4例既往无脑血管病病史。3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出血表现为硬膜下血肿合并天幕池出血,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合并侧裂池积血,1例前交通动脉瘤出血合并前纵裂池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疝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在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解锋 李旭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在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03—2014-03我院收治的破裂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临床证实行支架置入栓塞术治疗50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观...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在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03—2014-03我院收治的破裂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临床证实行支架置入栓塞术治疗50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功能缺失率100%,治疗6个月后功能缺失率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和低分子肝素用于破裂动脉瘤的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吡格雷片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秀川 杨家应 +1 位作者 刘杰 金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67-468,共2页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是好发于大龄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临床罕见的颅内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3%-1.4%。
关键词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癫痫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锋 李旭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5期166-167,共2页
自发性椎动脉-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年发生率在1~1.5/10万人口,80%发生在30~50岁人群,但其病死率可接近70%。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兰陵县人民医院通过血管内介入共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40例,总结体会如下。
关键词 血管 介入治疗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耿学芝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8期124-128,共5页
目的 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对照... 目的 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方案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分值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糖尿病 术后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59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永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5期84-85,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应用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所引起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颅脑外伤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内,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18例重型颅脑外伤所引起的难治... 目的探究临床上应用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所引起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颅脑外伤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内,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18例重型颅脑外伤所引起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列入本次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后随机分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的实验组患者颅内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采用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常规降颅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2.9%),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式引起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过程中,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颅内压情况,提升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小,安全性高,应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外伤 弥漫性脑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敏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6期75-76,共2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汇总研究对象的既往史、性别、年龄、股静脉置管、肢体瘫痪、甘露醇应用情况...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汇总研究对象的既往史、性别、年龄、股静脉置管、肢体瘫痪、甘露醇应用情况、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等,分析影响LEDVT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LEDVT的发生率为17.74%,且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糖尿病史、肢体瘫痪部位、静脉置管位置、脱水药物使用情况的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肢体瘫痪、静脉置管、脱水药物使用次数与LEDVT的发生均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术后患者应关注其病史、瘫痪部位、置管情况等,在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体征,并加强宣教、肢体功能锻炼等,以降低发生LE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正念行为训练结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康复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6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结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兰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结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兰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正念行为训练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水平,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应对方式(面对、屈服、逃避)进行评分并比较,对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7 d,观察组ALB、PAB、TR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逃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结合精细化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应对方式,可减少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正念行为训练 营养支持 应对方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及疗效差异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永强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21期59-59,61,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时间选择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良好预后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时间选择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时间选择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良好预后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时间选择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时间的手术治疗后,对<6h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85.7%,36/42)显著高于6~24h组(67.4%,31/46)和>24h组治疗(62.5%,20/32)显著高于对照组(78.6%,22/28),差异显著(P<0.05)。<6h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6~24h组和>24h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应在发病6h内予以手术治疗,这是最佳治疗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应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早期 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联合阶段式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峰 刘大海 任鹏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联合阶段式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采用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联合阶段式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采用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阶段式康复训练,均干预8周.对比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为(52.48±4.21)分,下肢FMA评分为(26.33±2.45)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9.61±1.14)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为(84.86±5.47)分,高于对照组,健康调查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职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5.34±4.37)分、(85.53±4.29)分、(82.33±4.62)分、(83.36±3.43)分、(84.16±3.01)分、(85.21±4.09)分、(82.03±4.29)分、(83.51±4.28)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阶段式康复训练在颅脑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 高压氧 阶段式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及防范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启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3期12-13,共2页
在儿科护理中存在着许多护理风险以及问题,其原因是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等不够强,容易导致在护理患儿时出现间接性的伤害以及死亡。近年来,随着卫生规章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现,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 在儿科护理中存在着许多护理风险以及问题,其原因是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等不够强,容易导致在护理患儿时出现间接性的伤害以及死亡。近年来,随着卫生规章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现,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与医疗设施设备的期望越来越高。想要在护理患儿过程中避免伤害的出现,最大程度上控制护理纠纷的事件出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护理安全性、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该文针对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及防范问题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儿科护理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刘大海 《大医生》 2023年第18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均分成两组,即入院时间早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入院时间晚的患者45...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均分成两组,即入院时间早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入院时间晚的患者45例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予以统计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更低、Barthel指数(BI)分值更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更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分值更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后,能够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06例分析
20
作者 曹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3期65-65,73,共2页
目的:探究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106例有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 目的:探究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106例有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术后溃疡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治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 高压氧治疗 糖尿病病足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