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勇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3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超早期7小时内应用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治疗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临床治疗58例。均在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有3例再出血,3例死亡,术后半年采用...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超早期7小时内应用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治疗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临床治疗58例。均在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有3例再出血,3例死亡,术后半年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13例,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8例,V级1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温毯在颅脑外科高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惠玉 刘珍红 秦怡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5期200-201,共2页
目的观察降温毯对颅脑外科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我院47例颅脑外伤伴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用降温毯降温;对照组20例用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降温。比较两组患者降温护理后1、8和12h的体表温度及其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 目的观察降温毯对颅脑外科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我院47例颅脑外伤伴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用降温毯降温;对照组20例用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降温。比较两组患者降温护理后1、8和12h的体表温度及其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降温前和降温护理1h后的体温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温护理8h和12h时,试验组患者测得的体温分别为(37.4±0.9)℃和(36.6±0.4)℃,对照组的体温分别为(38.2±1.3)℃和(37.3±0.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最终体温恢复正常所用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降温毯对颅脑外科高热患者降温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毯 冰毯机 颅脑损伤 高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并天幕疝外科治疗
3
作者 张天益 何碧军 +2 位作者 邱冠环 刘惠玉 罗柳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7期1660-1661,共2页
目的 :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天幕裂孔疝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脑室外引流、大骨窗减压、切开天幕裂孔及颞肌敷贴等综合手术措施 ,充分降低颅内高压 ,松解疝环 ,使脑疝复位 ,有效增加脑的早... 目的 :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天幕裂孔疝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脑室外引流、大骨窗减压、切开天幕裂孔及颞肌敷贴等综合手术措施 ,充分降低颅内高压 ,松解疝环 ,使脑疝复位 ,有效增加脑的早期及后期灌注、供血 ,最大限度恢复脑功能。结果 :36例患者中死亡 6例 ,死亡率为 16 .6 % ,成活者智力、语言恢复良好 ,生活基本能自理 ,部分遗留不同程度偏瘫 ,6例继发癫痫 ,经服药后控制。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时保守治疗死亡率几乎为 10 0 % ,外科手术结合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生存质量 大面积脑梗死 天幕疝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在治疗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文新 张天益 +1 位作者 徐文波 李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454-245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在治疗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Cushing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颅脑外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50例,分为两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接... 目的探讨持续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在治疗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Cushing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颅脑外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50例,分为两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持续性TE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的进展及最终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第5天取得的进展明显好于常规组患者,溃疡治愈时间也比常规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持续性TEA治疗,可明显加快Cushing溃疡治疗进展,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脊膜外麻醉 应激性溃疡 颅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育驰 张天益 +1 位作者 潘梅英 刘惠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16-917,共2页
目的:比较脑疝复位天幕裂孔切开与常规去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引起的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出现脑疝晚期病人的手术效果。方法:共收治重型脑外伤脑疝晚期病人56例,分为两组,脑疝复位组31例,常规手术组25例。术前GCS计分均为3~5... 目的:比较脑疝复位天幕裂孔切开与常规去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引起的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出现脑疝晚期病人的手术效果。方法:共收治重型脑外伤脑疝晚期病人56例,分为两组,脑疝复位组31例,常规手术组25例。术前GCS计分均为3~5分,双瞳孔散大或有不同程度散大,所有病人经头颅CT扫描确定脑损伤情况。结果:术后存活者随访1年,脑疝复位组恢复良好/中残10例、重残/长期昏迷7例、死亡14例(45%);常规手术组恢复良好/中残1例、重残/长期昏迷3例、死亡21例(84%)(P<0.05)。脑疝复位组术后并发大脑后动脉梗塞、应激性溃疡、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脑疝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引起的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出现脑疝晚期病人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去骨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疝 天幕裂孔切开 常规去骨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丘冠桓 张天益 何碧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探索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2 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康复训练、西医治疗和中药三七散治疗;西医治疗组则采用微创手术加西医治疗。...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探索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2 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康复训练、西医治疗和中药三七散治疗;西医治疗组则采用微创手术加西医治疗。两组各12 0例,治疗时间均为2 8d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血肿吸收率为(98.17±6.3 2 ) % ,临床治愈率为43 3 3 % ,总有效率为96.67% ;西医治疗组血肿吸收率为(87.60±5 .84) % ,临床治愈率为3 0 .0 0 % ,总有效率为88.3 3 %。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P <0 .0 5 )。结论 综合治疗可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综合治疗 微创手术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丘冠桓 张天益 廖伟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 62例 (治疗组 )和原发性SAH 5 8例 (对照组 ) ,间隔 2~ 3d置换 1次 ,可置换 2~ 5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 62例 (治疗组 )和原发性SAH 5 8例 (对照组 ) ,间隔 2~ 3d置换 1次 ,可置换 2~ 5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 90 3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 93 1%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均未见脑疝及其他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疗法 脑脊液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育驰 李舒刚 +3 位作者 潘梅英 张天益 刘惠玉 刘映宏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纳洛酮在重型脑外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除常规治疗外,入院或手术后纳洛酮组即给予纳洛酮0.4mg/kg/d,24小时持续给药;观察该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伤情、脑水肿程度及预后并进行比较。结果纳洛酮组意识转清的...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纳洛酮在重型脑外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除常规治疗外,入院或手术后纳洛酮组即给予纳洛酮0.4mg/kg/d,24小时持续给药;观察该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伤情、脑水肿程度及预后并进行比较。结果纳洛酮组意识转清的患者明显多于常规组;纳洛酮组重度脑水肿病例数少于常规组;纳洛酮组预后良好病例数明显多于常规组。结论纳洛酮能有效阻断外伤后继发性脑损害,使昏迷和呼吸抑制的病人快速逆转意识障碍,解除呼吸抑制,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使用中应掌握超早期、大剂量、持续给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颅脑损伤 伤情 脑水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育驰 张天益 +1 位作者 潘梅英 刘惠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方法:将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穿刺组58例,采用体表标志物CT定位法,在局麻下对颅内血肿进行微创穿刺抽吸治疗;传统外科手术组56例行开颅... 目的:比较早期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方法:将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穿刺组58例,采用体表标志物CT定位法,在局麻下对颅内血肿进行微创穿刺抽吸治疗;传统外科手术组56例行开颅手术。比较其疗效和病死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微创组有效52 例(89.66%),死亡3例(5.17%),意识恢复平均时间为(3.1±0.5)d,语言达理想恢复45 例(77.59%),肢体功能恢复满意50 例(86.21%);传统组有效34例(60.71%),死亡14例(25%),意识恢复平均时间为(5.6±2.0)d,语言达理想恢复19例(33.93%),肢体功能恢复满意25例(44.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体表标志物CT定位下,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准确、简单、快速清除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术后患者意识恢复快,治疗有效率高,病死率低,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术 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行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小脑幕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复位的应用。方法对我科2001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患者在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8例... 目的探讨小脑幕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复位的应用。方法对我科2001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患者在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中良好13例(34%),中残12例(32%),重残5例(13%),死亡8例(21%)。术后并发症:脑积水3例,外伤性癫痫4例,消化道出血6例,脑梗塞4例。结论应用小脑幕切开术能有效使颢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远期预后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幕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补体C_3、C_4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文波 张天益 +2 位作者 何碧军 李浩 罗文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3期282-283,共2页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补体C3、C4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年龄段正常人为对照组,监测血清C3、C4和SOD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C3、C4水...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补体C3、C4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年龄段正常人为对照组,监测血清C3、C4和SOD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OD活力以损伤后第3d最低。结论血清补体C3、C4升高提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补体过度激活加重了氧化应激,与血清SOD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补体C3 补体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通过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内血肿,以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科近4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0例外伤性小脑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小脑内血肿完全清除14例,残留2~3ml 6例,治愈12例(占60%... 目的通过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内血肿,以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科近4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0例外伤性小脑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小脑内血肿完全清除14例,残留2~3ml 6例,治愈12例(占60%),显效5例(占25%),死亡3例(占15%),均为脑干功能衰竭。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内血肿是更为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小脑内血肿 显微手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疝复位术救治脑疝25例
13
作者 张天益 何碧军 +1 位作者 黄育驰 许作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8-678,共1页
关键词 脑疝 天幕裂孔切开 脑疝复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天益 刘庆祥 +3 位作者 高玉英 王银祥 丘冠环 黄育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微创手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高颈段哑铃型椎管肿瘤手术探讨
15
作者 张天益 黄育驰 +1 位作者 刘庆祥 许作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22期2178-2179,共2页
目的 :探讨高段哑铃型椎管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的入路、方法和效果问题。方法 :介绍颈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过程及关键点 ,分析手术结果。结果 :3例复发性肿瘤均全切除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无并发症 ,随... 目的 :探讨高段哑铃型椎管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的入路、方法和效果问题。方法 :介绍颈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过程及关键点 ,分析手术结果。结果 :3例复发性肿瘤均全切除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无并发症 ,随访 2年余无复发。结论 :复发性高颈段哑铃型肿瘤虽手术难度大大增加 ,但仍应积极手术 ,应用颈后外侧手术入路 ,可一次全切肿瘤 ,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颈段哑铃型肿瘤 复发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损伤救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96-396,共1页
目的总结17例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7例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脑干损伤存活11例(65%),其中恢复良好6例,重残2例,中残4例;死亡5例(2... 目的总结17例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7例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脑干损伤存活11例(65%),其中恢复良好6例,重残2例,中残4例;死亡5例(29%)。结论常规脱水、利尿、激素、抗炎治疗;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及维持内环境稳定;早期运用尼莫地平改善脑循环;早期使用苏醒药物等措施,可改善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损伤 原发性 无占位效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椎板与全椎板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生物力学影响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育驰 张天益 +1 位作者 刘勇 李怀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半椎板与全椎板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生物力学影响作用,以明确哪种方法对脊椎生物力学影响更少,术后恢复效果更佳。方法 12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半椎板手术组65例,全椎板手术组为63例,均于手术后第2周进行脊柱生... 目的观察半椎板与全椎板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生物力学影响作用,以明确哪种方法对脊椎生物力学影响更少,术后恢复效果更佳。方法 12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半椎板手术组65例,全椎板手术组为63例,均于手术后第2周进行脊柱生物力学检查,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半椎板入路组术后脊柱生物力学功能较对照组强结论半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功能损伤及术中出血少,患者适应性强,术后恢复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板 全椎板 椎管内肿瘤 脊柱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传统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育驰 张天益 +1 位作者 刘勇 李怀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与传统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作用,以明确哪种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效果更佳。方法 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创组41例,传统手术组37例,均于手术后第3天进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目的观察微创与传统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作用,以明确哪种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效果更佳。方法 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创组41例,传统手术组37例,均于手术后第3天进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指标检查,对比2组疗效。结果微创组术后第3天肾素、血管肾张素Ⅱ、醛固酮分泌均较传统对照组少。结论微创手术创伤及术中出血少,患者适应性强,术后血压调节系统肾素-血管肾张素-醛固酮系统恢复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高血压脑出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育驰 张天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2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小儿患者,根据CT定位在颅内血肿最多层面作一小切口清除颅内硬膜下血肿或采用穿刺抽吸法清除脑实质及脑室内血肿。结果效果满意,无...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小儿患者,根据CT定位在颅内血肿最多层面作一小切口清除颅内硬膜下血肿或采用穿刺抽吸法清除脑实质及脑室内血肿。结果效果满意,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到2年,患儿智力体格发育良好,只有一例患儿有左侧下肢轻度活动障碍。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病程短等特点,对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临床分析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2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碧军 张天益 +2 位作者 徐文波 李浩 罗文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9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6例颅脑损伤患者有232例出现精神障碍,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者的发生率较高,其表现以智能减退为主,而轻、中型颅脑损伤者以神经症...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9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6例颅脑损伤患者有232例出现精神障碍,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者的发生率较高,其表现以智能减退为主,而轻、中型颅脑损伤者以神经症综合征多见;脑挫裂伤、多脑叶损伤者易出现精神障碍,尤其损伤位于额、颞叶更易发生。结论: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主要与脑损伤程度与部位有关,积极的处理原发病,重视精神障碍的发生并给予相应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后 精神障碍 临床分析 CRANIOCEREBRAL Injury 颅脑损伤患者 重型颅脑损伤 脑损伤程度 回顾性分析 智能减退 相应治疗 脑叶损伤 脑挫裂伤 临床资料 原发病 神经症 发生率 综合 特点 颞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