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利平 陈良芬 张锡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2例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组)32例,然后将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2例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组)32例,然后将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酒精中毒 急诊科 临床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丽萍 尹小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28-129,13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留观室留院观察6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办法,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普通的护理办法。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留观室留院观察6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办法,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普通的护理办法。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采用急诊留观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危重症患者显效215例,有效6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中出现无效的例数为117例,护理人员因素35例,科室硬件导致20例,管理制度导致15例,感染因素导致17例,患者因素导致30例。结论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办法,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留观室 危重症患者 护理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锡华 何群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7期427-428,共2页
目的: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用本院呼吸科2013年1月~8月共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4例,对他们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在通气1h以及撤机以后,... 目的: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用本院呼吸科2013年1月~8月共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4例,对他们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在通气1h以及撤机以后,和未通气之前对比,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都有显著改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通过急诊治疗后,患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也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仅有2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方法治疗,对患者的血气和呼吸指标具有改善作用,而且副作用少,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急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秋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2期00263-00263,共3页
探析急腹症患者诊治中应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腹症患者10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与B组,前者实施常规分诊护理;后者实施预检分诊护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探析急腹症患者诊治中应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腹症患者10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与B组,前者实施常规分诊护理;后者实施预检分诊护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优劣。结果:B组候诊与确诊时间均短于A组,救治成功率高于A组,(P<0.05)。结论:将预检分诊护理应用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为患者争取宝贵的诊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临床护理 预检分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夹止血联合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苏翔 钟云川 +2 位作者 颜韬 伯东 刘洪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讨肽夹止血联合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将其以单双号的方式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肽夹止血联合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将其以单双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4,单号)和观察组(n=54,双号)。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HCA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纤维蛋白原(FBG)、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3个月内再次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7.04%)(均P<0.05);观察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IB、PLT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PTT、PT、氧化应激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1.85%)显著低于对照组(12.96%)(P<0.05)。结论应用内镜下钛夹止血结合HCA进行止血,可提高止血效果,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优化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降低术后出血率,具有临床推荐使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金属钛夹 尖吻蝮蛇血凝酶 止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AD2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伯东 付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 type 2,PAD2)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江市第...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 type 2,PAD2)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APACHEⅡ评分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9)、中度组(n=51)和重度组(n=13),另外选取103例同期在该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研究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AD2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AD2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PAD2对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肌酐(137.52±9.01μmol/L vs 112.22±8.67μmol/L)水平及血小板计数(74.58±5.19 vs 86.02±5.34)×109/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35,15.591,均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PAD2表达水平(42.47±6.22 ng/ml)高于对照组(38.59±5.31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15,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AD2表达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F=3.777,176.582,均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AD2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59,P<0.05);血肌酐(OR=1.927)、PAD2(OR=1.803)及APACHEⅡ评分(OR=1.657)均为发生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小板计数(OR=0.781)则是发生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PAD2诊断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73%(95%CI:0.701~0.826)和90.29%(95%CI:0.851~0.935),对中重度感染性休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清PAD2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且对中重度感染性休克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 感染性休克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C4、DPP3、Caspase-8在脓毒症心肌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7
作者 颜韬 先卫武 谭林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NLRC4)、二肽基肽酶Ⅲ(DP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3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分为...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NLRC4)、二肽基肽酶Ⅲ(DP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3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分为心肌损伤组(44例)和非心肌损伤组(89例),根据患者预后将心肌损伤患者分为存活组(28例)和死亡组(16例),比较不同组间NLRC4、DPP3、Caspase-8水平;并分析心肌损伤组NLRC4、DPP3、Caspase-8水平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NLRC4、DPP3、Caspase-8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患者NLRC4、DPP3、Caspase-8水平升高,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NLRC4、DPP3、Caspase-8水平升高(P<0.05),且NLRC4、DPP3、Caspase-8水平与NT-proBNP、cTnI、CK-MB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C4、DPP3、Caspase-8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心肌损伤的AUC均>0.8,评估患者预后的AUC均>0.7。结论:NLRC4、DPP3、Caspase-8与脓毒症心肌损伤密切相关,且三者在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均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 二肽基肽酶Ⅲ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丽萍 卢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5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内容,比较2组患者平均溶栓延误时间、急性...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内容,比较2组患者平均溶栓延误时间、急性期溶栓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院外脑血栓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期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院外脑血栓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溶栓延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脑血栓 溶栓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炎性反应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盛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3期3305-3307,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炎性反应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炎性反应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IL-8、动脉血氧饱和度、收缩压水平,以及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复苏后15min及30min观察组患者应激炎性反应因子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5min及30min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收缩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调节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收缩压水平,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循证护理 应激炎性反应因子 动脉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邱华雄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是观察组升高幅度小,第3天血清CRP水平开始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血气胸 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物品应用“五常法”管理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利平 《西部医学》 2012年第7期1434-1434,1436,共2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培训,制定、完善制度、流程和考核标准,按照"五常法"实施管理。结果应用"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急救物品的合格率和护理质量。结论院前急救物品应...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培训,制定、完善制度、流程和考核标准,按照"五常法"实施管理。结果应用"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急救物品的合格率和护理质量。结论院前急救物品应用"五常法"的管理,优化了急救车单元的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士素质,是保证院前急救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物品 “五常法”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华雄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40例(观察组)和行传统气管切开术患者4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23±1.31)min,手术出血量(10....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40例(观察组)和行传统气管切开术患者4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23±1.31)min,手术出血量(10.97±2.30)ml,颈部瘢痕(0.35±0.14)cm2,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7.88±2.48)min,手术出血量(30.15±4.38)ml,颈部瘢痕(0.92±0.23)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把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应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余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3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2-2014-10在本院收治的脑栓塞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运用神经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2-2014-10在本院收治的脑栓塞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运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Fugl-Meyer(FMA)评分、Barthel指数法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FMA和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NF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观察组护理后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6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脑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脑栓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掌骨骨折患者情绪状态及手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盛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6期921-922,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掌骨骨折患者情绪状态及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手部功能。结果:护理后,...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掌骨骨折患者情绪状态及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手部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手部功能优良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掌骨骨折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掌骨骨折 焦虑 抑郁 手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院前急救物资安全管理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丽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8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物资的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制定院前急救物资管理的质控标准和方法,选拔专职质控人员,采用三级检查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院前急救车辆上的物品、仪器设备;比较实施前后急救物资齐备完好率、院前接班...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物资的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制定院前急救物资管理的质控标准和方法,选拔专职质控人员,采用三级检查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院前急救车辆上的物品、仪器设备;比较实施前后急救物资齐备完好率、院前接班时间、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急救物资齐备完好率、院前接班时间、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院前急救物资规范化管理能够保证院前急救物资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了院前急救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物资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华雄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黄体酮联合塞来昔布,对照组给予哌替啶,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黄体酮联合塞来昔布,对照组给予哌替啶,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9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为(16.02±4.68)min,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为(15.95±3.1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5 min、30 min、60 min和90 min,VAS评分较给药前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下降幅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黄体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哌替啶相当,但是不受麻醉药品限制,临床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泌尿系结石 黄体酮 塞来昔布 哌替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
17
作者 熊月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分析急诊护理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急诊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在血压水平、负面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 分析急诊护理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急诊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在血压水平、负面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而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相对较为严重,需快速接收急诊采取措施救治,期间配合急诊临床护理措施可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快速得到稳定,预防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急诊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产生絮凝和疼痛的对策
18
作者 余丽 张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期81-82,共2页
苄星青霉素注射剂为青霉素、苄基乙胺盐与适量的缓冲剂及混悬剂混合剂制成的无菌粉末,在体内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作用;临床上在治疗早期梅毒效果明显。但由于这种药物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缓冲剂及混悬剂,为达到有缓解效果,有... 苄星青霉素注射剂为青霉素、苄基乙胺盐与适量的缓冲剂及混悬剂混合剂制成的无菌粉末,在体内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作用;临床上在治疗早期梅毒效果明显。但由于这种药物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缓冲剂及混悬剂,为达到有缓解效果,有利于药物的稳定,延长药物的释放和吸收,而混悬剂具有很大表面自由能,有自发聚集趋向且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后聚集而为能分散。导致肌内注射时药液絮凝,针头阻塞。需拨出针头重新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注射 苄星青霉素 利多卡因 絮凝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同意权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提醒院前急救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本院院、科两级所接受的院前急救投诉事件,分析原因,提出如何落实院前急救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结果院前急救患... 目的提醒院前急救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本院院、科两级所接受的院前急救投诉事件,分析原因,提出如何落实院前急救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结果院前急救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需要进一步规范落实。结论应真正地落实急救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才能进一步避免和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 同意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后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hs-CRP、Hcy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钟云川 何花 黄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瑞舒伐他汀片加替格瑞洛对其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瑞舒伐他汀片加替格瑞洛对其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和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红蛋白(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心肌损伤标志物达峰时间;治疗前后hs-CRP及Hcy水平。记录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46.14±6.62)%,高于对照组[(38.72±5.94)%],LVESD、LVEDD为(38.70±5.32)、(50.25±6.32)mm,低于对照组[(44.20±6.05)、(56.20±5.6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I、MB及α-HBDH达峰时间为(10.24±3.24)、(27.76±7.45)、(18.22±5.30)h,比对照组[(12.46±4.05)、(34.82±8.56)、(23.48±6.14)h]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Hcy水平为(1.65±0.42)mg/L、(4.62±1.20)μmol/L,低于对照组[(2.75±0.48)mg/L、(8.68±1.8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7.78%vs.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ACS患者心功能,保护心肌,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ACE发病率,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瑞舒伐他汀钙片 替格瑞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