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临床技能实训和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麻春杰 陈琨 +2 位作者 董秋梅 张亚军 牛仁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出胜任临床工作、符合临床需求的中医人才,对中医本科生临床技能实训和毕业生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方法招募志愿者,选择临床常见病作为标准化病人,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应用到本科生中医内科临床技能实训和毕业生临... 目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出胜任临床工作、符合临床需求的中医人才,对中医本科生临床技能实训和毕业生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方法招募志愿者,选择临床常见病作为标准化病人,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应用到本科生中医内科临床技能实训和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结果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技能实训和考核,更好地培养和检验了学生的临床能力,获得了学生及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好评。结论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临床技能实训和考核中的应用,不仅能构建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的桥梁,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技能;而且全面、标准、客观、公平、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同时,亦为其他各科临床技能考核和临床实训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临床技能 实训 考核 中医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科学考试方法改革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牛仁秀 麻春杰 +3 位作者 董秋梅 张亚军 康永 王乐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4期27-28,共2页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既是对以往中医基础各门课程的总结,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对中医内科学的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将过去几十...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既是对以往中医基础各门课程的总结,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对中医内科学的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将过去几十年的期末闭卷考改革为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考试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科学试题库示范性建设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牛仁秀 刘晓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6期3-5,共3页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试卷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教考分离是客观评价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避免了任课教师在教学和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试题库建设...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试卷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教考分离是客观评价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避免了任课教师在教学和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试题库建设是实现教考分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本校尚没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试题库,本项目建设符合我校学科、专业特色的标准化试题库,体现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原则,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试题库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崔雪亭 麻春杰 《河北中医》 2013年第2期309-311,共3页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多数患者前期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发病中期才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主要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多数患者前期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发病中期才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主要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饮食与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胃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三叶因子1和CD3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雷丽 麻春杰 +3 位作者 史丽芳 王滨 聂耀 牛仁秀 《中国医药》 2013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观察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三叶因子1(TFF1)和CD34表达的影响,探讨胃和冲剂Ⅱ号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 目的观察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三叶因子1(TFF1)和CD34表达的影响,探讨胃和冲剂Ⅱ号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使用综合造模法成功复制CAG动物模型(为确定造模成功,颈椎脱臼法处死9只大鼠)。然后将53只CAG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10只)、维酶素阳性对照组(11只)及胃和冲剂低、中、高剂量组(10只,11只,11只)。治疗60d后,取各大鼠相同部位全层胃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胃黏膜组织的TFF1和CD34的表达水平。结果TFF1在胃和冲剂高剂量组中的表达值(3.4±1.4),高于模型组(1.5±0.8)和维酶素组(1.7±0.9)(P〈0.01);胃和冲剂高剂量组微血管密度值为(7.5±1.5),低于模型组(12.5±2.5)和维酶素阳性对照组(1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和冲剂Ⅱ号可能通过提高胃黏膜组织的TFF1表达、降低CD34的表达,加快胃黏膜细胞的修复和抑制过度增殖,从而对CAG起到治疗作用并可预防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胃和冲剂 三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君 董秋梅 《中国医药》 2022年第6期903-907,共5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和槲皮素组,各15只。CIA造模...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和槲皮素组,各15只。CIA造模成功后每组筛选10只用于实验。正常对照组不予造模及药物干预,模型组CIA造模后予与槲皮素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甲氨蝶呤组CIA造模后予甲氨蝶呤腹腔注射,槲皮素组CIA造模后予槲皮素灌胃,均连续给药4周。比较各组大鼠后足足掌厚度、关节炎指数(AI)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踝关节滑膜组织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灌胃2、3、4周,甲氨蝶呤组、槲皮素组大鼠足掌厚度均小于模型组,A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AI评分:(6.5±1.2)、(7.6±0.5)分比(8.1±0.6)分,(5.7±1.1)、(6.6±0.5)分比(8.4±0.7)分,(4.6±1.0)、(5.9±0.7)分比(8.5±0.7)分](均P<0.05)。灌胃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7水平,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IL-17、TLR4、核因子κB p50及核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甲氨蝶呤组、槲皮素组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甲氨蝶呤组与槲皮素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槲皮素可有效缓解CIA大鼠关节滑膜炎症,调控细胞因子,抑制TLR4/核因子κB通路,可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 槲皮素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子良治疗胃病的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麻春杰 崔雪亭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8期755-756,共2页
米子良教授从医50载,是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伤寒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米教授致力于中医《伤寒学》的教学与临床,对脾胃病的诊治造诣颇深。“治中焦如衡,非平不举”,指调... 米子良教授从医50载,是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伤寒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米教授致力于中医《伤寒学》的教学与临床,对脾胃病的诊治造诣颇深。“治中焦如衡,非平不举”,指调理脾胃升降之气机。胃的生理功能集中体现于“降”,胃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胃通降失常则传化无由,壅滞为病。米教授指出,胃能保持通的状态,有赖于胃气的推动作用,因胃气的运动特点是降,只有通降功能正常才可使饮食经腐熟后向下传送至小肠。因此,胃的功能正常,常用“以降为顺”“以通为和”说明,简称“胃主通降”。故诊治胃病当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即通降是治疗胃病的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伤寒学》 通降失常 调理脾胃升降 名老中医 内蒙古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