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产业联动 良性循环──关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经济问题的思考 |
刘欣
|
《财经理论研究》
|
1996 |
0 |
|
2
|
一曲维护祖国统一的凯歌──记乌兰夫“单刀赴会”解决“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的问题 |
刘爱华
|
《前沿》
|
1995 |
0 |
|
3
|
论蒙古族民俗及其在当代的变迁 |
明月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4
|
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理性思索 |
任金秋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5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 |
马尚云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6
|
经济发展与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 |
明月
|
《北方经济(内蒙)》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7
|
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因素探源 |
刘笑燕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8
|
渴望和平与期望发展的蒙古国人民 |
宝音阿尔彬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9
|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信息化建设 |
周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10
|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国共两党的民族政策实质之对比 |
明月
浩斯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2
|
|
11
|
人类自然观辩证演进过程的历史反思 |
任金秋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4
|
|
12
|
科技意识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苑秀丽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3
|
新型党际关系的特征 |
刘爱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4
|
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制理论 |
张志忠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3
|
|
15
|
黑格尔与斯宾诺莎 |
刘欣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4
|
|
16
|
公众参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
丛志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7
|
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大革命的失败 |
明月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8
|
我国中央领导集体避免个人崇拜的几次努力 |
孙凯民
李雪峰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19
|
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特色 |
何高娃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2
|
|
20
|
试论列宁关于文化革命的思想 |
刘笑燕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