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法的寒地建筑气候模糊空间感知评价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入口空间为例
1
作者 任中龙 侯帅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67-473,共7页
在北方寒地建筑创作背景下,借助语义解析法,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入口空间进行主观评价调查,讨论使用者对其中气候模糊空间的认可程度。将该入口空间依照行进序列,划分为室外合院、玻璃前厅(即本案中的气候模糊空间)、以及室内门厅三... 在北方寒地建筑创作背景下,借助语义解析法,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入口空间进行主观评价调查,讨论使用者对其中气候模糊空间的认可程度。将该入口空间依照行进序列,划分为室外合院、玻璃前厅(即本案中的气候模糊空间)、以及室内门厅三个部分,并分别进行评价比较与数据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回溯分析,证实了使用者对于玻璃前厅较高的认可程度,同时筛选出了关键评价指标与关键评价群体,从而结合访谈归纳了相应的问题与诠释,基于此次实证研究结果,推广讨论了相应的寒地建筑创作中气候模糊空间设计应注意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气候模糊空间 语义解析法 感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美岱桥村传统民居建筑院落空间形态分析
2
作者 王笑颜 王崴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0期246-247,共2页
近年来,内蒙古美岱桥村在新农村建设浪潮的推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农村住宅建设的问题,同时村中出现的"面子工程"破坏了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院落。文章通过对美岱桥村实地走访、调研、... 近年来,内蒙古美岱桥村在新农村建设浪潮的推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农村住宅建设的问题,同时村中出现的"面子工程"破坏了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院落。文章通过对美岱桥村实地走访、调研、航拍以及绘制虚拟模型等研究方式,对美岱桥村传统民居建筑的院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问题所在,为当地传统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岱桥村 传统民居 院落空间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南麓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
3
作者 陈轶杰 王崴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0期248-249,共2页
如今城市建筑同化越来越严重,而传统民居是地域建筑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阴山南麓传统民居位于内蒙古中部,这里的村落依山面水,是走西口所导致多种文化相融的结果。文章通过调查与分析,归纳出该地区特有的传统营造技... 如今城市建筑同化越来越严重,而传统民居是地域建筑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阴山南麓传统民居位于内蒙古中部,这里的村落依山面水,是走西口所导致多种文化相融的结果。文章通过调查与分析,归纳出该地区特有的传统营造技艺,表现出农村建筑的科学性与灵活性,以期将传统技艺得以保护和传承。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浪潮下,传统技艺频频失传,对于营造技艺的研究亟待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麓 传统民居 营造技艺 保护和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系统营建参数下轻钢土坯农宅建构研究——以内蒙古呼包地区传统土坯农宅为例
4
作者 张瑞雪 王崴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4期150-152,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势头正盛;由于乡村建设产业的盲目开发,致使传统社会结构瓦解,农宅形制趋同而平庸,传统地域符号消失。首先,基于谢英俊开放建筑系统引导下的家屋重建经验,总结出制约农宅营建的两个参数——设计和建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势头正盛;由于乡村建设产业的盲目开发,致使传统社会结构瓦解,农宅形制趋同而平庸,传统地域符号消失。首先,基于谢英俊开放建筑系统引导下的家屋重建经验,总结出制约农宅营建的两个参数——设计和建造,并代入到轻钢结构土坯农宅,即从两个参数进行统筹,以传统农宅为原型,从空间形态的重构、结构和构造的简化三个方面提出开放性轻钢结构土坯农宅的现代化转译策略。并建立轻钢结构土坯农宅模型,以期为同类型农宅的有机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建参数 土坯农宅 开放系统 模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156工程”工业遗产保护策略浅析
5
作者 杨静 吴迪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9期175-177,共3页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工业建筑因缺乏保护而被破坏。文章从包头“156工程”的形成与发展出发,通过对包头“156工程”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和价值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工业建筑因缺乏保护而被破坏。文章从包头“156工程”的形成与发展出发,通过对包头“156工程”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和价值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156工程”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建议,以使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6工程” 工业遗产 模式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胆式技术下的既有住宅改造空间组织与建造方式研究
6
作者 李宇晨 王崴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4期156-158,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老旧住宅使用功能已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建筑结构与构件也饱经风霜面临更新阶段。内胆式内装技术在老旧住宅改造中可以更好地在保留原有建筑外貌的前提下提升房屋性能,满足人们的现代化居住需求。文章首先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老旧住宅使用功能已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建筑结构与构件也饱经风霜面临更新阶段。内胆式内装技术在老旧住宅改造中可以更好地在保留原有建筑外貌的前提下提升房屋性能,满足人们的现代化居住需求。文章首先对内胆式空间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空间结构模式;其次结合案例对内胆式内装的空间组合形式、建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空间改造分析与类型归纳,总结出内胆式住宅从空间、材料、建造等各方面的技术手法与类型特征,为同类住宅改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式改造 结构模式 空间形式 建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宕昌县沙湾镇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及特色研究
7
作者 申彬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1期256-258,共3页
文章通过对笔者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结构、特点的简要介绍,深入分析了当地传统民居结构的优缺点,旨在为当地新民居建筑设计和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民居建筑 合院式 转角楼 一把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候诊空间使用后评价及改进策略--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穆相录 贾晓浒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5期106-10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医疗建筑进入到崭新阶段,人们不仅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医疗机构的硬性条件更加重视。就诊者或陪伴者等待就诊时在候诊空间的等待时间较长,所以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医疗建筑进入到崭新阶段,人们不仅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医疗机构的硬性条件更加重视。就诊者或陪伴者等待就诊时在候诊空间的等待时间较长,所以候诊空间的设计应符合就诊者或陪伴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候诊空间 层次分析法 改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的活化保护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西大街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家怡 李冰峰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1期161-162,共2页
历史街区是体现城市的"专属记忆"的经典场所,是城市历史的社会文化、历史建筑的直观投射,和年迈的老人一样,历经风霜见证岁月,它就像被白雪覆盖的大地,深沉而辽阔。但随着现代化更新与改造,历史街区变得活力匮乏,人们认同感... 历史街区是体现城市的"专属记忆"的经典场所,是城市历史的社会文化、历史建筑的直观投射,和年迈的老人一样,历经风霜见证岁月,它就像被白雪覆盖的大地,深沉而辽阔。但随着现代化更新与改造,历史街区变得活力匮乏,人们认同感降低使其沦为了城市的孤岛。文章以保定市西大街的一条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当代城市的记忆再现与历史街区的活化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提升历史街区的生活环境、恢复以往的商业氛围,充分发挥历史街区在提升城市形象中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城市记忆 更新 活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
10
作者 杨凌宇 李冰峰 陈欣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5期44-45,共2页
遗址博物馆是一种不同于城市博物馆的建筑类型。在进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遗址、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适宜技术策略把控下,需要处理好遗址保护问题,充分地兼顾建筑形式与遗址文化信息传达的平衡,需要合理地把握建筑设计与展... 遗址博物馆是一种不同于城市博物馆的建筑类型。在进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遗址、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适宜技术策略把控下,需要处理好遗址保护问题,充分地兼顾建筑形式与遗址文化信息传达的平衡,需要合理地把握建筑设计与展陈空间设计的关系,进而建立遗址与建筑场所之间的共生,创作出体现场所精神的遗址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博物馆 建筑设计 遗址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在地性视野下的乡村公共建筑营造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晨飞 那日斯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8期175-176,共2页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中国城市的建筑"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乡村也受到了影响。由于其过去相对封闭、清净的特点被破坏,乡村的建筑"同质化"问题也相对加重。因此,如今乡村的公共建筑营建如何在建筑设...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中国城市的建筑"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乡村也受到了影响。由于其过去相对封闭、清净的特点被破坏,乡村的建筑"同质化"问题也相对加重。因此,如今乡村的公共建筑营建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摆脱"同质化"问题,并且能够具有当地乡村特色,是文章所要探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性 乡村 公共建筑 营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视角下的体育场所可持续空间影响力研究
12
作者 任杰 李玲玲 王天奇 《当代建筑》 2020年第7期128-131,共4页
尽管体育场所正凭借自身高集散性、高拓展性、高兼容性等特征影响着城市新区建设,但如何让其具有可持续影响力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托自组织理论构建可持续空间影响力模型,探索体育场所的长效运转方式。首先,提出空间影响力分为... 尽管体育场所正凭借自身高集散性、高拓展性、高兼容性等特征影响着城市新区建设,但如何让其具有可持续影响力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托自组织理论构建可持续空间影响力模型,探索体育场所的长效运转方式。首先,提出空间影响力分为影响潜力和影响实力两种类型;其次,认为可持续影响力具有四个动力过程;最后,借助语义分析法对六处体育场所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适配式植入、并联式补充、持续式生长等三种培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场所 自组织理论 空间影响力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开发中场所精神的设计策略——以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妍怡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3期103-104,共2页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专属记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体现这种“专属记忆”的场所,当人们在历史街区中就可以感受到其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而现在大多数的历史街区却是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失去了其独有的精神内核。在当...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专属记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体现这种“专属记忆”的场所,当人们在历史街区中就可以感受到其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而现在大多数的历史街区却是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失去了其独有的精神内核。在当下,经历严峻的疫情后,经济问题变成了许多城市的首要问题,更加需要一个具有特色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街区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文章主要以塞上老街为案例,浅析在需要旅游开发的城市历史街区中场所精神塑造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历史街区 文化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构造(一)》课程发展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崴 姜涌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年第4期89-92,共4页
《建筑构造(一)》属于建筑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较为抽象难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本专业课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本文结合近几年授课经验,通过对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的改革、理论课程与实践竞赛相结合及发展实验室3个方... 《建筑构造(一)》属于建筑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较为抽象难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本专业课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本文结合近几年授课经验,通过对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的改革、理论课程与实践竞赛相结合及发展实验室3个方面的分析,探究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以期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造 实践性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