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音乐学在民族地区高师教育中的现状及反思——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佟占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民族音乐学学科的产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音乐的发展格局。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系为例,针对其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建设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应通过确立学科建设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 民族音乐学学科的产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音乐的发展格局。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系为例,针对其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建设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应通过确立学科建设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学习,紧缩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彰显特色,以期建立一个立足本土、扎根传统、面向时代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民族地区 改革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乐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瑾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本文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指引下,分析目前乐理课程教学模式、内容、方法...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本文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指引下,分析目前乐理课程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乐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线上多样教学资源的课前预习,结合线下有针对性的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任务指导等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进信息化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混合式教学 创新实践 乐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52期92-95,共4页
师范大学—中小学校的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模式,即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模式,对于推动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的全面对接、实现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师范大学—中小学校的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模式,即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模式,对于推动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的全面对接、实现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各地中小学协同开展教师教育合作的基本情况、培养过程、实施保障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构建理想的教育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完整的音乐师范生人才培养共同体做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职后 一体化模式 教师教育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干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探析——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4
作者 康瑛莹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12年第3期190-191,共2页
文章主要探析高校学生干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的相关问题。分析成因,从强化思想教育,辅导员正确引导等方面进行高校学生干部主观能动性培养的探析。
关键词 学生干部 激励机制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高等院校乐团乐器配置标准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交响乐团为例
5
作者 麦宸多 《北方音乐》 2019年第1期133-134,共2页
高等院校乐团乐器配置标准是院校艺术发展水平、教育教学内涵的体现,具有区域性、多元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交响学团为例,着重就乐团乐器配置标准的研究价值和实践要点两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 高等院校乐团乐器配置标准是院校艺术发展水平、教育教学内涵的体现,具有区域性、多元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交响学团为例,着重就乐团乐器配置标准的研究价值和实践要点两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充分把握高校艺术实践要点,促进高校艺术产业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等院校 乐团乐器配置标准 配置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学生对“蒙古族长调”认同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董波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通过调查与分析,在全球一体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蒙古族长调"十分认同,但认识比较肤浅,仅处于认知层面,缺乏相应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层面的认同。要开发和设计"蒙古族长调"... 通过调查与分析,在全球一体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蒙古族长调"十分认同,但认识比较肤浅,仅处于认知层面,缺乏相应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层面的认同。要开发和设计"蒙古族长调"课程,应从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把"知"转化为"情"、"意"和"行",以形成深层次的认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大学生 “蒙古族长调”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白玉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不能完全照搬专业院校,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突出师范性和民族性,强调"技"、"艺"并举,注重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既要从学生就业出发,还要兼顾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 师范院校 舞蹈专业 课程设置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堆上的音乐——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敖包”祭仪“音声”考察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波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4-71,共8页
敖包祭祀活动是蒙古族祖先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经过世世代代相传到了今天。敖包祭祀仪式是一个完整的仪式过程。为揭示敖包及仪式的音乐文化内涵,文章以实地个案考察等方法,揭示乌拉特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与蒙古族萨满、佛教等传统文化... 敖包祭祀活动是蒙古族祖先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经过世世代代相传到了今天。敖包祭祀仪式是一个完整的仪式过程。为揭示敖包及仪式的音乐文化内涵,文章以实地个案考察等方法,揭示乌拉特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与蒙古族萨满、佛教等传统文化的关系。通过我们的田野考察和观看,乌拉特敖包仪式中的经韵音乐十分丰富。敖包祭祀仪式中的祭词、祝词、赞词都是属于音声的范畴。从目前的考察来看,乌拉特敖包祭祀仪式及音乐中既有萨满教又有喇嘛教文化的音声特征。文章指出,敖包信仰对于人生存与生活的意义是乌拉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得以传承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特地区 蒙古族敖包祭仪 仪式音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内蒙古广播与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传播——对新时期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传播学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547-549,共3页
本文旨在考察新时期内蒙古广播事业的发展对民族音乐的传播所起的巨大作用。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的广播事业发展很快,注重内涵型的发展策略对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传播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新时期 内蒙古 民族音乐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与传承——以内蒙古自治区与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宜泽 《当代音乐》 2018年第5期47-48,共2页
本文以两省为例,从历史溯源、民族特色、发展与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就个人角度出发谈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且以自己为例探析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能做的事情。
关键词 民族音乐 文化自信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内蒙古钢琴音乐民族文化内涵
11
作者 苏双双 《北方音乐》 2014年第7期225-225,232,共2页
中国钢琴文化自引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的各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发展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内蒙古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与西方钢琴艺术理念融会贯通,相互吸收精华,并在内蒙古地区找准了自身发展的位置和文化内涵,... 中国钢琴文化自引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的各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发展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内蒙古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与西方钢琴艺术理念融会贯通,相互吸收精华,并在内蒙古地区找准了自身发展的位置和文化内涵,实现了由质到量的飞跃。文章将进一步探寻如何丰富内蒙古钢琴音乐民族文化内涵,从而促使内蒙古地区的钢琴音乐文化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钢琴音乐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内蒙古本土作曲家钢琴音乐创作探究
12
作者 吴雅娟 周民 《艺术评鉴》 2020年第16期49-52,共4页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各少数民族钢琴作品发展也得到重视,内蒙古钢琴曲的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到如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自新世纪以来已出版的关于内蒙古钢琴创作作品数量大幅度增长,这得益于本土作曲家...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各少数民族钢琴作品发展也得到重视,内蒙古钢琴曲的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到如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自新世纪以来已出版的关于内蒙古钢琴创作作品数量大幅度增长,这得益于本土作曲家出版的作品,这些作品更贴切内蒙古风土人情,也对内蒙古钢琴事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本土作曲家 钢琴音乐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专业声乐教学的多样性探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2期42-45,161,共4页
内蒙专业声乐教学在唱法上分为美声、民族、长调、呼麦、通俗等五种,多样的唱法教学建构了内蒙声乐艺术的多元形态。这种多样性既表现为交叉与重叠,又表现为分立与排斥。针对这两种表现产生的问题与现象,本文提出并行与和谐的多元化发... 内蒙专业声乐教学在唱法上分为美声、民族、长调、呼麦、通俗等五种,多样的唱法教学建构了内蒙声乐艺术的多元形态。这种多样性既表现为交叉与重叠,又表现为分立与排斥。针对这两种表现产生的问题与现象,本文提出并行与和谐的多元化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声乐教学 多样性 多元化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中的器乐合奏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6期51-53,共3页
广泛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二人台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牌子曲。二人台牌子曲传统乐曲有百余首,它是以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汉族民间器乐曲牌为主,吸收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也吸收了少量的晋剧音乐曲牌和... 广泛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二人台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牌子曲。二人台牌子曲传统乐曲有百余首,它是以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汉族民间器乐曲牌为主,吸收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也吸收了少量的晋剧音乐曲牌和唢呐吹腔曲牌,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形成了统一的独特演奏形式与风格特色。本文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乐器的使用及旋律节奏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其音乐形态特点与艺术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台 牌子曲 器乐合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15
作者 李娜 《当代音乐》 2023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蒙古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首先,通过对内蒙古民族声乐的发扬进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的成就。其次,介绍了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包括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渗透和不同民族声乐艺术的有效结合... 本文主要研究内蒙古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首先,通过对内蒙古民族声乐的发扬进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的成就。其次,介绍了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包括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渗透和不同民族声乐艺术的有效结合。再次,对内蒙古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区域化的演唱方式、假声演唱方式、气声演唱方式、共性化演唱方式和综合演唱方式。最后,探讨了内蒙古民族声乐演唱的发音特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内蒙古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民族声乐 艺术特征 演唱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探究
16
作者 李娜 《当代音乐》 2023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本文以文化自信的视角,探讨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分析了内蒙古民族声乐的文化性,并对不同时期进行了具体的文化性体现的阐述,包括原始时期、古歌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接着探讨了当代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 本文以文化自信的视角,探讨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分析了内蒙古民族声乐的文化性,并对不同时期进行了具体的文化性体现的阐述,包括原始时期、古歌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接着探讨了当代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包括少数民族音乐的借鉴、民间戏曲音乐的吸收、原生态民歌的融入以及西方音乐元素的引进。通过这些探讨,展示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所取得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内蒙古 民族声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思考
17
作者 冯振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8-70,共3页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对今天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访谈和问卷等方法提出了改革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就业能力是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提高本科教学质...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对今天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访谈和问卷等方法提出了改革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就业能力是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核心;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是提高和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音乐学院 本科教学质量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人台传统乐器的文化共通性
18
作者 朱文华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4期46-47,共2页
二人台艺术源于蒙汉人民的文化交流,其音乐中的传统乐器伴奏有着自身的特性与审美,体现出二人台艺术的独特魅力。二人台艺术传统乐器反映出蒙汉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创造,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与吸纳的具体体现,这种崭新的艺术形... 二人台艺术源于蒙汉人民的文化交流,其音乐中的传统乐器伴奏有着自身的特性与审美,体现出二人台艺术的独特魅力。二人台艺术传统乐器反映出蒙汉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创造,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与吸纳的具体体现,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拓展了音乐疆域并使其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二人台 乐器 共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民族风格钢琴曲浅析
19
作者 张静薇 《内蒙古艺术》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民族风格 钢琴曲 钢琴作品 中西文化 钢琴艺术 音乐创作 现实生活 改编创作 器乐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人台传统乐器的审美性
20
作者 朱文华 《黄河之声》 2020年第10期18-19,共2页
戏曲二人台艺术根植于蒙汉各民族之中,它是不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并在地方戏曲中具有代表性。其中,二人台传统乐器伴随其产生、发展和变迁并使之逐步成熟臻善,成为二人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内蒙古 二人台 乐器 审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