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牛津分型在肾脏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彭用华 苏颖 +8 位作者 赵亚娟 林春妮 孙桂芳 李航 于阳 黄庆元 叶葳 李雪梅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牛津分型用于评价临床谱更广的、中国患者肾脏预后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3例IgA肾病患者,按照牛津分型标准重新读片,以血肌酐倍增、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eGFR)下降50%或进入终末期肾衰竭为终点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 目的探讨IgA肾病牛津分型用于评价临床谱更广的、中国患者肾脏预后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3例IgA肾病患者,按照牛津分型标准重新读片,以血肌酐倍增、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eGFR)下降50%或进入终末期肾衰竭为终点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病理改变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53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12~263个月),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以及小动脉病变与肾脏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病理指标作交互分析也未显示对预后的影响。结论在IgA肾病牛津分型的病理指标中,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为影响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牛津分型 终末期肾衰竭 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严重肾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宝来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0期57-57,共1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严重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严重肾衰竭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高通量透析和常规透析法治疗3月,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生化...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严重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严重肾衰竭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高通量透析和常规透析法治疗3月,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生化指标改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6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4.5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治疗严重肾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严重肾衰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