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管理与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范秀风 张利文 +2 位作者 刘素霞 罗龙 陈义胜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6年第6期53-54,共2页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运行模式存在利用率不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有必要改善管理和运行模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升学科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同时推进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试点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 大型仪器 管理和运行模式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瑞超 张邦文 张利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5期88-91,共4页
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作为一个校级公共测试服务平台,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学校的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地区的社会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突出服务职能为核心,探索管... 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作为一个校级公共测试服务平台,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学校的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地区的社会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突出服务职能为核心,探索管理和运行模式,不断加强测试队伍建设、质量体系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开放共享平台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全校乃至自治区公共测试服务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队伍 质量体系 管理信息化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玮 王炫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9期148-150,154,共4页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包括合理调整课程目标、提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材料...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包括合理调整课程目标、提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实用价值,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中心的首次课教学研究
4
作者 张俊艳 张利文 李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1期41-44,共4页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如何“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中心”上好“现代物品分析检测导论”首次课为出发点,设计了课堂调研、常识互动,根据选课学生专业背景和知识基础来定位课程讲授的特点、亮色...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如何“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中心”上好“现代物品分析检测导论”首次课为出发点,设计了课堂调研、常识互动,根据选课学生专业背景和知识基础来定位课程讲授的特点、亮色和要求,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课堂,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为课程后续的讲授能够得到学生的持续性关注而打下坚实基础,为培养适合科技攻坚创新、行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复合人才做好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课 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中心 教学设计与实践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泽明 翟亭亭 +1 位作者 许嘉 张邦文 《集成电路应用》 2021年第5期112-113,共2页
阐述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分析测试中心仪器共享平台的实训教学与慕课(MOOC),探讨实施素质教育,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MOOC 课程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证认可体系中的大学实验室教学探索
6
作者 罗龙 张邦文 +1 位作者 张利文 陈义胜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7期72-75,共4页
在总结内蒙古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认证认可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相关质量及技术的规范要求,提出结合于实验室认证认可体系的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形... 在总结内蒙古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认证认可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相关质量及技术的规范要求,提出结合于实验室认证认可体系的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实验操作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的品质与能力;建立以实验教学为基础,教学科研及测试分析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认证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Cr-Ni-Mo-V耐热高强钢大锻件淬火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宏韬 刘科虹 +3 位作者 贾奇辉 吴润生 赵梓恒 李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4,共7页
针对大型锻件存在组织不均导致淬火开裂的现象,采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对中碳Cr-Ni-Mo-V耐热高强钢大型锻件940℃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组织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中碳Cr-Ni-Mo-V耐热高强钢淬火过程中的锻件心部与表面温差超... 针对大型锻件存在组织不均导致淬火开裂的现象,采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对中碳Cr-Ni-Mo-V耐热高强钢大型锻件940℃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组织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中碳Cr-Ni-Mo-V耐热高强钢淬火过程中的锻件心部与表面温差超过600℃,内应力主要集中在台阶位置。根据模拟结果,实际锻件采用“水淬14 min+空冷10 min+水淬”的淬火工艺,可以在保证组织与常规水淬相似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台阶位置的内应力,避免锻件淬火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Cr-Ni-Mo-V耐热高强钢 淬火 温度场 应力场 组织场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对中碳中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8
作者 张玲玉 满达 +4 位作者 孙德冰 段飞鹏 李玮 金自力 宋文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h淬火工艺下,存在较多细小的VC钉扎在原奥氏体晶界,使奥氏体晶粒尺寸约为8μm。随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延长,VC逐渐长大,当大于80 nmVC约占15%时失去钉扎效应。当910℃×4 h正火+880℃×4 h淬火时,原奥氏体局部晶粒尺寸可达40μm,因此,奥氏体化时间不宜过长,910℃×2 h正火+880℃×2 h淬火为最佳热处理工艺,可保证合金元素充分回溶,同时利用细小第二相达到细化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化时间 VC 原奥氏体晶粒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式脱硝催化剂的抗砷中毒性能
9
作者 岳彦伟 黄力 +7 位作者 王素芹 纵宇浩 王虎 李金珂 韩沛 谢兴星 马罗宁 高义博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81,共7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烟气脱硝技术,其核心为SCR脱硝催化剂。燃煤烟气飞灰中由于As元素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的中毒失活及使用寿命大幅下降,影响SCR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提升V-Mo/Ti催化剂的抗As中毒性能,制备了不同MoO_(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烟气脱硝技术,其核心为SCR脱硝催化剂。燃煤烟气飞灰中由于As元素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的中毒失活及使用寿命大幅下降,影响SCR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提升V-Mo/Ti催化剂的抗As中毒性能,制备了不同MoO_(3)质量分数(3%和7%)的V-Mo/Ti催化剂。随后,采用模拟中毒法,制备了As中毒催化剂。通过XRF、ICP、XRD、N_(2)-吸附脱附、H_(2)-TPR、XPS、NH_(3)-TPD和O_(2)-TPD,考察了新鲜催化剂和As中毒后催化剂的理化性质。通过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测试了各催化剂在230~410℃烟气温度区间内的脱硝效率和N_(2)O生成量。结果显示,As会影响V-Mo/Ti催化剂的孔结构,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还原性能、酸性性能和化学吸附氧含量,从而降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并促进副产物N2O的生成。增加MoO_(3)含量,催化剂的孔结构得到改善,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幅度降低,还原性能和表面酸量提升,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增加。较高的MoO_(3)质量分数(7%)可以减轻As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与V-Mo(3)/Ti-As催化剂相比,V-Mo(7)/Ti-As催化剂在230~410℃烟气温度区间内的脱硝效率更高,说明V-Mo(7)/Ti催化剂具备较强的抗As中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催化剂 平板式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义胜 李姝姝 +1 位作者 庞赟佶 刘素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179-184,共6页
针对四种不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原料:木屑、稻草、橡胶和塑料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min)下进行的热重分析试验,探讨生物质热解的影响因素。通过热重曲线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热解规律,并使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和Coats-Redfern积分法... 针对四种不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原料:木屑、稻草、橡胶和塑料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min)下进行的热重分析试验,探讨生物质热解的影响因素。通过热重曲线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热解规律,并使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典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热解过程分三个阶段:干燥预热、快速失重和缓慢失重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解曲线向高温区移动,升温速率升高对热解过程总失重量影响不大;但是提高升温速率会加快热解反应过程。塑料相对于其他三种物质热解失重峰值温度高出120℃以上,塑料的活化能远大于其他三种物质,是四种城市生活垃圾最难热解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热解特性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聚丙烯热解焦油降解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嘉 许月 +3 位作者 陈俊俊 陈义胜 庞赟佶 殷吾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负载Fe_2O_3,Na_2CO_3,CaO得到生物质炭基催化剂,利用炭基催化剂对聚丙烯(PP)进行催化热解反应,采用FTIR和GC-MS方法对热解产物中的焦油进行分析,研究了液体产物产率和焦油成分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炭基催化...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负载Fe_2O_3,Na_2CO_3,CaO得到生物质炭基催化剂,利用炭基催化剂对聚丙烯(PP)进行催化热解反应,采用FTIR和GC-MS方法对热解产物中的焦油进行分析,研究了液体产物产率和焦油成分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炭基催化剂可明显降低PP的液相产物产率,催化剂催化作用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炭-Na_2CO_3>炭-CaO>炭-Fe_2O_3>生物质炭。炭基催化剂均能促进焦油中醚类、酮类、取代苯、醇酚和芳香醚等裂解、重整,生成热解气和焦炭;可以促进取代苯脱甲基和芳香构化,促进醛类加成氧化成醇类和酸类。PP热解液相产物主要成分有苯、茚、萘、菲、烷烃、烯烃、环烯烃、芳香烃及其衍生物。采用炭-Na_2CO_3进行热解时,液体产物中十四烷相对含量很大,芳香类和含氧有机物种类增加,但含量降低,萘、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增加,菲的含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聚丙烯 焦油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电磁场在混凝技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 延克军 +2 位作者 陈义胜 李松原 张春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电磁场变化对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性能有明显影响。利用自制的交流变频电磁感应磁化装置对PFS溶液进行磁化处理,以Zeta电位为指标,分析对比了磁化前后PFS的稳定性以及磁化效应的消滞时间;以黄河水为试验水样,以交变电磁场的电压、电... 电磁场变化对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性能有明显影响。利用自制的交流变频电磁感应磁化装置对PFS溶液进行磁化处理,以Zeta电位为指标,分析对比了磁化前后PFS的稳定性以及磁化效应的消滞时间;以黄河水为试验水样,以交变电磁场的电压、电流、频率、磁化时间及投药量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优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PFS溶液静置0.5 h后进行混凝试验效果较好,磁化后PFS的稳定性提高27%,磁化效应能保持2.5 h。电磁场能明显增强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效果,PFS磁化混凝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的PFS溶液投药量4 mL,电压100 V,频率150 Hz,电流0.7 A,磁化时间60 s。与常规处理相比,此条件下进行混凝试验的出水浊度由3.26 NTU降至0.27 NTU,COD由38 mg/L降至21 mg/L,且最佳投药量由7 mL降至4 mL。各因素影响混凝出水效果的主次关系为加药量、频率、电压、电流、磁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交流变频电磁场 聚合硫酸铁 ZETA电位 混凝沉淀 浊度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炭高温水蒸气气化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赟佶 曹放 +3 位作者 陈义胜 王宏坤 栾艳春 何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9-193,共5页
依据吉布斯能最小化原理,选用温度和S/C(水蒸气量与木炭量之比)作为高温水蒸气气化的影响因素,对木炭高温水蒸气气化的产品气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和预测。模拟研究表明,S/C和温度对气化产品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S/C的增加可有效提升产... 依据吉布斯能最小化原理,选用温度和S/C(水蒸气量与木炭量之比)作为高温水蒸气气化的影响因素,对木炭高温水蒸气气化的产品气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和预测。模拟研究表明,S/C和温度对气化产品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S/C的增加可有效提升产品气中H_2的含量并降低CO含量,温度的提升可有效提高CO含量,并给出了组分含量H_2/CO、热值和气体产率等评价指标的变化范围和规律。当S/C>1.0,温度600~1 200℃时,产品气的H_2/CO范围为1.0~3.71,热值范围为8.6~12.24 MJ/Nm^3。同时,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台对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气体组分含量基本与实验结果一致,其中模拟与实验的H_2和CO含量偏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炭 高温水蒸气气化 热力学 模拟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贝氏体组织形态和亚结构(一)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宗昌 计云萍 任慧平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研究贝氏体组织形貌和亚结构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近年来应用TEM、SEM、STM、LSCM等设备观察研究了贝氏体的组织形貌和亚结构。研究表明贝氏体组织形貌和亚结构较为复杂,并随着转变温度的降低和碳含量的增加而演化。贝氏体组织... 研究贝氏体组织形貌和亚结构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近年来应用TEM、SEM、STM、LSCM等设备观察研究了贝氏体的组织形貌和亚结构。研究表明贝氏体组织形貌和亚结构较为复杂,并随着转变温度的降低和碳含量的增加而演化。贝氏体组织中存在复杂的亚结构,存在亚片条、亚单元、较高密度的位错、精细孪晶等。贝氏体的组成相较多,除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外,还存在θ渗碳体、ε-Fe2.4C、残留奥氏体、马氏体等相。贝氏体组织中的碳化物只有θ渗碳体,ε-Fe2.4C,没有特殊碳化物。碳化物形状、大小、分布状态不同导致组织形貌多样。阐述了贝氏体组织形貌和亚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贝氏体 有碳贝氏体 亚单元 亚片条 渗碳体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素霞 张永刚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热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金属/合金、矿物、催化剂、含能材料、塑胶高分子、涂料、医药、食品等各种领域,但是热分析原理较为抽象。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涵盖了热分析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分析,初步探讨了... 热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金属/合金、矿物、催化剂、含能材料、塑胶高分子、涂料、医药、食品等各种领域,但是热分析原理较为抽象。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涵盖了热分析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分析,初步探讨了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方法,并将热分析理论应用于具体实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应用热分析理论分析实验结果。通过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将热分析理论应用于实例,使理论不再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热分析仪 热分析原理 实验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贝氏体组织形态和亚结构(二)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宗昌 计云萍 任慧平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3贝氏体组织中的亚结构由于贝氏体相变的过渡性特征,使得贝氏体的亚结构非常复杂。精细亚结构是指在电镜下所能分辨的贝氏体铁素体条片内部的细节,如亚片条、亚单元的形态、尺寸、界面结构以及贝氏体铁素体片条内部的位错、精细孪晶等。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 贝氏体组织 亚单元 下贝氏体 亚片 界面结构 孪晶 上贝氏体 羽毛状贝氏体 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Ce的Fe-4%Si合金中稀土夹杂物的热力学预测与表征
17
作者 计云萍 李一鸣 +2 位作者 白慧怡 彭军 任慧平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35-338,387,共5页
利用FactSage软件系统的Phase Diagram和Equilib模块对Ce质量分数为0.0233%的Fe-4%Si合金中的Ce夹杂物进行热力学预测,结果表明:实验合金在凝固及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稀土夹杂物是Ce2O2S,还有少量的Ce2O3和Ce2S3.通过EBSD相鉴定... 利用FactSage软件系统的Phase Diagram和Equilib模块对Ce质量分数为0.0233%的Fe-4%Si合金中的Ce夹杂物进行热力学预测,结果表明:实验合金在凝固及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稀土夹杂物是Ce2O2S,还有少量的Ce2O3和Ce2S3.通过EBSD相鉴定对实验合金中的Ce夹杂物进行大量表征,证实了热力学预测.研究结果为添加Ce形成的稀土夹杂物对δ铁素体异质形核效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Fe-4%Si合金 夹杂物 热力学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从粗铌精矿中回收铁富集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嘉 布林朝克 赵瑞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针对粗铌精矿铁含量较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还原磁化焙烧-酸浸工艺从粗铌精矿中回收铁、富集铌。以活性炭为还原剂进行磁化焙烧,用XCGS磁选管进行磁选,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激磁电流对磁选铁精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还... 针对粗铌精矿铁含量较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还原磁化焙烧-酸浸工艺从粗铌精矿中回收铁、富集铌。以活性炭为还原剂进行磁化焙烧,用XCGS磁选管进行磁选,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激磁电流对磁选铁精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还原45min,粗铌精矿中的绝大部分赤铁矿被还原成磁铁矿,还原度接近理论值;还原矿在1.2A激磁电流下磁选得到铁精矿,铁品位为60.80%,收率为98.81%;磁选尾矿酸洗后,79.36%的铌留在尾矿中,Nb2O5品位达到1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铌精矿 磁化 焙烧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热作模具钢中晶界碳化物的形成与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飞飞 周晓帆 +3 位作者 高启新 段宝玉 杨凡 王海燕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热作模具钢中晶界碳化物的分布形态对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设计不同热处理工艺,对H13实验钢的基体组织和晶界碳化物进行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探求H13钢晶界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预设的2种热处理工艺下,实验钢经... 热作模具钢中晶界碳化物的分布形态对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设计不同热处理工艺,对H13实验钢的基体组织和晶界碳化物进行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探求H13钢晶界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预设的2种热处理工艺下,实验钢经奥氏体化并炉冷至Ar1附近不同温度后,晶内和晶界碳化物分布情况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体组织形态与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提出了H13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基体组织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浸出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的反应热力学分析
20
作者 董硕 张邦文 +2 位作者 赵瑞超 布林朝克 刘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2,69,共6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采用反应热力学方法研究盐酸浸出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的浸出反应,主要考虑浸出温度和盐酸浓度两个影响反应热力学参数,结合盐酸浸出实验结果和浸出反应的Gibbs自由能理论计算,结果发现:抛光粉废料中的CeO_(2...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采用反应热力学方法研究盐酸浸出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的浸出反应,主要考虑浸出温度和盐酸浓度两个影响反应热力学参数,结合盐酸浸出实验结果和浸出反应的Gibbs自由能理论计算,结果发现:抛光粉废料中的CeO_(2)不与盐酸反应,La_(2)O_(3)能很容易被盐酸浸出溶解,实验结果和反应的Gibbs自由能理论计算相一致。然而,盐酸浸出抛光粉废料中的Al_(2)O_(3),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相反,盐酸与Al_(2)O_(3)的反应Gibbs自由能大于零,理论上盐酸不能浸出该废料中的Al_(2)O_(3),但实验结果表明Al_(2)O_(3)的浸出率高于91%。这与废料中的Al_(2)O_(3)是反应活性高的非晶质的,而反应Gibbs自由能计算中采用稳定的Al_(2)O_(3)晶体结构(刚玉)的热力学参数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 盐酸浸出 反应热力学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