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高慧敏 王玉敏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8期934-939,共6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新辅助化疗(NAC)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准确评估其疗效可以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因此,可量化疾病反应的超声技术对于评估接受NAC的患者至关...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新辅助化疗(NAC)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准确评估其疗效可以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因此,可量化疾病反应的超声技术对于评估接受NAC的患者至关重要。常规超声是乳腺癌诊断的主要手段,超微血管成像、三维超声成像等技术在评估乳腺癌NAC疗效方面的优势显著。因此,全面了解超声技术在乳腺癌NAC疗效评估中的作用,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常规超声 超微血管成像 三维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壁外血管侵犯检查对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2
作者 王丽瑞 吴国柱 +1 位作者 郭婧 高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900-3905,共6页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und,ER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术前诊断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与直肠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es,RLNM)状态的...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und,ER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术前诊断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与直肠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es,RLNM)状态的相关性,探讨ERUS术前预测直肠癌R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证实的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可能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ERUS和MRI术前诊断EMVI对RLNM的预测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病理学T分期、ERUS诊断的EMVI状态(ER-EMVI)及MRI诊断的EMVI状态(MR-EMVI)与直肠癌RLNM显著相关,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EMVI和MR-EMVI是R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ER-EMVI及MR-EMVI预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663(95%CI:0.531~0.796)和0.674(95%CI:0.543~0.805),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34,P=0.893)。ERUS和MRI联合诊断EMVI中至少有一个阳性诊断时具有预测RLNM最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82.8%、73.2%),而两者均诊断EMVI阳性时预测RLNM的特异度最高(90.5%)。结论:ER-EMVI和MR-EMVI是RLNM的独立危险因素,ERUS可作为MRI的补充工具用于评估术前直肠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淋巴结转移 直肠腔内超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Luminal B型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玉敏 梁丹艳 +5 位作者 高慧敏 王芳 李静 吴国柱 孙跃 红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及造影参数特征构建诊断模型,预测Luminal B型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新辅助化疗(NCT)后的病理状态。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且经组织病理活检证实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及造影参数特征构建诊断模型,预测Luminal B型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新辅助化疗(NCT)后的病理状态。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且经组织病理活检证实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68例,均为女性,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12岁;TNM分期Ⅱ期38例,Ⅲ期30例;腋窝淋巴结长径1.5~3.5 cm,平均淋巴结长径2.8 cm。根据NCT后腋窝淋巴结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pCR)组。回顾性分析NCT后两组病例二维及超声造影参数之间的变化值,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CT后腋窝淋巴结pCR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和腋窝淋巴结最大长径(L)、最大短径(S)、短径与长径比值(S/L)及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NCT后腋窝淋巴结L、S、S/L较前减小,造影参数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高于化疗前,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AS)、曲线下面积(AUC)较化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组患者腋窝淋巴结NCT治疗前后变化值ΔS、ΔS/L、ΔAT、ΔPI、ΔAS、ΔAUC均高于npCR组[-7.00(1.00)vs-4.00(0.22)、-0.19(6.45)vs-0.10(2.40)、1.95(943.13)vs 0.82(27.5)、1.95(943.13)vs 0.82(27.5)、-12.17(1.00)vs-5.28(0.15)、-0.27(7.83)vs-0.10(3.10)、-1018.24(472.03)vs-273.42(28.23)。P<0.05]。采用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差别的指标构建对于Luminal B型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pCR的预测模型Logistic(P)=-10.806+0.318ΔS-1.233×ΔAT+0.241×ΔPI-11.711×ΔAS。该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88.57%。结论超声造影可为Luminal B型乳腺癌NCT后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腔内超声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分期及保肛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温悦 吴国柱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ERUS)术前评估中低位直肠癌的TN分期及手术是否保肛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ERUS检查,采用χ^(2)检...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ERUS)术前评估中低位直肠癌的TN分期及手术是否保肛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ERUS检查,采用χ^(2)检验分别比较ERUS影像特征、临床病理特征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是否保肛的差异;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析ERUS术前评估中低位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以临床手术术式为标准,分析ERUS在术前评估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是否保肛的准确率。结果病理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超声T分期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际病理结果比较,ERUS术前评估中低位直肠癌T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30,P<0.001),ERUS术前评估N分期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24,P<0.001)。与实际手术术式比较,ERUS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76,P<0.001)。结论ERUS术前评估中低位直肠癌TN分期具较高准确率,术前评估手术是否保肛与临床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腔内超声 直肠癌 TN分期 保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特征预测Luminal亚型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高慧敏 王玉敏 刘和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38-104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超声特征预测Luminal亚型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3年12月病理证实为Luminal型的IDC患者85例,其中Luminal A(LA)型38例,Luminal B(LB)型47例。比较两组病灶常规超声...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超声特征预测Luminal亚型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3年12月病理证实为Luminal型的IDC患者85例,其中Luminal A(LA)型38例,Luminal B(LB)型47例。比较两组病灶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特征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进行单、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并建立逻辑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其预测LB型IDC的诊断效能。结果与LA组相比,LB组病灶最大直径、富血供型占比、病灶内部最大杨氏模量(E_(max))、瘤周平均杨氏模量(Emean shell-2.0)、最大杨氏模量(E_(max shell-2.0))、造影灌注缺损占比、峰值强度(PI)、AUC、平均渡越时间均较大;始增时间(AT)、瘤周高回声晕占比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T、瘤周高回声晕为预测LB型的独立保护因素,PI、灌注缺损、E_(max shell-2.0)为预测LB型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LB型IDC的逻辑回归模型:Logit(P)=-9.868-2.004×瘤周高回声晕+2.896×灌注缺损-0.399×AT+0.379×PI+0.030×E_(max shell-2.0)。ROC曲线分析显示,逻辑回归模型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4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4%、89.5%。结论不同Luminal亚型IDC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多模态超声特征所建立的逻辑回归模型在预测Luminal亚型中具有应用价值,能够为各亚型IDC的个体化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 浸润性导管癌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闫星 王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1-405,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不同分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中的成像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90例确诊为PCM的患者,依据超声声像图分型,分析各类型超声声像图、BI-RADS分类及弹性成像...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不同分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中的成像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90例确诊为PCM的患者,依据超声声像图分型,分析各类型超声声像图、BI-RADS分类及弹性成像评分。结果90例PCM患者中,导管扩张型18例(20.00%)、囊实混合型32例(35.56%)、实性肿块型40例(44.44%);常规超声判定Ⅳ类+Ⅴ类共有28例(31.11%),超声弹性评分4分+5分10例(11.11%),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00,P<0.05),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显著提高乳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结论不同分型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弹性成像特征不同,弹性成像在鉴别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与浸润型导管癌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浆细胞性乳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联合真空拔罐对脓肿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7
作者 闫佳玉 王芳 +2 位作者 红华 吴国柱 孙跃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85-88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联合真空拔罐治疗脓肿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脓肿型PCM患者,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穿刺抽液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液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联合真空拔罐治疗脓肿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脓肿型PCM患者,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穿刺抽液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液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真空拔罐组30例,在穿刺抽液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真空拔罐器负压抽吸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等。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拔罐组病灶缩小一半所需时间、治疗时间及病程均短于穿刺抽液组,且真空拔罐组治疗后病灶最大径显著小于穿刺抽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真空拔罐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穿刺抽液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联合真空拔罐器负压抽吸治疗能有效缩小肿块范围、缩短治疗时间、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型浆细胞性乳腺炎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 真空拔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联合二维超声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彦 冯天鹰 史百放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63-266,269,共5页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正常胎儿40例(孕周为20~24周)及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21例(孕周为20~24周)。比较二维超声与STIC技术在正常组胎儿心脏标准诊断切面的显示率,以及单纯二维超...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正常胎儿40例(孕周为20~24周)及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21例(孕周为20~24周)。比较二维超声与STIC技术在正常组胎儿心脏标准诊断切面的显示率,以及单纯二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STIC在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组的诊断检出率。结果:二维超声与STIC对正常胎儿心脏标准诊断切面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单纯二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STIC对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例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单纯二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STIC对先天性心脏畸形组病变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IC能清晰显示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标准诊断切面,对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慧 红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80-282,共3页
随着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医学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方法,是最常用的诊断方式之一,由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不可避免的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 随着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医学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方法,是最常用的诊断方式之一,由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不可避免的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所以需要结合影像医学技术进行精准医疗,下面对对医学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有关内容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导航左心室室壁瘤手术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天鹰 何怡华 +4 位作者 李治安 郎瑞 韩建成 刘琳 薛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室壁瘤切除术中应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导航,定量分析手术前后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功能,探讨对患者远期愈后的作用。方法64例行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分2组,每组32例。行3D-TEE为试验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 目的室壁瘤切除术中应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导航,定量分析手术前后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功能,探讨对患者远期愈后的作用。方法64例行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分2组,每组32例。行3D-TEE为试验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9.9岁。对照组术中未行3D-TEE检查,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60.0岁。在患者手术前3d内、术后1年分别行3D-TTE检查,对照分析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心功能,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辅助治疗、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及治疗前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5.88±6.60)%,每搏量(49.95±7.18)mL,心指数(2.17±0.44)IJ(min·m^2);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7.88±6.82)%,每搏量(40.54±10.12)mL,心指数(1.68±0.38)I/(min·m^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应用3D-TEE检查能够安全、便捷地评价室壁瘤形成患者的左心室。在术中应用3D-TEE为导航.更利于外科医生的判断和处理.对患者的远期效果应该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室壁瘤 外科手术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期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耀霞 冯天鹰 +2 位作者 红华 尹海军 郎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期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超声诊断为胎儿期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孕妇15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8.7岁;孕周20~36周,平均孕周29.0周。行产前胎儿、生后婴儿超声心动图,对引产...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期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超声诊断为胎儿期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孕妇15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8.7岁;孕周20~36周,平均孕周29.0周。行产前胎儿、生后婴儿超声心动图,对引产胎儿行病理解剖检查。分析胎儿期、生后婴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病理解剖结果对照。结果 15例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其中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2例。14例引产,其中12例病理解剖检查证实为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2例未行病理解剖检查。1例正常分娩,产前误诊为主动脉弓缩窄,产后超声证实为主动脉弓离断。引产后经病理检查证实12例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诊断正确率85.7%。结论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可靠方法,对产前诊断胎儿期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价值,可指导临床优生选择和产后及时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产前诊断 胎儿期 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壁间血肿并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耀霞 冯天鹰 +1 位作者 尹海军 郎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57,共1页
患者女,61岁,因突发胸闷、气短,伴左胸部及腋下胀痛、颈部肿胀3 h,并出现1次短暂意识丧失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10余年。查体:血压116 mmHg/70 mmHg,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Ⅰ0.16μg/L,N-... 患者女,61岁,因突发胸闷、气短,伴左胸部及腋下胀痛、颈部肿胀3 h,并出现1次短暂意识丧失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10余年。查体:血压116 mmHg/70 mmHg,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Ⅰ0.16μg/L,N-端脑钠肽前体2 910 ng/L,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正常。心电图检查: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肿 心脏室壁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小课堂联合病例教学在超声科规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红华 闫国珍 +5 位作者 王芳 冯德喜 王丽娜 刘倩 吴国柱 梁丹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3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PBL、学员小课堂联合临床病例教学模式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与2018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的12名规培学员,对比学员在参与PBL、学员小课堂联合临床病例教学模式培训前与培训后6个... 目的探讨PBL、学员小课堂联合临床病例教学模式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与2018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的12名规培学员,对比学员在参与PBL、学员小课堂联合临床病例教学模式培训前与培训后6个月的上机操作与诊断报告水平。结果培训后学员的上机操作总评分与诊断报告抽查总评分均有所提升。操作方面主要是在仪器调节、超声所见口头或报告描述、超声诊断、回答问题等四个方面提升较快。诊断报告方面:在患者一般信息描述、超声所见、超声诊断以及图像质量评估等方面均有所提高。结论PBL、学员小课堂联合临床病例教学模式,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员理论和操作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学员小课堂 临床病例教学 超声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用效果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艳芬 张凯秀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94-395,39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5~2018-06期间收治的脑梗塞病人100例(观察组),另选择2017-05~2018-06期间于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发...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5~2018-06期间收治的脑梗塞病人100例(观察组),另选择2017-05~2018-06期间于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发生率5.00%,观察组发生率为99.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颈总动脉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可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进行有效诊断,有助于脑梗死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右心室巨大平滑肌脂肪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耀霞 冯天鹰 +2 位作者 尹海军 安娟 银霞霞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81-481,共1页
患者男性,32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1个月余,药物治疗后症状未明显缓解就诊。查体:血压110/80mmH g(1mmH g=0.133kP a),心脏未闻及明显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触诊可触及液波震颤及振水声。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 患者男性,32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1个月余,药物治疗后症状未明显缓解就诊。查体:血压110/80mmH g(1mmH g=0.133kP a),心脏未闻及明显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触诊可触及液波震颤及振水声。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抗凝血酶III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脂肪瘤 原发性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置换术前瓣膜结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郎瑞 冯天鹰 哈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对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二尖瓣对合参数的对比研究。方法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6例(风湿组;其中合并轻度狭窄者4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对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二尖瓣对合参数的对比研究。方法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6例(风湿组;其中合并轻度狭窄者4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3.4岁。正常对照组17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43.1岁。分别行RT-3D-TEE检查并进行二尖瓣定量分析(MVQ)。结果风湿组在体二尖瓣对合面积为(160.69±50.44)mm^2,术后离体瓣膜的对合面积为(163.97±59.58)mm^2;对照组MVQ在体二尖瓣对合面积为(296.30±37.31)mm^2。两组在体二尖瓣对合面积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2,P=0.000 00)。MVQ所测二尖瓣对合面积与离体对合面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92,P〈0.01)。Altman-Bland绘图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的差值为-1.73±8.28,95%的置信区间为(-18.04,14.46)。风湿组左心室舒张早期及收缩末期瓣膜面积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对合面积及对合指数减小(P〈0.01)。结论 RT-3D-TEE可以实时检测二尖瓣的立体结构,MVQ所测二尖瓣对合参数可以较好地反映二尖瓣的实际对合程度,为二尖瓣病变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后疗效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风湿性病变 对合参数: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耀霞 冯天鹰 尹海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前,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式之一。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该手术前可对二尖瓣病变的程度准确评估,对具体病变的部位做准确定位;在术中,可对导丝引导、钳夹装置释放等进行指导,并实时监测左心室壁运动及左心功... 目前,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式之一。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该手术前可对二尖瓣病变的程度准确评估,对具体病变的部位做准确定位;在术中,可对导丝引导、钳夹装置释放等进行指导,并实时监测左心室壁运动及左心功能;在术后,可对手术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近年来,随着临床介入治疗的开展与提高,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结构病变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关闭不全 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耀晨 房秀霞 +1 位作者 樊炳慧 包森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精准医疗、改善预后局面至关重要。乳腺癌肿瘤异质性很强,术前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可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监测疗效。近几年,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超声影像组学、人工智能乳腺超...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精准医疗、改善预后局面至关重要。乳腺癌肿瘤异质性很强,术前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可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监测疗效。近几年,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超声影像组学、人工智能乳腺超声等超声新技术在无创评估乳腺癌预后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本文就乳腺癌的预后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近5年超声新技术诊断乳腺癌特征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预后因素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三维超声 超声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乳腺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比观察微创外科左室心外膜多点电极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天鹰 何怡华 +4 位作者 张烨 李治安 韩建成 郎瑞 乔春梅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9期61-61,共1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微创外科方法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的 CRT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室心外膜多点电极起搏器植入13例心衰模型小型中华猪行左室心肌同步性检测。经Q-lab后处理软件分析,得到术前与术后3w的...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微创外科方法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的 CRT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室心外膜多点电极起搏器植入13例心衰模型小型中华猪行左室心肌同步性检测。经Q-lab后处理软件分析,得到术前与术后3w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 SV)、射血分数( LVEF)、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结果对照术前与术后3 w的 LVEDV、LVESV、LVEF、SV、LVEF、CO数据,术后实验组较对照组 LVEDV、LVESV减小,实验组较对照组LVEF、SV、CO提高,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术后3 w Teil指数显著改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左室心外膜多点电极起搏器植入可以提高左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左室同步性进行准确定位指导,并评价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室心外膜多点电极 CRT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尹海军 红华 郎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新生儿1 340例,其中男性789例,女性551例,日龄3~7 d,早产儿403例,足月儿937例;胎龄29~40周。均于出生后3 d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新...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新生儿1 340例,其中男性789例,女性551例,日龄3~7 d,早产儿403例,足月儿937例;胎龄29~40周。均于出生后3 d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颅脑疾病的种类。随访治疗后患儿情况。结果 700例新生儿颅脑超声未见异常,640例新生儿颅脑存在疾病。新生儿颅内出血504例,发病率37.6%,明显高于其他疾病(脑室增宽56例,脑室周围白质损伤39例,脉络丛囊肿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2例,额叶偏小24例)。403例早产儿中颅内出血359例,发病率89.1%;237例足月儿中颅内出血145例,发病率61.2%;组间比较,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颅内出血发生率>Ⅱ级>Ⅲ级>Ⅳ级;Ⅰ级和Ⅱ级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Ⅲ级和Ⅳ级(P<0.05)。治疗后随访3~5个月,Ⅰ级和Ⅱ级颅内出血病灶基本吸收;Ⅲ级至9个月才完全吸收,智力发育正常,而Ⅳ级病灶仍未吸收,患儿智力发育迟缓。结论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颅内出血的诊断、随访及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价值,颅脑超声以其无创、无辐射、便捷的优势,可作为新生儿颅脑病变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颅脑 颅内出血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