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辰东 周丽华 +15 位作者 杨飞 李斌 李彩霞 于爱利 吴连奎 尹海波 王君艳 耿立霞 王秀莲 张俊 淖娜 王凯权 苏云 王飞 李玉君 张利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4-990,共7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1和3:1以上的要求.⑤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P<0.05).⑥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现状 普查 内蒙古自治区
原文传递
APACHE2评分联合氧合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韩剑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究APACHE2评分联合氧合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85例,分... 目的探究APACHE2评分联合氧合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85例,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时、随访时的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随访1个月,观察并记录观察组预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5)、存活组(n=55)。比较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分析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与血清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及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APACHE2评分、血清炎症因子(IL-6、CRP和PCT)均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则低于对照组(P<0.05);依据不同预后情况,死亡组APACHE2评分、IL-6、CRP和PCT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则低于存活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APACHE2评分、与炎症因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6、91.40%和76.40%,均高于单一检测结果。结论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均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重要指标,两指标联合检测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2评分 氧合指数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预后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AN指数及OPS评分的重症肺炎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3
作者 宋健 于韬 +2 位作者 吕云云 白少虎 石慧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探讨C-PLAN指数、OPS评分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生存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重症肺炎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 目的探讨C-PLAN指数、OPS评分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生存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重症肺炎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使用R version4.4.0构建预后列线图。结果共计213例患者,住院28天内死亡率33.8%;C-PLAN指数>2分、OPS评分≥2分、APACHEⅡ评分>18分组的患者预后更差;Logistic分析发现:休克、APACHEⅡ评分、C-PLAN指数和OPS评分均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预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C-PLAN指数≤2分、OPS评分<2分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C-PLAN指数和OPS评分有望成为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休克、APACHEⅡ评分、C-PLAN指数和OPS评分均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能对患者的生存做出较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C-PLAN指数 大阪预后评分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谵妄的护理干预方案结合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顼雪莲 高岩芳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52-154,15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采用预防谵妄护理干预方案结合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护理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常规ICU标准化...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采用预防谵妄护理干预方案结合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护理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常规ICU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纳入对照组。另选择2022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36例重症患者,期间在对照组标准化护理程序基础上接受预防谵妄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评估两组患者ICU护理期间谵妄发生情况,对比ICU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病情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CAM-ICU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谵妄的护理干预方案结合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改善重症患者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谵妄护理干预方案 标准化护理程序 重症监护室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SIRI、HELPP评分及CONUT评分的胰头癌根治术预后列线图模型构建
5
作者 宋健 石慧 +1 位作者 杨帆 王万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海德堡胰腺癌预后(HELPP)评分、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与胰头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术后生存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海德堡胰腺癌预后(HELPP)评分、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与胰头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术后生存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诊断为胰头癌并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6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头癌术后患者总生存期的预后因素,采用R4.2.2构建预后列线图。结果16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8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1.6%、38.5%、15.4%;SIRI≥1.74、HELPP评分>3分、CONUT评分≥3分患者预后更差;COX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肿瘤最大径、糖类抗原(CA)19-9、SIRI、HELPP评分和CONUT评分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预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SIRI、HELPP评分和CONUT评分有望成为预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后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TNM分期、肿瘤最大径、CA19-9、SIRI、HELPP评分及CONUT评分是影响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可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海德堡胰腺癌预后评分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6
作者 郑永鑫 王晓霞 +2 位作者 乌杰 王鑫 许天祥 《医学综述》 2025年第9期1056-1060,1067,共6页
手术部位感染(SSI)作为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已成为外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SSI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条件及围手术期管理等关键环节。临床防治需从基础疾病管理、围手术期规范化操作及术后切口护理等... 手术部位感染(SSI)作为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已成为外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SSI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条件及围手术期管理等关键环节。临床防治需从基础疾病管理、围手术期规范化操作及术后切口护理等多维度建立综合防控体系。现有研究集中于抗菌涂层缝线、负压封闭技术等新型干预手段的开发,但针对腹部手术相关多重耐药菌防控、基于腹腔解剖特征的个体化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等方面仍存在空白。未来需重点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腹部SSI预警系统开发及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阶梯式防治方案优化。通过多学科协作与转化医学研究,有望建立精准化、全程化的腹部SSI防控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腹部手术切口 风险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天祥 王晓霞 嵇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7-760,共4页
随着体外心肺支持系统、体外肾替代支持治疗、人工肝替代支持治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生命支持在围手术期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器的小型化和科技的创新使得生命支持系统从手术室转移至床旁,再发展成为便携式... 随着体外心肺支持系统、体外肾替代支持治疗、人工肝替代支持治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生命支持在围手术期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器的小型化和科技的创新使得生命支持系统从手术室转移至床旁,再发展成为便携式、移动式生命支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的帮助下,院前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或转诊成为可能。该文就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替代救治中的应用及其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人工肝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病人中抗谵妄和降低应激水平的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孟文勤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病人中抗谵妄和降低应激水平的作用。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给予瑞芬太尼镇痛,观察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病人中抗谵妄和降低应激水平的作用。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给予瑞芬太尼镇痛,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应激反应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目标镇静所需时间较长[(16.87±4.13)比(18.56±4.39)min,P=0.038],但谵妄发生率更低(30.36%比10.71%,P=0.010),首次谵妄出现时间更晚[(4.32±1.42)比(5.83±1.32)d,P<0.001],谵妄持续时间更短[(13.41±8.56)比(5.34±3.23)h,P<0.001],停药后唤醒所需时间更短[(59.65±30.82)比(14.76±6.74)min,P<0.001]。在应激反应比较中,观察组第18小时(P=0.001)及第24小时(P<0.001)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中,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病人应激反应水平,减少谵妄发生,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应激反应 谵妄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鼻空肠营养给予整蛋白制剂与短肽制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彩霞 张勇刚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与比较早期鼻空肠营养给予整蛋白制剂与短肽制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入院的8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整蛋白制剂组给予整蛋白制剂营养支持,短肽制剂组患者则采用短肽制剂,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与比较早期鼻空肠营养给予整蛋白制剂与短肽制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入院的8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整蛋白制剂组给予整蛋白制剂营养支持,短肽制剂组患者则采用短肽制剂,比较两组疾病严重程度参数、感染指标、营养指标与并发症。结果:整蛋白制剂组患者营养开启后14d APACHEⅡ评分、SOFE评分、营养风险评分与CTSI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短肽制剂组;营养后7d血浆内毒素、血浆DAO与尿液IFABP水平和营养后14d PCT、淀粉酶、血浆内毒素、血浆DAO、尿液IFABP与铁蛋白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短肽制剂组;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短肽制剂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短肽制剂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鼻空肠给予整蛋白制剂治疗SAP的效果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鼻空肠营养 整蛋白制剂 短肽制剂 急性重症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颖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0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单一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联合组采取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功能[动态...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单一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联合组采取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功能[动态肺顺应性(Cydn)、呼吸做功(WOB)、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以及炎性因子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ydn(38.57±4.61)ml/cm H2O(1 cm H2O=0.098 kPa)、PaO2/FiO2(381.25±58.24)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单一组的(31.09±4.28)ml/cm H2O、(350.64±43.67)mm Hg,WOB(0.66±0.21)J/L低于单一组的(0.96±0.32)J/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6.11±1.09)d和ICU住院时间(7.99±2.13)d均短于单一组的(8.43±2.06)、(11.89±3.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PCT、CRP和WBC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够对呼吸功能进行有效改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排痰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 呼吸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的水平对重症病人病情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海霞 刘健波 +4 位作者 顼雪莲 李彩霞 孟文勤 吕云云 李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重症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1~2018-12在我院诊治的120例重症病人,检测病人外周血MPO水平,并记录病人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根据病人的A... 目的:探讨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重症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1~2018-12在我院诊治的120例重症病人,检测病人外周血MPO水平,并记录病人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根据病人的APACHEⅡ分值将病人分为高危组(n=34)、中危组(n=48)和低危组(n=38),分析MPO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O对病人28d死亡率的影响。结果:MPO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145,P=0.009);治疗28d后,死亡组病人的MPO水平、APACHEⅡ评分及ICU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外周血MPO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重症病人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病人外周血MPO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重症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重症颅脑创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IL-6、ADR、NAD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16-19,共4页
目的 分析予以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ADR)及去甲肾上腺素(NADR)水平的影响。方法 68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 目的 分析予以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ADR)及去甲肾上腺素(NADR)水平的影响。方法 68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_(0))、切皮时(T_(1))、切硬脑膜时(T_(2))、术后24 h(T_(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激指标(ADR、NADR)、炎症指标(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苏醒时间(6.20±0.78)min、拔管时间(8.45±1.65)min短于对照组的(9.62±1.14)、(12.35±2.1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时的HR、MAP、ADR、NADR、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静息复合麻醉相比,予以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全凭静脉麻醉对其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能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创伤 静息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顼雪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6期161-161,共1页
目的:观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抢救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抢救流程)各4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 目的:观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抢救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抢救流程)各4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和总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抢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抢救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 优化抢救流程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9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治疗,对照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IL-6、IL-8和TNF-α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治疗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谷氨酰胺 亚胺培南 急性重症胰腺炎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症患者急救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进鑫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8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症患者急救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症患者急救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症患者急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 危重症 急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在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颖楠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期187-189,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予以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5月~2020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入院诊治的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临床资料,按照血液净化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3)、对... 目的研究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予以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5月~2020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入院诊治的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临床资料,按照血液净化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3)、对照组(n=43),研究组予以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肾功能指标;分析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多巴胺剂量、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均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氧分压(PaO_(2))、碳酸氢根(HCO_(3)^(-))、酸碱度(pH)值均有提升,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氧分压(PaO_(2))、碳酸氢根(HCO_(3)^(-))、酸碱度(pH)值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去甲肾上腺素用药剂量、多巴胺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而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予以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可纠正机体酸中毒缺氧状态,改善肾功能指标,减少患者的用药剂量,临床效果明确,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酸中毒 肾功能不全 感染性休克 持续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承韬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采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肺炎患者8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40例对照组(常规支持治疗)与40例研究组(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不同方法实际...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采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肺炎患者8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40例对照组(常规支持治疗)与40例研究组(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不同方法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ICU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方法进行治疗,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ICU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控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观察
18
作者 李美萍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4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采用质控管理+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目的探讨在重症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采用质控管理+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质控管理+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服务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护理态度、心理指导、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等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N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控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营养状况等,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管理 舒适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19
作者 马润娥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9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化道出血、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其生存的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CVVH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价值
20
作者 高岩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4期44-45,共2页
目的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内营养管理应用集束化护理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鼻肠管肠... 目的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内营养管理应用集束化护理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以及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模式。并且针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腹胀腹痛、并发症、营养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腹痛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以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等级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AP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管理并且结合集束化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腹胀腹痛、改善营养情况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