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其携非编码RNA诊疗骨性关节炎
1
作者 王喆 齐岩松 徐永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122-4131,共10页
背景:外泌体可在骨性关节炎患者滑液和血浆中检测出来,其水平随着骨性关节炎的进展而不断变化,并且可以对骨性关节炎的局部炎症、软骨钙化和关节退化起缓解作用。目的:旨在全面了解不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性关节炎诊疗中的作用和机制... 背景:外泌体可在骨性关节炎患者滑液和血浆中检测出来,其水平随着骨性关节炎的进展而不断变化,并且可以对骨性关节炎的局部炎症、软骨钙化和关节退化起缓解作用。目的:旨在全面了解不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性关节炎诊疗中的作用和机制,并提出了外泌体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前景和挑战。方法: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exosomes,osteoarthritis,mesenchymal stem cells,stem cells”,中文检索词为“外泌体,骨性关节炎,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对200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纳入9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外泌体的出现给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希望。外泌体内含RNA、蛋白质及脂类的差异能够作为骨性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同时,来自不同干细胞的外泌体均能够有效保护软骨细胞、缓解炎症、维持软骨基质代谢以及调节血管生成和软骨下骨重塑,表现出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优秀潜力。工程化外泌体则突破传统局限,通过调节特定非编码RNA表达增强治疗特异性与效率,为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性关节炎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 软骨修复 软骨再生 软骨细胞 RNA 工程化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踝关节疼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白力嘎 齐岩松 +2 位作者 王一帆 吴海贺 徐永胜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畸形及活动障碍,其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KOA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在老龄人群中。据报道,60岁及以上人群中...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畸形及活动障碍,其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KOA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在老龄人群中。据报道,60岁及以上人群中KOA的发病率约为50%,75岁及以上人群中约为80%[1]。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KOA效果最好的骨科手术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龄人群 膝关节疼痛 骨科手术 活动障碍 TKA 踝关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嘉文 齐岩松 +1 位作者 吴海贺 徐永胜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369-372,共4页
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是一种公认的有效治疗内侧单间室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外科手段,其用于矫正佝偻病、脊髓灰质炎及创伤后畸形等已一个多世纪。HTO通过改变机械轴位置,重新调整冠状面负重线(wei... 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是一种公认的有效治疗内侧单间室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外科手段,其用于矫正佝偻病、脊髓灰质炎及创伤后畸形等已一个多世纪。HTO通过改变机械轴位置,重新调整冠状面负重线(weight-bearing line,WBL)并将其转移至膝关节外侧间室,从而减少内侧间室的负荷[1-4]。HTO适用于有关节置换禁忌症、年龄<60岁以及存在胫骨内翻畸形的活动量大患者[5-6];其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高水平活动,并为可能的膝关节置换术保留了骨储备,大量中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对疗效满意[1,7]。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铰链关节,良好的吻合与周围附着的韧带使其非常稳定。人体会根据地面特点和牵拉踝关节及相邻关节的肌肉活动来对其进行持续性调节,使得身体重心在空间的移动轨迹更加平滑,并能在不同的地面上平稳行走。然而,当这些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丧失时,会给人体运动带来严重影响[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置换 膝关节炎 脊髓灰质炎 身体重心 冠状面 肌肉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ERC调控H3K27me3、DKK1在地塞米松干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中的相关研究
4
作者 韩锁 齐岩松 +4 位作者 贾鹏 孙官文 王剑 呼和 高锦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7-72,77,共7页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成骨分化后,过表达LncRNA TERC对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H3K27me3)及DKK1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验证其对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地塞米松干预BMSCs...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成骨分化后,过表达LncRNA TERC对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H3K27me3)及DKK1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验证其对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地塞米松干预BMSCs成骨分化,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成骨诱导组)及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成骨组),第14天使用茜素红染色检测的成骨分化能力,RT-PCR检测第3、7、14、21 d各组细胞中BMP-2、SMAD-1、Dlx5、Dlx3等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2)地塞米松干预BMSCs成骨分化,构建TERC过表达载体,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干预成骨组)、空白载体组、TERC过表达组。RT-PCR检测第3、7、14、21 d各组细胞中BMP-2、SMAD-1、Dlx5、Dlx3等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H3K27me3、DKK1的蛋白水平。结果 (1)地塞米松干预BMSCs成骨分化后,茜素红染色显示其成骨能力下降(P均<0.05),且RT-PCR显示,随着地塞米松干预时间的延长,BMP-2、SMAD-1、Dlx5、Dlx3等成骨相关基因均下调(P均<0.05)。(2)TERC过表达转染实验中,TERC过表达组细胞中BMP-2、SMAD-1、Dlx5、Dlx3等成骨相关基因与其他两组比较均上调(P均<0.05),其他两组以上成骨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ERC过表达组细胞中H3K27me3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显著上升(P均<0.05),DKK1的蛋白水平较其他两组显著下降(P均<0.05)。其他两组中以上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表达LncRNA TERC能够显著调高地塞米松干预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并与H3K27me3及DKK1在地塞米松干预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存在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地塞米松 LncRNA TERC H3K27me3 DK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大小及缝合方式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及引流时间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刘张章 齐岩松 胡三保 《中国医药》 2025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切口大小及缝合方式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明确影响跟骨切口愈合的独立性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同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骨科急诊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切口大小及缝合方式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明确影响跟骨切口愈合的独立性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同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骨科急诊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依次纳入A组(传统外侧L切口+间断褥式缝合)、B组(传统外侧L切口+皮下缝合)、C组(传统外侧L切口+伤口粘合胶)、D组(有限切开+间断褥式缝合)、E组(有限切开+皮下缝合)、F组(有限切开+伤口粘合胶),每组20例,比较各组缝合时间、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同一切口方法组间比较显示,C组缝合时间、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A、B组,F组切口缝合时间、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D、E组;E组引流时间明显短于D组(均P<0.05);有限切开组与传统切口组比较,D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E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均P<0.05)。同一缝合方式组间比较显示,D、E、F组的引流时间均分别短于A、B、C组,F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切口大小、缝合方式与引流时间(r=-0.360、-0.575,均P<0.001)、切口愈合时间(r=-0.284,P=0.002;r=-0.203,P=0.026)之间均具有相关性,此外,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还与住院时间之间具有相关性(r=0.116、P=0.021;r=0.779、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口大小及缝合方式均为影响引流时间的独立性因素(均P<0.001),而切口大小则是影响切口愈合时间的唯一独立性因素(P=0.002)。结论跟骨骨折手术切口的引流时间受切口大小、缝合方式影响,而切口愈合只受切口大小的影响。有限切开+伤口粘合胶的方式具有缩短引流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口愈合时间 跗骨窦入路 皮下缝合 皮肤粘合胶 切口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与微创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王永祥 包呼日查 +5 位作者 魏宝刚 马秉贤 牛啸博 王一帆 齐岩松 徐永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6-62,共7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老年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微创膝关节置换(MIS-TKA)与单髁置换(UKA)2种微创手术方式对术后康复速度、膝关节活动度(ROM)、肌肉力量、本体感觉,以...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老年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微创膝关节置换(MIS-TKA)与单髁置换(UKA)2种微创手术方式对术后康复速度、膝关节活动度(ROM)、肌肉力量、本体感觉,以及整体功能的影响,旨在寻找有利于老年中重度KOA术后康复的最佳手术策略。指标包括术后首次主动屈膝至90°及首次自主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半年膝关节活动度、站起-坐下测试(CRT)时间、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得分、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得分。结果显示UKA组的首次屈膝至90°时间、首次下地行走时间均显著早于MIS-TKA组,术后半年的CRT时间、KOOS得分均显著低于MIS-TKA组,而BBS得分显著高于MIS-TKA组,说明UKA术后早期的角度康复与肌力康复的进程均快于MIS-TKA组,UKA术后半年时的下肢肌力、本体平衡觉的康复程度,以及整体功能水平优于MIS-TK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康复进程 膝关节活动度 下肢肌肉力量 本体感觉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
原文传递
数智化反重力跑步机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
7
作者 张子恒 王宇桐 +8 位作者 王一帆 齐岩松 马秉贤 王永祥 魏宝刚 魏兴华 牛啸博 包呼日查 徐永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70-877,共8页
目的分析反重力跑步机步行训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早期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招募TKA术后患者42例,将受试者随机划分至常规康复组(21例)和联合康复组(21例)... 目的分析反重力跑步机步行训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早期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招募TKA术后患者42例,将受试者随机划分至常规康复组(21例)和联合康复组(21例)。常规康复组采用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康复策略,联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反重力跑步机步行训练,康复6周,观察两组康复前后KSS评分的变化;利用足底压力分析设备采集两组研究对象足底压力相关指标(触地面积、最大受力、峰值压强)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康复后KS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联合康复组临床(90.22±10.29)和功能评分(77.21±11.64)高于常规康复组(80.43±9.70)、(65.09±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底触地面积两组组间比较显示,患侧常规康复组MH1(7.27±1.92)、MH2(8.02±1.44)、HM(7.09±1.45)部位触地面积小于联合康复组(8.54±1.69)、(8.97±1.52)、(8.11±1.67),MH5(5.59±1.76)和MF(7.89±1.87)部位触地面积大于联合康复组(4.18±1.82)、(6.71±1.41);组内比较显示联合康复组患侧MH2(8.97±1.52)、HM(8.11±1.67)部位大于健侧(6.06±2.11)、(5.19±1.88),两组患侧MH5(5.59±1.76)、(4.18±1.82)和HC(7.06±1.62)、(6.98±1.12)触地面积均小于健侧常规(7.12±1.16)、(6.68±1.33)和联合康复组(10.12±2.12)、(10.03±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压力比较显示,患侧常规康复组T(75.69±40.15)、MH1(138.50±51.64)、MH2(135.88±52.3)、HM(229.48±51.45)部位接触压力小于联合康复组(105.85±48.79)、(179.39±71.71)、(172.49±50.32、263.53±53.87),MH5(53.39±47.21)和HL(169.34±41.01)部位接触压力大于联合康复组(30.79±14.31)、(142.15±37.64);患侧常规康复组MH5(53.39±47.21)部位大于健侧(39.37±19.1),患侧两组T区域压力患侧(75.69±40.15)、(105.85±48.79)小于健侧(129.51±48.91)、(127.95±4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压强比较显示,患侧常规康复组MH1(982.00±268.56)部位小于联合康复组(1155.96±223.36),MH5(1169.65±286.11)、HL(1114.38±320.54)部位大于联合康复组(948.62±263.55)、(928.54±267.74);常规康复组患侧MH1(982.00±268.56)部位小于健侧(1068.98±245.96),联合康复组患侧MH5(948.62±263.55)和HL(928.54±267.74)部位小于健侧(1114.39±269.19)、(1067.92±28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KA术后患者,早期反重力跑步机步行康复训练获得了更快更佳的临床疗效和足底生物力学改善,其优于单纯常规康复,为数字化生物力学测试系统联合智能康复设备在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术后加速康复
原文传递
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秉贤 包呼日查 +5 位作者 王一帆 吴海贺 王永祥 魏宝刚 齐岩松 徐永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36-144,共9页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和药物保守治疗对不同程度KOA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包括胫骨内翻角(TBVA)、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疼痛视觉...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和药物保守治疗对不同程度KOA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包括胫骨内翻角(TBVA)、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有效率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结果显示,矫形组的TBVA、KOOS-症状、KOOS-日常活动及KOOS-生活质量均显著小于服药组,而IKDC评分显著高于服药组,对于中度KOA患者,矫形组的ROM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服药组。说明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中重度KOA的疗效及预后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且其对中度KOA患者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骨性关节炎 矫形鞋垫 下肢力线 膝关节功能 功能预后
原文传递
3D打印个别托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高尔涵 张硕 +1 位作者 齐岩松 王一帆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对比3D打印个别托盘与光固化个别托盘在全口义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全口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3D打印个别托盘,B组采用传统光固化个别托盘分别制作全口义齿,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在美观度、语音、固位... 目的对比3D打印个别托盘与光固化个别托盘在全口义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全口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3D打印个别托盘,B组采用传统光固化个别托盘分别制作全口义齿,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在美观度、语音、固位、咀嚼功能和舒适性方面的效果。结果A组个别托盘制作时间(31.54±2.68)min,短于B组的(36.82±3.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在美观度和语音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全口义齿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及舒适性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别托盘不仅在制作及临床操作用时减少、节省印模及模型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在全口义齿的修复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全口义齿 个别托盘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新型股骨测量定位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付庆鹏 邓晓强 +6 位作者 高伟 姜福民 范永峰 吴海贺 齐岩松 包呼日查 徐永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0-987,共8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新型股骨测量定位器与传统间隙平衡技术对术后膝关节功能、下肢力线变化及术中截骨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兴安盟人民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资...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新型股骨测量定位器与传统间隙平衡技术对术后膝关节功能、下肢力线变化及术中截骨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兴安盟人民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资料,其中30例使用新型股骨测量定位器进行股骨截骨(研究组),51例使用传统间隙平衡技术进行股量截骨(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股骨截骨时间、术中相关参数(胫骨外侧平台截骨量、股骨远端截骨量、股骨后内髁截骨量、股骨后外髁截骨量、垫片厚度),以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相关影像学参数上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术中股骨后内髁截骨量更少(9.0±0.98 vs 9.7±01.0,t=-3.212,P=0.002)、垫片厚度更薄(8.2±0.6 vs 9.4±1.1,t=-4.939,P=0.001);术后随访1个月时研究组膝关节功能KSS评分(74.8±13.7 vs 66.9±14.5)及WOMAC评分(32.9±7.8 vs 38.9±8.1)表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末次随访[平均时间(20.6±4.2)月]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及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下肢股胫角及胫骨平台角均得到显著纠正(P<0.05),但是术后2组患者相比较股胫角及胫骨平台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KA中使用新型股骨测量定位器进行间隙平衡技术截骨,能够实现理想的屈曲间隙平衡并且减少股骨后内髁截骨量,患者术后短期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股骨测量定位器 间隙平衡 测量截骨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关节镜手术在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苏介茂 齐岩松 +5 位作者 王永祥 魏宝刚 马秉贤 张鹏飞 魏兴华 徐永胜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646-652,共7页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是导致中老年人关节畸形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KOA的严重后果,目前提倡在KOA的早中期进行干预,关节镜手术因其特有的优势,是目前治疗早中期KOA的选择之一。...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是导致中老年人关节畸形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KOA的严重后果,目前提倡在KOA的早中期进行干预,关节镜手术因其特有的优势,是目前治疗早中期KOA的选择之一。关节镜手术应用于早中期KOA时,其主要功能在于修复破损的软骨、去除增生的骨赘以及清理病变的滑膜组织等方面,能够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延缓KOA的疾病进展,推迟行关节置换术的时间。笔者通过筛选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的相关文献,从关节镜手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关节镜手术联合其他方式治疗KOA以及关节镜手术的远期疗效等方面就关节镜手术治疗早中期KOA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关节镜手术在早中期KOA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软骨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聚合物材料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子豪 王喆 +2 位作者 陈建海 齐岩松 徐永胜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62-368,共7页
肩袖损伤(rotator cuffinjury,RCT)作为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攀升,给患者带来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诸多困扰。其中,巨大肩袖撕裂更是治疗难题,尽管手术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再撕裂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治疗... 肩袖损伤(rotator cuffinjury,RCT)作为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攀升,给患者带来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诸多困扰。其中,巨大肩袖撕裂更是治疗难题,尽管手术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再撕裂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降低再撕裂率、改善手术效果,各种聚合物材料补片及支架应运而生,为大面积RCT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综述了应用聚合物材料在治疗RCT方面,特别是巨大撕裂的治疗机制、材料分类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展,同时还探讨了聚合物材料肩袖补片在动物实验中的研究进展。通过这一全面的梳理,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针对RCT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为新型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聚合物 腱骨愈合 补片 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