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马沙门氏菌病流行状况及防治
1
作者 程艺 刘桂林 +5 位作者 王冠玉 格根塔娜 张秀英 张雅文 曹鹏 王巍 《兽医导刊》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马沙门氏菌病是马属动物常见传染病,近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当地马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调研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马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总结归纳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沙门氏菌病 流行情况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布病症状表现与综合防控研究
2
作者 张雅文 乌云斯琴 +3 位作者 崔雪 程艺 于宝莉 胡日查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羊布鲁氏菌病属于一类人畜共患疾病,养殖场内如果暴发这类疾病,则会在造成较高经济损失的同时,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不利于畜牧养殖产业的持续化发展。羊在感染这类疾病后,会出现繁殖能力上的缺陷,因此对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症状表... 羊布鲁氏菌病属于一类人畜共患疾病,养殖场内如果暴发这类疾病,则会在造成较高经济损失的同时,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不利于畜牧养殖产业的持续化发展。羊在感染这类疾病后,会出现繁殖能力上的缺陷,因此对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症状表现与综合防控工作进行研究与管控,可以进一步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概率与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鲁氏菌病 疾病症状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的原因、危害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颖 余兴邦 +5 位作者 郭庆爽 王旭红 刘志剑 张伟艳 红枝 王巍 《兽医导刊》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兽药不合理使用易导致其在畜禽机体及产品中残留,不仅影响畜禽产品质量,而且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全面分析当前兽药残留的原因和危害,并论述了防控兽药残留的综合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兽药残留 原因 危害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2
4
作者 苏丽伟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4期81-81,共1页
随着养殖业日趋规模化,羊传染病严重影响着养羊业发展,从以前的零散发病到群体发病,导致疫情控制难度加大,经济损失严重。细菌性传染病甚至会危害消费者的安全,感染病原的羊及羊肉制品流入市场后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 随着养殖业日趋规模化,羊传染病严重影响着养羊业发展,从以前的零散发病到群体发病,导致疫情控制难度加大,经济损失严重。细菌性传染病甚至会危害消费者的安全,感染病原的羊及羊肉制品流入市场后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了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消费者安全,需要从源头上控制疫病的发生,本文就羊细菌性疾病进行阐述,对发病病因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传染病 养羊业发展 疫情控制 发病病因 消费者安全 群体发病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牧区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5
作者 思汗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第1期56-58,共3页
畜牧业作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病几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农村牧区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农村牧区... 畜牧业作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病几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农村牧区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农村牧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牧区 动物防疫 公共卫生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6
作者 思汗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7年第7期113-113,共1页
本文主要对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观察总结,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疫病预防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减少小反刍兽疫的发生,提高养殖户的收益.
关键词 小反当兽疫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7
作者 思汗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7年第9期69-69,共1页
本文主要对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观察总结,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疫病预防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减少小反刍兽疫的发生,提高养殖户的收益。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病料的采集、保存和送检
8
作者 杨超 王亚新 +5 位作者 程艺 张秀英 曹鹏 肖怡 白德君 王巍 《兽医导刊》 2023年第4期58-60,共3页
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各种动物疾病也频繁发生、流行。在日常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中,很多疾病仅根据临床症状很难诊断,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综合病变性质最终确诊。这就要求对组织病料进行采集、保存及送检,如采样不当,不仅容易增加... 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各种动物疾病也频繁发生、流行。在日常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中,很多疾病仅根据临床症状很难诊断,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综合病变性质最终确诊。这就要求对组织病料进行采集、保存及送检,如采样不当,不仅容易增加工作人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风险,也给后续实验人员的检测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诊断结果。本文从动物病料的采集、保存、送检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料采集 保存 送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兽医卫生防疫技术要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雅文 王巍 +4 位作者 张秀英 杨超 孙伟姣 崔栩雯 朱玥 《畜牧业环境》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规模化猪场在畜牧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近年来疫病的屡屡发生,不仅阻碍规模化猪场稳定发展,而且影响畜牧经济可持续增长。为保障规模化猪场稳定发展,做好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 规模化猪场在畜牧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近年来疫病的屡屡发生,不仅阻碍规模化猪场稳定发展,而且影响畜牧经济可持续增长。为保障规模化猪场稳定发展,做好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其次重点探讨了规模化猪场兽医卫生防疫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猪场 疫病 流行特点 兽医卫生 防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螨虫病的诊断、虫体检查和防治方法
10
作者 韩喜文 李大竣 +2 位作者 朝格巴特尔 沈青山 沃银花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2期39-40,共2页
绵羊螨虫病作为绵羊养殖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在绵羊染病后会表现出脱毛、瘙痒、湿疹性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绵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绵羊螨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提出几点高效鉴别... 绵羊螨虫病作为绵羊养殖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在绵羊染病后会表现出脱毛、瘙痒、湿疹性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绵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绵羊螨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提出几点高效鉴别虫体的检查措施及防治管理办法,以期能够为绵羊螨虫病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螨虫病 诊断 虫体检查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猪场密闭猪舍温度变化对保育猪群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11
作者 曹鹏 程艺 +2 位作者 贾伟娟 郝东东 刘桂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48-151,共4页
本本文就内蒙古东部地区冬季某规模化封闭猪舍保育阶段因温度变化对猪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dailyfeedintake-ADFI)、平均日增重(Averagedailygain-ADG)、料重比(Feedintake/Gain-F/G)、成活率(Survivalrate-SR)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试... 本本文就内蒙古东部地区冬季某规模化封闭猪舍保育阶段因温度变化对猪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dailyfeedintake-ADFI)、平均日增重(Averagedailygain-ADG)、料重比(Feedintake/Gain-F/G)、成活率(Survivalrate-SR)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研究通过选用日龄相近、健康且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长×大二元杂交(LY)保育猪1800头,平均体重为(6.64±0.12)kg,将其随机分为3组,低温试验Ⅰ组18-22℃、适温试验Ⅱ组22-26℃、高温试验Ⅲ组26-30℃,每组600头,20个重复,每个重复单圈饲养,每圈30头,试验期60d,每周记录生长数据。结果表明:Ⅰ组猪舍温度在18-22℃温度下平均日采食量最高,随着饲养日龄增加,猪舍内温度由22℃逐渐降低至18℃,保育猪的ADFI升高,而ADG呈线性降低(P<0.01),F/G呈线性升高(P<0.01)。Ⅱ组ADFI、ADG和F/G均无显著差异。Ⅲ组猪只ADFI低,ADG最高,F/G呈线性降低(P<0.01),SR最高,差异显著(P<0.01)。综上所得,冬季适当升高温度可促进猪只生长,提高猪群生长性能、机体免疫力、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应激水平,且冬季保育猪群适宜饲养温度范围为26~30℃。此试验为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温度 平均日采食量 平均日增重 料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常用血清学初筛检测方法差异性分析
12
作者 宋伟宜 崔栩雯 +5 位作者 韩林晓 白巴音仓 王强 李颖 董长河 王巍 《兽医导刊》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本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某羊场随机抽检未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羊60只,应用虎红平板凝集(RBT)、胶体金试纸条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三种初筛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布鲁氏菌病常用初筛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以期为基层布鲁氏菌病检测方... 本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某羊场随机抽检未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羊60只,应用虎红平板凝集(RBT)、胶体金试纸条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三种初筛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布鲁氏菌病常用初筛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以期为基层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及依据。结果显示:RBT、胶体金试纸条和iELISA检出样品阳性数差异较大,分别为3、6、16份,其中RBT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阳性血清样品,经iELISA方法检测也呈阳性。比较而言,三种常用初筛方法中,iELISA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也较高;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敏感性适中,但操作简便,更适合养殖场(户)开展布病自检;RBT检测敏感性较差,容易漏检,可进行前期简单初选,为后续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 检测方法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与防治
13
作者 张秀英 程艺 +5 位作者 孙伟姣 贾长生 张雅文 秀春 王冠玉 王巍 《兽医导刊》 2024年第4期30-31,43,共3页
马流行性感冒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广泛流行,感染率较高。本文从马流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预防、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 马流行性感冒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广泛流行,感染率较高。本文从马流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预防、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兽用核酸疫苗及展望
14
作者 贾长生 塔娜 +5 位作者 王冠玉 刘志剑 张伟艳 杨超 白德君 王巍 《兽医导刊》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是近年备受关注的新型疫苗,其可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具有安全、可靠、生产方便、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本文对动物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影响免疫效果因素、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应用前景等方面... 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是近年备受关注的新型疫苗,其可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具有安全、可靠、生产方便、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本文对动物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影响免疫效果因素、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简单综述,以期为核酸疫苗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核酸疫苗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痒螨病患兔下丘脑室旁核组织结构及其内5-HT的表达量变化研究
15
作者 连俊琪 余兴邦 +9 位作者 王巍 田宗民 格根塔娜 李颖 贾长生 王志刚 古小彬 周洪旭 邓桦林 唐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73-76,85,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病变评分痒螨病患兔下丘脑室旁核(PVN)的组织结构及其内5-羟色胺(5-HT)的表达,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患病组(双耳病变评分分别为1分、2分和3分)和健康组(0分)下丘脑PVN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其内5-HT表达量的变化。... 为了探究不同病变评分痒螨病患兔下丘脑室旁核(PVN)的组织结构及其内5-羟色胺(5-HT)的表达,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患病组(双耳病变评分分别为1分、2分和3分)和健康组(0分)下丘脑PVN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其内5-HT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健康组(0分)相比,患病组(1分、2分和3分组)下丘脑PVN大细胞的组织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且病变程度随病变评分的升高而加剧。此外,兔下丘脑PVN内5-HT阳性细胞定位于神经元的细胞质;与健康组相比,随着痒螨病病变评分的增加,患病组下丘脑PVN大细胞内5-HT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2分组相比,3分组PVN内5-HT的表达量减少。以上结果表明,痒螨病可导致兔下丘脑PVN组织结构发生损伤,且可使其PVN内5-HT的表达量呈规律性增加,提示下丘脑PVN内5-HT可能参与了兔痒螨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痒螨病 室旁核 组织结构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艾景利 宋云峰 王景阳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9期67-68,共2页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各年龄鹅只发病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迅速减轻,拉水样稀粪,并出现扭颈、转圈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特征是脾脏和胰腺呈灰白色坏死灶,消化管黏膜有坏死、溃疡和结...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各年龄鹅只发病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迅速减轻,拉水样稀粪,并出现扭颈、转圈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特征是脾脏和胰腺呈灰白色坏死灶,消化管黏膜有坏死、溃疡和结痂。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98%,是养鹅业的大敌。莫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养鹅最集中的地区,每年鹅出栏将近100万只,鹅病防治一直是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重点,近几年来在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和预防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控制本病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病 防治 动物疫病预防 病毒性传染病 内蒙古自治区 神经症状 控制中心 鹅副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及防控对策探讨
17
作者 哈达 《当代畜牧》 2014年第1Z期67-68,共2页
因多种因素影响,使猪导致呼吸道疾病,称之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本文主要分析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病因 防控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