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7月17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暴雨洪涝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分析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伊德尔呼 乌尼尔 +3 位作者 曲学斌 戴立新 李翕然 杜金玲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4期150-152,155,共4页
7月17—18日,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东部出现区域性暴雨,其中,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出现较大范围的大暴雨,莫旗境内的宝山(区域站)24 h降水量为279.7 mm,创呼伦贝尔市有气象资料以来单日降水量新高。当... 7月17—18日,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东部出现区域性暴雨,其中,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出现较大范围的大暴雨,莫旗境内的宝山(区域站)24 h降水量为279.7 mm,创呼伦贝尔市有气象资料以来单日降水量新高。当地多条中小河流出现特大洪水,导致莫旗境内永安水库、新发水库相继决口溃坝。呼伦贝尔市旗两级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转移安置下游群众,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实现未出现人员伤亡的新局面。在此次防灾减灾工作中,政府主导、预警为先、部门联动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特大洪水 水库溃坝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秀娟 刘喜元 +1 位作者 李晓伟 李淑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297-297,299,共2页
对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因干旱少雨,使大豆缺苗而减产;6月出现阶段性低温,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阶段性干旱,使大豆产量受到影响;大豆生长期间气象灾害的发生,使大豆明显减产。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大豆生产 呼伦贝尔 岭东地区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08年气象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红 李晓波 徐桂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292-292,294,共2页
利用气象、生态观测和调查资料,分析了2008年的气候条件对呼伦贝尔市农牧林业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牧区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干旱严重,牧草生长季4~9月的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发育是利多弊少,牧业年景为偏丰... 利用气象、生态观测和调查资料,分析了2008年的气候条件对呼伦贝尔市农牧林业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牧区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干旱严重,牧草生长季4~9月的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发育是利多弊少,牧业年景为偏丰年;农区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作物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十分有利,农业年景为丰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农牧业 2008年 影响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Cast内蒙古气象信息Web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涵 李玲 +1 位作者 孙学庆 宋庆武 《气象科技》 2014年第2期283-286,共4页
针对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工作对气象信息保障的需求,基于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小站数据接收服务器及其所接收气象资料,设计并开发CMACast内蒙古气象信息Web平台,将卫星下发的气象资料进行解析、可视化和转储,结合Web、Androi... 针对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工作对气象信息保障的需求,基于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小站数据接收服务器及其所接收气象资料,设计并开发CMACast内蒙古气象信息Web平台,将卫星下发的气象资料进行解析、可视化和转储,结合Web、Android以及NCL等多种技术,最终实现了Linux下的气象资料可视化和跨平台Web访问及移动终端访问,具有常用气象实况、预报资料调阅显示及一定的本地化设置功能,为基层气象台站提供了一套由Web平台和智能手机客户端构成的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现场气象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中气象资料获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Cast WEB技术 ANDROID 气象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a呼伦贝尔市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常煜 韩经纬 +2 位作者 常立群 白明 鄂继光 《暴雨灾害》 2012年第4期379-383,共5页
使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 a呼伦贝尔市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市暴雨具有我国东北地区暴雨的特征,即局地单站暴雨发生最频繁(占81.3%),其次是区域性暴雨(占13.3%),... 使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 a呼伦贝尔市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市暴雨具有我国东北地区暴雨的特征,即局地单站暴雨发生最频繁(占81.3%),其次是区域性暴雨(占13.3%),连续暴雨发生频次较低;该市暴雨次数和暴雨量年际变化趋势一致,并在时间序列上均存在一致的3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暴雨较少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暴雨较多期、21世纪初暴雨较少期;该市暴雨开始于5月,结束于9月,主要出现在夏季,集中在7下旬,8月上旬次之;暴雨总量沿大兴安岭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大兴安岭东面暴雨总量明显大于大兴安岭西面,说明地形对呼伦贝市暴雨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时空变化 地形作用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10年气候对牧业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蒙芬 曹庆国 +3 位作者 张昉 孙军喜 吕淼 谢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448-10450,共3页
利用牧区6个台站1961~2010年降水、气温、日照时数、大风日数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0年主要气象要素与50年系统观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牲畜生理特征及牧草生长特点,分析2010年呼伦贝尔市气候异常特征,... 利用牧区6个台站1961~2010年降水、气温、日照时数、大风日数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0年主要气象要素与50年系统观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牲畜生理特征及牧草生长特点,分析2010年呼伦贝尔市气候异常特征,研究气象条件与牧业的关系。结果表明,2010年呼伦贝尔市冬春异常低温,夏季干旱是制约该市2010年牧业产值的主要气象因素;并提出要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草原水利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适应气候变化,提高产品质量,最终达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降水量 牧草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09年气候对牧业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蒙芬 郑洪玉 +2 位作者 刘勇 李秀娟 张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118-15120,共3页
2009年呼伦贝尔市牧草生长季前期温高、少雨,牧草返青期推迟,正常生长发育受阻。需水关键期雨水充沛,长势较好。现蕾至开花期温低、光弱,制约了牧草营养成分的积累。后期气候与牧草生理需求相适宜,籽粒灌浆成熟率高。大风日数减少,削弱... 2009年呼伦贝尔市牧草生长季前期温高、少雨,牧草返青期推迟,正常生长发育受阻。需水关键期雨水充沛,长势较好。现蕾至开花期温低、光弱,制约了牧草营养成分的积累。后期气候与牧草生理需求相适宜,籽粒灌浆成熟率高。大风日数减少,削弱沙丘移动覆盖草场发展趋势,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十分有利。综合分析牧草产量、品质属平年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气温 降水量 牧草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4a呼伦贝尔市大风灾害天气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乌尼尔 伊德尔呼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8期187-187,共1页
基于呼伦贝尔市1971-2014年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大风速观测资料,对呼伦贝尔市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全境均出现过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整个兴安岭以西地区以及林区南部的博克图地区;从时间分布来... 基于呼伦贝尔市1971-2014年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大风速观测资料,对呼伦贝尔市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全境均出现过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整个兴安岭以西地区以及林区南部的博克图地区;从时间分布来看,该地区仅有1月份没有大风天气,其余11月均出现过大风。近44年中,发生大风频次最高的是5月(占34%),其次是4月(占26%);该地区的大风天气在时间序列上存在非常显著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大风多时期(平均52站次/年),20世纪80年代大风较多时期(平均25.7站次/年),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为大风较少时期(平均4.1-8.9站次/年),2011年以后的4年中仅有满洲里和海拉尔地区出现过大风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时空变化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台风登陆对呼伦贝尔市强降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常煜 范淑云 +1 位作者 李玉梅 范有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334-335,339,共3页
通过分析发生在2004年7月3~5日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强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物理量等气象资料,发现在福建沿海登陆并向东北内陆移动的台风蒲公英减弱成的温带气旋,与高空对应的低涡继续向我国西北内陆方向延伸的这种阻塞环流形势,使沿贝... 通过分析发生在2004年7月3~5日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强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物理量等气象资料,发现在福建沿海登陆并向东北内陆移动的台风蒲公英减弱成的温带气旋,与高空对应的低涡继续向我国西北内陆方向延伸的这种阻塞环流形势,使沿贝加尔湖高压脊前南下冷空气在呼伦贝尔市上空不断堆积,并促使维持在呼伦贝尔市上空的小槽向南发展加深,造成强降水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环流形势 高空槽 温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呼伦贝尔市玉米生长季气候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红艳 赵淑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295-296,共2页
玉米为喜温、短日照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日照及良好的水分条件。分析2011年呼伦贝尔市玉米生长季的气候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玉米生育期呼伦贝尔市气温稍低,但能满足玉米对温度的需求;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水、... 玉米为喜温、短日照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日照及良好的水分条件。分析2011年呼伦贝尔市玉米生长季的气候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玉米生育期呼伦贝尔市气温稍低,但能满足玉米对温度的需求;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水、热匹配较好。玉米产量、质量相对较好,为丰年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季 气候影响 内蒙古呼伦贝尔 201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呼伦贝尔市主要气候要素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蒙芬 刘兴瑞 +3 位作者 全立成 尹格根塔娜 乌长顺 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1期241-242,共2页
研究了2008年主要气候要素对呼伦贝尔市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呼伦贝尔市生长季平均气温偏高,前期降水严重欠缺,影响了天然牧草陆续返青;中期水热同季,对牧草积极生长十分有利;后期温度高、少雨,适合牧草结实期所需。牧区牧草... 研究了2008年主要气候要素对呼伦贝尔市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呼伦贝尔市生长季平均气温偏高,前期降水严重欠缺,影响了天然牧草陆续返青;中期水热同季,对牧草积极生长十分有利;后期温度高、少雨,适合牧草结实期所需。牧区牧草高度、覆盖度都较高,但是光弱、少风限制了牧草繁衍范围及营养成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牧草 生长 内蒙古呼伦贝尔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年呼伦贝尔市极寒灾害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乌尼尔 伊德尔呼 《现代农业》 2016年第9期80-82,共3页
基于呼伦贝尔市1971~2015年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呼伦贝尔市极寒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的极寒天气出现在11月中旬至翌年的3月中旬,近45年中,发生极寒频次最高的是1... 基于呼伦贝尔市1971~2015年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呼伦贝尔市极寒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的极寒天气出现在11月中旬至翌年的3月中旬,近45年中,发生极寒频次最高的是1月(占57.5%),其次是2月(占22.6%);该地区的极寒天气空间分布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的区域,并在时间序列上存在3个变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极寒多时期(平均65.8站次/年),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为极寒较多时期(平均39站次/年),20世纪90年代为极寒较少时期(平均26.8站次/年);该地区的极寒强度是从2000年以后的15年中呈明显加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 时空变化 主要环流形势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卫士 《现代农业》 2018年第4期111-112,共2页
通过呼伦贝尔市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对草原环境的影响入手,研究如何面对和减少灾害对草原环境的影响,如何利用好气象资源、提出了草原生态发展新思路,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和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现代生产,发展维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 通过呼伦贝尔市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对草原环境的影响入手,研究如何面对和减少灾害对草原环境的影响,如何利用好气象资源、提出了草原生态发展新思路,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和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现代生产,发展维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草原生态环境 及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林火发生特征及气象服务重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兴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157-157,160,共2页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近60年的火灾资料,分析了火灾发生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测联防、预报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服务工作,为更好地开展防扑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火发生特征 气象服务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a呼伦贝尔市大-暴雪发生规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乌尼尔 《现代农业》 2018年第11期88-89,共2页
1 引言 在呼伦贝尔市大雪、暴雪天气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多数降雪对牧畜饮水、改善土壤墒情等非常有利。尤其是年降水量仅有100~300mm的大兴安岭以西地区来讲,降雪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但呼伦贝尔市由于秋末至春初气温维持寒冷,过... 1 引言 在呼伦贝尔市大雪、暴雪天气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多数降雪对牧畜饮水、改善土壤墒情等非常有利。尤其是年降水量仅有100~300mm的大兴安岭以西地区来讲,降雪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但呼伦贝尔市由于秋末至春初气温维持寒冷,过早的形成“座冬雪”,对于牧业生产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发生规律 大-暴雪 特征 春秋季节 暴雪天气 土壤墒情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卫士 杨淑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7期223-224,共2页
去除人为干扰因素较大的满洲里和莫旗2个监测点,分析呼伦贝尔市10个生态监测站2005—2010年的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草原生态区和森林生态区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以每年0.08、0.05 m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农田生态区地下水位平均... 去除人为干扰因素较大的满洲里和莫旗2个监测点,分析呼伦贝尔市10个生态监测站2005—2010年的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草原生态区和森林生态区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以每年0.08、0.05 m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农田生态区地下水位平均以每年0.05 m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分析,呼伦贝尔市各生态区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趋势不明显,均在0.1 m以下。指出了影响因素主要是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变化情况 影响 对策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长立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192-192,196,共2页
本文根据呼伦贝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实际,分析了呼伦贝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探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质量的对策,以期促进该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现状 问题 对策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近30年地表干湿状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玉双 常煜 +2 位作者 谢晓丽 伊德尔呼 包文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324-325,共2页
利用1971~2000年呼伦贝尔市10个站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的湿润指数,并进行了干湿不同程度的分区,分析表明:林区、农区、牧区地表干湿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全市地表呈变干趋势是由于降水减少温度升高造... 利用1971~2000年呼伦贝尔市10个站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的湿润指数,并进行了干湿不同程度的分区,分析表明:林区、农区、牧区地表干湿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全市地表呈变干趋势是由于降水减少温度升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度的指数 地表水分的分布 地表干化的原因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春播期气候条件对呼伦贝尔市农业生产的影响预测
19
作者 李红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0期189-189,192,共2页
通过分析2017年1—3月呼伦贝尔市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预测2017年4—5月呼伦贝尔市气候趋势,结果表明,主体农区气温略高,大部分地区降水略多,将改善农业区土壤墒情,为春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2017年春播期气候对春播生产较为有利,... 通过分析2017年1—3月呼伦贝尔市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预测2017年4—5月呼伦贝尔市气候趋势,结果表明,主体农区气温略高,大部分地区降水略多,将改善农业区土壤墒情,为春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2017年春播期气候对春播生产较为有利,建议春播地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抢墒播种,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气候预测 农业生产 内蒙古呼伦贝尔 2017年 春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呼伦贝尔市农牧林业的影响
20
作者 王洪丽 郝占宇 孙晓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325-325,327,共2页
总结了气候变暖对农业、林业、牧业生产的正负两方面影响,指出要辩证看待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变暖的正面效应,强调了要充分利用气候变暖的气候优势,科学地发展本地农牧林业的生产。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农林牧业 有利影响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