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尾矿制备分子筛对CO_(2)气体的吸附及动力学
1
作者 侯丽敏 李佳明 +4 位作者 孙现康 卢林博 王新展 叶雨乔 武文斐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目的】分析稀土尾矿的物化特性,制备分子筛,并探寻吸附CO_(2)气体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稀土尾矿分子筛,研究CO_(2)气体吸附性能;采用热重质谱和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分别探讨分子筛最佳合成条件下的硅元素与铝... 【目的】分析稀土尾矿的物化特性,制备分子筛,并探寻吸附CO_(2)气体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稀土尾矿分子筛,研究CO_(2)气体吸附性能;采用热重质谱和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分别探讨分子筛最佳合成条件下的硅元素与铝的质量比、吸附温度和分子筛表面吸附过程的反应模型。【结果】在硅元素与铝的质量比为1:1.5、温度为50℃时,合成的分子筛吸附能力最强,对CO_(2)气体的吸附容量最大,为0.15 mmol/g,原因是合成的分子筛增大原尾矿近百倍的比表面积,形成有利于吸附CO_(2)气体的介孔结构;并将稀土尾矿带有的铁元素活化,融入分子筛骨架中形成吸附CO_(2)气体的活性中心;分子筛表面CO_(2)气体动力学吸附过程与Fractional模型的拟合度最高。【结论】稀土尾矿活化后制备的分子筛具有一定的吸附CO_(2)气体能力,吸附CO_(2)气体动力学符合Fractional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分子筛 CO_(2)气体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2对稀土精矿催化剂NH3-SCR脱硝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焦坤灵 赵阳国 +2 位作者 武文斐 王振峰 龚志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45-4653,共9页
抗硫性能是评价脱硝过程中催化剂性能的关键指标,研究SO2对催化剂理化特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脱硝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焙烧处理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得到稀土精矿催化剂,利用催化剂抗硫性能实验台,结合SEM、BET、XRD和FT-IR,分析了O2、NH3、N... 抗硫性能是评价脱硝过程中催化剂性能的关键指标,研究SO2对催化剂理化特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脱硝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焙烧处理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得到稀土精矿催化剂,利用催化剂抗硫性能实验台,结合SEM、BET、XRD和FT-IR,分析了O2、NH3、NO气氛下S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及不同SO2浓度对催化剂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2对稀土精矿催化剂脱硝性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00℃时,NO转化率从28%提高至50%,350℃时,NO转化率从42%提高至75%;SEM、BET和XRD结果表明催化剂抗硫性能测试前后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基本保持不变,稀土精矿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硫性能;FT-IR结果证实SO2的吸附使稀土精矿催化剂表面B酸性位点增多,催化剂对NH3的吸附能力增强,因此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催化剂NH3-SCR脱硝应用过程中抗硫性能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精矿催化剂 SO2 催化剂活性 抗硫性能 NH3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稀土尾矿对活性炭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娜 杜少杰 +1 位作者 赵蕾 张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281-284,共4页
为了验证稀土尾矿高温下催化煤自身的焦炭还原NO_x,采用立式管式炉进行煤质活性炭还原NO的实验。分析稀土尾矿在不同温度、不同添加量情况下对活性炭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氧环境下,活性炭单独和NO几乎不反应;添加稀土尾矿后,NO的... 为了验证稀土尾矿高温下催化煤自身的焦炭还原NO_x,采用立式管式炉进行煤质活性炭还原NO的实验。分析稀土尾矿在不同温度、不同添加量情况下对活性炭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氧环境下,活性炭单独和NO几乎不反应;添加稀土尾矿后,NO的浓度明显下降,并且伴随着CO_2的产生,当温度为900℃、添加量为30%时,脱硝率为41.62%;环境在900~950℃温度段时,相比其他温度脱硝速率较快,还原NO的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活性炭 还原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包钢稀土矿进行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娜 杜少杰 +1 位作者 武文斐 张凯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74,共6页
为了更好的探究包钢稀土矿的烟气脱硝机理,利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将包钢稀土矿粉末制成多孔陶瓷材料,从而经过实验探究,得到一套面向包钢稀土矿制备多孔陶瓷的配方。实验表明:聚氨酯海绵作有机泡沫体,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处理,并... 为了更好的探究包钢稀土矿的烟气脱硝机理,利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将包钢稀土矿粉末制成多孔陶瓷材料,从而经过实验探究,得到一套面向包钢稀土矿制备多孔陶瓷的配方。实验表明:聚氨酯海绵作有机泡沫体,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处理,并经质量分数1%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处理后,聚氨酯海绵表面粗糙度增加,亲水性能得到了改善,挂浆量也明显增加~[1]。得到相应配方:浆料的固相含量(wt%)为65%,CMC加入量为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量为1%,无水乙醇加入量为3%,20%的硅酸钠溶液加入量为30%,PH值控制在10~12左右,可获得高固相含量、均匀稳定、流变性良好、适于浸浆的稀土矿浆料。采用玻璃棒滚压法成型的生坯挂浆均匀,无堵孔现象,成型后的生坯需在60℃下干燥12 h才能进行烧结,实验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050℃。制得的包钢稀土矿多孔陶瓷结构体脱硝性能良好,孔隙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有机泡沫 浸渍 粘结剂 多孔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研究尾矿对褐煤的原位催化脱硝
5
作者 王凯兴 龚志军 武文斐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针对褐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及还原气体,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尾矿加入后褐煤燃烧特性、NO生成量及还原气体的变化.结果表明,尾矿的加入对水分析出温度和挥发分燃烧温度的影响较小,但焦炭的起始燃烧温度相对降低,促进了焦炭燃烧阶... 针对褐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及还原气体,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尾矿加入后褐煤燃烧特性、NO生成量及还原气体的变化.结果表明,尾矿的加入对水分析出温度和挥发分燃烧温度的影响较小,但焦炭的起始燃烧温度相对降低,促进了焦炭燃烧阶段的进行.褐煤燃烧过程产生的还原气体主要为CH_4,NH_3,CO及脂肪烃类(—CH_2),尾矿的加入催化了NO与还原气体的反应,低温条件下以NH_3还原NO为主,且尾矿催化存在选择性,其对CO还原NO的催化强度较其他几种气体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 褐煤 燃烧 尾矿 NO 还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2O3酸性修饰稀土尾矿NH3-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付金艳 王振峰 +2 位作者 白心蕊 崔梦壳 武文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41-3747,共7页
为增加脱硝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和比表面积,以稀土尾矿为活性主体,通过物理球磨方式添加γ-Al2O3,制得NH3-SCR催化剂,脱硝温度为100~400℃.结果表明:原尾矿脱硝活性为7.6%,γ-Al2O3的脱硝活性为9.4%,稀土尾矿添加50%γ-Al2O3脱硝活性达到了... 为增加脱硝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和比表面积,以稀土尾矿为活性主体,通过物理球磨方式添加γ-Al2O3,制得NH3-SCR催化剂,脱硝温度为100~400℃.结果表明:原尾矿脱硝活性为7.6%,γ-Al2O3的脱硝活性为9.4%,稀土尾矿添加50%γ-Al2O3脱硝活性达到了64.8%,即添50%γ-Al2O3后加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尾矿的脱硝活性.XRD实验结果表明:Al2O3不会与尾矿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SEM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γ-Al2O3低于50%时,γ-Al2O3均匀分散在尾矿表面,当添加65%γ-Al2O3和80%γ-Al2O3时,γ-Al2O3发生团聚,分散性较差.NH3-TPD实验结果表明:添加γ-Al2O3为脱硝催化剂增加酸性位点,但是当添加γ-Al2O3过低时(15%、35%),吸附NH3量不足,催化反应进行不完全.BET实验结果表面:添加γ-Al2O3可以增加尾矿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拟薄水铝石 酸性位点 催化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气氛下稀土尾矿的催化脱硝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超 龚志军 +2 位作者 靳凯 罗慧娟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2,共8页
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的催化脱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稀土尾矿具有良好的催化脱硝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碳氮比的增大,尾矿的脱硝效率明显提升,当碳氮比为4∶1、温度为900℃时,未焙烧尾矿催化下NO转化率高达97%。稀土尾矿中的Fe... 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的催化脱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稀土尾矿具有良好的催化脱硝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碳氮比的增大,尾矿的脱硝效率明显提升,当碳氮比为4∶1、温度为900℃时,未焙烧尾矿催化下NO转化率高达97%。稀土尾矿中的Fe元素主要以Fe2O3和Fe3O4形式存在,在尾矿催化CO还原NO过程中,Fe元素向低价态转变;Fe类物质的增多以及多种物质的协同作用均可提高尾矿的催化脱硝活性。天然尾矿中含有大量的Ce^3+;在CO还原气氛下,尾矿中Ce^3+含量进一步增加,提高了尾矿的脱硝性能。程序升温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尾矿具有优异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脱硝 催化 还原 NO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稀土尾矿对烟煤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靳凯 龚志军 +2 位作者 王凯兴 周泽潭 武文斐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O_2/CO_2气氛下,采用立管炉研究添加稀土尾矿对烟煤燃烧过程中NO_x释放的影响,分别研究温度、稀土尾矿添加量及粒径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1g的烟煤添加稀土尾矿后,当反应温度为1 000℃,稀土尾矿添加量为0.05g,粒径为48μm^58μ... 在O_2/CO_2气氛下,采用立管炉研究添加稀土尾矿对烟煤燃烧过程中NO_x释放的影响,分别研究温度、稀土尾矿添加量及粒径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1g的烟煤添加稀土尾矿后,当反应温度为1 000℃,稀土尾矿添加量为0.05g,粒径为48μm^58μm时,稀土尾矿的脱硝效率是最高的,最大脱硝率占0.1g烟煤产生的NO_x总量的60%.稀土尾矿降低NO_x主要由异相催化还原引起,通过对比分析尾矿反应前后的XRD发现,稀土尾矿形成的固溶体体现了稀土尾矿中物质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燃烧 稀土尾矿 脱硝 异相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改性对稀土尾矿NH_(3) -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侯丽敏 吕秉娱 +1 位作者 付善聪 武文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4-1581,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比例Ni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NH_(3)-TPD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Ni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改性可明显提升稀土尾矿催化剂NO_(x)转化率,6%Ni/稀土尾矿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在300℃时...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比例Ni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NH_(3)-TPD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Ni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改性可明显提升稀土尾矿催化剂NO_(x)转化率,6%Ni/稀土尾矿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在300℃时达到85%,N_(2)选择性在250~300℃的温度范围内可达到76%以上.改性后催化剂中生成了分散性较好的NiFe_(2)O_(4)物质,比表面积增至75.12m^(2)/g,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增加,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吸附更多的氨气,Ni离子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使得Fe^(2+)转化为Fe^(3+),Fe元素化学价态升高,铁离子最外层电子的不稳定性增加,氧化能力增强,有助于催化剂表面氨吸附物种的活化,有利于脱硝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Ni改性 催化剂 NH_(3)-SCR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材料在催化脱硝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志斐 王振峰 +4 位作者 汪思瀛 武文斐 侯丽敏 张凯 白心蕊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第1期161-165,共5页
近年来,在传统催化材料的研究基础上,伴随着矿物材料应用的不断发展,催化材料和矿物材料的研究者们认识到矿物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催化剂或者催化剂载体使用。锰矿、稀土矿、铁矿、蒙脱石、高岭土、坡缕石等,在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处... 近年来,在传统催化材料的研究基础上,伴随着矿物材料应用的不断发展,催化材料和矿物材料的研究者们认识到矿物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催化剂或者催化剂载体使用。锰矿、稀土矿、铁矿、蒙脱石、高岭土、坡缕石等,在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可用于制备催化剂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一部分金属氧化物矿物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能力,用来做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而另一部分矿物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和能提供酸位点等优点,可以用来做催化剂的载体。上述矿物经过长期的地质演变形成特殊的物理结构和存在状态,充分挖掘矿物原有的表面性质、活性位点、价键形态等微观信息,并通过一系列的改性处理方法,可制备出高效绿色的催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材料 催化材料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矿矿物学分析及微波焙烧对其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建 龚志军 +2 位作者 李保卫 徐国栋 武文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072-16076,共5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热重-质谱联用(TG-MS)对稀土尾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尾矿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很细。稀...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热重-质谱联用(TG-MS)对稀土尾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尾矿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很细。稀土尾矿中铁元素主要赋存于赤铁矿、磁铁矿和黄铁矿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选取300℃、350℃、400℃、450℃和500℃五个温度对稀土尾矿进行微波焙烧处理。实验结果显示,经过400℃焙烧后的稀土尾矿催化脱硝率最高,当反应温度为900℃时,脱硝率可达96.1%。对经过400℃微波焙烧的稀土尾矿进行下列表征分析:XRD显示经过400℃微波焙烧后矿物有两个Fe 2O 3特征峰消失;SEM显示矿物表面出现了一些裂缝和孔隙,且矿物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坍塌;程序升温还原(H 2-TPR)显示经过400℃焙烧后矿物还原温度范围变宽,且还原峰出峰温度提前。本研究结果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矿物分析 微波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煤粉热解过程中的破碎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光 张昕悦 +1 位作者 王俊峰 武文斐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单颗粒煤粉燃烧破碎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以破碎比率概念来表征破碎程度,并以同心圆方式划分网格,由外向内依次按圆环形式模拟热解一次破碎过程.研究发现:煤颗粒粒径是影响煤颗粒破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粒径越小,反应的比表面积越大,相同... 以单颗粒煤粉燃烧破碎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以破碎比率概念来表征破碎程度,并以同心圆方式划分网格,由外向内依次按圆环形式模拟热解一次破碎过程.研究发现:煤颗粒粒径是影响煤颗粒破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粒径越小,反应的比表面积越大,相同膨胀应力产生的压强越大,破碎效果越明显;挥发分含量越高,热解析出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应力越大,同时,气态的挥发分与固态的煤焦壁脱离产生更大的孔隙率,进一步降低了煤颗粒本身的屈服强度,破碎更容易产生;燃烧温度升高,起始阶段温度梯度增大,挥发分析出速度越快,膨胀应力越大,从而使破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煤粉 热解 破碎模型 破碎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热处理对Sm2Co17磁体磁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马强 杨德武 +8 位作者 胡志峰 张泽宇 刘明洞 刘艳丽 刘欣 鞠向明 WANG Jing ZHANG Xue-feng LI Yong-feng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8年第2期39-43,共5页
2:17型SmCo永磁体由于其优异的高温特性,而作为高温磁体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等高科技领域,而新技术的发展对于2:17型SmCo永磁体的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磁场热处理是一种改善磁体磁性能的有效方法。研究了磁场热处理温度... 2:17型SmCo永磁体由于其优异的高温特性,而作为高温磁体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等高科技领域,而新技术的发展对于2:17型SmCo永磁体的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磁场热处理是一种改善磁体磁性能的有效方法。研究了磁场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对2:17型SmCo永磁体磁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相应的磁畴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磁场热处理的温度为400℃、热处理时间为1 h时,并在磁场中冷却,磁体的综合性能最好,剩磁Br为10.99 kG,提高了5.17%,矫顽力Hcj为1545.04 kA/m,提高了16.93%,最大磁能积(BH)max为223.84 kJ/m^3,提高了10.19%,并且磁畴尺寸细化变窄,矫顽力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Co17磁体 磁场热处理 磁畴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升温下不同煤含氮基团转化的显微红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凯兴 靳凯 +1 位作者 龚志军 武文斐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高温红外显微镜测定了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在升温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进而推测含氮基团的转化规律,主要包括O—H基团、脂肪族NH基团、亚硝酰基、芳香族及脂肪族的亚硝基.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褐煤受热首先出现游离的O—H基和氢... 采用高温红外显微镜测定了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在升温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进而推测含氮基团的转化规律,主要包括O—H基团、脂肪族NH基团、亚硝酰基、芳香族及脂肪族的亚硝基.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褐煤受热首先出现游离的O—H基和氢键缔合O—H分子,温度高于500℃时,N元素以脂肪族亚硝基的形式析出;烟煤在升温过程中主要出现游离的O—H基和大量的芳烃基团,但氢键缔合O—H分子较弱,当温度高于680℃时,脂肪族亚硝基增多,其他基团都相应减少;由于无烟煤煤化程度较高,升温过程中键的断裂与形成的难易程度相当,其官能团的变化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 FTIR 含氮基团 O—H基团 程序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CO_2气氛下多种碳基随机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曲践 李保卫 +1 位作者 郑坤灿 武文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68-4476,共9页
传统随机孔模型基于简单一步反应建立,不适用于处理O_2/CO_2气氛下焦炭颗粒复杂气固反应。针对此问题,基于焦炭本身具有多种碳基的特点,以及焦炭颗粒在O_2/CO_2气氛下燃烧的特性,建立复杂气固反应下的多种碳基随机孔模型和孔隙结构模型... 传统随机孔模型基于简单一步反应建立,不适用于处理O_2/CO_2气氛下焦炭颗粒复杂气固反应。针对此问题,基于焦炭本身具有多种碳基的特点,以及焦炭颗粒在O_2/CO_2气氛下燃烧的特性,建立复杂气固反应下的多种碳基随机孔模型和孔隙结构模型。模拟直径为100μm的焦炭颗粒在O_2/CO_2气氛下燃烧的过程,使用FORTRAN语言自主编程计算并分析结果。研究表明,燃烧初期颗粒呈现竞争效应,孔隙内部气体浓度产生剧烈波动。波动的生成原因是化学反应与物理扩散之间的竞争,可以通过增加环境氧浓度和减小焦炭颗粒粒径来改善。所提出的多种碳基随机孔模型对于表征O_2/CO_2气氛下焦炭颗粒的燃烧特性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CO2气氛 多孔介质 随机孔模型 单颗粒焦炭燃烧 传质 介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矿催化CO还原脱硝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建 龚志军 +1 位作者 徐国栋 武文斐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1-1307,共7页
针对稀土尾矿催化CO还原NO的特性,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对稀土尾矿进行表征测试分析,并采用立式管式炉反应器进行脱硝实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尾矿是一种多金属复合氧化... 针对稀土尾矿催化CO还原NO的特性,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对稀土尾矿进行表征测试分析,并采用立式管式炉反应器进行脱硝实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尾矿是一种多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矿物,具有高效率、高抗硫性、高稳定性催化CO还原NO的作用。反应温度越高,NO的转化率越高。当反应温度升高至800℃时,NO的转化率为98.7%。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O体积分数有利于提高NO的转化率。当反应温度为800℃,CO体积分数为2000×10^(-6),NO的转化率为98.7%,当CO体积分数继续增加,NO的转化率会缓慢降低。增加CO2与SO2的体积分数对NO的转换率影响相对较小。O2的存在严重影响NO的转化率。当反应温度为800℃,O2体积分数为2.0%时,NO的转化率仅为7.3%。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NO的转化率会略有减小。当反应温度为800℃,反应时间为8 h,NO的转化率为8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CO 催化 NO
原文传递
CexLa1-x活性组分对NH3-SCR脱硝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凯 齐大双 +1 位作者 龚志军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探究天然氟碳铈矿中Ce和La之间的联合作用对脱硝性能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制备了CexLa1-x活性组分并负载在γ-Al2O3上进行了活性测试,其中Ce0.8La0.2催化剂脱硝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为350℃时有78%的NO转化率。BET、NH3-TPD、XRD... 为探究天然氟碳铈矿中Ce和La之间的联合作用对脱硝性能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制备了CexLa1-x活性组分并负载在γ-Al2O3上进行了活性测试,其中Ce0.8La0.2催化剂脱硝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为350℃时有78%的NO转化率。BET、NH3-TPD、XRD、Raman和XPS测试结果表明,Ce0.8La0.2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含有Ce和La的固溶体且具有更好的吸附NH3能力与更高的比表面积,并且在Ce0.8La0.2催化剂的表面存在的表面吸附氧是提高NH3-SCR催化性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铈矿 Ce/La 活性组分 NH3-SCR 表面吸附氧 脱硝性能 NO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05无煤柱工作面留巷支、卸式维护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靖 文明 +3 位作者 李解 尉永邦 陈建如 李建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4,共5页
以塔山煤矿2#83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该工作面地质条件设计确定支、卸式留巷维护技术关键参数。对切巷顶板实施密集钻孔联合爆破预裂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效果,确定合理钻孔及爆破参数,取得较好的顶板导向切缝效果。考虑到因采动影响造... 以塔山煤矿2#83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该工作面地质条件设计确定支、卸式留巷维护技术关键参数。对切巷顶板实施密集钻孔联合爆破预裂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效果,确定合理钻孔及爆破参数,取得较好的顶板导向切缝效果。考虑到因采动影响造成的上覆岩层顶板应力迁移规律,将采动后留巷两部分区域(超前区域、滞后区域)利用反复支撑成套装备进行加强支护。现场实际观测结果表明,设计超前支护范围60 m,滞后支设范围200 m,满足巷道因采动影响造成的应力集中覆盖区域,8305工作面支、卸式留巷维护技术参数的应用达到较好的留巷效果,同时产生了约1.98亿元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 留巷 爆破卸压 补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铁矿颗粒低温CO磁化还原焙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代涛 龚志军 +1 位作者 李保卫 武文斐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4-630,共7页
在673~893 K低温条件下,用CO将褐铁矿颗粒中的Fe2O3还原为Fe3O4,提出基于一维球坐标下的还原模型,包括颗粒内的传热、传质方程及含变化孔隙的随机孔转化方程.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气体浓度、不同温度下颗粒还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 在673~893 K低温条件下,用CO将褐铁矿颗粒中的Fe2O3还原为Fe3O4,提出基于一维球坐标下的还原模型,包括颗粒内的传热、传质方程及含变化孔隙的随机孔转化方程.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气体浓度、不同温度下颗粒还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磁化焙烧还原过程受化学反应、气体内扩散及孔隙变化共同的影响,CO浓度为10%(mol)、孔隙率为0.5的100μm的褐铁矿颗粒在673 K下还原度为1时所需还原时间为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颗粒 低温还原 磁化焙烧 热重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动量探头对流化床中簇团运动特性的研究
20
作者 李翔 李海广 +3 位作者 龚志军 吴晅 李保卫 武文斐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4,共4页
在很多工业生产过程的气固两相流动中,固体颗粒多以簇团的形式存在,而在目前已投产运行的流化床设备中,能够有效获取床内簇团特性的设备尚较少见。使用动量探头在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台上,以玻璃微珠为床料,采集了炉内不同空间位... 在很多工业生产过程的气固两相流动中,固体颗粒多以簇团的形式存在,而在目前已投产运行的流化床设备中,能够有效获取床内簇团特性的设备尚较少见。使用动量探头在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台上,以玻璃微珠为床料,采集了炉内不同空间位置不同工况下的簇团压力波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相应周期内的簇团频率。通过试验证实了基于簇团频率测量的动量探头能够有效获取炉内簇团运动特性,从而了解床内流化状态的改变、床内磨损状态、床内物料量变化等信息。该方法正确反映了炉内工况的变化,并可直接用于实炉热态测量,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流动 流化床锅炉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