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水土保持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强 达古拉 侯琳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0期35-37,共3页
截至2021年年底,鄂尔多斯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8万km^(2),累计建成1758座淤地坝,显著增强了坡沟系统与生态结构的调控作用和稳定性,使坡沟侵蚀与滑塌的概率明显变小,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在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截至2021年年底,鄂尔多斯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8万km^(2),累计建成1758座淤地坝,显著增强了坡沟系统与生态结构的调控作用和稳定性,使坡沟侵蚀与滑塌的概率明显变小,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在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基础上,介绍了通过科技创新运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板桩组合技术推进水土保持建设的实践成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淤地坝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十大孔兑西柳沟流域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措施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怡捷 康宾 +6 位作者 张秀梅 王晨光 张泽宇 张锦鑫 朱丽琴 王智 马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1-401,共11页
[目的]内蒙古十大孔兑地区属黄河中上游多沙粗沙区和生态脆弱区,对该区典型流域西柳沟的土壤侵蚀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及成因,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9月19—26日和2023年6月21—26日沿X640解柴线... [目的]内蒙古十大孔兑地区属黄河中上游多沙粗沙区和生态脆弱区,对该区典型流域西柳沟的土壤侵蚀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及成因,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9月19—26日和2023年6月21—26日沿X640解柴线(解家营—柴沟堡)和G109京拉线(北京—拉萨)2条公路分别布设15个调查点和14个集水区,对调查点及集水区植被、土壤、土壤侵蚀特征和水土保持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流域内草地片蚀较为严重,耕地侵蚀不严重,沟谷内裸地风蚀较为严重。上游黄土高原丘陵区沟蚀严重,且溯源侵蚀、下切侵蚀及沟岸扩张未停止,伴随较为严重的重力侵蚀。中游风沙区以风水复合侵蚀为主,大幅增加了流域的产沙总量。流域内道路建设及边坡开挖等人为扰动进一步加剧了侵蚀风险。径流泥沙含量测定结果验证了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为上游地区。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以植被措施及工程措施为主,虽已起到一定水土保持作用,但由于形式单一而未能发挥理想效果。[结论]西柳沟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特点叠加下层砒砂岩土壤条件共同加剧了该区土壤侵蚀,经济发展压力下的人类活动扰动加剧了生态风险,当地政府亟需持续增加水土保持投入,提高监管能力,加强对于土壤侵蚀的监测与机理研究,完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孔兑 西柳沟流域 土壤侵蚀调查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与启示
3
作者 李娜 张迎春 +4 位作者 项梅 田步涛 李熙婷 王乐 赵子琛 《中国农技推广》 2024年第7期17-19,共3页
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3面被黄河环绕,是黄河流经内蒙古河段最长的盟市,常驻人口220.07万人,乡村人口4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1%。全市总面积8.7万km^(2),总耕地面积903.91万亩。近年来,该市以保障国家粮... 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3面被黄河环绕,是黄河流经内蒙古河段最长的盟市,常驻人口220.07万人,乡村人口4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1%。全市总面积8.7万km^(2),总耕地面积903.91万亩。近年来,该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农业良种和畜禽遗传改良工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稳步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口 耕地质量保护 绿色生产技术 国家粮食安全 实践与启示 农业良种 鄂尔多斯市 藏粮于技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4
作者 郝蓉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2期93-97,共5页
基于鄂尔多斯市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以及水资源分布特征,建立鄂尔多斯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其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对该市的地下水资源开采程度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能... 基于鄂尔多斯市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以及水资源分布特征,建立鄂尔多斯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其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对该市的地下水资源开采程度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能较好反映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显示,在10000天的模拟中,随着扩散系数的增加,中心区域的浓度逐渐减小,而扩散距离和超限区也在逐渐变大。基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可知,鄂尔多斯市深层地下水更新量中,有55.23%的地下水可供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水资源评价 Visual Modflow软件 地下水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多源蒸散发产品评估
5
作者 韩再惠 陈燕 +4 位作者 吴志俊 任黎 苗平 达古拉 李琼芳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9期94-99,共6页
准确估算蒸散发对流域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引入植被初级总生产力以实现对SW模型的改进,并对改进SW模型(ET_(SW_GLASS))、陆表特征参数蒸散发产品(ET_(GLASS))和基于蒸散发互补方法蒸散发产品(ET_(CR))... 准确估算蒸散发对流域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引入植被初级总生产力以实现对SW模型的改进,并对改进SW模型(ET_(SW_GLASS))、陆表特征参数蒸散发产品(ET_(GLASS))和基于蒸散发互补方法蒸散发产品(ET_(CR))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ET_(GLASS)、ET_(CR)和ET_(SW_GLASS)在流域时空变化格局方面有较大差异;与基于水量平衡方法计算的值相比,ET_(SW_GLASS)的精度最高;ET_(SW_GLASS)的栅格尺度月均不确定性低于ET_(GLASS)和ET_(CR)。该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水量平衡 TCH方法 改进SW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