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压制压力制备的Al-TiO_2-C细化剂对ZL101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 张瑞英 +2 位作者 韩小伟 刘天丽 杨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90,共7页
以Al粉、TiO_2粉、C粉和稀土La_2O_3粉为原料,利用放热弥散法原位合成稀土La_2O_3质量分数为0.3%的AlTiO_2-C晶粒细化剂,压制压力分别为80,85,88,90kN和92kN,研究不同压力制备的细化剂对ZL101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 以Al粉、TiO_2粉、C粉和稀土La_2O_3粉为原料,利用放热弥散法原位合成稀土La_2O_3质量分数为0.3%的AlTiO_2-C晶粒细化剂,压制压力分别为80,85,88,90kN和92kN,研究不同压力制备的细化剂对ZL101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研究压制压力对Al-TiO_2-C细化剂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提取特征值评价Al-TiO_2-C细化剂对ZL101合金的细化能力。结果表明:压制压力为90kN时,Al-TiO_2-C细化剂组织中Al_3Ti呈圆块状数量明显增多,尺寸均匀,形核颗粒TiC和Al_2O_3数量有所增多,此种组织的细化剂对ZL101合金具有最好的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热弥散法 Al-TiO2-C细化剂 压制压力 ZL101合金 细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对原位合成TiC-Al_2O_3/Al复合材料组织与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素娟 张瑞英 +2 位作者 史志铭 李艳辉 韩小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10,共5页
以TiO2,C和Al粉为原料,利用接触反应法原位合成10%TiC-Al2O3/Al基复合材料。采用SEM、XRD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稀土La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La最佳添加量为0.2%,此时复合材料中生成的TiC和Al2O3颗粒数量... 以TiO2,C和Al粉为原料,利用接触反应法原位合成10%TiC-Al2O3/Al基复合材料。采用SEM、XRD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稀土La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La最佳添加量为0.2%,此时复合材料中生成的TiC和Al2O3颗粒数量增多,颗粒分布均匀,棒状A13Ti被钝化,复合材料组织相对较好,自腐蚀电流密度相对较小,为4.053×10-5A·cm-2,与未添加La复合材料相比降低81%,容抗弧半径相对较大,复合材料耐腐蚀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C-Al2O3/Al基复合材料 LA 显微组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对Al-TiO_2-C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小伟 张瑞英 +1 位作者 李艳辉 王鹏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33,共6页
以TiO2粉、C粉、Al粉和La2O3粉为原料,利用放热弥散法原位合成稀土La2O3含量分别为0,0.1%,0.2%,0.3%(质量分数)的Al-TiO2-C晶粒细化剂,并使用这4种细化剂分别对工业纯铝进行细化试验。采用XRD、SEM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La2O3含量对Al-... 以TiO2粉、C粉、Al粉和La2O3粉为原料,利用放热弥散法原位合成稀土La2O3含量分别为0,0.1%,0.2%,0.3%(质量分数)的Al-TiO2-C晶粒细化剂,并使用这4种细化剂分别对工业纯铝进行细化试验。采用XRD、SEM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La2O3含量对Al-TiO2-C细化剂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含量为0.2%时,Al-TiO2-C晶粒细化剂组织中Al3Ti呈块状分布,彼此间断开且颗粒分布相对均匀。此时对工业纯铝的细化效果相对较好。适量的Al20Ti2La对提高Al-TiO2-C细化剂细化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热弥散法 Al-TiO2-C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对原位合成TiC-Al_2O_3/Al复合材料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瑞英 陈素娟 +1 位作者 史志铭 张连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70,共6页
以TiO2,C,Al和Mg粉为原料,原位合成TiC-Al2O3/Al基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及磨损实验等手段研究Mg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影响反应过程及第二相分布,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耐磨性逐渐增加,当预制块中镁为1.0%(质量分... 以TiO2,C,Al和Mg粉为原料,原位合成TiC-Al2O3/Al基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及磨损实验等手段研究Mg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影响反应过程及第二相分布,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耐磨性逐渐增加,当预制块中镁为1.0%(质量分数)时,第二相分布弥散、细小,其颗粒尺寸约为2μm,耐磨性最好,磨损量仅为基体的1/6,继续增大Mg含量,由于生成大量粗针状Al3Ti,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TiC-Al2O3/Al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TiB_(2P)/A356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素娟 张瑞英 李艳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以混合盐法制备的原位自生TiB2P/A356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等,研究时效处理对TiB2P/A356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30℃×6 h固溶处理+130... 以混合盐法制备的原位自生TiB2P/A356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等,研究时效处理对TiB2P/A356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30℃×6 h固溶处理+130℃×10 h时效处理。此时,复合材料的硬度可达76.67 HRB,与铸态相比提高73.51%;抗拉强度可达335.49 MPa,与铸态相比提高4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P A356复合材料 固溶-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粒径对Al-TiO2-C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刘欢 张瑞英 +2 位作者 李金轩 杨森 闫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133,共8页
以Al粉,TiO2粉,C粉为原料,通过放热弥散法制备Al-TiO2-C细化剂,其中TiO2的粒径分别为30,60,90,200 nm。研究TiO2的粒径对细化剂组织的影响以及不同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细化效果。利用XRD,SEM,EDS技术表征不同TiO2粒径制备的Al-TiO2-C细... 以Al粉,TiO2粉,C粉为原料,通过放热弥散法制备Al-TiO2-C细化剂,其中TiO2的粒径分别为30,60,90,200 nm。研究TiO2的粒径对细化剂组织的影响以及不同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细化效果。利用XRD,SEM,EDS技术表征不同TiO2粒径制备的Al-TiO2-C细化剂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Al-TiO2-C细化剂主要由Al3Ti,TiC和Al2O3相组成。TiO2粒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第二相的数量、分布与形貌,当TiO2粒径为30~90 nm时,Al-TiO2-C细化剂中Al3Ti和TiC数量多但有明显的偏聚现象,分布不均匀,其中Al3Ti相呈长条状。当TiO2粒径为200 nm时,第二相分布均匀但数量较少,其中Al3Ti相呈块状。添加30 nm TiO2制备的Al-TiO2-C细化剂后,α-Al形核温度由659.4℃上升到661.8℃,再辉温度由1.2℃下降到0.3℃,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633μm,细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O2-C细化剂 TiO2粒径 热分析 工业纯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含量对Al-TiO_2-C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小伟 张瑞英 +1 位作者 王鹏 李艳辉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6-1232,共7页
以TiO_2粉、C粉、Al粉为原料,采用放热弥散法制备Al-TiO_2-C晶粒细化剂,并进行晶粒细化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TiO_2含量细化剂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Al-TiO_2-C晶粒细化剂由... 以TiO_2粉、C粉、Al粉为原料,采用放热弥散法制备Al-TiO_2-C晶粒细化剂,并进行晶粒细化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TiO_2含量细化剂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Al-TiO_2-C晶粒细化剂由α-Al,Al_3Ti,Al_2O_3和Ti C相组成。TiO_2含量不同,Al-TiO_2-C晶粒细化剂内第二相形貌及分布也不同。当TiO_2含量为12%(质量分数)时,细化剂组织中Al_3Ti内包裹有大量的Al2O3和Ti C颗粒,这些颗粒将Al_3Ti分割开来,Al_3Ti相呈现圆块状,此时组织相对分布均匀。TiO_2含量不同,AlTiO_2-C晶粒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细化效果也不同。随着TiO_2含量的增加,Al-TiO_2-C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细化效果呈现先变好后变差的变化趋势,其中当TiO_2含量为12%时,其细化效果达到相对最好。本文细化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3%。当细化剂中TiO_2含量为12%时,0.3%的细化剂添加量可使工业纯铝细化到约15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热弥散法 AL-TI O2-C晶粒细化剂 显微组织 晶粒细化
原文传递
TiB_(2)含量对TiB_(2(p))/ZL205复合材料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瑞英 李金轩 +3 位作者 杨森 闫晗 刘欢 赵鸽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2,共9页
以混合盐法制备不同TiB_(2)颗粒含量的TiB_(2)(p)/ZL205复合材料(其中TiB_(2)颗粒含量为2%,4%,6%,质量分数),通过热分析、扫描电镜(SEM)、电位极化测量和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等方法研究TiB_(2)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混合盐法制备不同TiB_(2)颗粒含量的TiB_(2)(p)/ZL205复合材料(其中TiB_(2)颗粒含量为2%,4%,6%,质量分数),通过热分析、扫描电镜(SEM)、电位极化测量和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等方法研究TiB_(2)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B_(2)颗粒含量的增多,复合材料凝固速度变慢,θ相析出量减少且析出温度由547.71℃降低到531.87℃。在铸态下,随着TiB_(2)颗粒含量增加,团聚物的数量和尺寸变大,晶间腐蚀和点蚀数量增加,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值提高,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拟合,发现钝化膜电阻(Rf)以及电荷转移电阻(Rct)之和(Rf+Rct)逐渐减小,复合材料耐蚀性逐渐降低;经T6热处理后,复合材料中析出相的数量明显减少,且分布变得更加弥散,且随着TiB_(2)颗粒含量的增加,大尺寸颗粒团聚物内部变得更加弥散,复合材料耐蚀性逐渐降低。相比于相同颗粒含量铸态下的试样,T6热处理后晶间腐蚀和点蚀的数量相对减少,icorr值提高但幅度较小,(Rf+Rct)值明显提高,说明经T6热处理后复合材料耐蚀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ZL205复合材料 TiB_(2)颗粒 耐蚀性 极化曲线
原文传递
不同钛碳比制备的Al-TiO2-C细化剂对ZL101细化变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张瑞英 +2 位作者 刘天丽 杨森 韩小伟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3-749,共7页
以纳米TiO2粉、C粉和Al粉为原料,利用放热弥散法原位合成含有Al3Ti,TiC和Al2O3相的Al-TiO2-C细化剂,钛和碳的摩尔比分别为1:1,3:1,5:1,8:1,10:1和15:1,研究不同钛碳比制备的细化剂对ZL101合金细化变质效果的影响。利用x... 以纳米TiO2粉、C粉和Al粉为原料,利用放热弥散法原位合成含有Al3Ti,TiC和Al2O3相的Al-TiO2-C细化剂,钛和碳的摩尔比分别为1:1,3:1,5:1,8:1,10:1和15:1,研究不同钛碳比制备的细化剂对ZL101合金细化变质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研究钛碳比对Al-TiO2-C细化剂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将制备好的Al-TiO2-C细化剂加入到ZLl01合金中进行细化变质实验,利用MATLAB软件提取冷却曲线的特征值评价细化变质效果。结果表明:钛碳比为10:1时,Al-TiO2-C细化剂组织中A13Ti呈圆块状且数量最多,尺寸均匀,TiC颗粒和Al2O3颗粒在晶界弥散分布,取质量分数为0.3%的此种组织的细化剂细化变质ZL101合金后,初晶最低过冷温度Tmin=586.8℃,初晶再辉温度△T1=0.4℃均达到最小,证明细化效果最好,细化后平均晶粒尺寸为71.6μm;变质前后共晶生长温度之差△TE=14.4℃达到最大,变质效果理想。因此,钛碳比为10:1时制备的细化剂对ZL101合金具有最好的细化变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O2-C细化剂 钛碳比 ZL101合金 特征值
原文传递
CeO_(2)对Al-TiO_(2)-C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欢 张瑞英 +2 位作者 李金轩 闫晗 沙君浩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5-1334,共10页
以Al粉、TiO_(2)粉、C粉和CeO_(2)粉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了Al-TiO_(2)-C-XCeO_(2)(X=0,0.1,0.2,0.3,0.4;%,质量分数)细化剂。研究了CeO_(2)对细化剂组织和细化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表征Al-TiO_... 以Al粉、TiO_(2)粉、C粉和CeO_(2)粉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了Al-TiO_(2)-C-XCeO_(2)(X=0,0.1,0.2,0.3,0.4;%,质量分数)细化剂。研究了CeO_(2)对细化剂组织和细化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表征Al-TiO_(2)-C-XCeO_(2)细化剂相组成和显微组织,通过热分析法以及组织对比,研究了Al-TiO_(2)-C-XCeO_(2)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细化效果并分析了细化机制。结果表明:Al-TiO_(2)-C-XCeO_(2)细化剂主要由Al_(3)Ti,TiC,Al_(2)O_(3)和Al_(20)Ti_(2)Ce相组成。添加CeO_(2)后,颗粒状的Al2O3和TiC团聚体数量下降,分布更加均匀。板条状的Al_(3)Ti在AlTiO_(2)-C-0.1CeO_(2)细化剂中含量最多,其长度随着CeO_(2)含量的增加变短。在Al-TiO_(2)-C-0.3CeO_(2)细化剂中,Al_(3)Ti长度大约为800μm,是未添加CeO_(2)的细化剂的64%。添加Al-TiO_(2)-C-0.3CeO_(2)细化剂后,工业纯铝晶粒的平均尺寸为350μm,是未添加细化剂的工业纯铝的9.2%;形核温度最高(678.5℃),比未添加细化剂工业纯铝形核温度高16℃;形核时间最长(27.75 s),比未添加细化剂工业纯铝形核时间长6.85 s,细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Al-TiO_(2)-C细化剂 工业纯铝 细化效果 热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