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分子二聚化或寡聚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肖鹤 黎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CD4 二聚化 寡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分化、调节及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韩根成 沈倍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3,共7页
Th17细胞作为一个不同于Th1、Th2的细胞亚群,已经被证实在自身免疫病、感染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认识Th17细胞的效应机制,近来对于Th17细胞的分化及调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实TGF-β与IL-6或者IL-21的协同作用是诱导Th17... Th17细胞作为一个不同于Th1、Th2的细胞亚群,已经被证实在自身免疫病、感染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认识Th17细胞的效应机制,近来对于Th17细胞的分化及调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实TGF-β与IL-6或者IL-21的协同作用是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而IL-23在促进IL-17分泌,增强Th17细胞效应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Th1、Th2、Treg细胞特异性的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3、Foxp3相对应,现证实ROR-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γt)是促进Th17细胞分化、调节其功能的特异性转录调节因子.Th17细胞通过分泌IL-17A、IL-17F、IL-21、IL-22、IL-6、TNF-α等细胞因子发挥效应功能。其中IL-21作为Th17细胞的一个自分泌调节因子,在诱导Th17分化、抑制Th1、Treg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另一方面,近来发现,重要的T细胞生长因子IL-2在维持、促进Th1、Th2、Treg及CD8+T细胞功能活性的同时,却发挥着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Th1、Treg、Th17细胞的分化之间存在微妙的调节关系,TGF-β的水平、作用的时间决定着上述三群T细胞的分化结局.Th17细胞与Th1细胞均是自身免疫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效应细胞,二者的作用是否有时间、空间、功能方面的特异性?TGF-β如何调节两群效应细胞的分化方向及功能?以及Th17细胞在体内免疫平衡中的作用,是否可以通过Th17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等,是人们急于回答的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分化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D4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J2对异基因角膜移植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大江 黄一飞 +3 位作者 郭惠玲 陈国江 张晗 黎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0-754,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J2对异基因角膜移植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B、C、D4个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3只BALB/c小鼠,B、C、D组各11只鼠,均取右眼行C57BL/6-BALB/c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自手术当日开始腹腔...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J2对异基因角膜移植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B、C、D4个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3只BALB/c小鼠,B、C、D组各11只鼠,均取右眼行C57BL/6-BALB/c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自手术当日开始腹腔注射给药,B组给予不含药物的安慰剂,C组给予环孢素A(CsA)10mg/kg,D组给予J215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2d。给药后7d,取大鼠脾细胞给予刀豆蛋白(ConA)刺激细胞增生,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IL-4的含量,比较各组细胞增生指数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B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8.88±4.19)d,C组、D组发生排斥时间分别为(35.13±5.74)d、(33.62±6.80)d,明显延迟,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9.17,P<0.01;q=8.33,P=0.00),而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5,P=0.60)。ConA刺激角膜移植后小鼠脾细胞增生,各组小鼠脾细胞的增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729,P=0.061)。异基因小鼠角膜移植后3周左右小鼠脾细胞中IL-2和IL-4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应用ConA刺激后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角膜移植小鼠脾细胞分泌IL-2明显增多,J2可抑制ConA诱导的IL-2分泌增加。结论 J2可能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而抑制角膜排斥反应的发生;J2能够明显抑制ConA刺激角膜移植后小鼠脾细胞的增生及Th1细胞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小分子化合物 淋巴细胞 环孢素A 免疫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诱导Daudi细胞凋亡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爱玲 黎燕 +4 位作者 孙瑛勋 于鸣 赵法伋 郭俊生 沈倍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5,305,共5页
目的 观察由基因重组抗原制备的抗人CD2 0单克隆抗体 (CD2 0 McAb) 1- 2 8对B淋巴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所获 1- 2 8单抗对标准CD2 0 FITC单抗的竞争抑制作用及对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通过... 目的 观察由基因重组抗原制备的抗人CD2 0单克隆抗体 (CD2 0 McAb) 1- 2 8对B淋巴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所获 1- 2 8单抗对标准CD2 0 FITC单抗的竞争抑制作用及对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通过电镜观察其诱导Daudi细胞凋亡后形态上的改变 ,免疫印迹实验显示Daudi细胞凋亡后功能上的变化。结果  1- 2 8能明显竞争标准CD2 0 FITC单抗与Daudi细胞表面CD2 0分子的结合。电镜结果证实了 1- 2 8能够促进Daudi细胞发生凋亡的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Daudi细胞与 1- 2 8作用后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5 ) ,细胞内Bcl 2蛋白和caspase酶原的表达量下降 ,而Bax蛋白和caspase酶原降解的活性产物表达增加。结论  1- 2 8能竞争结合Daudi细胞表面的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蛋白 单克隆抗体 DAUDI细胞 流式细胞术 淋巴瘤 McAb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毒素去除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赖悦云 郭乃榄 +7 位作者 黄晓军 许兰平 陈欢 汪素琴 郑海音 黎燕 沈倍奋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观察应用免疫毒素部分去除T细胞 (TCD)的方法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HLA MLC)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对 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HLA MLC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中慢... 观察应用免疫毒素部分去除T细胞 (TCD)的方法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HLA MLC)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对 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HLA MLC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中慢性髓性白血病 (CP1 ) 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R1 1例 ,CR2 1例 ,复发 1例 ;急性髓性白血病CR1 2例 ,CR2 1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成急性髓性白血病M4 型 (CR1 ) 1例。结果表明 :13例患者中 8例成功植入 ,其中 2例发生II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2例发生III -IV度aGVHD。随访 8- 90个月 ,2例发生III-IV度aGVHD患者早期死亡 ,另有 1例患者死于迟发感染 ,其余 5例均无病存活至今。 5例未植活的患者中 4例回输同一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 3例未植入 ,1例植活 ,但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1例再次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无病存活至今。结论 :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的方法行HLA MLC配型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减少重度aGVHD的发生 ,但移植早期排斥率 (HVG)较高 ,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毒素去除T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抑制剂J2对角膜移植小鼠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0及干扰素γ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大江 郭惠玲 +3 位作者 黄一飞 陈国江 张晗 黎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5797-5800,共4页
背景:小分子化合物J2是以CD4为靶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课题组以往的实验已经验证了J2对正常小鼠及角膜移植后小鼠脾细胞的影响。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J2对异基因角膜小鼠的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0及干扰素γ分泌的影响。方法:BalB/c(H2d... 背景:小分子化合物J2是以CD4为靶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课题组以往的实验已经验证了J2对正常小鼠及角膜移植后小鼠脾细胞的影响。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J2对异基因角膜小鼠的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0及干扰素γ分泌的影响。方法:BalB/c(H2d)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组,安慰剂组、环孢素A组和J2组接受C57BL/6-BALB/c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空白对照组不接受角膜移植,观察各组角膜移植片存活时间。取各组大鼠脾细胞给予刀豆蛋白Ⅵ型刺激细胞增生,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及干扰素γ水平,比较各组细胞增生指数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结论:J2可能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而抑制角膜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J2能够明显抑制ConA刺激角膜移植后小鼠脾细胞的增生及Th1细胞因子的产生。这些效应与环孢素A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抑制剂 淋巴细胞 环孢素A 免疫排斥 小鼠 白细胞介素10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HER2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钱露 郭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原癌基因HER2在许多肿瘤中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HER2过表达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肿瘤细胞HER2过表达主要由其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增高引起,通过抑制HER2基因启动子活性实现肿瘤细胞HER2的低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 原癌基因HER2在许多肿瘤中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HER2过表达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肿瘤细胞HER2过表达主要由其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增高引起,通过抑制HER2基因启动子活性实现肿瘤细胞HER2的低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深入阐明HER2转录调控机制,可能为靶向HER2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启动子 转录调控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仝 艾辉胜 黎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12-1114,共3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性预处理 移植物抗白血病 免疫抑制剂 GVL NST ALLO-PBSCT 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策略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夏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肿瘤的发生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分子事件 ,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可以大规模地定量分析细胞内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等性质以及定义信号网络中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从而有希望发现控制肿瘤进程的关键分子 ,为肿瘤的诊断、分型、药物研... 肿瘤的发生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分子事件 ,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可以大规模地定量分析细胞内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等性质以及定义信号网络中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从而有希望发现控制肿瘤进程的关键分子 ,为肿瘤的诊断、分型、药物研制带来新的思路和途径。蛋白质组学为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肿瘤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38分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温新宇 舒翠玲 +2 位作者 黎燕 戚中田 沈倍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85-987,共3页
目的 :克隆并表达人 CD38抗原分子的全长 c DNA。方法 :采用 RT- PCR法 ,从高表达 CD38抗原的 Daudi细胞系中克隆出 CD38全长 c DNA并将其插入 p GEM- T载体中 ,重新设计引物 ,引入酶切位点 ,二次 PCR;从重组 p GEMT载体上扩增CD38抗原... 目的 :克隆并表达人 CD38抗原分子的全长 c DNA。方法 :采用 RT- PCR法 ,从高表达 CD38抗原的 Daudi细胞系中克隆出 CD38全长 c DNA并将其插入 p GEM- T载体中 ,重新设计引物 ,引入酶切位点 ,二次 PCR;从重组 p GEMT载体上扩增CD38抗原分子的 c DNA编码序列 ,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用脂质体法转染 COS7细胞。用免疫荧光及 A-PAAP方法检测 CD38抗原的表达。 结果 :克隆的 CD38抗原的全长 c DNA,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 ,其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免疫荧光及 APAAP方法检测表明 ,CD38抗原分子在 COS7细胞中获得表达。 结论 :成功构建了 CD38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 COS7细胞中获得表达 ,对研究 CD38分子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8 分子克隆 基因表达 真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T细胞免疫毒素对靶细胞杀伤效应的比较
11
作者 黎燕 赖春宁 +6 位作者 裴武红 贺永怀 孙英勋 沈倍奋 陈兴国 金荔 孔繁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5-210,共6页
免疫毒素杀伤靶细胞的关键取决于抗体对靶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毒素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本研究比较了我们所研制的两种抗T细胞免疫毒素 (CD5∶rRA和CD5∶Ricin)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实验结果证实 :①两种免疫毒素在 10 -9- 10 -11m... 免疫毒素杀伤靶细胞的关键取决于抗体对靶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毒素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本研究比较了我们所研制的两种抗T细胞免疫毒素 (CD5∶rRA和CD5∶Ricin)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实验结果证实 :①两种免疫毒素在 10 -9- 10 -11mol L浓度范围内均可有效地清除CD5 +T细胞群 ,并对CD2 5 +CD3+激活T细胞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②两种免疫毒素均对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与CD5∶Ricin比较 ,CD5∶rRA在 10 -10 - 10 -11mol L浓度范围内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③ 10mmol L氯化铵与CD5∶rRA联合应用 ,可增强CD5∶rRA对T细胞的清除效率 ;④两种免疫毒素及氯化铵与CD5∶rRA联合应用在有效杀伤T细胞的浓度范围内 ,对骨髓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T细胞免疫毒素 T淋巴细胞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β亚基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表达及其对动物的免疫效果
12
作者 李晓军 董家新 +2 位作者 倪长源 黎燕 沈倍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构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IL- 6R) β亚基 ( sgp130 )重组痘苗病毒 ,感染动物细胞使其表达 sgp130 ,用重组病毒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抗 sgp130抗体。  方法 :将 sgp130基因导入痘苗病毒载体 p JSA1175,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 目的 :构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IL- 6R) β亚基 ( sgp130 )重组痘苗病毒 ,感染动物细胞使其表达 sgp130 ,用重组病毒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抗 sgp130抗体。  方法 :将 sgp130基因导入痘苗病毒载体 p JSA1175,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在 TK-143细胞中发生同源重组 ,用 Bud R和 X- gal双重选择 ,得到带有人 sgp130的重组病毒 ( Vsgp130 )。  结果 :采用 IDA和 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 ,感染 Vsgp130的 TK-143细胞上清中有较强的 sgp130表达 ,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10 0 0 0 0左右。用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和 Balb/c小鼠 ,可刺激抗体产生。  结论 :sgp130在痘苗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成功及抗 sgp130多克隆抗体的产生为进一步研究 IL- 6等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机理及研制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130 白介素6受体 痘苗病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β亚基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表达及其对动物的免疫效果
13
作者 李晓军 董家新 +2 位作者 倪长源 黎燕 沈倍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构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β亚基(sgp130)重组痘苗病毒,感染动物细胞使其表达sgp130,用重组病毒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抗sgp130抗体。方法:将sgp130基因导入痘苗病毒载体pJSA11... 目的:构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β亚基(sgp130)重组痘苗病毒,感染动物细胞使其表达sgp130,用重组病毒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抗sgp130抗体。方法:将sgp130基因导入痘苗病毒载体pJSA1175,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在TK-143细胞中发生同源重组,用BudR和X-gal双重选择,得到带有人sgp130的重组病毒(Vsgp130)。结果:采用IDA和WesternBloting法证实,感染Vsgp130的TK-143细胞上清中有较强的sgp130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为100000左右。用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和Balb/c小鼠,可刺激抗体产生。结论:sgp130在痘苗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成功及抗sgp130多克隆抗体的产生为进一步研究IL-6等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机理及研制抗sgp130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 基因表达 白细胞介素6 受体 Β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DS-Phenol法快速提取细胞总RNA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丽娟 黎燕 +1 位作者 胡美茹 沈倍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改进SDS-Phenol法与常用的AGPC法提取细胞之总RNA优缺点。方法: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对同批稳定培养的一株淋巴瘤细胞系进行总RNA提取,以收获RNA的产量和纯度为比较指标,并用甲醛变性电泳验证SDS-... 目的:比较改进SDS-Phenol法与常用的AGPC法提取细胞之总RNA优缺点。方法: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对同批稳定培养的一株淋巴瘤细胞系进行总RNA提取,以收获RNA的产量和纯度为比较指标,并用甲醛变性电泳验证SDS-Phenol法提取RNA的完整性。结果:改进SDS-Phenol法可从1×104细胞中提取(1.93±0.20)μg的总RNA,是AGPC法的两倍以上。细胞数在1×105~100×105范围内时其RNA产量与细胞数量呈线性相关。5×105以上细胞所提取的RNA,A260/280在1.78~1.83之间,无蛋白质,纯度平均在90%以上,甲醛变性电泳示RNA完整无降解。5×106细胞可收获RNA(55.34±3.02)μg,变异系数5.45%。结论:改进SDS-Phenol法优于AGPC法,有快速、简便和高效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提取 SDS-Phemo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J2抑制小鼠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大江 黄一飞 +3 位作者 张晗 王丽强 肖鹤 黎燕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0-355,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药物J2抗同种异基因小鼠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研究方法。建立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的角膜移植实验模型,其中供体38只,受体100只,随机分为A、B、C、... 目的探讨新型药物J2抗同种异基因小鼠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研究方法。建立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的角膜移植实验模型,其中供体38只,受体10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5只。A组为BALB/c小鼠自体原位角膜移植,B、C及D组均采用C57BL/6-BALB/c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自手术当日开始,A组、B组给予安慰剂,C组给予CsA10mg/kg体重,D组给予J215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给药12d。观察各组植片生存指数变化,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角膜植片病理改变;分别在术后1、2、3及4周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角膜植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各组间植片存活时间差异采用One—Way ANOVO分析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比较采用SNK法。结果B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8.88±4.19)d,D组发生排斥时间明显延迟为(33.62±6.8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33,P=0.00),而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5,P=0.60)。组织学检查证实,术后21d,B组见大量细胞浸润,而D组与C组植片未见明显的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安慰剂组角膜植片大量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J2组与CsA组植片仅有少量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RT—PCR结果显示,在正常小鼠角膜未见IL-10和IFN-γ基因表达;异基因移植组从第1周开始表达各种基因,第3周表达明显增强;而J2组与CsA组从第1周开始表达,第2、3周表达减弱,第4周表达强于前3周。结论J2通过拮抗CD4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分子结合抑制CD4^+T淋巴细胞激活,从而具有抗小鼠角膜移植排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移植排斥 CD4阳性T淋巴细胞 有机化学品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原文传递
抗CD20嵌合抗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玉刚 黄英 +5 位作者 谷欣 于鸣 冯健男 孙瑛勋 黎燕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构建抗CD20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从分泌鼠源抗人CD2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1-28中钓取其轻、重链基因,连接至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还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抗CD20单克隆抗体(mAb)1-2... 目的构建抗CD20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从分泌鼠源抗人CD2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1-28中钓取其轻、重链基因,连接至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还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抗CD20单克隆抗体(mAb)1-28的轻、重链蛋白,切取轻链及重链条带,质谱测定氨基酸序列,Biolynx和pepeseq软件分析可信度。对比所测DNA序列与蛋白序列,确定所钓取基因的正确性。将mAb1-28轻重链可变区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CMV-VH和pCMV-VL,构建成嵌合抗体C1-28的轻链真核表达载体C1-28L及重链真核表达载体C1-28H。PCR、酶切及序列测定以确定连入基因的正确性。脂质体介导法将嵌合抗体的轻重链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入293T细胞,RT-PCR检测mRNA水平的表达,夹心ELISA法检测蛋白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大小。结果钓取到mAb1-28基因。mAb部分蛋白序列测定结果与根据所钓取基因推出的蛋白序列相对应。成功构建了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真核表达,表达量可达257mg/L,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与人IgG的Mr一致。结论为后续研究嵌合抗CD20抗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质谱分析 嵌合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放射性十二指肠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万芝清 陈晓 +3 位作者 周平 韩根成 王济东 夏廷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267-2274,共8页
目的:建立小鼠放射性十二指肠炎模型.方法:♀Balb/c小鼠9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3只)、4.5 Gy组(13只)、6.0 Gy组(13只)、9.0Gy组(13只)、12.0 Gy组(13只)、13.5 Gy组(13只)、15.0 Gy组(15只),60Co射线对小鼠上腹部一次性照射,在照射后第... 目的:建立小鼠放射性十二指肠炎模型.方法:♀Balb/c小鼠9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3只)、4.5 Gy组(13只)、6.0 Gy组(13只)、9.0Gy组(13只)、12.0 Gy组(13只)、13.5 Gy组(13只)、15.0 Gy组(15只),60Co射线对小鼠上腹部一次性照射,在照射后第3.5、7天处死解剖取十二指肠组织做病理切片,并取肠系膜淋巴结、脾和外周血血清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结果:照射后3.5 d,6个照射组促炎性因子IL-6、IL-1、TNF-均较对照组升高;照射后3.5 d,12.0、13.5、15.0 Gy 3个照射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变浅、数目减少,隐窝腔变大,均出现放射性肠炎改变,13.5、15.0 Gy组死亡较多,12.0 Gy组更能模拟临床放射性十二指肠炎,为研究提供模型.结论:60Co射线一次性腹部照射建立小鼠放射性十二指肠炎模型,12 Gy照射剂量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十二指肠炎 小鼠模型 照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人干细胞因子基因高效表达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海燕 戚中田 +4 位作者 赖春宁 冯健男 王建安 刘 涛 沈倍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 分析SD序列长度、基因起始码ATG和终止码TAA上下游处RNA的二级结构及密码子偏性等影响表达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期实现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在原核细菌中高效表达。方法 分析并修改编码人SCF氨基酸的密码子,分段合成改造后的基因,PCR一次... 目的 分析SD序列长度、基因起始码ATG和终止码TAA上下游处RNA的二级结构及密码子偏性等影响表达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期实现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在原核细菌中高效表达。方法 分析并修改编码人SCF氨基酸的密码子,分段合成改造后的基因,PCR一次性完成拼接,将基因克隆到pBV-220载体上,诱导表达。结果 天然人SCF基因在pBV-220载体的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9.5%,基因改造后SCF占菌体总蛋白的27%,表达的蛋白能够为SCF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初步纯化的SCF蛋白纯度大于80%,能够促进Mo7e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 密码子偏性是影响SCF在原核细菌中高效表达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密码子偏性能过实现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V-220 RNA 二级结构 蛋白表达 全基因合成 干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Foxp3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DC2.4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宫玉波 黄一飞 +5 位作者 黎燕 韩根成 刘勇 王大江 杜改萍 余继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1-724,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Fox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DC2.4,制备Foxp3+DC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调节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Foxp3基因克隆到慢病毒pGC-FU载体,通过PCR和测序鉴定获得连接正确的克隆。将鉴定后的重组表达质粒pGC... 目的:构建小鼠Fox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DC2.4,制备Foxp3+DC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调节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Foxp3基因克隆到慢病毒pGC-FU载体,通过PCR和测序鉴定获得连接正确的克隆。将鉴定后的重组表达质粒pGC-FU-Foxp3与pHelper1.0质粒和pHelper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携带Foxp3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Foxp3。Lentivirus-Foxp3感染体外培养的DC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感染后的DC细胞Foxp3表达。结果:构建的慢病毒载体pGC-FU-Foxp3经PCR鉴定和测序正确,包装慢病毒Lentivirus-Foxp3滴度为2×108TU/mL。慢病毒Lentivirus-Foxp3感染DC2.4细胞后Foxp3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Foxp3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慢病毒Lentivirus-Foxp3能有效感染D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慢病毒 DC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gE Cε3-Cε4蛋白的表达、复性、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春霞 林周 +4 位作者 胡美茹 刘睿 秦卫松 冯健男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6,70,共4页
目的获得IgE Fc段的Cε3-Cε4重组蛋白(E34)。方法以RT-PCR技术扩增IgE Cε3-Cε4(E34)cDNA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目的蛋白。经复性、纯化后,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初步鉴定... 目的获得IgE Fc段的Cε3-Cε4重组蛋白(E34)。方法以RT-PCR技术扩增IgE Cε3-Cε4(E34)cDNA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目的蛋白。经复性、纯化后,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初步鉴定所获E34蛋白与抗人IgE mAb的结合能力。结果对克隆的E34基因片段测序表明,与已报道的序列相一致。获得的可溶性E34蛋白经SDS-PAGE鉴定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Mr)同预期的结果相一致。Westernblot和ELISA法进一步证实,E34蛋白能够被鼠抗IgE mAb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ET28a(+)-E34表达载体,并获得能被抗IgE mAb特异性识别的可溶性蛋白E34,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E Cε3-Cε4 表达 复性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