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DS对Bcl-2/Bax在staurosporine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安恒 曹亚南 +4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张航向 王晓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4,4′-diisothiocy-ano-2,2′-stilbene-disulfonic acid)对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在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caspase-3...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4,4′-diisothiocy-ano-2,2′-stilbene-disulfonic acid)对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在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caspase-3活性、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及Bax细胞内分布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STS组、DIDS组。结果与STS组比较,DIDS能够明显抑制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心肌细胞存活率增加,caspase-3活性水平降低(P<0.01)。对照组、STS组和DIDS组在全细胞水平上Bcl-2、Bax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1),在亚细胞水平上发现STS组有明显的Bax蛋白从胞质向线粒体转位,DIDS可以抑制STS诱导的Bax线粒体转位。结论DIDS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促凋亡分子Bax由胞质向线粒体转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凋亡 STAUROSPORINE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S对缺血/灌注损伤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和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曹亚南 刘安恒 +3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王晓明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1-154,164,共5页
目的观察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I/RI)心脏的心律失常、心肌酶活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 目的观察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I/RI)心脏的心律失常、心肌酶活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I/R组、I/R+DIDS(7 mg/kg)组、I/R+DIDS(14 mg/kg)组及I/R+DIDS(28 mg/kg)组。于再灌注即刻,经股静脉以程控微量泵给予DIDS[4 ml/(kg.h)]2 h。于缺血前、后和再灌注后,记录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电图变化,再灌注后测定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DIDS可改善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升高;而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明显下降(P<0.05);降低心脏心律失常积分,再灌注期间,在假手术组、I/R组、I/R+DIDS(7 mg/kg)组、I/R+DIDS(14 mg/kg)组、I/R+DIDS(28 mg/kg)组的心律失常积分值,分别是1.20±0.45,4.57±1.62,3.97±1.51,3.23±1.13和3.56±1.47,表明DIDS可明显抑制再灌注期心律失常(P<0.05),尤以I/R+DIDS(14 mg/kg)组为显著(P<0.01);减少外周血CK和LDH的活性,与I/R组相比,DIDS组LDH和CK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DIDS具有保护I/RI的作用,减少再灌注后的心律失常、抑制心肌酶释放和改善心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DS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心律失常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对曲妥珠单抗介导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剑 金欣 +1 位作者 于农 张孝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93-695,69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对曲妥珠单抗介导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内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采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7.47±...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对曲妥珠单抗介导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内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采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7.47±10.20)岁。随访观察患者心功能改变,符合心脏毒性定义则归入心脏毒性组,余为无心脏毒性组。分析其心电图异常与心脏毒性发生的相关性,评估心电图在曲妥珠单抗介导心脏毒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42例(21.11%)患者相继出现符合诊断标准的心脏毒性事件。与无心脏毒性组比较,心脏毒性组心电图异常比例增加(59.24%vs.73.8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曲妥珠单抗第2周期开始,心脏毒性组较无心脏毒性组心电图异常比例显著增加(P<0.05)。一次心电图异常者的心脏毒性风险可能性增加1.7倍(HR=1.762,95%CI:0.914-3.793)。2次心电图异常的患者风险增加2.8倍(HR=2.881,96%CI:1.461-5.679)。心电图异常次数越多,其后出现心脏毒性事件的可能性越大。出现1次心电图异常预测其后心脏毒性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41%。出现2次心电图异常时,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9%,58%。在出现5次以上(包括5次)的心电图异常患者中,其预测心脏毒性的特异性高达83%。结论心电图对于发现亚临床心脏毒性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可能是监测肿瘤患者心脏毒性发生的理想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脏毒性 曲妥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抢救成功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胜平 李强 +1 位作者 曾琪 张孝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8-91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麻醉恢复期 合并休克 硝苯地平缓释片 胃癌根治术 频发心绞痛 抢救 中分化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urosporine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安恒 张卫卫 +4 位作者 曹亚南 师堂旺 刘艳 张金平 王晓明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STS诱导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及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目的探讨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STS诱导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及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法观察Bax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以4μmol/L STS处理心肌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8 h达到峰值(P<0.01)。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多数细胞核呈现核分叶。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和Bax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正常细胞内的Bax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在STS处理的细胞中,Bax明显聚集于线粒体上,呈现明显的线粒体的转位。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胞质片段Bax的水平明显下降,而线粒体片段Bax的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证实STS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伴有明显的Bax线粒体转位。结论STS诱导细胞凋亡中,伴有明显的Bax由胞质向线粒体的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凋亡 STAUROSPORINE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对医院科室文化展板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亚婷 周染云 +5 位作者 孙静 于丹 盖绿华 吴琼 蒋静 王岩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对医院科室文化展板内容的需求,为科室文化展板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住院患者科室文化展板需求调查表,对67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最感兴趣的前3项分别是健康教育(56.87%)、医疗新技术(56.57%)...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对医院科室文化展板内容的需求,为科室文化展板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住院患者科室文化展板需求调查表,对67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最感兴趣的前3项分别是健康教育(56.87%)、医疗新技术(56.57%)和科室简介(52.14%)。结论患者对科室文化展板内容需求有很大的倾向性,患者最关注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所在科室的诊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科室文化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影响
7
作者 刘安恒 曹亚南 +3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王晓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在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凋亡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与十字孢碱组比,DIDS明显改善了细胞存活率,提高了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活性2.1倍(P<0.01),增加了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和一氧化氮水平(P<0.01);LY294002预处理完全抑制了磷酸化蛋白激酶B、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升高及升高的一氧化氮,完全阻断了DIDS的抗细胞凋亡作用;L-NAME预处理也使升高的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但仅部分阻断了DIDS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DIDS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发挥其抑制十字孢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心肌细胞 凋亡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 十字孢碱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永伟 张晋 +4 位作者 徐曼 赵静 刘元林 张毅 张孝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比较人脐带Wharton's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Wharton's Jelly,WJ-MSCs)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BM-MSC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 目的比较人脐带Wharton's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Wharton's Jelly,WJ-MSCs)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BM-MSC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治疗效果。方法分离鉴定人WJ-MSCs和BM-MSCs;小鼠随机分为MI组、WJ-MSC组、BM-MSC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于心肌梗死3h后分别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1×106WJ-MSCs和1×106BM-MSCs;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n=8),分离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术后3h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小鼠心功能;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与MI组相比,WJ-MSC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左室收缩末内径下降,肺重/体重比下降,心重/体重比下降,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J-MSC组上述疗效与BM-MS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静脉移植WJ-MSCs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抑制心脏重塑,其疗效与BM-MSCs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脐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肌钙蛋白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对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艳丽 薛剑 +3 位作者 李军 郑本献 冯霞 张孝忠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76-779,783,共5页
目的评估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sitivity troponin I,hs-c Tn I)和N末端钠尿肽原(N 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对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7例医院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 目的评估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sitivity troponin I,hs-c Tn I)和N末端钠尿肽原(N 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对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7例医院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在蒽环类化疗前(visit1)和曲妥珠单抗用药前(visit2)、曲妥珠单抗治疗开始的3个月(visit3)及随后每3个月1次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和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在visit1、visit2和visit3检测hs-c Tn I和NT-pro BNP的浓度,共随访15个月,发生心脏毒性事件为观察终点。根据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的诊断指标,将患者分为心脏毒性组和非心脏毒性组。评价hs-c Tn I和NT-pro BNP对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16例出现心脏毒性,心脏毒性组与非心脏毒性组的hs-c Tn I水平在Visit2和Visit3,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NT-pro BNP仅在曲妥珠单抗治疗治疗开始3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曲妥珠单抗治疗开始3个月的血清hs-c Tn I和NT-pro BNP浓度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可见hs-c Tn I的AUC、特异度和敏感性都很高,且均优于NT-pro BNP,故可认为,hs-c Tn I是一个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肌钙蛋白I N末端钠尿肽原 心脏毒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中毒的解毒治疗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晋 王汉斌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关键词 农药杀虫剂 杀鼠剂中毒 解毒治疗 对症支持疗法 特效解毒剂 清除毒物 特效解毒药物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血管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1
作者 张晋 张孝忠 张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84-1087,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作为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体内实验研究表明,MSC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管生成作用,可从根本上阻断和逆转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因此MS...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作为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体内实验研究表明,MSC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管生成作用,可从根本上阻断和逆转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因此MSC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结果,为此本文针对MSC的成血管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讨论的问题包括有MSC的基本生物特征,MSC的成血管作用,MSC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前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成血管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丽霞 薛剑 +2 位作者 张孝忠 陈建魁 张军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58例,男性66例,女性92例。入院后测定CYP2C19基因型,依据结果分组,快代谢组77例,中间代谢组61例...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58例,男性66例,女性92例。入院后测定CYP2C19基因型,依据结果分组,快代谢组77例,中间代谢组61例,慢代谢组20例。采用GRACE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依据结果分为低危组(0-108分,n=89)、中危组(109-140分,n=40)、高危组(〉140分,n=29)。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ACS高危的关系。结果高危组的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危组慢代谢型比例较低危组和中危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RACE评分快代谢组为(104±32)分,中间代谢组(112±31)分,慢代谢组(138±56)分。慢代谢组GRACE评分明显高于中间代谢组和快代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型改变(OR=13.336,95%CI:3.195-55.661,P〈0.001)是ACS患者高危的危险因素,同时脑钠肽升高(OR=2.147,95%CI:1.457-5.539,P=0.026)也是ACS患者高危的危险因素。结论 CYP2C19慢代谢型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GRACE评分高危的危险因素,明确基因型对于评估患者风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 脑钠肽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剑 李明明 +1 位作者 马明军 张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882-883,共2页
冠状动脉瘤是指冠状动脉发生局限性扩张,且直径大于邻近正常血管或最大的冠状动脉直径的1.5~2倍,呈单发性或多发性的瘤样改变[1]。既往认为冠状动脉瘤发病率低,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其相关病例报道逐年增多,现对冠状动脉瘤的研究进展作... 冠状动脉瘤是指冠状动脉发生局限性扩张,且直径大于邻近正常血管或最大的冠状动脉直径的1.5~2倍,呈单发性或多发性的瘤样改变[1]。既往认为冠状动脉瘤发病率低,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其相关病例报道逐年增多,现对冠状动脉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冠状动脉瘤作为一种独立的冠状动脉疾病在1761年首次由Morgagni医生进行了描述和报道。1958年才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对这种病变进行了明确诊断[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动脉直径 正常血管 瘤样改变 介入治疗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体外超声聚焦刀去肾交感神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灿 张孝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体外超声聚焦刀在去肾交感神经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个月大健康雄性广西巴马小香猪18只,随机分为三组,消融组1、消融组2及对照组,每组6只。消融组1行超声聚焦刀双侧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每一点单... 目的研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体外超声聚焦刀在去肾交感神经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个月大健康雄性广西巴马小香猪18只,随机分为三组,消融组1、消融组2及对照组,每组6只。消融组1行超声聚焦刀双侧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每一点单次消融强度为280 W×2 s;消融组2每点消融强度为320 W×2 s;对照组于麻醉后仅以CDFI行肾动脉超声检查。所有动物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 d和28 d测血压、采集血样,并评估血液指标(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功能等),术后28 d处死并观察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消融组2手术后第7 d收缩压下降[(132.67±6.86)mm Hg vs.(122.33±6.15)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 d收缩压下降[(132.67±6.86)mm Hg vs.(117.83±6.49)mm Hg],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消融组2在术后第7、28 d收缩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手术前比较,消融组1、消融组2术后7d、术后28 d测得血浆NE浓度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和消融组1比较,消融组2术后7 d与术后28 d NE浓度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术前与术后、三组之间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镜下可见对照组肾动脉血管壁的内膜、中膜与外膜结构组织完整,未见血管壁损伤、变性或坏死。消融组可见伴行于血管外膜的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并有轻度脱髓鞘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定位体外超声聚焦刀去肾交感神经术具有可操作性,可在无创条件下去肾交感神经、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超声聚焦刀 去肾交感神经术 无创 高血压 消融 小香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致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静 马玉娟 +2 位作者 刘利华 张翠柳 薛剑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心脏电风暴又称交感风暴,是指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救治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脏电风暴发作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急,也是心源性猝... 心脏电风暴又称交感风暴,是指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救治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脏电风暴发作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急,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在电风暴发作期间,尽快进行电复律是恢复血流动力学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电风暴 护理
原文传递
鞘氨醇激酶1对氧自由基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晋 王红 +3 位作者 陆颖 王汉斌 段海峰 王立生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K1)在氧自由基诱导心肌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Wistar乳大鼠心肌细胞,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0,50,100,200,400μmol/L)处理细胞,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和细胞SPK1酶活性变化;Northern印迹...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K1)在氧自由基诱导心肌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Wistar乳大鼠心肌细胞,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0,50,100,200,400μmol/L)处理细胞,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和细胞SPK1酶活性变化;Northern印迹方法分析SPK1催化产物1-磷酸鞘氨醇(S1P)受体的表达。用S1P预处理心肌细胞,然后加入100μmol/L的H2O2继续作用48h,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活性;用携带人SPK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SPK1)感染Wistar乳大鼠心肌细胞,然后加入100μmol/L的H2O2继续作用48h,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活性。分析外源性S1P或SPK1高表达对H2O2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H2O2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导致LDH释放增多,SPK1酶活性抑制,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H2O2刺激使S1P受体Edg-1表达水平升高,Edg-3表达水平降低。外源性S1P预处理使H2O2诱导的LDH释放减少,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Ad-SPK1感染使心肌细胞SPK1酶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S1P含量增多,并明显抑制H2O2诱导心肌细胞LDH的释放。结论:SPK1高表达能保护H2O2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这种保护作用主要通过S1P的释放来实现。Edg-1和Edg-3可能参与SPK1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 基因治疗 心肌缺血 氧自由基
原文传递
重度贫血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青 张孝忠 +1 位作者 刘亚红 张敏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患者男性,66岁,主因霍奇金淋巴瘤4年7个月、右下肢肿胀1个月、胸闷憋气2d入院。入院第3日凌晨患者自觉胸闷憋气明显,急查床旁心电图(图1)显示,V3~V6导联的T波明显高尖;人院时心电图检查显示V5、
关键词 贫血 老年人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易误诊为室速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青 张孝忠 +3 位作者 王红 郑雯 刘亚红 张敏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8-818,共1页
患者,男性,35岁。因手提重物后心悸,伴大汗、乏力,急诊就诊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考虑“房颤”,给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静推,无明显缓解,收入心内科CCU进一步治疗。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房颤 心电描记术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