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编辑技术在军事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
1
作者 王征旭 曹俊霞 王友亮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7-1193,共7页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对生物体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编辑”的工程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冲击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范围内竞争最为激烈的下一代核心颠覆性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农作物改良、畜牧业育种、遗传与代谢性...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对生物体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编辑”的工程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冲击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范围内竞争最为激烈的下一代核心颠覆性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农作物改良、畜牧业育种、遗传与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抗细菌和病毒感染、药物筛选、制备新型生物燃料等领域。其在军事医学领域也有重要用途: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病原体危害性增大、毒性增强;靶向病原体的保守序列设计药物、疫苗等,可以防御多个毒株和变异体的感染;靶向宿主,CRISPR/dCas9系统介导的表观遗传基因编辑,不改变DNA遗传性状,也能可逆性增强人体效能,抵抗生物、化学、放射损伤;靶向基因编辑器自身的核酸酶和引导RNA,能精准调控基因编辑技术,防御基因编辑技术谬用和新型基因类生物战剂造成的危害。基因编辑技术在传染病诊治领域也具有显著优势,能彻底治愈某些类型的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增强 表观遗传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组装及释放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昆 王兰 +2 位作者 赵志虎 张彦 余国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54-2659,共6页
冠状病毒在近几十年中引起了多次大规模的传染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病毒的组装与释放是冠状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冠状病毒组装和释放机制进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对冠状病毒组装包装机制、冠... 冠状病毒在近几十年中引起了多次大规模的传染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病毒的组装与释放是冠状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冠状病毒组装和释放机制进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对冠状病毒组装包装机制、冠状病毒多种释放途径以及相应的靶向抗病毒药物进行阐述,为其应对冠状病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结构蛋白 包装信号 液-液相分离 释放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K基因启动子重组质粒构建及其在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转录活性的研究
3
作者 肖晓依楠 王瑞琨 +6 位作者 韩萌 刘思含 禚方圻 陈敏宽 杜祎萌 车永胜 徐小洁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86-592,共7页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酰基甘油激酶(acylglycerol kinase,AGK)上游转录机制,构建AGK基因启动子不同截短片段的重组质粒并检测其转录活性。方法利用TIMER2.0、The Human Protein Atlas、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酰基甘油激酶(acylglycerol kinase,AGK)上游转录机制,构建AGK基因启动子不同截短片段的重组质粒并检测其转录活性。方法利用TIMER2.0、The Human Protein Atlas、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等公共数据库探索AGK在白血病中的作用,以pGL4.20-pAGK promoter-luciferase全长质粒为模板,利用PCR法分别扩增AGK启动子不同长度的截短片段;将扩增片段分别插入pGL4.20-basic载体,构建AGK启动子不同截短片段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序列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电击转染至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中,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测定AGK启动子不同截短片段的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AGK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表达上调(P<0.05),且在白血病细胞中处于较高水平。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AGK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短于低表达患者(P=0.028)。JASPAR网站预测出3个评分高的转录因子TEAD与AGK的结合区域,并成功构建含AGK基因启动子不同截短片段重组质粒。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AGK启动子转录活性在-540bp至-80 bp区域较高。结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AGK基因启动子在-540 bp至-80 bp区域的转录活性较高,可为进一步研究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AGK的转录及其上游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白血病 酰基甘油激酶 转录因子 重组质粒 双荧光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丸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忖卿 郑利华 +5 位作者 程序 程实 庞博 安成 李山虎 刘贵建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西黄丸水提液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分析不同浓度(5、7.5、15 g/L)西黄丸水提液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单独或联合加入西黄丸水提液,作用于乳腺... 目的探讨西黄丸水提液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分析不同浓度(5、7.5、15 g/L)西黄丸水提液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单独或联合加入西黄丸水提液,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波形蛋白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西黄丸对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结果划痕实验显示,与对照组(西黄丸水提液浓度为0)相比,加入西黄丸水提液(5、7.5、15 g/L),36 h后肿瘤细胞的运动迁移能力受到抑制。与对照组(EGF浓度为0)相比,EGF浓度为40、60、80、100μg/L时,FN相对表达量明显较高[(1.15±0.31)、(1.21±0.13)、(0.74±0.02)、(1.10±0.23)比(0.57±0.06)],EGF浓度为100μg/L时,p-STAT3/STAT3明显较高[(1.60±0.08)比(0.96±0.15)](均P<0.05)。使用60μg/L EGF刺激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0、5、7.5、15 g/L)西黄丸水提液作用24 h,结果显示,15 g/L的西黄丸水提液可降低FN与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100μg/L EGF刺激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0、5、7.5、15 g/L)西黄丸水提液作用24 h,结果显示,15 g/L的西黄丸水提液可降低p-STAT3的表达水平。结论西黄丸水提液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可以在MDA-MB-231细胞中抑制因EGF刺激而增强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西黄丸 表皮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董研博 王健 +2 位作者 郑梦竹 刘良发 李山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60,共9页
类器官是一种新型体外研究模型,由干细胞或肿瘤细胞在三维培养条件下自我组装而成。它能够高度模拟原位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经长期传代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因此类器官在构建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及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目前,... 类器官是一种新型体外研究模型,由干细胞或肿瘤细胞在三维培养条件下自我组装而成。它能够高度模拟原位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经长期传代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因此类器官在构建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及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目前,食道、胃、肠、肝、胰、前列腺和乳腺等结构的类器官和相应的肿瘤类器官均已面世,开拓了体外培养的新平台。本文将对类器官的类型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三维培养 干细胞 药物筛选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5-△32突变基因地域和人群分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蒋晓祎 黄红艳 孙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失突变时,其在细胞膜的表达量减少,导致HIV-1无法有效地入侵细胞。我们把这种突变的CCR5称为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近年来,通过对CCR5-△32的深入研究, AIDS的治疗获得很大进展。我们主要总结了该基因的结构功能并且详细统计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该基因的分布情况,以期对AIDS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胞杆菌族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庆芳 王东澍 +2 位作者 吕宇飞 王恒樑 刘先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75-82,共8页
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包括几个具有密切系统发育关系的芽胞杆菌物种,产生的毒素种类繁多,备受人们关注。质粒在菌株中的水平转移,会改变其表型、致病性和毒力,同时也带来分类的问题。通过综述几种蜡样芽胞杆菌毒... 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包括几个具有密切系统发育关系的芽胞杆菌物种,产生的毒素种类繁多,备受人们关注。质粒在菌株中的水平转移,会改变其表型、致病性和毒力,同时也带来分类的问题。通过综述几种蜡样芽胞杆菌毒素的结构特性、作用机制及其危害或生物应用,从质粒水平转移的角度介绍蜡样芽胞杆菌族成员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族 炭疽毒素 肠毒素 呕吐毒素 Cry毒素 致病机制 质粒水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斯锦 潘超 +2 位作者 朱力 王恒樑 马莲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7-10,共4页
Toll样受体2(TLR2)是Toll样家族中识别配体范围最大的一类Toll样受体(TLR),能够识别包括脂蛋白、脂肽等成分在内的多种配体。通过这些配体激活后的TLR2可以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简要综述近年来对TLR2配体... Toll样受体2(TLR2)是Toll样家族中识别配体范围最大的一类Toll样受体(TLR),能够识别包括脂蛋白、脂肽等成分在内的多种配体。通过这些配体激活后的TLR2可以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简要综述近年来对TLR2配体激动剂作为潜在的疫苗佐剂及免疫类药物方面的研究,发现其在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优势将为解决疫苗研发中的多种挑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 免疫反应 疫苗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73中和抗体抑制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家茏 杨晓莉 +2 位作者 张雪苗 杨小盼 魏从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8-1403,共6页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中和抗体在由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过程中的功能机制。方法小鼠经MCD饮食和GP73中和抗体干预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和...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中和抗体在由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过程中的功能机制。方法小鼠经MCD饮食和GP73中和抗体干预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含量;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由ORO染色和HE染色进行观察;qRT-PCR检测肝组织ACC1、HMGR、TIMP1、TGF-β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和SRE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P73中和抗体会降低由MCD饮食诱导的血清ALT、AST积累(P<0.001),提高血清TG、TC的水平(P<0.001);肝组织HGMR(P<0.001)、TGF-β(P<0.05)、ACC1(P<0.01)的基因表达水平和α-SMA(P<0.05)、SREBP1(P<0.05)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下降,改善脂肪堆积。结论GP73中和抗体通过减缓肝脏纤维化进程,减轻肝脏脂质蓄积,抑制MCD诱导的NAFLD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中和抗体 非酒精性脂肪肝 蛋氨酸和胆碱缺乏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博 丁丽华 卫勃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6期833-839,共7页
胃癌作为一种发病率高、进展速度快、预后结局差的恶性肿瘤,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现有临床诊疗手段十分有限,亟待探索新型的早期诊断标志物、预后判断参考值及个体化治疗靶点。环状RNA(circRNA)是非编码RNA家族成员,与多... 胃癌作为一种发病率高、进展速度快、预后结局差的恶性肿瘤,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现有临床诊疗手段十分有限,亟待探索新型的早期诊断标志物、预后判断参考值及个体化治疗靶点。环状RNA(circRNA)是非编码RNA家族成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明,circRNA与肿瘤的恶性转归存在机制关联,并因其独有的生物学特性,在胃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靶点筛选方面崭露头角,具有高度的临床转化价值。本文对circRNA在胃癌中的进展进行总结,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状RNA 诊断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调控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俊霞 王友亮 王征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8-1177,共10页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能对细胞和生物体基因组一小段DNA进行定点修饰或者删除、插入的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基因功能调控、基因检测、药物研发和作物育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中也逐渐显现出脱...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能对细胞和生物体基因组一小段DNA进行定点修饰或者删除、插入的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基因功能调控、基因检测、药物研发和作物育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中也逐渐显现出脱靶、基因毒性等副作用问题。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系统中核酸酶Cas9蛋白能通过与gRNA(guide RNA)结合特异性识别靶DNA并进行酶切反应,由于Cas9蛋白和gRNA在其自身活性、识别位点及结合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应用中可以通过对Cas9蛋白酶的活性以及与靶DNA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进行精准调控,主要调控方法包括使用光、温度和药物等调节Cas9融合蛋白、抗CRISPR蛋白、核酸类和小分子类化合物抑制剂的使用等,从而能有效地防范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和增强精准调控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际应用性。本文就目前如何精准调控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精准调控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类疾病治疗、作物育种、家畜遗传改良和防范生物技术缪用等提供借鉴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调控 抗CRISPR蛋白 小分子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4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12
作者 李健雄 韩雨辰 +7 位作者 杜祎萌 薛春源 郑亚男 亢小峰 房廖鑫 许猛 徐小洁 毕文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6-992,共7页
背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 dependent kinase 4,CDK4)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是许多癌症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功能尚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CDK4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 背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 dependent kinase 4,CDK4)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是许多癌症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功能尚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CDK4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验证该基因与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系。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与骨肉瘤相关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对比数据集内两组样品骨肉瘤MG63细胞系及正常成骨细胞HOB细胞系的数据,分析CDK4基因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使用人乳腺文库作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人CDK4基因的CDS区编码序列进行扩增得到扩增产物。将扩增产物插入pEGFP-C1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再将此重组质粒转染至MG63细胞内,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质粒的表达情况,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带有荧光标记的CDK4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通过CCK-8、克隆形成及划痕实验研究转染CDK4重组质粒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分析显示,CDK4在MG63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OB细胞系。将获得的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成功构建pEGFP-CDK4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证明目的蛋白成功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CDK4定位在细胞核中;CCK-8、克隆形成和划痕实验的结果显示,过表达pEGFP-CDK4能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论CDK4在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成骨细胞HOB细胞系。CDK4蛋白定位于MG63细胞核中,可能有助于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CDK4基因 骨肉瘤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小鼠对炭疽芽胞杆菌弱毒株芽胞的敏感性研究
13
作者 袁璐 陈楠 +5 位作者 王东澍 吕宇飞 郭艳 陈杰 刘先凯 王恒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通过比较四种品系小鼠对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的敏感性,确定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攻毒合适的动物模型。采用炭疽杆菌弱毒株A16Q1(pXO1-、pXO2+)和A16PI2(pXO1+、pXO2-)的芽胞对四种品系小鼠(DBA/2、K... 通过比较四种品系小鼠对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的敏感性,确定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攻毒合适的动物模型。采用炭疽杆菌弱毒株A16Q1(pXO1-、pXO2+)和A16PI2(pXO1+、pXO2-)的芽胞对四种品系小鼠(DBA/2、KM、ICR和BALB/c)进行腹腔攻毒,记录小鼠死亡时间,计算LD50、绘制存活曲线并统计分析。运用较敏感的KM小鼠研究不同canSNP基因型毒素缺陷株(含pXO2拷贝数不同)芽胞的毒力差异。利用更为敏感的DBA/2小鼠评价S-层蛋白BA3338对荚膜缺陷株芽胞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品系小鼠中,毒素缺陷株芽胞的毒力均高于荚膜缺陷株芽胞的毒力。DBA/2小鼠对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的剂量依赖关系最好,最为敏感,其次是KM小鼠,而ICR小鼠和BALB/c小鼠对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不敏感。确定了DBA/2小鼠和KM小鼠在炭疽杆菌弱毒株芽胞研究中的适用性。使用KM小鼠评价了不同canSNP基因型炭疽杆菌芽胞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canSNP基因型炭疽杆菌由于所含pXO2质粒拷贝数的差异导致芽胞的毒力不同。使用DBA/2小鼠评价了S-层蛋白BA3338缺失对炭疽杆菌芽胞毒力的影响,表明BA3338基因的缺失导致炭疽杆菌芽胞毒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胞杆菌 弱毒株 小鼠品系 canSNP基因型 S-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细菌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江林 彭小川 +5 位作者 胡明达 周静 任洪广 梁龙 靳远 岳俊杰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8年第6期844-850,共7页
基因组变异进化是新型细菌病原体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可以通过获得或丢失一些基因及基因突变来获得新的特性和适应性,比如毒力增强或耐药性增强等,从而导致新流行亚型的出现,为临床诊断治疗、传染病监测防控带来极大挑战。全基... 基因组变异进化是新型细菌病原体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可以通过获得或丢失一些基因及基因突变来获得新的特性和适应性,比如毒力增强或耐药性增强等,从而导致新流行亚型的出现,为临床诊断治疗、传染病监测防控带来极大挑战。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可以有效整合利用细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在研究细菌重要特性和变异进化方面有很高的分辨率。我们就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细菌进化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前景与趋势等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细菌 进化 基因水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哲 侯利华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5期430-435,465,共7页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发的高致命率的出血热疾病。近些年大规模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重点关注。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埃博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病毒载体疫苗因其免疫应答快、水平高的特点使人印象深刻。其中,...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发的高致命率的出血热疾病。近些年大规模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重点关注。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埃博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病毒载体疫苗因其免疫应答快、水平高的特点使人印象深刻。其中,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rVSV-ZEBOV)率先在几内亚III期临床试验中证明了其出色的保护效果。本文将阐述现阶段已经开展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并围绕安全性、免疫原性等方面对rVSV-ZEBOV进行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 临床试验 rVSV-ZEB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15及其受体GFRAL在肥胖治疗上的相关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凌志 林春瑜 +3 位作者 汪建华 张惟材 游松 熊向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8年第5期708-711,共4页
肥胖症是一种由于营养物质过剩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与糖尿病、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相关。近年来肥胖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药物是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手段,目前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多为小分子化学药物,存在较... 肥胖症是一种由于营养物质过剩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与糖尿病、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相关。近年来肥胖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药物是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手段,目前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多为小分子化学药物,存在较严重的副反应,亟待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生长与分化因子15(GDF15)属于TGF-β超家族,是一类具有抗炎和抗细胞凋亡效应的细胞因子,近年来被发现具有强大的改善能量代谢和控制体重的作用,从而成为潜在治疗肥胖症的新型药物。简要综述了GDF15及其特异性受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相似蛋白(GFRAL)在治疗肥胖症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生长与分化因子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相似蛋白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胆碱药物对金环蛇、银环蛇毒中毒小鼠的解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秋园 黄超 +3 位作者 陈荣芳 张敏 张学荣 戴秋云 《蛇志》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测定拟胆碱药物对金环蛇、银环蛇毒中毒小鼠是否具有解毒活性。方法于昆明小鼠腹腔注射800μg/kg金环蛇毒(1.8×LD50)或50μg/kg银环蛇毒(1.4×LD50),2 h后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拟胆碱药物,观察24 h内对照组及拟胆... 目的测定拟胆碱药物对金环蛇、银环蛇毒中毒小鼠是否具有解毒活性。方法于昆明小鼠腹腔注射800μg/kg金环蛇毒(1.8×LD50)或50μg/kg银环蛇毒(1.4×LD50),2 h后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拟胆碱药物,观察24 h内对照组及拟胆碱药物组的小鼠死亡时间及死亡率,统计分析拟胆碱药物组是否具有解毒活性。结果注射金环蛇毒后,生理盐水组小鼠的死亡时间为[(3.64±1.03)^(5.08±1.27)]h,死亡率为70.0%~100%。溴吡斯的明组(62.5、125、250μg/kg),甲硫酸-新斯的明组(62.5、125、250μg/kg),毒扁豆碱组(62.5、125、250μg/kg)及石杉碱甲组(62.5、125、250μg/kg)的小鼠死亡时间分别为[(4.45±0.94)^(6.48±3.27)]h、[(2.79±0.74)^(4.17±1.44)]h、[(3.74±2.21)^(5.62±2.47)]h及[(4.43±2.55)^(4.62±1.49)]h;醋甲胆碱组(5、20、80μg/kg),氯贝胆碱组(5、20、80μg/kg),他克林组(250、500、1000、2000μg/kg),加兰他敏组(125、250、500、1000、2000μg/kg)及多奈哌齐组(500、1000、2000μg/kg)的小鼠死亡时间分别为[(4.59±1.90)^(5.30±2.18)]h、[(3.25±0.75)^(4.53±1.72)]h、[(5.09±2.57)^(5.66±2.63)]h、[(3.48±0.80)^(5.30±2.51)]h及[(3.25±1.47)^(4.67±1.51)]h,各给药组的死亡时间及死亡率(80%~100%)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银环蛇毒各给药组小鼠的死亡时间及死亡率亦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拟胆碱药物不能显著延长金环蛇、银环蛇毒中毒小鼠的死亡时间或提高生存率,无显著解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蛇毒 银环蛇毒 拟胆碱药物 解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外膜蛋白Omp19突变体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凤羽 殷瑛 +7 位作者 宰晓东 李汭桦 王美荣 李耀辉 胡凯 李玉杰 徐俊杰 陈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5期589-596,共8页
目的:构建Omp19突变体,分析突变体与Omp19在理化性质和免疫原性上的异同,初步探究Omp19序列3个半胱氨酸残基(Cys)对原蛋白的影响,为以Omp19为组分的布鲁菌亚单位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前期构建的含有Omp19核酸序列的质粒为模板,分... 目的:构建Omp19突变体,分析突变体与Omp19在理化性质和免疫原性上的异同,初步探究Omp19序列3个半胱氨酸残基(Cys)对原蛋白的影响,为以Omp19为组分的布鲁菌亚单位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前期构建的含有Omp19核酸序列的质粒为模板,分别缺失或替换序列中编码Cys的碱基,并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PTG诱导表达并利用SPXL柱进行纯化,SDS-PAGE鉴定纯化的蛋白。利用质谱、圆二色光谱等对突变体M1、M4开展理化性质分析。ELISA法检测M1、M4免疫小鼠后产生的Omp19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用布鲁菌A19株攻击免疫小鼠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获得了无多余条带无多聚体的M1、M4重组蛋白。Omp19、M1、M4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分别为31550、15804、15757,提示Omp19以二聚体形式存在;N端前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与理论序列一致。Omp19在1、86和106位检测到二硫键;M1在86、106位检测到二硫键;M4分子中检测不到二硫键的存在。圆二色谱结果显示Cys缺失或替换未对Omp19的二级结构造成影响。免疫实验显示,M1、M4激发的Omp19特异的抗体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及对小鼠的保护效果与Omp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ys会影响Omp19重组蛋白的制备和质控,其缺失或替换对Omp19原有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影响不大,突变体蛋白M1、M4作为布鲁菌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Omp19突变体 构建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信号通路在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琪 赵海静 +1 位作者 程龙 刘昱圻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31-635,641,共6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mTOR与特异性蛋白作用形成mTORC1和mTORC2两种复合物。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自噬、存活、应激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TOR信号通路在冠心...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mTOR与特异性蛋白作用形成mTORC1和mTORC2两种复合物。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自噬、存活、应激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TOR信号通路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方面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主要讨论mTOR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冠心病 端粒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p53的调节作用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海静 刘琪 +2 位作者 刘昱圻 程龙 陈韵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端粒与冠心病存在密切相关性。近年来发现,端粒磨损通过激活p53蛋白调节一系列分子变化,或可成为冠心病早期风险评估因子或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在冠心病中端粒-p53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P53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